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一式显章法 唱练做打见真功——记随州市第一期中小学新入职教师教学观摩活动

<h3>  为了促进新入职教师尽快适应岗位,提高教学技能,随州市教育局举办了第一期全市中小学新入职教师教学观摩活动。</h3> <h3>  洪山镇中心学校组织新入职教师陈静、刘玲、龚晓旭、吴霜、张喻、涂娇等参加21日的培训。秋雨绵绵,也挡不住大家学习的热情。一大早,我们便出发了。</h3> <h3>  首先,由雷主任致辞。他表示课程改革由高中开始,自上而下。因此初中教师应该学习高中课标,所有新入职教师应做到心中有课标,充分研读高考大纲、近三年高考试卷、初中考试说明,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从全面培养人的角度出发,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h3><h3> 他指出语文教学应重视听、说、读、写能力:一、培养学生敢说会说的能力。通过演讲比赛、即席演讲、口头作文等形式,培养学生即席演讲的能力,进而培养终身受用的语文素养与能力。二、发挥教师示范引领作用,注重阅读习惯与能力的训练培养。通过教师读好书,向学生推荐好书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三、认真学习教育局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书法教育的意见,参与到群众性书法教育活动中去。</h3> <h3>  第一堂课由广水实验初级中学聂清老师主讲。她一身黑色西装,一条彩色围巾,给人呈现出一种刚柔并济的印象。她所主讲的课题是《植树的牧羊人》。</h3><h3><br></h3> <h3>  在整体把握上,聂老师指导学生圈点勾画表示时间的句子,让学生迅速理解故事梗概,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h3> <h3>  通过点生朗读——指导朗读——学生齐读等形式多样的朗读环节,让同学们读出沙漠的变化,体会牧羊人心灵的伟大。</h3> <h3>  有了前面环节的铺垫,学生畅所欲言:他是一个很认真的人。他是一个有毅力的人,坚持不懈,无私奉献的人。他是一个孤独而幸福的人,面对挫折,他没有选择消沉,而是选择造福后人。</h3> <h3>  教师没有囿于课文,而是将视线拓展到现实生活,引导同学们发现身边的大爱:雷锋、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支教老师、扎根大地的人民科学家钟扬等,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彰显着对人间的大爱。一首小诗,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人文情怀。</h3> <h3>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的散文名篇,通过随州市外国语学校的张晓晶老师的演绎,我们走进了趣味纷呈的百草园,走进了天真淘气的小鲁迅充满乐趣的童年生活,走进了不一样的语文世界。</h3><h3><br></h3> <h3>  整堂课张老师抓住泥墙根一带的自然风景、长妈妈的鬼故事以及雪地捕鸟三大乐趣,以朗读为训练目标展开。</h3> <h3>  自由朗读环节,通过提示学生注意重音、语速、感情等朗读技巧,重现当时的情景。并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句话,分享朗读感受。</h3> <h3>  这位小男生感情很充沛,在老师的提示下,通过加语气词,带入自己的感情,迅速进入情境,给大家演绎了一个童心未泯的小鲁迅的形象。</h3> <h3>  “白天的百草园生活是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充满惊喜的,小鲁迅是快乐活泼、淘气而又天真可爱的。现在到了晚上,长妈妈要给我们讲鬼故事了。”教师诡异的声音,把大家带到了夜晚神秘的百草园。听到这里,在座老师们仿佛也身临其境,置身神秘的百草园,这就是声音的魔力。</h3> <h3>  赏读长妈妈讲故事环节,由两位男生即兴表演,加入补白进行朗读。这两位小演员,十分投入地表演,将小鲁迅好奇又害怕的心理演绎得淋漓尽致。</h3> <h3>  仅仅生生互动,似乎还不够过瘾。张老师又别出心裁,将它改成一幕小小的课堂舞台剧。通过给课本剧加入动作,师生互换角色的设计,再一次激发了同学们情境朗读的兴趣,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h3><h3> 环节的设计充满惊奇与冒险,与故事的风格相契合,带大家进入了一场充满新奇与冒险,惊悚与乐趣的百草园探秘之旅。这体现了教师在朗读指导上的创造力与用心。</h3> <h3>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冬天……”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进入冬天的百草园,探寻雪地捕鸟的乐趣。</h3> <h3>  看图复述捕鸟情节,这看似游戏的环节,其实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掌握了捕鸟的动作。</h3> <h3>  表演情节的加入,将这一系列的动作呈现出来,更有画面感,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也使同学们能更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使用动词的妙处。</h3> <h3>  通过引导同学们对自己喜欢的小游戏进行描述,进一步巩固了动词的运用,并锻炼了学生即席演讲的能力。尤其是对学生描述下象棋过程的指导,更见教师随机应变的能力。学生描述了铺棋盘、摆棋子等前期的准备工作,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描述下棋的细节:“你怎么抓起棋子的?”学生很快领悟:“我一会儿摸这个棋子,一会儿摸那个。”在一问一答之间,学生对细节的把握能力得到了提升。</h3> <h3>  同学们都意犹未尽,而老师似乎并不止步于此。通过教师示范自己的小片段——跳皮筋,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运用动词描写这一技法的把握。</h3> <h3>  讲完课后,两位老师分别就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经验分享。聂老师通过查找多媒体资源、阅读绘本资料等方式,全方位深入地研读文本,读出了主人翁的理性光辉和人格力量。并站在教材的角度,从本单元课文的定位出发,分析教材承担教学任务,进行梯度的问题设置,让学生由沙漠变化的具体感知过渡到对人物形象理解,从而降低教学难度。</h3> <h3> 张老师立足文本特点,上出语文味儿。</h3><h3> 她阐述了自己的设计理念:一、立足语言的丰富性,探究耐人寻味的语言如何走进学生心窝。语文课以品味语言为核心,读是线索,品是亮点,美是灵魂。二、根据文本类型,确立自己的教学目的。根据文学作品类型不同,抓住情节冲突、表现手法、语言赏析等一个方面展开 ,教学方式由文本类型决定。本篇课文属于散文,记童年生活,则重在移情。语言形象生动、有感染力,则应重在语言品味和感悟的过程,遵循朗读鉴赏者本位。三、充分考虑学生特点。顺应七年级学生的童心童趣,用儿童喜欢的方式来教。三处朗读,每一处朗读有训练的侧重点:1、读出感情,读出你的泥墙根,2、补白式朗读,满足学生爱冒险刺激的童心,3、模拟场景、看图说话,巩固动词运用,锻炼学生听说读写演的能力。</h3><h3> 从张老师的评课可以看出,她是一位既有情怀,又有扎实功底的教师。每一步别具匠心的设计后都有坚实的理论作支撑,实在是一招一式显章法,唱练做打见真功。</h3><h3><br></h3> <h3>  最后由雷主任作总结:作为新入职教师,要写好字,说好话,做好人,育好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比语文知识更重要。接着,他对两位老师作了评价,聂老师从准确把握和解读文本出发,张老师从语文课堂语文味儿出发,各有千秋。同时,他建议新入职教师多学习,多研究,并对他们在备课方面提出建议:一、一定要注意备课简单,教学目标单一明确,教学过程简单可操控,学生课堂参与度高,表达更有空间。做到一课一得,每堂课学有所获,教学任务可以如期如意完成。语文素养包罗万象,目标太多则无效,能够看得见学生思维的来龙去脉,这样的课堂才有效。二、把课堂还给学生。小组合作,师生讨论,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去寻找,让学生自己说出不能包办代替。要使学生做到表达思路清晰,简明连贯得体,必须把课堂还给他们,这样他们的语文素养才能不断提高。只有经过严格反复训练,才能达到课程标准的目标。</h3><h3>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所有目标的达成,都需要教师示范、引领。教师会说话,会写文章,加强自身文化道德修养,能对学生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对健全人格培养也有重要的意义。</h3><h3> 听了这两节课,我们收益颇多。对新入职教师教学来说,不仅对我们提高技能有所裨益,而且对提高教师信念感,增强责任感也有莫大的帮助。</h3>

学生

教师

朗读

教学

新入

百草园

语文

老师

课堂

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