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唐卡丨时轮金刚坛城

香格里拉吐蕃唐卡店

<p>唐卡系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传世唐卡大都是藏传佛教和苯教作品。</p><p><br></p><p>唐卡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用明亮的色彩描绘出神圣的佛的世界;颜料传统上是全部采用金、银、珍珠、玛瑙、珊瑚、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贵的矿物宝石和藏红花、大黄、蓝靛等植物为颜料,以示其神圣.这些天然原料保证了所绘制的唐卡色泽鲜艳,璀璨夺目,虽经几百年的岁月,仍是色泽艳丽明亮,因此被誉为中国民族绘画艺术的珍品,被称为藏族的”百科全书”也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中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p><p><br></p><p>唐卡的绘制要求严苛,每一程序都应遵循藏传佛教仪轨和《造象度量经》,画师不得有任何僭越。制作一幅唐卡用时较长,短则数月,长则数年。</p><p><br></p><p>佛陀的法教是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佛陀教导了许多不同的法门,在不同的教示中,藏佛佛教的密续是很高深的,而时轮金刚坛城则是佛陀传授的密续之一,也是佛教修行体系中最近步又最复杂的法教之一,如同所有的佛法教示一样,时轮金刚密续提供了成佛之道,是透过不绝的口头传承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来。</p><p><br></p><p>时轮金刚是最后从印度传到西藏的密续系统之一,最为深奥。佛陀当初所传授的大部分密续都是针对个别的弟子,但是时轮金刚密续开始是传授给一个团体——香巴拉王国的子民,因此时轮金刚灌顶都是针对一群人传授的。</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时轮金刚》</b></p><p>“香格里拉”是人间仙境的代名词,这个名词缘于香巴拉,时轮金刚传承有一个非常引人的故事。这个密法是释迦牟尼佛亲自传授给香巴拉王国的贤月王。传说香巴拉王国在北印度或西藏,是由一个高大雪山所包围的国家,国内的子民都是证量很高的修行者,具足了接受时轮金刚灌顶的根器和因缘。香巴拉王国对许多人而言就像是一个理想国一般,但是对於一个金刚乘弟子来说,它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时轮金刚坛城,也是修行的目标。</p><p><br></p><p>在金刚乘的无上瑜伽密续中都有外界现象中、内金刚身和密清净本质的三重意义。时轮金刚坛城有722位本尊,在外相上代表不同的行星和世界,在内身中代表不同的气脉明点,至于密层则是本尊清静无染的本质。学习密法的人都知道时轮金刚是无上大法,没有因缘是不可能听闻到这个密法的。它的殊胜处不只要以转化个人的意识达到究竟证悟的境界,还可以遏止战争,解决一个国家的不幸,为世界带来和平。</p><p><br></p><p>时轮金刚灌顶在今天主要有两个传承,一个是属于噶举派的觉囊巴传承;另一个是属于格鲁派和萨迦派的布顿传承。不论他们的传承流脉如何演变,它的源头都是释迦牟尼佛所传法,它的目标都是究竟证悟佛果。从某种意义而言,香巴拉也是我们的现实世界,现在进入末法时期,也是时轮金刚法教要广为流布的时候。</p><p><br></p><p>时轮金刚对于具有正向身心与业力的人,提供了特别的方法。他必须具备一些特质:第一是菩提心,怀有最高证悟境界的利他心,和珍视他人更甚於自己的慈悲心。第二是特别的内观力,譬如对於空性的了悟。对于一个追求时轮金刚灌顶的行者,最起码要对这个传承有感觉、有兴趣、有信心。</p><p><br></p><p>佛陀的法教可以分为经典和密续,两者都是以手写经文保存著,流传了数世纪。经典是以对话的方式公开讲授,而且总是可以广泛运用。而密续却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包括医药和占卜密续,以及金刚乘禅修的根本经典,例如时轮金刚密续就是。他是以密传的方式教授个人或团体,因为只有那些具有特殊因缘或是做好准备进入修行密乘的人才能接受这项法教。这些密续直到最近才让一些学者和虔敬的修行者接触到。</p><p><br></p><p>密续是金刚乘的核心,它在西藏和蒙古被普遍修行超过了一千三百年。金刚乘是佛道三乘之一,这三乘分别是:小乘,个人解脱的道;大乘,利他的道,透过利益一切众生而成佛的菩萨道;金刚乘,一般说来透过密续修行是转化与成佛最直接的道。藏传佛教源自印度佛教传统,它是直接从印度传到西藏,包括这三乘的修行方式。时轮金刚是佛陀传下来数千种密续法教之一。每一种密续的中央是一个本尊,被视为佛陀某一种特质的特殊化现。它不是神明崇拜,本尊被认知是一种人格化的心识状态,让一个行者能够在成佛的道上前进。除了中央本尊时轮金刚,在时轮史中还有三位重要的本尊,分别是代表大智的文殊菩萨、大悲的观音菩萨和大力的金刚手菩萨。</p><p><br></p><p>时轮金刚的心咒是“唵啊吽 吼旱卡雅 玛拉瓦喇雅吽呸”,这个咒语无法意译,因为是字母没有拼成字,但它涵盖了时轮密续的各个层面。</p><p><br></p><p>坛城圣殿中包括寂静尊和忿怒尊,前者是佛的慈悲本质化现出仁慈的形象,后者也是慈悲本质化现出凶恶的形象。他们的忿怒如同父母责备玩火的孩子一样正当。</p><p><br></p><p>最寂静的本尊通常是以白色、淡蓝色或是绿色表现,忿怒尊则是呈现红色、深蓝色或是黑色,从他们的身体喷出火焰,消除内心的三毒和行道的障碍。他们携带着一些法器,用来斩断无明和妄想,也常以战利品做装饰。忿怒尊常被拿来当作大门的守护者,一则防止恶意者入侵,二则欢迎善意者进入坛城或寺庙。</p><p><br></p><p>每一个密续都有本尊,同样的,每一个本尊都化现一个密续。每一个本尊代表著佛心的一个面向,每一个密续揭示了本尊证悟的方法。</p><p><br></p><p>密续的心在密续,心被视为是一个人的中心起源。意识之源连结个人的过去与未来,这可以在他此生的行为中观察,或是根据轮回的法则,观察到他的过去生和未来世。心是这些行为和印记的储藏室,统称为“业”,也就是因果法则,它是生生世世带著走的。</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时轮金刚坛城》</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坛城的藏语是“吉寇儿”(kyilkho),意思是“中心和周围环境”。密续本尊的坛城包括本尊和他的居所,同时也是本尊心的化现。根据佛陀时代印度人所熟悉的象徽,每一个坛城都是一个密续以图像形式的呈现。它可以当作经文来念诵或研究,把它记起来,在修行的时间观想或解释。</p><p><br></p><p>最常见的坛城是平面的形式,以一个平面图的方式呈现,像一个设计蓝图一般展现本尊的立体宫殿,包括建筑设计和许多的装饰细节。每一个成分都是一个象征,代表法教的一个面向。</p><p><br></p><p>坛城的目的是使弟子熟知密续的本尊,让弟子能够“进入坛城”,亦即进入本尊安住的状态。</p><p><br></p><p>坛城的样貌可以用绘制的、绘画的、小石粒建造,或是用观想。平面式的坛城可以用粉末、彩米、花、石粒、珠宝或是彩沙制作。也有立体坛城,由木头、金属或其他的固体物质制作。</p><p><br></p><p>禅观坛城有两种形式,都是在心中搭造。其中一种,行者观想整个立体坛城的每一个细节。另一种,最深奥的密续修行,就是一般所知的“实体坛城”,需要对身体的微细能量重新定位,使得它与本尊无二无别。</p><p><br></p><p>时轮金刚Kalachakra是梵语,藏文是Du kyi khorlo,在字义上解释为“时间之轮”。Kala,时间,指的不是直线式的时间,而是过去、现在、未来所有事件之流动。与我们空间的概念类似,不是意味着特别的方向或限度。时轮金刚代表全知,他与一切时间同在,因此他无所不知。Chakra,意思是“轮”,不只是有关时间的循环,而且是一种悟道的大乐经验,如阳光照耀一般,从自身放射到一切众生。而轮,既无始也无终,也是佛教的宇宙论,代表佛陀的法教。</p><p><br></p><p>时轮密续的教示包含了三个独特的而又同时发生的循环:外时轮教导宇宙论,内时轮教导人体的本质和功能,密时轮教导禅修与成佛之道。</p><p><br></p><p>时轮密续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传授给一个团体。佛陀把它授给一个国家——神秘的香巴拉王国,因此历来都是对一个团体灌顶。达赖喇嘛谈及早期的社群分散在山谷、河边、山上、海边,而今天由于迅速的传播和运转,我们的社群已经涵盖整个地球。这就是为什么他认为时轮密续是为了当代法教一个原因。</p><p><br></p><p>虽然它对于克服内外危机和战争特别有力,单靠时轮密续是不足以达到世界和平的。我们需要世界领袖们在经济、宗教、社会、政治,尤其是自然科学的共同合作,分享各文化不同的传统,以对横互在眼前的问题找到创新的解决之道。他进一步陈述,这个合作必须植基于一个对全人类具有宇宙责任的真诚动机,那是慈悲与智慧结合的表现,正是时轮金刚的本质。</p><p><br></p><p>出于大慈悲心和利益众生的意图,佛陀将自身化现为时转金刚本尊在南印度的宝金璎珞塔传授灌顶。</p><p><br></p><p>佛陀是应香巴拉王国的国王贤月王之邀而传授时轮金刚灌顶。香巴拉位于印度和西藏的北边,据说是一个恒常极乐的净土。这些人认为它就近在西藏的北边,有些人却相信它远在西伯利亚或是北极的地方。有些人相信它在更遥远的北美洲,或甚至在外星球。然而,早期的经典包括有香巴拉精细的图解描述。</p><p><br></p><p>佛陀传授时轮密续是在“宝金璎珞塔”的舍利塔中。这个神圣的地方,从历史上的第三佛时代就存在(释迦牟尼佛的前一尊化身佛),座落在印度北边,今天称作阿玛拉瓦提的地方。</p><p><br></p><p>在第三佛的时代,有一次饥荒,人们祈求神只能够降雨救助,于是在宝金璎珞塔的地方造了一座舍利塔,这就是著名的米堆神殿。这神圣而神秘的地方就是释迦牟尼佛传授时轮金刚灌顶的地方。</p><p><br></p><p>释迦牟尼虽然过着是一个比丘的生活,但是他化现为时轮金刚本尊与明妃双运,以及整个时轮坛城。时轮宫殿充满着本尊、供养、楼台以及大门,投射在其三度空间的型制上,安住在宇宙的须弥山上。</p><p><br></p><p>放在山上的几个不同的位置,像是太阳与月亮的所在。在坛城中央的顶端就是佛陀化现时轮金刚身与明妃交抱,四周围绕着数百其他的化身,或是佛陀证悟的心。</p><p><br></p><p>还不止这些。另有第二个坛城,在舍利塔的天花板上,好像是星空帷幕一般的结构。这称为璀璨星群坛城,或是大融合坛城,它是由十个不同的坛城组合而成。灌顶所花的时间只在转瞬之间。</p><p><br></p><p>文殊师利菩萨是智慧之佛,总是在时轮密续转化过程中出现。他盘旋在舍利塔的坛城之上,放着光明亮丽的色彩,协助释迦牟尼。</p><p><br></p><p>一个大须弥山怎么可能放入一个小小的舍利塔之中呢?我们以眼睛透过针孔看世界就不难了解这个道理。如果我们把针孔靠近眼睛,外面的世界就看得非常大,即使是山这样大的东西也可以看得清楚。它只不过是个概念,对有经验的人而言它只是发生在心中的体验。</p> <p><b>贤月王和九十六位首领</b></p><p><br></p><p>香巴拉王国的贤月王是释迦族的一员,他不只是普通人,也是金刚手菩萨(Vajrapani)的化身,代表诸佛大威力的本尊。这就是为什么他了解时轮密续的法教而且有祈请他们的智慧。</p><p><br></p><p>事实上,香巴拉有许多圣弟子非常适合这个灌顶。香巴拉的子民对佛法已有坚强的信心而且都普遍有修行。他们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不像周遭国家的人民或是今天的人类。</p><p><br></p><p>贤月王和他的九十六个部族将军、首长、会长,以及香巴拉内部的小王国,大多数人都已经准备好接受这个基深法教。人们因为修行已深也都熟练颇瓦法(powa),意即在死亡时刻能够随意思转化意识,而且以善巧将此色身转往下一生他们能够转生的净土。</p><p><br></p><p>他们还具足其他的力量,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能够从香巴拉旅游到南印度,亲见时轮金刚坛城奇迹神现以及佛陀化现本尊的原因。</p><p><br></p><p><b>香巴拉的描述</b></p><p><br></p><p>香巴拉据说是位于一个白雪覆盖的群山围绕之中,这些山经年隐藏在薄雾之中,成为外人无法进入的天然屏障,这个王国也无法被外界发觉。在这些山的外围又由一层更高的山环绕。在两重山的中间被河流和小山脉区分成八个区域,这些区域就像是花瓣一样对称的排列着,整个形状像一朵莲花。每一个区域又依次区分为十二个部落国,形成九十六个各别领域的首领或首长。</p><p><br></p><p>尽管它位处于极北方,香巴拉充满着青绿的花园草地以及茂盛的植物。全区都采取和平统治,不需要严酷的律法。即使是最穷的居民也有足够的物质财富可使生活免于贫病。这些特质与传说中的香格里拉一样,那是詹姆斯,希尔顿在他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所创造的一个如诗如轮密续。</p><p><br></p><p>内层群山包围的中央“莲花”地区光明照耀,因为它们是由冰水晶做成。在这复杂系统的正中央就是香巴拉的首都卡拉巴。</p><p><br></p><p>在柏恩宝的《到香巴拉之路》中,他从西藏经典翻译了有关香巴拉的描述。他写道:“国王的宝石宫殿在香巴拉的正中央放射著光芒,夜晚也照亮得如同白昼一般,天空中的月光也为之失色。宫殿的宝塔顶由纯金做成的瓦片闪耀著,珠宝和钻石制成的装饰品悬挂在屋檐下。珊瑚铸造的外墙上雕刻著飞舞的天女。门口是翡翠和蓝宝石所造,黄金的遮阳篷下是青金石和钻石做成的窗子。珊瑚珍珠的梁柱,斑玛石支撑的宫殿内部装置豪华的地毯和织锦坐垫。地板和天花板镶着各式各样的水晶,以它发出的冷热度调节着室内的温度。”</p><p><br></p><p>宫殿的中央是国王的黄金宝座,由八只雕刻且镶珠宝的狮子支撑。“只要国王在这个象征智慧与权力的宝座一天,守护宝藏的蛇神就会给他一颗神奇宝珠,满足他所有的愿望。”</p><p><br></p><p>香巴拉的居民也拥有不凡的力量。他们发展出先进的科技,拿来用在心灵解脱之道。“西藏的医典相信是来自于香巴拉王国,描述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有成熟的理论和诊断方法,同时还有治疗和防止严重疾病的办法,像是天花。其他从香巴拉来的时轮经典提供了藏人天文学和占星术的系统,以及他们今天所使用的历法。”他们所谓的“御风铁马”听起来好像是今天的飞机。皇宫的天窗以透视镜安装可以显示其他星系的生命,国王有一面镜子可以看到国内发生的所有事情。但是所有这些先进的科技对香巴拉人只有一个意义,帮助他们熟习“最高的科学——心的科学,或是禅修”。透过直观的觉性以及控制身心的技巧,他们能够治愈自已身体的毛病。他们还有心电感应的他心通、眼观千里的天眼通和日行万里的神足通。虽然有这些神通力,但香巴拉的居民都还没有证悟成佛。“他们仍然保有人类的弱点和妄念,但是比外界的人要少多了。然而,他们都致力于开悟成佛,而且教育他们的孩子也这样做。他们算是这世界上最接近理想社会的王国。”</p><p><br></p><p>时轮金刚密续传授给香巴拉的人民是帮助他们踏上成佛的最后一步。</p> <p><b>时轮金刚在香巴拉</b></p><p><br></p><p>随着在米堆神殿的灌顶之后,贤月王回到香巴拉王国,接下来的两年,他把佛陀传授给他的法撰写了论译,就是知名的《时轮根本密续》,共有一万两千颂,用一种不知名的语言“曙光语”写就。佛陀有指导贤月王如何传授时轮密续以及在他的国土上建造立体时轮金刚坛城。有些学者说,一些特殊证量的修行者到香巴拉寻找这些法教,没有拿到书写的经典就回到印度,但是他们却了解了时轮密续法教,因此他们用梵文写了下来。</p><p><br></p><p>当时,那是不可能提供任何学术文件或确切的证据,来证明这段文字记载以前的香巴拉时轮历史。但是西藏人感觉这是一般人源自于直线性的方式看待这个世界,或是只有单一层面的方式来理解现实所致。超载这些有限的观点,我们才能看到并了解到这个世界在微累层面是如何的运作。那些信仰香巴拉以及实修时轮密续的人,相信他们已经和时轮金刚本尊合一,而且得到即时的、非直线性的丰富知识、智慧与慈悲。</p><p><br></p><p><b>七世法王与二十五世救度王</b></p><p><br></p><p>贤月王是香巴拉七世释迦国王的第一世,每一位都是不同菩萨的化身,每个人统治一百年。第七位国王是“威望者”耶舍王,他是智慧之佛文殊师利的化身,他预言八百年后会有一个“野蛮时期”的到来。透过他身为上师的善巧,他使婆罗门圣者皈依佛教,结合香巴拉各阶层成为一个“金刚家族”(在同一位上师门下接受密续灌顶)。自此以后,统治的国王就称为救度王,意思是掌的传承的统治者。</p><p><br></p><p>以这种方式,耶舍王确保香巴拉及其子孙能够不受到境外野蛮民族的影响,预言第二十五世救度王承猛轮王和他的军队将在卡莉时代(Kail Yuga,或称黑暗时代、门争时代)扮演角色。释迦牟尼预言第二十五世救度王将会带来开悟时代,将所有野蛮民族的无明转代为成佛的心。这个时代将持续一千年,然后又开始衰落的循环。</p><p><br></p><p>我们现在是处于第二十一世救度王的时代,将从现在起展开四百年的黄金时代,但是用世俗的方式计算是徒劳的,因为我们甚至都无法了解香巴拉所谓的一百年的如何形构的。然而,许多学者认为黄金时代会是在二十一世纪。</p><p><br></p><p>第一世救度王名为音深妙称王,也是文殊菩萨的化身,他是第一位将时轮密续加以节略的,写成了《略本时轮密续》,成为时轮金刚体系的根本法教。</p><p><br></p><p>在佛陀第一次传法的时候,他预言六百年后文殊菩萨会以第一世救度王的身分撰写时轮密续经典。他说其后文殊菩萨还会以第二十五世救度王的身分出现,他的特殊任务就是击败野蛮民族的力量。</p><p><br></p><p>文殊菩萨代表证悟空性的心。因为国家与国家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争论都是源自于邪见,只有文殊菩萨——代表诸佛智慧的化身,才能够真正克服“野蛮人”。</p><p><br></p><p>音深妙称王的儿子白莲华王,他对《略本时轮密法》做了注解,写成《殊胜论释无垢光疏》,这两本著作成为时轮密续系统的文字基本来源。</p><p><br></p><p>在二十五位救度王之中,第十七世师利帕拉,对我们尤其重要,因为透过他时轮金刚传承才在1027年重回印度。救度王的体系迄今在香巴拉仍然持续。</p><p><br></p><p><b>时轮传承重返印度</b></p><p><br></p><p>时轮密续在香巴拉发展并维持繁荣至少有一千五百年,之后才重新在印度出现。然而,有迹象显示至少在表面上印度是知道而且有人实修。例如,印度在成就者甘达曾经写过有关时轮金刚禅修的偈颂。</p><p><br></p><p>有关时轮密续从香巴拉传回印度的说法有许多。一个较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密续重新在印度出现是在十世纪,第一次被带到西藏是在1027年,由一位喀什米尔的学者索玛那沙带过去的。但是,有些人认为1027年是透过师利帕拉王把密续带回印度,之后才慢慢传到西藏。</p><p><br></p><p><b>师利帕拉王</b></p><p><br></p><p>这个故事的版本是由十四世纪西藏著名的学者、大师、历史家布顿传下来的。他说,密续是1027年由香巴拉第十七世救度王师利帕拉亲自带到印度的。</p><p><br></p><p>这成为一个在精神上普遍认知师利帕拉的故事,有一个年经人为了精通深奥的密续教法越过危险的地区从印度到香巴拉。因为要经过四个月的长途跋涉且度过无水的沙漠区,国王担心这位年经人的安危,化身前去会见他。他为年人灌顶,传授他所有的无上瑜伽密续。年经人记住所有他听闻的法教并熟练他所接受的知识。当他回到印度后,成为一个著名的文殊菩萨化身,也是一般人熟知的时轮大师。</p><p><br></p><p><b>帝洛巴</b></p><p><br></p><p>时轮密续从香巴拉传到印度的另一个版本来自于帝洛巴,他是十一世纪伟大的班智达(高度语悟的佛学大师),出生在印度东部的奥萨。他在当时几所著名的佛学院研读所有实用的经典,但是并没有发现他想要追寻的。他了解到为了能够在此生解脱,必须进一步藉著金刚乘的密续教法净化自已。听说香巴拉的国王何有神圣而秘密的法教,完整无缺的在兴世隔绝的北方之地,于是他决心前往。</p><p><br></p><p>根据一个版本之说,帝洛巴的十觉告诉他找一个珠宝贸易商队随行可以得到保护。但是,因为他不眠不休的赶路,无法等待商队慢慢的前行,于是他自已出发横越重重出脉,很幸运的,有一天他正在爬一座山,碰到一个人,为了节省他长途跋涉的艰辛,传授他一心想追求的法教。</p><p><br></p><p>认知到这个人就是文殊菩萨的化身,帝洛巴在他面前顶礼。文殊菩萨传授他所有的灌顶、密续论述,以及时轮金刚密续的口传指导。最后,他把一朵花放在帝洛巴的头上,为他加持祝福,并说:“了悟所有菩萨的宝典”,帝洛巴因此证悟了所有的转化。自此以后,他成为知名的帝洛巴,一个受尊敬的名称。</p><p><br></p><p>有些人认识帝洛巴事实上是那洛巴,十一世纪一个知名的时轮密续和其他密法大师。</p><p><br></p><p><b>年长上师与年轻上师</b></p><p><br></p><p>帝洛巴最首要的弟子阿卡雅,传受菩萨教典给“年长上师”。他再传给“年轻上师”,他再于那澜陀大学公开传授密法,该大学是位于北印度的一所知名佛教大学。</p><p><br></p><p>年轻上师想要建立并传扬时轮密续的法教,向那澜陀大学的五百位班智达发出挑战,他们立即展开辩论。由于他拥有无上瑜伽密续的知识,年轻上师打败了所有的教授。他们都成为他的弟子,时轮密续稳定的在印度发展。</p> <p><b>时轮密法进入西藏</b></p><p><br></p><p>从十一世纪到十四世纪之间,《略本时轮密续》有十六种梵文翻成藏文的译本。因为没有文字证据可以证明时轮密续是由佛陀本人传授下来的法教,有些学者怀疑它是十一世纪印度遭到入侵时期的创作。但是它蕴含有关慈悲与爱的讯息,又使得所有对於它起源的怀疑变得黯然失色。</p><p><br></p><p>饶(Rwa)和卓(Dro)两种译本,约在十一世纪晚期出现,成为时轮密续现存的两个主要来源。饶译师是沙曼达师利的弟子,他的译本在西藏流传最广。卓译师是索曼那塔的弟子,索曼那塔是第一位从印度到西藏弘扬时轮密法系统的上师。</p><p><br></p><p>饶和卓两个传承经过上师的教授继续流传,最后汇流在一起。布顿大师(1290-1364)在保存所有不同的密续,尤其是介绍一个精确的时轮金刚修行法方面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出生于中藏的桑区,婴儿时期的布顿有一张非常苍老而丑陋的面容。但是,布顿小时候就告诉母亲不要因为他长得丑就羞于让他见人,因为他已经准备好如何面对他们。事实上,“布”的意思是“孩子”,“顿”的意思是“示人”。布顿成为一个非常出色的学者,不同於其他的学者,他精通所有的教法,包括显教和密教,诗歌、占星、文法——有如西藏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一样。他成为实修时轮金刚的大师,同时还亲见过时轮金刚本尊。他写了三十册书,大部分是有关时轮密续方面的论述,而他也被视为是时轮密续著作中最著名的学术资源。在布顿的手中将饶和卓两个独立的传承合一。他的翻译被合并入许多不同的时轮传承,包括萨迦派、噶举派和后来和格鲁派。伟大的宗喀巴罗桑札巴(1357-1419),西藏最著名的禅修大师、学者和作家之一。虽然他是由第四世噶玛巴剃度为沙弥,但他研修宁玛派、噶当派、萨迦派和噶举派的教法,钻研了二十年。咸信他在1398年证悟佛果。</p><p><br></p><p>由于关心寺院戒律的式微,宗喀巴召集了各主要宗派的宗教会议,导致了一次寺院的复兴运动。宗喀巴改革了十一世纪同阿底峡所创立的噶当传承,形成了格鲁派的兴起。宗喀巴在他修行的隐居地兴建了甘丹寺,号召了超过一万名僧侣的僧团,一直以来都是西藏最大的寺院,直到1950年代遭到破坏为止。哲蚌寺和色拉寺在之后兴建,形成格鲁派的三大寺院。那些继续跟随莲花生大士弘扬的佛陀法教者被视为宁玛派。因为藏传佛教的四大教派就此完全奠定了,分别是: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格鲁派。</p><p><br></p><p>藏传佛教四大教派的传承都是派于佛陀的法教,他们的目标都是为了利益众生致力于从烦恼痛苦中解脱,了解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区分派别是因为上师的传承不同以及强调的道次第不同之故。宗喀巴跟随布顿大师的弟子秋吉巴瓦学习时轮金刚密法。他指导了一次大规模的时轮金刚圆满次第闭关禅修,在结关之前,宗喀巴的头顶上出现了时轮金刚本尊的形象,并说他会与香巴拉的贤月王一样弘扬时轮法教。</p><p><br></p><p>在他晚年时期,宗喀巴将整个时轮法教传给克主杰,经过他深广的实修,写成了一部时轮金刚的释论。</p><p><br></p><p><b>坛城的宇宙</b></p><p><br></p><p>依照时轮金刚的世界观,彩沙坛城所代表的宇宙论是很复杂的。当喇嘛说时轮金刚是世界和平的乘时,不是随口说说的。在他们述的背后,不只是建议世界领袖携手为人类的福止以及地球的生存而努力,而且是一个含蓄的请求,希望大家以对世界更广阔、更包容的视野,彼此间能够有新的谅解。这个深层的讯息包含在时轮金刚沙坛城,它让我们深观彼此关系的广大网路,以及与我们同时生存的身体、心理、心灵世界。</p><p><br></p><p>在时轮金刚经典中,主要有三部分略述时间的三个循环:外时轮、内时轮、别时轮。外时轮是有关星球移动的天文统计学以及宇宙地理学。</p><p><br></p><p>内时轮关注于人体身心的功能。身体详细的处理概念和胚胎的成长,并对人体进行分析。心时轮处理的层面就没有这么广阔。第三部分有许多不同的称法,别时轮、密时轮、交替时轮,又分为三个细节,第一个是时轮金刚灌顶本身。第二个是生起次第,包含禅修的主要教示。第三个是圆满次第,或是证悟的方法。所有循环是互相关联的,如同宇宙于人体身心是到相反映的一般。在印度达兰莎拉的西藏医学与天文学院,他们认为学习解剖学以及人体内在元素的功能,藉以了解外时轮包括星球的运转及其影响,这是最基本的。进一步的禅修是依靠内在器官的生理状况以及星体对它们的影响力。</p><p><br></p><p><b>西藏的星相学</b></p><p><br></p><p>天文学的影响是可以看到的,不是星球遥达的地方指引我们,而是很密切的关系,影响着个人的意识,反映人的行为和内在生命。因此,如果没有采取正确的行为,我们可以推论出它的因果关系。这就是宇宙的业果法则。</p><p><br></p><p>西藏的占星学不像西方的,比较少关注星球对个性的影响。他们呈现的是,一个人的生命是如何发展的。有许多方法计算这一生的寿命;最初的时轮金刚经典是采用最高的一百零八岁。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来的寿命显示,不同的业因如果以特殊的方式滋养,它也会成熟。</p><p><br></p><p>在西藏的星相学中将寿命分成九个阶段,每一个阶段是由一个星体主宰。因为时轮金刚法教强调一个人出生的珍贵本质,占星学可以激励一个人找到适当的方法,藉着开展最有利的业因克服不顺利的状况。当预示有不愉快的发展时,就会提供补救方法。例如,它可能建议你布施给穷人,或是放生,或是膜拜圣者的像。这个建议是帮助我们回到利他的道上。</p><p><br></p><p>看到生命图像起起伏伏的另一个好处就是让我们深观痛苦的本质。一个人能够综观自已的痛苦就更容易了解别人的痛苦,因此就能开展出最重要的、慈悲的业因。</p><p><br></p><p><b>西藏的历法</b></p><p><br></p><p>六十年周期的历法系统是由十二生肖来支配,他们是;鼠、牛、虎、免、龙、蛇、马、羊、猴、鸡、狗、猪。这十二生肖又和五行互相关联,五行是:木、火、土、金、水。五行是用来预测个人的运势,例如,生病和流年不利的时间,与诊断、婚姻、出生以及死亡的时辰,包括应该要举行什么样的仪式除障。时轮金刚坛城可以看作是一个历法,十二生肖在身觉悟坛城代表十二个月的轮替。每一生肖背上有一朵莲花住着三十位本尊,包括两闰在中心的本尊代表满月和新月。时轮金刚历法有许多复杂的层面,包含太阳日和太阴日。这是有关太阳或月亮运行一周的精确数字。太阳日是从黎明到黎明,以日计数。太阴日,是以周计数,依照月亮的状态,时间长短不同。太阴日和太阳日的计数一完全相同。这样会造成重复日或是遗漏日,以及偶尔会金出月份,有如我们的闰年或闰月。</p><p><br></p><p>古希腊系统对于周日的命名特色是以星球为名,星期天是以太阳为名,星期一是以月亮为名等等。事实上,西藏的“周日”(gza)就是“行星”。西藏历法中的许多日子可以辨识吉凶。西藏人普遍使用占星来决定诸如结婚、出游、开张的日子;医师用天文来决定给处方的最佳日子;供养或是参观宗教仪式选择时日当然也很重要。例如,当月亮渐渐满的时候开始灵修被认为是吉祥的,这样的话修行的利益会扩增。时轮金刚灌顶总是选在满月的日子。占星的预示更多是用来预测天气。根据宇宙论的因素来决定事情好坏的可能性,但它总是受到人的行为影响。</p><p><br></p><p><b>外时轮</b></p><p><br></p><p>时轮金刚的宇宙体系,也时称“恒星计算”或是“星球研究”,西方的系统也是源自于泛印度系统,因此有点类似。如同西方的天文学,西藏的黄道也是分成十二宫,名称与西方现代的一样(如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等等),但是他们称为宫。</p><p>用来表示一个人生命不同部分的天空区域或是星位,我们西方人才称为宫(如身体状况、个人财富、亲属关系等等),表示一个时期,而且意义有点不同。</p><p><br></p><p>在现代西方的系统,我们采用十个行星体系,但在这个体系中只有七个星体(在望远镜以前的时期,西方的古代系统也是七个行星体)。有七个可见的星体:太阳、月亮、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另外三个在西藏的系统是慧星、罗睺、卡拉尼(在印度系统称为开免)。分别在月亮轨迹的南中心点和北中心点。慧星不是用来占星的,但是阴历的节日野茫茫是预测日蚀和月蚀的。</p><p><br></p><p><b>内时轮</b></p><p><br></p><p>在内时轮中,强调的是人身体的功能以及粗糙的微细意识。对于一个学习时轮金刚的弟子而言,了解内在气体的流动是很重要的,就好像行星运动一样。这就是为什么一个研究时轮金刚密续的行者必须先学外时轮的道理,它详述了月亮和太阳的运行。这两个星体在密续里的重要性,由时轮金刚本尊(月亮)和佛母(太阳)的代表强调出来。修行时轮金刚的目的——获得如本尊一样的清净,必须要让内在和宇宙的结构和谐才可能达成。</p><p><br></p><p>在内时轮中,太阳和月亮等于是(或主宰)人体的左脉和右脉。因此必须要知道太阳日和太阴日,并知道如何计算日月能量的有效运作,可以影响人体的气脉。</p><p><br></p><p>时轮金刚如同其他的佛教密续以及西藏的医学,身体的微细能量是透过气和脉来推动。虽然这些观念与西方的医学没有直接关联,但是藏医告诉我们气脉是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脉分为左脉和右脉,等于阳性和阴性两个极性,在西藏天文体系中,太阳是阴性,月亮则是阳性。这两极的引力使得我们经验不同的能量、心情和身心平衡的状态。时轮金刚本尊有三个彩色的脖子,代表三条气脉。右脉是红色的,受太阳影响,是太阳气通过的脉道;白色的脖子是左脉,受月亮的影响,是月亮气通过的脉道;蓝色的脖子是中脉。</p><p><br></p><p>中脉等于罗睺和卡拉尼,中脉的气称为喇呼气,它并不常出现,修行时轮金刚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时十分重要,通常只有禅修成就者才能体验到。时轮金刚灌顶就是提供一个强化的能量,使得左右脉的气能融入中脉。</p><p><br></p><p>一个行者若能成功控制体内不断移动的气,尤其是微细的气息,他就能够使得变动不居的心静止下来。在此之前,气不断扰动心意识。中枢和体液的平衡也受到星球移动的影响。例如,红色、女性体液、血都是受太阳的影响;白色、男性体液、精液都是受月亮的影响。</p> <p><b>别时轮</b></p><p><br></p><p>当我们谈到别时轮的时候,通常是指它的灌顶、生起、次第、圆满次第而言。这文章里我们谈到比较多关于灌顶的细节。别时轮是转化的道次第。灌顶形成了实修的基楚。在生起次第,行者观自身为时轮金刚,观得非常清晰,包括他的居住时轮金刚坛城。在最初的时候只能观个大略,但是行者继续努力直到他能够对整个坛城观得清清楚楚,即使坛城像豆子一般大,细节也不会遗漏,而且要观多久就多久。</p><p><br></p><p>接着生起次第,提供了圆满次第的基楚。一旦行者能够自如的观自身为坛城本身形,他就能运用进一步的技巧,将观想现实化。这需要经过生理过程的操作,包手掌控气脉和内分泌系统。经过这样的修行,了解了心的状况,但还没有成道,这不过是成佛十二阶段的初步而已。</p><p><br></p><p>这就很清楚了,为什么时轮金刚是密积最高层次的修行法门之一,它需要专注的修行,这又植基于紧定的发心。这也是为什么喇嘛说,在我们达到世界和平之前,必须先得到内在的平静,经过要激发利益一切众生的热望。我们必须超越自已只是一个个体的幻象,只能受着生理机能的支配。时轮金刚密续很清楚的说明,觉悟不只影响我们的内心、身体、星球,最终是整个宇宙。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互相关系宇宙的一部分,是一个整体——时轮金刚坛城。人类真正的存活有赖于我们对这个真理的了悟。</p> <p>copy from </p><p>https://mp.weixin.qq.com/s/ScQaf_W9O8cBSDtgz2kY2w</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