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为期20天的国培计划——骨干教师高端培养圆满结束啦!</h1> <h1> 跟岗学习第一天,感谢章校长的热情接待和精心安排,并上了跟岗学习的第一节示范课,让我真正的感受到五十中的大爱于心,致真于行。</h1> <h1> 教研组长王胜老师的新课《三角形中角的关系》引起了我对教学的深刻反思。王老师对教材的处理、对课堂的掌控、对例题的选择,一题多变对学生思维的训练让我对他的专业素养与业务能力无比佩服,也对自己的教学有所思考,日后也必当更加尽心尽力。张雨霏老师的习题课,从开头的对学生练习的及时反馈,表扬做得好的,有进步的,还需要更努力的到后面由浅入深的层次教学,的确后生可畏。</h1> <h1> 张师哲老师将《代数式——归纳推理》做一个专题,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从形到数至数形结合,同时注重语言搭配深刻的教学功底,让学习真正成了一件愉快的事。李想老师的《单项式与多项式》,他把一节比较枯燥的概念课处理得特别好,扎实的基本功配上幽默风趣的语言,外搭恰当的拓展使本节课学生真正得到了实惠。</h1> <h1> 同一课件,两个不同人上,前一天晚上在群里看到这个通知,就已经很期待了,而且是教研组长和副组长。这是多么难得一见的较量,也充分说明了五十中老师的实力。确实各有千秋,郭玉莲老师详略得当,善于处理突发事件,当课件不能用的时候,教学依然流畅,丝毫没有影响效果,王胜老师将课件略做修改,就改变了整个课堂的风格,依然坚持了自己侧重的数学思维的训练。</h1><h3><br></h3> <h1> 代军老师的《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由浅入深,对于例题、习题的选择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利用变式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教务主任刘艳老师将《二次函数中的几何最值》作为一个专题,通过改变同一个二次函数的条件,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层层递进,既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又训练的学生的逻辑思维。</h1> <h1> 同课异构,同是大学毕业一年,五十中真正做到了和合精进,共同发展。《13.2命题与证明》蒋文静老师人如其名,年轻有活力,与学生配合默契。程亚男老师,成熟稳重,教学风格沉稳。相信她们在五十中的平台上会大放异彩。</h1> <h1>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五十中的跟岗学习,同课异构为主导,王胜老师和郭玉莲老师各有风格,王老师一如既往注重思维培养,郭老师善于让学生动手,注重细节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我每天都有收获,有反思,也有期待与信心。</h1> <h1> 《三角形内角和》(2)师徒同课异构,徒弟精细,注重学生基础,稳扎稳打。师父注重发散思维的培养,课堂驾驭能力特别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配合默契。每次听王老师的课都是一种享受,都受益匪浅——适合学生的就是最好的,教育是一门慢艺术。</h1> <h1> 学员代表汪功学老师、周源老师、李雪莲老师、龚俊老师在跟岗研修总结会上谈自身的收获。</h1> <h1>学习的路上,我们时刻准备着…</h1><h1>学习的路上,我们齐心聚力,扬帆起航…</h1><h1>学习的路上,我们从未停止过前进的步伐…</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