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归英雄传”——自驾大西北之甘肃、山西篇》

KìngLǐ

<h3>出新疆的路有几条,一般会选择连云港到霍尔果斯的G30连霍高速,或者新修的G7京新高速。由于我们来的时候走的京新高速,所以回程时我们走G30连霍高速,领略甘肃省的魅力!</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贯穿中国东西部的大动脉,东起江苏省连云港市,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霍尔果斯市,全长4395千米,于2014年12月31日正式通车,成为国家一带一路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最长的高速公路。</h3> <h3>这段返程的路,其实也是另一个热门自驾线路的一半儿,那就是青海甘肃大环线的甘肃部分。</h3> <h3>原本计划打算去青海湖和茶卡盐湖,可是由于海拔原因和自身身体原因,受不了高海拔的气候,所以最终遗憾的选择放弃。</h3> <h3>从新疆进入甘肃的第一站,是一个叫瓜州的地方。但这里的瓜州和江苏的瓜洲不是一个地方。</h3> <h3>《泊船瓜洲》中的瓜洲指的是扬州的南郊,京口指的是江苏省镇江市,扬州和镇江中间只隔了一道长江,南北两岸现在被润扬大桥相连。</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甘肃省瓜州县处于河西走廊的西端,是古丝绸之路的商贾重镇。我们在瓜州县城住宿一夜,第二天前往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敦煌。</h3> <h3>敦煌给人的感觉其实和北戴河差不多,都是举世闻名的旅游区。只不过敦煌靠的是文化古迹,北戴河靠的是优美的自然景观。</h3> <h3>敦煌标志——反弹琵琶</h3> <h3>进入敦煌市区,我们马不停蹄的前往了最举世瞩目的莫高窟。但是由于莫高窟在夏季处于旅游最旺季,所以莫高窟景区一票难求。而且莫高窟景区的门票堪称是全国最复杂的门票,门票的种类分为旺季A、B、C类票和淡季D、E、F类票六种,基本上第一次来的游客,如果不做详细的攻略,是很难买到最合理的票。莫高窟的门票可以提前在网上预约,但旺季最好的A类票,每天限流几千张,基本上十天以后的票都已售空。我们只能前往市里的售票处,寻求为应急而出售的B类门票(还是第二天参观的票)。</h3> <h3>迷糊不?</h3> <h3>莫高窟的门票是需要用身份证购买的实名制票,买的时候还要提前预约好参观时间。</h3> <h3>买过第2天的参观莫高窟的票后,我们只能游览敦煌市其他的著名景点。第1站我们来到了著名的鸣沙山和月牙泉。鸣沙山和月牙泉实际上是一个景区,两处名胜紧紧相连。</h3> <h3>所谓鸣沙山,实际上就是一座沙漠状的山丘。这里的沙粒,因为风吹的缘故,发出沙沙的响声。</h3> <h3>这里推荐大家可以骑一骑骆驼。骑骆驼项目收费比较合理,骑骆驼的时间巨长无比,上山可以领略鸣沙山的壮阔,下山的目的地就是月牙泉附近,所以非常的物超所值。</h3> <h3>骑骆驼拍照是要给小费的</h3> <h3>鸣沙山上的沙粒比较松散,走路时一定注意安全,至于需不需要租鞋套,看个人情况而定,鞋套只不过能防止沙子进入鞋中。</h3> <h3>离鸣沙山不远处就是月牙泉。月牙泉弯曲如新月,有“沙漠第一泉”之称。月牙泉自汉朝以来,就是敦煌八景之一。</h3> <h3>之后我们又来到了大名鼎鼎的玉门关。玉门关是敦煌边上最有名的两个城关之一。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的《凉州词》,让玉门关这个地方享誉全中国。</h3> <h3>这里有古汉代长城的遗址。</h3> <h3>来到敦煌一定要尝一尝当地的特产杏皮水。</h3> <h3>大漠落日</h3> <h3>8月11日,我们来到了期盼已久的敦煌莫高窟。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的前秦时期,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h3> <h3>莫高窟与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四大石窟。与其他石窟不同的是,来莫高窟最主要是看壁画。</h3> <h3>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九层楼</h3> <h3>由于莫高窟中的壁画非常脆弱,因此进入石窟内是严禁拍照的,为了子孙后代可以和我们一样欣赏到精美绝伦的石窟,请大家自觉遵守。</h3> <h3>由于我们买的是B类票,所以只能欣赏到四个石窟,其他小的石窟都有门禁。</h3> <h3>莫高窟是一个需要经常来参观的风景区,建议每年的冬天淡季来,这样既省钱,又能看更多的石窟。</h3> <h3>课文中余秋雨先生笔下的道士塔</h3> <h3>游览完莫高窟,我们来到了敦煌市郊区的第二个重要关口——阳关。</h3> <h3>唐代诗人王维的代表作品《送元二使安西》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就出自于这里。</h3> <h3>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h3> <h3>出关护照,简称“关照”。</h3> <h3>“关照”的由来。(拍摄于嘉峪关城内)</h3> <h3>8月11日,我们马不停蹄地赶到了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二天参观了万里长城的终点——嘉峪关。</h3> <h3>对于从小守着山海关长大的孩子来说,“嘉峪关”一词也是伴随我成长的童年回忆,今天终于见到了它的真容!</h3> <h3>不得不说,嘉峪关古城建设的要比山海关好不止一个档次。</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离开嘉峪关,我们一路向东赶到了甘肃省省会兰州市,本计划第二天去省博物馆看看马踏飞燕,奈何第二天车辆限行,我们只能赶在早高峰前离开兰州市区,参观中山桥的行程也被安排在了晚上。途中本来还想参观张掖的多彩地貌,可惜高海拔缺氧身体不适,只能遗憾放弃。</h3> <h3>先来一碗正宗的兰州拉面快餐。为什么说是快餐?因为正宗的兰州牛肉面是早餐,一过中午就不买了,所以晚上能吃到的就是和东方宫一样的快餐拉面,即使这样,在兰州吃的面也比地方要美味!</h3> <h3>参观横跨黄河的铁桥——中山桥</h3> <h3>桥上人山人海</h3> <h3>早晨从兰州出发,中午抵达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至此中国的四大石窟都以打卡完毕。</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是小陇山的一座孤峰,高142米,因山形似麦垛而得名。麦积山石窟始建于384-417年。存194个窟龛、7000多尊造像、1000平方米壁画,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h3> <h3>如果说山西悬空寺就已经很陡了,那么麦积山石窟比它要更陡99倍。</h3> <h3>个人认为风景是四大石窟最美的!</h3> <h3>俯瞰山脚</h3> <h3>腿已吓软</h3> <h3>天水交警很敞亮</h3> <h3>当年马谡失去地</h3> <h3>进入陕西境内</h3> <h3>西安以后留着再来</h3> <h3>华山服务区吃顿晚饭</h3> <h3>三秦大地必须来个三件套——凉皮、肉夹馍、冰峰</h3> <h3>深夜进入山西境内,住在了运城市永济市。</h3> <h3>8月14日上午,我们来到了大名鼎鼎的鹳雀楼。鹳雀楼<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因其气势宏伟,高大眼阔,登上层楼则有腾空欲飞之感,故名“云栖楼”。</span></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古城紧靠黄河,有一种食鱼鸟类经常成群栖息于高楼之上,此水鸟似鹤,但顶不丹,嘴尖腿长,毛灰白色,人们称其为“鹳雀”,故“云栖楼”又称“鹳雀楼”。</h3> <h3>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一首《登鹳雀楼》,使山西运城鹳雀楼和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四大名楼”(也有将鹳雀楼替换成山东蓬莱阁一说),至此四大名楼全部打卡完毕!</h3> <h3>现在看见的鹳雀楼是人工后修建的。</h3> <h3>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实际上有电梯,但我是实实在在爬上去的)</h3> <h3>白日依山尽</h3> <h3>黄河入海流</h3> <h3>王之涣像</h3> <h3>返程时可以路过普救寺</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元代王实甫《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中说的“红娘月下牵红线,张生巧会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普救寺内。</h3> <h3>回到了河北省怀抱。</h3> <h3>凌晨到家了</h3> <h3>至此全程9788公里的新疆自驾之旅圆满结束,感谢您的阅览,下次云南的自驾之旅我们再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