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font color="#b04fbb">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font></b></h3> <h3> 也许有人会好奇:导师班是11月5日开始,为什么这么早就开始写✍🏻感悟,因为这次来北京参加五周年庆典,有很多的感触,曾老师在课堂上经常会说的一句话是:“时间怎么过得这么快啊?”以前总觉得是一句调侃,如今想起离第一次参加导师班已经过去整整两年了,不由得在心里感叹,真的,这两年对我人生来说,是极具意义的两年,是充满收获与感动的两年。从17年导师班到今天,我也从当初那个青涩的人,通过不断的学习成长,并且有曾老师和同学们的陪伴,才能有今天的力量与变化,每一句感悟离不开大家给到的关心与爱!在这里,感恩每一位出现在我们生命里的人,无论是加持过我的,陪伴过我的,不论多久,也许只是匆匆过客,也许是一辈子的同行者,我都要感恩,谢谢你们!</h3> <h3> 到了北京西站以后,我忍不住拍了照片,美的地方都有故事,让我们共同来书写我们的故事吧。</h3> <h3> <b>2017年 第三期智慧父母导师班</b></h3><h3> 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最神圣的职业,可是上岗的时候却不要考试,没有拿证。</h3><h3> 那一年,我23岁,第一次参加导师班,带着好奇与私心,也许是为了一本证书,也许是为了这个头衔,那半年状态很差,抗拒了曾老师整整半年,有时候我会想,如果17年我以一种接纳的态度去面对曾老师的课程时,不仅仅可以在同年走完九华山奇迹之旅和武当山英雄之旅,而且在18年下半年面临人生重要选择的时候,如果有现在的觉察,是不是结果会更好一些,可错过了终究就是错过了,好消息是,也正是那半年的时间,让我收到了参加曾老师课程的邀请,或者说是来自心灵的召唤,我不愿意再错过同年的导师班,来了才知道,导师班不仅仅教会我如何去讲,更是教会我如何去做。</h3> <h3> 导师班首先就是教会我<b><font color="#ed2308">“孩子是父母的镜子,作为父母,我们给孩子的应该是爱而不是思想,他们自会有他们自己的思想”</font></b>,当我们对自己不满意的时候,当我们有梦想没有实现的时候,我们会把自己的恐惧和渴望投射在孩子身上,并且希望孩子来完成我们没有实现的这一部分,我们要问问自己:是不是试图让孩子活成我们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呢?</h3><h3> 在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都挺好》中,苏明玉指着她爸爸在骂的时候,她爸爸扭头就说:“你就是赵美兰”,苏明玉活成了她妈妈的样子。如果我们越抗拒自己的父母,只会逐渐活成他们的样子,甚至在教育自己的子女过程中,一言一行都像极了当初父母教育我们时候的样子,像是陷入一个漩涡之中,生命要顺流,只有当我们接纳父母,我们才会从那个所谓的漩涡之中一步一步走出来,当下就可以终止情绪、模式所带来的影响,不把这些带给下一代,在那一刻,我从原来对于父母曾经的控制,我选择释怀与接纳,以至于后来他们给到我意想不到的自由与包容,我们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好,一切的智慧从觉察中开始,一切的改变在接纳中完成。</h3> <h3> 导师班教会我:作为父母,在有所觉察后对孩子说:宝贝,爸爸妈妈因为对爱的误解而对你造成的伤害,在此,爸爸妈妈对你说一句:“对不起!”爱有五种语言,我们在家庭中发生冲突,是因为对爱的理解不同,不同的人渴望得到不同的爱的表达,但爱和恐惧不会同时存在,如果是被恐惧推动着的行为,必然带着控制成分,信赖是一切的基础,只有当我们不信赖,我们才试图去控制,失去觉察,只会越来越严重,我们以为这是对方渴望的、想要的爱,实际上只是我们通过过往经历以及自己的主观判断强加给对方,而得不到回应的时候,“我是对的,我都是为了你好”,“我为这个家付出这么多,你为什么要这样对我”诸如此类的话就开始说出来了,痛苦就随之而来,导致家庭关系越来越差。</h3><h3> 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只有经由他才能完成的功课,我妈妈无论是在夫妻关系,还是婆媳关系,都处理的特别好,也许是在亲子关系中,我们之间存在一些对于爱的误解,在2016年时候,因为奶奶的突然离世,让我感叹生命无常以及对于死亡的恐惧,希阿荣博堪布说:“如界能转过身来,面对面地好好端详一下,你会发现无常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可怕。倘若没有无常,离别的人就永远没有相聚的机会;生病的身体就永远不可能痊愈;黑夜永远等不到白天;低落的心情也永远快乐不起来。这样的世界不是很糟糕吗?”曾老师也对我们说:“讲课的时候,在我身边放一把椅子,是为了时刻提醒我,死亡就在身边。”对于奶奶来说,她在离开这个世界前没有受什么痛苦,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讲,却感觉自己的天空瞬间黑了,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我无数次告诉自己,她还活着,如同一场梦,醒来却依然要去面对,现在回想起来,其实对于她也是一种解脱与幸福,相信她早已离苦得乐!</h3><h3> 因为这件事,我把自己的情绪附加在语言之上,对于爱的误解,认为父母没有告诉我就是不考虑我的感受,对于无常的抗拒而对爸爸妈妈造成的伤害,在这里特别想对他们说:“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们!我爱你们!”</h3><h3> 不管是父母和子女之间,还是夫妻之间,都是如此,越抗拒越会成为谁,唯有接纳才是解决之道。生命无常,活在当下,去善待身边的人,奶奶用自己的生命教会我这些,可是这付出的代价真的太大了!这几年我努力去践行着,未来还会继续坚持走下去,我现在很好,只是有点想她!</h3> <h3> 感恩明珠老师给我的支持,第一次参加导师班,明珠老师说:“哇,你和你妈妈做导师班的同学呀!”在我还很懵懂无知,还很青涩害羞的时候,她给到我很多支持,那句看似开玩笑的话:“明天要抽你背《心经》哦!”于是那一夜,我边走边背,那一夜几乎走遍了整个香山饭店,当时我不知道究竟有什么意义,可在往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每当我内心波动以及因为各种因素睡不着的时候,是《心经》陪伴我度过那段时光,每次听完后我的内心都会格外的宁静与平安,这正是源于明珠老师当时给到我的鼓励与关注,那几天她不仅仅督促我背《心经》、鼓励我上台分享,而且关心我考试准备情况,她的温良与耐心令人感动,感恩!</h3> <h3> 回想那七天的时间,似乎过了七年,当时的我就像是在海边悬崖峭壁上的石头,积累了陈年的污垢, 而导师班如同浪花,一浪接着一浪的冲刷着我的身心,每朵浪花或大或小,起初看不出来什么变化,直到回来以后我才豁然开朗,我问了自己:如果以后我有了孩子,在面临孩子叛逆或者类似情况下,我能做到我父母这样淡定与坚持陪伴吗?回答是不能的,我这才真正意识到父母的不容易,他们全程陪着我一起参加老师的课整整一年,每当我想放弃的时候,他们用他们的以身作则与坚持带领我前行,也许只是简单的相信,也许是他们在英雄之旅上收到的“内心有一个微弱但永不消灭的声音”,那个声音指引着他们通往幸福的路上,生命是一个等待,一个陪伴的过程。</h3><h3> 我也在一点点的改变中成长,虽然看起来很慢, 同时,改变会带来更大的改变,我知道,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与进度,奇迹说:慢就是快,慢一点比较快。至少比我经历绝望、觉得处在人生低谷的时候相比,每往上走一步,都是在进步,都是离想要去到的方向近了一步,其实不必在乎快慢。</h3> <h3><b> 2018年 第四期智慧父母导师班</b></h3><h3> 我的第二次导师班,虽然说在第一次导师班上我有很大的收获,也学会了换位思考,可是在这一年的过程中,我不敢去分享,不是恐惧舞台,我在英雄之旅上已经拿到了力量与使命,我不知道我到底恐惧什么。</h3><h3> <font color="#ed2308"><b> </b></font></h3><h3></h3> <h3> 在这次导师班上,我终于明白了我的恐惧是内心害怕被别人攻击:“你都没有做过父母,凭什么讲智慧父母呢?” 老师对我们说:<b><font color="#ed2308">“你没有做过父母,难道你没有做过孩子吗?”</font></b>老师的话让我明白了我们未必要先成为智慧父母,才来讲智慧父母,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极少数的人以万全之讲法,<font color="#ed2308"><b>“我以我的不全之身来讲课,只为了有一天得到圆满,因为我是普通人,所以我讲的话你们能</b></font><b><font color="#ed2308">懂。”</font></b>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本质上我们共用一体心灵,奇迹说:你的苦都是众生的苦。所以当我们接受自己不圆满的时候,我们就圆满了。</h3><h3> 于是我开始了第一次微课分享,开始在读书会中分享,在经典班中通过做学员、做助教去分享,不断突破着。</h3> <h3><b> 2019年 第五期智慧父母导师班</b></h3><h3> <b> Day.1</b></h3><h3> 为期一周的智慧父母导师班在诗文的主持声中开启。</h3> <h3> 随后,便是这七天课程的引领者——曾老师上台,至今乐唐已举办了五届导师班,源于老师与大家共同的发心,这五年来,曾老师培养了成百上千的智慧父母导师,他们在全国各地进行读书会,公益课,沙龙的分享,秉承乐唐的“将幸福传递给一亿人”的宗旨,并且持续学习成长着。</h3> <h3> 曾老师每一个课程都有一个主题曲,智慧父母导师班的主题曲是《翅膀下的风》,我们一起唱完这首歌,曾老师语重心长的对我们说:“翅膀下的风是无形的,老鹰的荣耀归于老鹰,麻雀的荣耀归于麻雀,我们作为导师,心甘情愿的做别人翅膀下的风,真的愿意用我的生命去托起另外一个生命,你不用担心我会失去什么,所有的老鹰和麻雀在飞翔的时候都知道,真正的英雄是那个翅膀下的风。 也许当初你决定走导师这条路是因为小我的冲突,而真正当你走上这条路的时候,我们就需要用本我去践行。”</h3><h3> 如果我们在讲课分享的时候,拿掉那个所谓的“自我”,这样就不会在意讲的好不好了,也就不怕别人攻击了,奇迹说<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我不是这具身体,我是自由的。</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b><font color="#010101">这是导师之路上必修的功课。</font></h3> <h3> 当我们在给别人分享的时候,有些家长会问我们导师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我们可以说:“我的孩子和你们的孩子一样,都是普通人。”我们会发现所有的讲课与分享最终都是讲给自己听的,教是最好的学,同时觉察我们是出于什么样的愿心去教,是傲慢,还是慈悲,看到问题的时候,实际上问题已经解决一半了,愿我们以一颗平等的心、慈悲之心去教别人。</h3><h3> 我们只需要对我们自己的生命负责,我们不需要对别人的生命负责,就像是破茧成蝶,从外面把茧给打破,看似是帮助它,实际上让蝴蝶🦋失去了飞翔的机会,我们没有办法完全的去干涉别人体验生命的过程,我们只是一个管道,把我们所学的内容进行分享而已,没有谁可以拯救谁,每个人得到的都是他生命本该得到的,我们只是有幸参与了这个过程,要时刻去感恩他人允许我参与了他生命的进程。</h3> <h3> 在导师的十大特质中,我唯一记不住的是耐心,几年了,内心一直没有收到,或者说是不愿意接收到,在面对问题时,我会因为失去耐心而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唯有无限的耐心才能获得即刻的效果,通过今天聆听老师的教诲,我觉察到,当下我需要做的是:我能做到我能做到的一切,同时带着爱尽力去做,然后选择交托,保持耐心,告诉自己:一切不都已经准备好了吗?</h3> <h3> 感恩贺导的分享,2017年5月16日第一次走进曾老师的课程,当时贺导是我的助教,虽然那时候我很傲慢与偏见,可是贺导无条件的接纳,没有评判,给了我很大的支持与关心,让我第一次在课程中感受到被看见的感觉,至今难以忘怀!感恩🙏🏻🙏🏻🙏🏻</h3><h3> 今晚贺导分享了她一路走来,是如何链接,如何招生,如何设计整理课程的经验,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理由,贺导在不断的探索尝试中前行,如今她的工作坊做的超级棒,让我更加坚信曾老师说的:我们是在做一件已经完成了的事情。</h3><h3> 有位导师问到:“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呢?”贺导说:“不管如何选择,我自己做到心安就可以了。”奇迹说:“做什么不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心里面发生了什么”,如果我们纠结于不知道如何选择的时候,回到教育孩子的方面,我们恐惧陪孩子太少,恐惧孩子因为游戏,因为成绩,甚至来说因为其他因素,未来没有好的发展的时候,我们内心当中有恐惧在,我们都不平安了,他何以平安呢?这或许就是《心经》中说的“颠倒梦想”吧。</h3><h3> 另外一位导师问到:“我没有这么多资质与经验,不知道自己从何开始做起?”贺导回答到:“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我们都是一次次的讲课过程中完善各个方面的,曾老师也经常对导师们说:去讲就好了,没有人是什么都准备好了讲才去讲的,刚开始我也是边讲边准备,讲着讲着发现把自己讲清晰了。”</h3><h3> 王阳明说“事上练”、“致良知”,事上练,练的不是事情本身,练的是我们的心。我们看到名、利、权、势,心要正,如果它属于我们,就毫不犹豫地拿来,如果它不属于我们,就毫不犹豫地推辞。拿还是不拿,只是一个良知的判定,判定的标准就是我们的心安与不安。当取富贵即取富贵,不当忠诚则不忠诚,当与不当之间,亦是一个良知的判定,判定的标准也是我们的心安与不安。由此我们可知,事上练,所练的事并非都是世俗意义的好事,好事与坏事,看似泾渭分明,其实是混沌一片。心学上所谓的好事与坏事,就是适宜自己的事和不适宜自己的事。我们在不停地去成就事情时,所练的就是找到适宜我们的道理。专心致志的寻找这种道理,你必能找到。当你把它找到后,就要坚定无疑地信任它,最后信仰它。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人只要有了信仰,就能心想事成,无论艰难险阻,都不会退缩。但是,还有比信仰更伟大的力量,那就是本能。</h3><h3> 所以,我们事上练的目的,就是把致良知当成本能,当作条件反射,一遇情境,即可发动,由不得思考,转辗反侧。</h3><h3> 到那时,你就知道,本能的力量有多强大;到那时,你才有资格说,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让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来修自己的心。</h3><h3> 贺导是我学习的榜样,她的精进与坚持令人感动和钦佩!</h3> <h3> 今天课程结束前,曾老师还给我们分享了智慧父母的六大关键,这是我以前从未听过的内容,老师就像是宝藏一样,不管我们怎么认为曾老师知识面有多么广,曾老师都比我们想的最多的还要多的多。这六个每一个都很关键,愿自己在未来成为父母的时候,遵循这六个关键。</h3> <h3> <b>Day.2</b></h3><h3> <b><font color="#ed2308">“不仅仅孩子是自己的镜子,整个世界都是自己的镜子,孩子只是天天出现在你面前的那一面,镜子。”</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font></b><font color="#ed2308"><b> </b></font>孩子是我们的禅师,每当我们有一点点情绪变化,失去对于“无条件的爱”的觉察的时候,孩子通过一切话语、行为让你生气,激怒你,本质上是在提醒我们在那一刻我们对他们的爱是有条件的,当有一天他做什么都激怒不了我们,我们就成功了。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他的功课。当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完成自己的功课,他自会完成他的功课。</h3><h3> 这一世,给你带来越大痛苦的人,越是来度你的,越是来带你上天堂的人。他们之所以让你痛苦,是因为他们就是你此生的咕噜【上师】,他们带你去到了魔窟,当你试图用尽方法想逃离魔窟时,殊不知,天堂就在魔窟崩塌之处,每一个痛都是通往灵的门,每一处伤都是光进来的地方,请不要把任何人排除在你的爱之外,你把任何人排除在你的爱之外,你内心的阴影就不会有光进来,而给你带来痛苦的人,本质上与他们无关,只是他们的所作所为照见了你内心的阴影而已。</h3><h3> 虽然我们不能保证每时每刻都做到保持觉察,同时,我们已经在的路上,就不用惧怕路远了,不是吗?</h3> <h3> 经常听大家提及导师们的“无爱、无惧、无为”,今天才真正明白——“无爱”是不让个人情感影响对学员的判断、理解,真正的爱没有区别,我们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本质上爱蚂蚁和爱自己是一样的;“无惧”是我不在乎形象,我在乎的是他们现在需要,而不是在乎别人怎么看我的;“无为”是信任他人的生命,允许他的生命以他本来的样子进展。</h3><h3> 在老师的课程中,我们会听到很多很多的故事,每一个故事,带给我们的感觉或是喜悦,或是感动,或是直击心灵深处的警醒,也许我们会忘记在什么时候,什么课程上听到的,也许会忘记故事中人物,甚至会忘记故事的来龙去脉,但故事带来的感觉永远不会忘记。这些感觉就像是在内心深处种下一颗种子,会在未来我们遇见相同或类似事情的时候不经意间出现,并且逐渐发芽,开花,结果。</h3><h3> 17年第一次听完老师说<b style="color: rgb(237, 35, 8);">“</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只</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要</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你们坚</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持不懈</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我就会陪伴到底”</b><font color="#010101">后</font><font color="#010101">我泪目了,老师心系每一个学员,善待每一段缘分,老师的爱从未遗忘任何一个人,当我们收到召唤,迈出第一步,决定去走导师之路时;当我们不被他人理解时;当我们面临重重艰难险阻不知所措时;当我们曾经试图想放弃时,老师的这句话就是力量源泉,我们有曾老师这么智慧的老师陪伴同行,我们还怕什么呢?</font></h3><h3> 爱是一个动词,有时候我们会存在疑惑:我们给到别人过多的爱,我们自己不就越来越少了?我们对比存在一些误,实际上,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爱给的再多都叫爱,我们不会失去什么。当然了,“溺爱”与“爱”不同,举例来说:溺爱是自己小时候买不起玩具,长大以后要给孩子买最好的玩具,借着满足他的方式来满足自己,而真正的“爱”是满足孩子需要的,如其所是,而不是如我们所愿。</h3><h3><br></h3> <h3> 感恩燕飞导师的分享,她从去年英雄之旅上找到自己的召唤是“创造”,去年导师班毕业以后,创新了一套新的方式,通过樊登读书会的形式分享、传递幸福,效果显著,她坚持带领读书会以及复训老师的课程,影响了成百上千人迈上了越来越幸福的道路,一份付出不一定一份回报,一定会得到一份积累。</h3> <h3> <b>Day.3</b></h3><h3> 课程进入第三天,越来越多的新导师勇于突破自己,站在台上进行2分钟的分享,你的每一份努力都会在众人面前得到百分之百的显现,每一位导师都分享的娓娓道来,足以见得他们背后下的功夫。</h3> <h3><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每当你以为你能做啥的时候,通常是啥都不能做的时候。</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b><font color="#010101">今天在微信上和张娥姐聊到这句话时,张娥姐对我说:“</font><font color="#010101">当</font><font color="#010101">你</font><font color="#010101">觉得你</font><font color="#010101">什么都能做的时候,那个时候你就没有着重点。你会觉得你又可以做这个</font><font color="#010101">,你又可以做那个</font><font color="#010101">,就拿工作来说,你觉得自己可以胜任总经理的位置,可以胜任经理的位置, 同时可以做员工,</font><font color="#010101">其实这个时候是</font><font color="#010101">目标不明确</font><font color="#010101">,</font><font color="#010101">很分散,</font><font color="#010101">没有聚焦。</font><font color="#010101">这个时候你的</font><font color="#010101">想法会比行动多,容易停滞不前,影响生命的进展。老师说过:</font><font color="#ed2308"><b>‘也许当你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你才有可能知道更多。’</b></font><font color="#ed2308"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font color="#010101">这</font><font color="#010101">两句话其实意思很接近,世界不是世界观,如果</font>我们都保有原来的,我知道我知道的时候,杯子里的水是满的,它没有办法再装入新的东西进去,然后当我们觉得我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你才可以探索更多未知的东西。当你觉得你什么都不能做的时候,然后你就会选择,比如爬楼梯,从第一节开始爬,然后爬完第一节上到第二节,这个时候也许才是做事的时候,而放到关系里面,当你觉得你有很多朋友的时候,每个人都是你朋友的时候,也许是你最孤独的时候,那时候你发现好像他们只是数量,然后真正的走入心的、交心的却寥寥无几。</h3><h3> 话又说回来,如果你想要的东西是A,是B,是C,这么多种,然后你必然,你的那种愿力肯定就是分散的,100分的愿力分成三个,那就是每个只有30几分,广闻博之,一门深入, 所以说你当下需要做的就是明确自己的目标,也就是认定你想要的东西,集中愿力,愿力就是加持力,只有把它们都集中起来,让心收到一种笃定的感觉,你会很坚定的去做一件事。”姐姐的话让我想起了在 《英雄之旅》上我们会看一部电影—《天国王朝》,影片结束前,巴里安问萨拉丁:“耶路撒冷城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萨拉丁说:“Nothing”,然后就离开了,他走了几步,掉过头了又说了一句:“And everying”,当我们觉得自己无所不是的时候,其实就是我们一无所是的时候,当我们觉得自己一无所是的时候,其实就是我们无所不是的时候。谢谢姐姐的解惑与分享!</h3><h3> “金手指”中的中指代表着中正中立保持中心点,作为导师,对于这点保持觉察很重要,既不是不参与,也不是完全被带走,而是要一只脚在岸上,一只脚在水里, 当然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务必要慎用“帮助”这个词,一旦用了我们试图“帮助”别人的想法时,很容易会觉得,我们是在岸上,一心想去救水里的人,“拯救者”心态便随之出现了,奇迹说:we are one。我们无法去拯救或是改变其他任何人,我们甚至来说无法拯救或是改变我们自己,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是改变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好消息是,当我们改变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以后,心变了,世界都变了。</h3> <h3><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不</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是</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拿走你的选择,而是让</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你看到人生有更多的选择。</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b><font color="#010101">在上海经典班的时候,有幸请教了曙昭师父一个问题,我问曙昭师父:“师父,我以前每次在面对人生重要选择的时候都纠结,我该怎么办?”师父说:“面对选择纠结不是问题!就像我们要从摆在我们面前的两个调味瓶中选一个,你纠结是因为它们差不多,如果两者有很大的差距,根本不会纠结,不管你选哪一个,你一旦作出了选择,就不要纠结,再去纠结那就是问题了。”</font><font color="#010101">奇迹说:你唯一的自由,就是选择的自由,同时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无悔过去”!感恩师父的开示,谨遵师父教诲。</font><br></h3><h3> <b><font color="#ed2308"> “一个良好的沟通不是你说的多,恰恰是你听的多”</font></b>,越来越意识到闭嘴以及学会倾听是多么的重要,吃下去的不会污秽你,吐出来的才会让你显露无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话是一门艺术,老师说话出于成双,不落两边,不离自性,不失本宗,这也是为什么曾老师说话这么滋养、疗愈人,在走进经典和经典班的问答中,嬉笑怒骂间揭示人生真谛,每一个看似随意的背后都包含着超乎寻常的刻意,今年9月份我们在语言课上更加深入的了解了曾老师语言背后的奥秘所在,期待我们共同在语言课上感受语言的魔力,当下要做的,就是学会倾听。</h3> <h3> <b><font color="#ed2308">“相信产生祝福,恐惧产生诅咒”</font></b>,还记得在初中的时候,因为开学第一天忘带了一门作业,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对我说:“你怎么总是这样呢?明天不许不带了,以后给我记住了!”虽然我当时只是觉得错了,可是真正回去以后,感觉很不好,升起很大的情绪,现在才明白是被恐惧所驱使的,结果第二天又忘带了。</h3> <h3><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无论你能不能,你都是对的,生命不是真实的存在,生命只是活在心中的幻影。”</b><font color="#010101">三大限制性信念中其中一个就是“没能力”,心是念,如果我们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我们就会按照自己的念去走;如果我们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我们同样也会按照自己的念去走。</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我们</font>在不同时间,遇到不同的事情,遇见不同的人,本质上都是我们内心的投射,我们需要在红尘中不断去修正见,修正念,修如如真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金刚经》言:“<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一切有为法,</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应作如是观。</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无悔过去,无惧未来,活在当下,任重道远!</span></h3> <h3><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你所有的失败,当你成功的时候都会变成的骄傲,</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你所有的挫折有一天都会成为财富。”</b><font color="#010101">得意之时不忘形,失意之时不变形,“塞翁失马,焉知非福”,</font>奇迹说:等待、观察,不评判。即使暂时看起来你好像吃亏、失败了,那也不是绝对的,福祸相依,在当下看似无法越过的心结,有很大的情绪,我们可以拉长时间线来看,如果站在1年,10年,甚至20年以后的自己回看今天这件事,你就会看到得失之间的界线其实并不清晰,那么我们的情绪还会有这么大吗?我们会学到很多很多的价值,会把过往的这些痛苦经历当成案例分享出来,每一个都是宝贵的财富,今天我们有多痛苦,未来当我们真正走出来以后,就会有多么的喜悦以及激励他人从艰难险阻中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得到了疗愈。</h3> <h3><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没有好的关系,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导。”</b><font color="#010101">无论</font><font color="#010101">是亲密关系、亲子关系还是和父母的关系,</font><font color="#010101">任何的教导都需要建立在良好的关系之上,否则,如果关系没有处理好,即使我们认为彼此通过沟通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际上很有可能对方是以敷衍应对,并非获得真正意义上成效,这也提醒我们,处理好关系是第一位。</font></h3> <h3> 感恩建章导师送我本书——《六个问题,竟能说服各种人》,建章导师对我说:“作者的父亲70岁,抽了很多年的烟,一直戒不掉,作者通过15年的研究、归纳总结出六个问题,他在一次和父亲交流过程中运用了这六问,聊天结束后没过多久他爸爸就把烟给戒了。”</h3><h3> 如获至宝,我在认真阅读完这六问题以后,终于感受到了强大的六个问题,问题体现了我们的所思所想,我们不是没有好答案,而是缺乏提出好问题以及对于好问题的思索。</h3> <h3> 感恩陈丽导师的分享,她的分享让我们明白了重要的是开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陈丽导师从建群正式开启分享,渐渐的通过公益沙龙,读书会,到如今在全国很多地方讲课,这源于她目标明确,坚持不懈的结果,随喜她的执行力与精进!</h3> <h3> 感恩明媚导师的分享,去年目标管理导师班毕业以后,明媚导师开始践行分享,在很多大型企业分享完,获得了一致好评,因为信念而牢固,因为平衡而持久!</h3> <h3> 课程结束后,我和耿导,建章导师小聚,我们聊起了这几年共同走过的路以及曾老师的智慧,老师每一个课程的设计巧夺天工,惟妙惟肖,我们都感慨道:能够遇到曾老师是我们此生的福报!</h3> <h3> <b>Day.4</b></h3><h3></h3><h3> 曾老师在什么场合显什么相,每一个课程的穿着搭配都不尽相同,足以见得老师对于着装的用心,今天课程开启时,老师还教我如何进行衣着的搭配,让我感受到了世间处处是学问。</h3> <h3><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表</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达</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情绪,而不是情绪的表达。</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b><font color="#010101">每当我们有情绪升起的时候,或是生气,或是伤心,如果那一刻有临在的觉察在,我们要问自己,这些是必要的吗?如果不是,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让结果更好一些呢?是否可以通过以一种内心平安的状态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不是把这种情绪带到话语、神情、行为之中。</font><br></h3><h3> 今天上午的课程中引发了我们一个思考,孩子为什么会注意力不集中?在老师的讲解中,大家理解了:是因为在孩子玩耍的时候,我们却打断他,实际上是情感忽视,我们千万别因此毁掉孩子的希望,就像一部动画——《你剪断了我的翅膀,还希望我飞翔》带给我们的启示:你剪断了我的翅膀,却怪我不会飞翔。在苍白无力的世界中,爱就是为自己、为他人,留有一块自由翱翔的彩色地带。如果孩子在玩耍的时候,我们进行无味的干预,在学习中,又要求孩子注意力集中,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要求,所以,请允许孩子按照他本来的样子去发展,去成长,多一份宽容,也就多一份坚持。</h3> <h3>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自性圆满的个体,所以我们都是相同的(we are one),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无上的价值,我们跟老师学习,不意味着没有问题,而是意味着,当我们以后遇到问题的时候,有一份觉察在。</h3> <h3> 感恩廖雯导师下午为我们授课《人生八阶段》,廖雯导师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精准,细致的讲解了每一个阶段的特点,同时她授课风格生动有趣,大家收获满满!</h3> <h3> 感恩在拍导师形象照的时候有机会和丽云导师共同探讨奇迹课程以及关系方面的话题,我们的交流心无挂碍,行云流水,不知不觉两个半小时过去了,丽云导师好智慧,在和她交流的过程,让我对于以前在曾老师课程中因为自己的学识浅薄而困惑的点得到了诠释,豁然开朗的感觉。</h3> <h3> 晚上我们观看了以前曾老师做《成人礼》个案的视频以及由贺导现场演示成人礼个案的流程,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 我深有感触:没有人应该对我们好,包括我们的父母,如果有,要怀一颗感恩之心,同时平衡是我们一生必须要修的功课! </h3> <h3> 感恩贺导现场示范成人礼个案流程,案主在做完成人礼个案后,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感受到一股股暖流在她身体内流动!</h3> <h3><b> Day.5</b></h3><h3><font color="#010101"> 三年前刚接触曾老师的课时,对老师有一份期待在,觉得曾老师无所不知,当看到老师发出的“四个邀请”其中一个是“尽量提问,同时请允许我说不知道”,那一刻有些评判认为老师应是无所不知的,现在渐渐理解了,能说出“不知道”是力量的体现,敢说不知道的老师才是真正的老师!</font></h3> <h3> 感恩丽云导师的分享,她从走进经典到经典、奇迹、语言,再到导师班,一步一个脚印在前行,在个人成长和关系处理都取得了很棒的进展,同时,她给到我赋能与嘉许,其实,真正要说谢谢的,是我,是她的信任,让我有机会和她交流,本身对我来说,是爱的回流。</h3> <h3> 她特别有心的准备了榴莲蛋糕🍰,让我们一起祝福丽云导师重生快乐,随喜赞叹!</h3> <h3> <b>Day.6</b></h3><h3> 今天我们集体到故宫去游玩,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通过这几天的学习,很多第一次见面的朋友手挽着手,交流着,拥抱着,在乐唐的感觉就是这样,每一次见面都像是久别重逢,每一次都能够感受到这么美好的体验。</h3> <h3> 晚上我们从故宫回到酒店稍微休整后,大家一起聚餐,开始是曾老师和各主办方致辞以及一年一度优秀导师评选环节,听了老师和主办方给到我们的加持,看到各位优秀导师在台上分享自己的成长历程,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我们是一个大家庭,一路同行!</h3> <h3> 导师们多才多艺,各种各样形式的精彩节目层出不穷,现场欢声笑语,大家畅饮畅聊,无比难忘的一天,此情此景,留存于心。</h3> <h3> 无比难忘的一天,此情此景所带来的感觉,既留存在脑海里,同时留存在内心深处。</h3> <h3><b> Day.7</b></h3><h3> 白驹过隙,日月如梭,转眼到了本次导师班的最后一天。在上午的课程中,曾老师讲了几个小故事,耐人寻味。</h3><h3> 我们人生而伟大,因为训练而伟大,可是如果我们在危险降临时,拼了命跑到安全的地方,伴侣却已经出现在那里,我们的内心就会觉得好难受啊,他竟然不管我,“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世间万物,由心起,却又因识而有所差,实际上是我们存在误解,因为在危险时候,生命本能操控(反应)是逃跑。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如果不加以疗愈,终其一生就会等着对方说对不起,有可能等到,有可能等不到。</h3><h3> 人生在世,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能做的事,想做的事情,并且能够靠此赚钱;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并且带给他快乐,这就是生命的意义。</h3> <h3> 感恩导师们分享自己的故事与改变,感谢弟兄替我们走过的路!</h3> <h3> 曾老师的课程,来源于生活,上升到生命的高度,最终回归到生活,每一个人,都值得到老师的课堂走一遭。</h3> <h3> 三次导师班如同一场梦,如果说第一次是带着私心与期待的心来的,第二次是带着解惑与探索的心来的,那这一次则是带着宁静与内观的心来的,如今,梦醒了。</h3><h3>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只失去了一点点,如果你失去了荣誉,你可能会失去很多,如果你失去了勇气,你就失去了全部,愿自己的导师之路,愿自己的人生新的篇章正式开启!</h3> <h3><b><font color="#b04fbb"> 感恩永远是最后的一个环节,有感恩的地方就有爱。</font></b></h3> <h3> 感恩我的父母,在这一世选择你们作为我的父母是何等的幸运,在我自己都放弃的时候,你们不离不弃,你们全程陪伴,三年前,从我身上看不到希望,到如今终见到曙光,我一定会越来越好的!谢谢你们,我爱你们!</h3> <h3> 感恩七组的导师们七天来,一起学习,一起练习,一起成长!</h3> <h3> 感恩马丽蓉导师,她是我在写作方面的榜样和标杆,她别具一格的灵感与思维令人折服。</h3> <h3> 感恩小娟导师,她具有超强的亲和力,而且影响力也是扛扛的,最重要的是,是孩子们心目中的知心大姐姐!</h3> <h3> 感恩余婧导师,这段时间在不经意间和她的链接交流以后,破除了自己的限制性信念,让我有勇气去面对自己的恐惧,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h3> <h3> 感恩月丽导师,她待人和善,慈悲喜舍,将NLP灵活的运用在工作生活中,让每一个来到她生命中的人都感受到温暖。</h3> <h3> 感恩君红导师、淑静导师,她们都是科班出身,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依然不断精进自己,为他们的学生感到高兴,能够遇到这样的老师,一定是孩子们特别的福气!</h3> <h3> 感恩亚茹导师,耿导,贺导,夏导等等山东的导师们,大美山东,好客之乡,从06年第一次去青岛,这么多年来不断地感受到山东人民的热情与仗义,这几年,我们从临沂到苏州,再到全国同行,变化的是时间,不变的是友谊,期待有一天在山东相聚。</h3> <h3> 感恩范总,感恩北京乐唐的小伙伴,诗文,大帅,强哥,晓玲老师,娇娇,涛哥,刘老师,松竹姐的默默奉献与付出!</h3> <h3> 感恩全国乐唐的主办方,深圳的杨总,新疆的廖总,上海的司总,河南的司总以及北京的范总。</h3><h3> 再次不由得感慨,<font color="#b04fbb"><b>永远都有人站在浪尖上,关键在于浪潮褪去的时候,是否还能平稳的站在沙滩上。</b></font>十年前第一个乐唐成立,有时候做一件事不是因为容易才去做,而恰恰是因为难才去做,正是因为各个主办方的发心与坚持,让乐唐如今在全国有成千上万的学员,大家关系融洽,心心相惜,如同一家人那样亲切。</h3><h3> 祝福乐唐的明天更加辉煌!</h3> <h3> 感恩阿忠的付出,他的孩子刚刚满月,他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加持导师班的圆满成功,忠哥舍弃小家为大家,心怀利他之心,令人感动!</h3> <h3> 感恩曾老师,曾老师陪伴我的这三年完成我人生重要的转变。老师就像是一面镜子,只会让我看到事实,不会评判。</h3><h3> <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b><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每</b><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一</b><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个</b><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人心里都可以有一座自己的灯塔,只有在逆境里才能清楚的看到它,就像</b><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只有在黑夜里,你才能看到灯塔指示的方向。</b><font color="#010101">曾老师就如同一座灯塔,</font>在我们勇往直前时,他默默随喜,在我们迷失方向时,他指引前程,曾老师智慧与谦卑同在,耐心与精进同在,与我们同在!</h3><h3> 如果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祈祷词,唯有——谢谢老师!!!!</h3> <h3> 感恩所有的遇见,感恩一切的存在!<br></h3> <h3> 我们的导师班故事讲完了,但导师们的故事却远远没有讲完。</h3><h3> 愿导师们做别人翅膀下的风,祝福大家在导师之路上旗开得胜,扬帆起航!!</h3> <h3> 让我们携手乐唐,在导师之路上一路同行,在红尘中作伴,活的潇潇洒洒,从红尘中来,到红尘中去,道本无言可述,唯有全力以赴。</h3> <h3> 2019年最后一站,12月24-29日,“中国最北方”黑龙江漠河·英雄之旅,静待再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