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刘姥姥是义气使者

风信子

<h3>总结者:卓秀胜</h3><h3>图片:网搜</h3> <h3>一 刘姥姥是见证贾府兴荣衰败的人,刘姥姥是一位年事已高,穿着朴素,脸上布满了岁月痕迹的老人家。刘姥姥“膝下无儿”只有刘氏一女嫁狗儿为妻。刘氏生一男一女,一家四口以务农为业,所以刘姥姥跟女婿一起生活。因生活穷苦至极,便想“走亲戚”接济。王狗儿祖上做过一个小小京官,昔年曾与凤姐之祖王夫人之父认识。</h3> <h3>二 6回因刘姥姥要去贾府“打抽丰”,刘姥姥道:“这也说不得了,你又是男人,这么个嘴脸,自然去不得。我们姑娘年轻的媳妇儿,也难卖头卖脚。倒还是舍得我这副老脸去碰碰,果然有好处,大家也有益。”刘姥姥怕年轻人脸皮薄碍面子,也对狗儿生活深虑远谋,豁达直率。礼数周到,规矩条理,看见守大门称“太爷们纳福”。问一个三二十岁小孩路称“哥儿”。找周瑞家称“周嫂子”。初见平儿“姑奶奶”。①桌上碗盘摆列仍是满满的鱼肉,不过略动了几样。板儿一见就吵着要肉吃,刘姥姥打了他一巴掌。②刘姥姥见到贾蓉眉目清秀,身段苗条,美服华冠,轻裘宝带。刘姥姥此时坐不是,站不是,藏没处藏,躲没处躲。凤姐笑道:“你只管坐着罢,这是我侄儿。”刘姥姥才扭扭捏捏的在炕沿儿上侧身坐下。③凤姐给刘姥姥二十两银子,刘姥姥喜的眉开眼笑道:“我们也知道艰难的,但只俗语说:廋死的骆驼比马大呢。凭他怎样你老拔一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壮哩。”刘姥姥虽有求于人家并无过分要求,用简单,真诚的语言表达,懂得知足常乐,毫无怯场。</h3> <h3>三 39回刘姥姥因送“农作物”带板儿再次进贾府。因老太太跟刘姥姥聊得趣味便留在贾府“逗留几天”。刘姥姥是一个懂得知恩图报的人,因知自已无能力报答贾府,愿意扮演滑稽幽默的“丑角”来逗笑府上的人。①刘姥姥笑道:“我这头也不知修了什么福,今儿这样体面起来。”众人笑道:“你还不拔下来摔到他脸上呢,把你打扮的成了老妖精。”刘姥姥笑道:“我虽老了,年轻时风流,爱个花儿粉儿的,今儿索性作个老风流。”②凤姐跟鸳鸯商定单拿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刘姥姥见了说道:“这个叉巴子比我们那里的铁锨还沉,那里拿的动他?”③凤姐偏拣了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④刘姥姥拿起箸来,只觉不听使,又道:“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得一个儿!”⑤刘姥姥道:“去了金的,又来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凤姐儿道:“菜里要有毒,这银子下去了就试的出来。”刘姥姥道:“这个菜里有毒,我们那些都成了砒霜了!哪怕毒死了,也要吃尽了。”刘姥姥乐观,勤劳,或许对庞大的贾府来讲:刘姥姥送“农作物”根本不值得一提。但正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嘛!</h3> <h3>四 42回①因凤姐想让刘姥姥帮自已女儿取名。凤姐儿笑道:“到底是你们有年纪的经历的多。我们大姐儿时常肯病,也不知是什么缘故。”刘姥姥道:“这也有的。富贵人家养的孩子都娇嫩,自然禁不得一些儿委屈。再他小人儿家,过于尊贵了也禁不起。”②凤姐儿道:“正是养的日子不好呢,可巧是七月初七日。”刘姥姥忙笑道:“这个正好,就叫做巧姐儿好。这个叫做: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刘姥姥是一位阅历丰富,义气使者。因贾府衰败,巧姐儿被贩卖到“瓜州古渡”是刘姥姥把自已的房子和田卖掉赎回巧姐儿。正是刘姥姥善良,正义。她因女婿生活窘境而自轻自贱去讨好贾府的人,又正是因贾府衰败愿意挺身而出赎回巧姐。虽然是矛盾体,但是无论是哪一种的,刘姥姥她确实是善良,朴素又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