蜀河古镇~逝去的繁华,今日的瑰宝

有凤来仪

<h3>从旬阳县城向东出发,沿汉江边316国道行驶约52公里,我们到达蜀河古镇-~这个有着千年历史,写尽商海风流的古镇。</h3> <h3>蜀河镇曾经是汉江黄金水道上的传奇,它地处汉江和蜀河、仙河交汇处,是鄂、陕、川三地物流交汇的重要中转集散之地。这里因水而兴,交通四通八达,陆运、空运匮乏的旧时代,船运盛极一时,曾有“小汉口”、“汉江小都会”的美誉。</h3> <h3>物流的畅通,带来文化的交融,各地商贾纷至沓来这里修建会馆,成为各地乡党们拉帮结派、倾听乡音的场所<br></h3> <h3>由于时间关系,没能品尝当地的特色“八大件”,中城门斜对面的“老袁家”羊肉泡馍、“张记蒸面”味道也不错。</h3> <h3>民国末年,群雄四起,逐鹿陕南,商户外迁,以避战乱,仅留青砖黑瓦向人们诉说着昔日辉煌的岁月。</h3> <h3>小镇没有丽江那般秀丽,也没有凤凰那般喧哗,有着自己独特的古典朴素</h3> <h3>黄州馆是汉江上游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商人会馆,传统宫殿式建筑格局,具有浓厚的南方建筑特色。正面牌楼中间镶有“护国公”三个字,左“金墉”右“玉局”,两旁还挂有蝙蝠和鱼的铁片,表示“蝠(富)鱼(裕)”</h3> <h3>会馆外墙上,刻有“黄州馆”立体字样青砖,匠心独运。黄州会馆建设的如此精雕细作,富丽堂皇,美丽壮观,气派非凡,这些无不彰显出黄帮生意兴隆、实力雄厚、势力强大、领军蜀河商场的主导地位。</h3> <h3>鸣盛楼三个字据说是当年武昌一名状元手笔。据资料记载,黄州馆前后分三次建设。始建于乾隆中叶,由在蜀从事商业贸易的黄州籍商号、帮会依次兴建,后经历几代人百余年努力,始得完成。初创时仅正殿三间,后于道光二十七年动工,历时两年修成拜殿,同治十二年起又“刻角丹楹”“几费经营”“罄数千金”而修成乐楼及门楼</h3> <h3>正殿</h3> <h3>正殿与拜殿间的西侧有三座碑文,记录着建设会馆捐赠者的姓名、籍贯。从碑文浩繁的落款可以看出,参与集资者除在蜀河的黄州籍客商、字号外,尚有湖北康家湾帝主宫、老河口帝主宫及老河口蜀河帮,共计商户不下二百家,这不能不让人对当年蜀河商业的兴盛而浩叹</h3> <h3>每一处都有不同的看点,每一个建筑都有不同故事,踏入古镇,便仿佛踏入历史,踏入了历史的画卷长廊</h3> <h3>城南书院门前,感受前人在这里畅阅四书五经,吟诗作对</h3> <h3>城南书院旁边的武昌会馆,是毁于洪水还是毁于文革,不得而知</h3> <h3>杨泗庙,船帮会馆,诉说着曾经的船运之盛世</h3> <h3>一组生龙活虎、活灵活显、汉江纤夫逆流而上攀岩拉纤的雕塑,栩栩如神,给我们展现了当年的水旱码头文化场景,陈列出一幅船工艰辛苍凉的历史画卷,此时仿佛听到了拉纤的号子在耳边回响</h3> <h3>正殿和拜殿之间的青石台阶</h3> <h3>杨泗庙乐楼旁边楼梯</h3> <h3>这面石墙刻录着历年洪水的水位线,从古至今,夏季一旦遇上连日大雨,汉江水便会漫上街道,冲进民房。对面蒸面馆的老板说今年洪水刚下去,洪水淹没了他的小店,铺的木地板全部冲走</h3> <h3></h3><h3><br></h3><h3> </h3> <h3>1983年的洪灾给蜀河乃至整个安康地区至今都留下了悲怆的记忆。比1983年洪峰位置更高的地方还刻着“万历十一年水至此高三尺”几字,回身望去,大半个蜀河镇赫然在这洪峰线之下。受洪灾影响,一些古建筑在洪水中化作废墟。<br></h3> <h3>远眺蜀河与古镇一角。</h3><h3>一半江水一半城,一城繁华一世荣。</h3> <h3>杨泗庙后面去西门的小路,也是通往茶马古道的起点</h3> <h3>骡马古道位于蜀河古镇的后坡,起于后坡西边316国道边,经过后街、黑沟至红岩碥一线,连接旬阳县蜀河镇、双河镇、红军镇至镇安、柞水、长安等县再转到西安的一条商业骡马运输通道,也称茶马古道。古人云:“船到蜀河止,马到蜀河死”。就是说曾经从这条骡马通道上不知有多少匹马累死,演绎多少人和骡马的传奇故事,不可而知,但人和骡马是这条通道上搬运的重要工具却家喻户晓。这条骡马古道到现在依稀可见,沿用一千余年,它是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状况的直接见证。</h3> <h3>骡马古道是陕南通往古都长安的咽喉,走在石子铺就的骡马古道,路窄山险,青石灰瓦,古朴与华丽,历史与现代,遥远与眼前等场景在脑海里重重错落,交织缠绕,仿佛时空穿越倒流……</h3> <h3>对这座历史厚重的古镇,历史知识有限,不能用太多华丽词藻。只有从青砖黑瓦中去追溯它曾经的繁华,,如今316国道的重修,十天高速的通车,政府也非常重视祖先留下的这块瑰宝,不断发展旅游项目,又让这座沉寂了百年的小镇重新有了繁荣,有专家说“优秀的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让我们漫步在青砖石板的老街上,用心聆听曾经的盛世篇章!</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