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帮助老师们更深入地了解统编教材的编写理念和结构体例,探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弘扬传统文化之法, 2019年10月18日下午,西固区小学语文同课异构暨统编教材专题教研活动在兰炼二小分校(西固区一支路小学)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心教研组、兰州市小学语文滕铭娟名师工作室、西固区小学语文牟作林、张英名师工作室主办,来自西固区各小学的语文教师代表及名师工作室成员近130名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br></h3><h3><br></h3><h3></h3> <h3> 本次活动由兰炼二小分校(西固区一支路小学)副校长、西固区小学语文中心教研组组长马红彦全程主持。</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4fbb">Part1.活动现场,精彩纷呈</font></b><br></h3> <h3> 本次活动以“同课异构”为主要活动形式,展示了两节小古文教学的精彩课例。一支路小学的陈海芳老师注重学法指导,引导学生通过注释、课文插图理解故事内容。在教师细致的点拨下,精卫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形象深深印入孩子们的心底。河口中心校的王丽丽老师紧紧围绕单元目标,让学生感受神话故事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用有层次的读来聚焦重点,突破难点,最后达到了熟读成诵的目的。<br></h3> <h3> 两位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风格不同,但都将文言文抑扬顿挫的音韵之美带给学生,以传统文化中蕴藏的精神之美感染学生,落实了部编教材的双线目标,为我区小学语文教学“打造真课堂”提供了优秀范例。<br></h3> <h3> 课后,西固区名师张英对两节课做了点评。她指出,两位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风格不同,但都将文言文抑扬顿挫的音韵之美带给学生,以传统文化中蕴藏的精神之美感染学生,落实了部编教材的双线目标,为我区小学语文教学“打造真课堂”提供了优秀范例。<br></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兰州分校洪海鹰校长融评课于讲座,通过主题为《学好课标 用好教材 教好语文》的精彩讲座,为现场的语文老师们进行了实实在在的指导和点评。
洪校长指出,这三个层次是逐步递进的关系,要想教好语文,就必须研读教材,揣摩编者的意图,用好教材资源,而做到这一点的前提就是要扎扎实实掌握课程标准。</h3><h3> 活动现场,她指出,无论是哪一科教师,一定要熟知所任学科的课程性质。第一,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教师要理解什么是综合性?什么是实践性?工具性和人文性如何做到统一?第二,基于这一点,语文教师更应该准确把握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那么什么是学生的语文素养?什么是语文教育?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怎么达成?为什么要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而不是课堂?这些问题在课程标准中都有答案,同时这也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应该深思的内容。第三,洪校梳理呈现了统编教材的特点,她特别强调教师应纵向把握小学阶段12册语文教材中的语文要素,熟知教材以点带面,螺旋上升的教育目标,避免因为过度开发教材而拔高难度,从而减低学生的学习兴趣。</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h3><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4fbb">Part2.前期筹备,研训结合</font></b></div> 在西固区语文中心教研组的积极沟通下,本次同课异构的两位老师先后在校内进行公开课研磨,三次在玉门街小学磨课研课,前后邀请到了由西固区教研室教研员徐忠英老师、西固区玉门街小学副校长张英、西固区语文学科骨干张琴、王瑛老师、西固区一支路小学副校长马红彦组成的专家团队亲临指导。<br></h3><h3></h3> <h3></h3><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4fbb">Part3.畅所欲言,分享体会</font></b></div> 活动现场,老师们紧紧抓住机会抢麦发言,述说自己在教学中的困惑,阐述自己对统编教材的理解,表达自己对专业化学习的渴望与需求。活动结束后,一支路小学的语文老师们纷纷围着洪校长请教宝贵的经验。当天晚上,一支路小学的语文老师们通过学校QQ群纷纷表达了本次活动对自己的启发和感受。<br></h3><h3></h3> <h3></h3><h3></h3><h3></h3><h3></h3><h3> 潘园顺老师:下午的教研活动,精彩课例,专家的点评,给老师带来了视觉上,精神上的享受,语文教统编教材怎么用?专家的点评让我醍醐灌顶,拨云见日。我还需要用心研读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不断的学习才能使我紧跟着我们的语文学科教学队伍。
牛寅婕老师:谢谢学校的领导为语文老师准备的营养大餐。一下午在听课中,在谈论交流中,在答疑解惑中,我不断的更新自己,对语文有了深刻的认知,明确了课程标准的重要性和方向性。今后会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好好落实,从学生出发。相信明天会更好!
徐海霞:感谢领导为老师们搭建这样的平台,提升自我的机会,感谢两位老师为我们带来的精彩课堂。通过此次培训,让我深刻认识到统编语文教材需要老师以全新的视角去研究教材,把握好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两条线。聆听了洪校长的讲座,感受到作为语文老师的责任感和提升专业素养的重要性。
王雪萍:今天中午回办公室,看见陈海芳老师在认真的模拟上课流程,真佩服她的用心、专注!一次次的磨课,一次次的历练!看着她略显疲惫的神色,相信历练后她的提升定是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两位老师给大家呈现了精彩的课堂生成,质疑导学,拓展延学,重过程,重发现,重探究,由初读到深读,循序渐进,给我们今后的课堂教学许多启发!洪校长的点评更是让我明白了研读课标的重要性,只有在宏观上把握课程标准,才能真正做到在日常教学中有的放矢,进而一步步落实到整册书,一个单元,一篇课文的教学实践中。感谢学校搭建的交流平台,让我们听到了更多智慧的,专业的声音!见识了优秀同行的过人之处!与学生共成长,我们一直在路上……
陈海芳:此时,坐在沙发上,思绪万千。本想给大家呈现一堂精彩的课,不成想,遗憾之处太多。长达五天的培训、五天的磨课,深感设计一节优质课的不易。敬佩专家们高屋建瓴、醍醐灌顶的讲座,感谢专家们给予我们细致的指导,羞愧于自己对课标的不研读,对教材整体的不把握。今天的培训,让我感觉肩头的担子又重了许多,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需要研究的内容太多,需要提升的地方太多,需要改变的地方也太多。教育的路,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在这条路上,唯有用心,才能感受快乐;唯有用情,才能感受幸福!感谢领导,感谢一支路小学的每一位老师,因为有你们,我很幸福!谢谢大家了!未来的教育之路,咱们一起携手往前走!
刘素珍:今天的活动让我思绪万千,深感自己的不足,需要提升学习的地方太多。我们是孩子们的领路人,肩上的责任千斤重,唯有让自己不断提升进步,才能培养出对社会更有用的人。今后的教学中我还需多反思,在不断的反思中才能进步,多实践,在不断的实践中成长。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如此好的平台和学习机会,希望以后还有更多的机会学习磨练。
钟福萍:从语文教师的“断舍离”谈谈我的体会
统编教材自2016年9月实行到现在,从一二三年级逐步使用,到2019年9月实行义务教育九年全面推广,历经四年的时间。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新教材的教学理念,领悟新教材对课程标准的落实策略,揣摩编者的意图,但无论我们如何研究,统编教材的总的编写目的非常明确,就是提倡“一课一得”,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反观我们的日常教学,“婆婆式”的“碎碎念”,人为的拔高教学难度,添加教学内容,把“一课一得”变成了“一课多得”,试问:这样的课堂还有重难点吗?结合洪校长的讲座,我进行了反思。首先,是我们对教材的处理还停留在过去的阶段,没有把训练学生的思维力放在首位,只一味用“灌”的方式把林林总总的知识点输出给学生。第二,对课标的解读和学习不够,没有准确把握年段目标,认为拔高难度,使得本身简单的语文课变得复杂而艰涩。第三,对教材资源的挖掘和整合不够,在系统梳理知识点和重难点中存在认识上的偏颇,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程度认识不够,使得“一课一得”的教学目标变成了浅教浅学、深教不学的情况。第四,教育理念的束缚。针对这样的现象,我想语文老师要想真正通过“一课一得”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更应该做到勇敢的“断舍离”。</h3><h3> 第一,摒弃固有的传统观念,树立大语文观,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对照课标通读小学语文12册教学读本,抓住小学语文点面结合、螺旋上升的语文要素和核心能力,搞清楚年段目标要求我们教什么,怎么教以及应该达成的教学目标又是如何?现在,统编六册书已经到位,正是我们开始纵览的大好时机。</h3><h3> 第二,心中有爱,胸中有数。师爱是教育工作的道德前提。一个爱教育、爱课堂的教师,一定是一位爱学生的仁慈之人。当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时,教师对孩子的包容和宽容无疑是促进孩子成长的一剂良药。语文课是一门厚积薄发的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基础学科,它所触及的教育点涉及涵盖了方方面面,因此做到对学生心中有数的教师,才能在教学中因材施教,落实教育目标。</h3><h3> 第三,开放课堂,敞开心扉,提高自己。紧闭的教室门往往隔断了教师之间的互相切磋和交流。封闭的空间内教师自导自演的“电影”往往在一种比较自我的状态下源源不断的输入到孩子们耳中。殊不知,也许某天你恰好错过了一场精彩的评课,错过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成长。北京实验二小集团校长李烈曾经分享过自己给年轻教师示范了一节“片段课堂”的故事,作为长期从事行政的她,面对年轻老师炽热的殷切的希望,她忐忑的做了一堂片段教学,那堂课和无数节精心打磨的课差的还很远,但是却很好的示范了教师应该如何和孩子进行课堂沟通,如何提问,充分显示了李烈校长深厚的教学功底,而这,恰是当时老师们急切所需。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并没有定论。而一堂课是否精彩,我们有目共睹。陈老师的课上充分展示了老师在平时教学中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及自己对教材的二度开发和落实。王老师的课堂令人感受到了她自己本身的文化底蕴。专家的点评和指导,让我们一线教师如同汲取到甘露般大快朵颐。真心感谢学校能够搭建这样一个平台,助力我们的专业化成长!就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为一支路小学的每个孩子拥有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而不懈奋斗吧!加油!
徐巧萍:一群渴望方向,努力奔跑的人儿终于以组织的形式, 以专家的引领在教育的路上行走,互相搀扶,互相帮助,前行,前行,只因为我们都想成为爱奔走的教育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探索部编版教材的路上大家一起努力!<br></h3><h3> 王立平:语文的学习是一种文化之旅,生命之旅,更是一次追寻意义之旅。今天听了两位老师的课堂分享以及洪校长的讲座,使我们在这一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既是观念上的洗礼,也是教学记忆的增长,一次丰厚的学习,使我更认识到了在教育上我们一定要不断地学习,落实课程标准,用心做好教育事业。</h3><h3></h3><h3></h3><h3></h3><h3></h3> <h3></h3><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4fbb">Part4教研活动,意义深远</font></b></div> 着力打造真课堂”是我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目标,此次统编教材培训活动,帮助老师们更深入地了解了新教材的编写理念和结构体例,引导听课教师在培训中领悟,在观摩中比较,有效促进了城乡教师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有效推进了我区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使我区小学语文教学向“打造真课堂”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br></h3><h3></h3> <h3>编辑:钟福萍</h3><h3>文字:钟福萍 张琴</h3><h3>图片:张玉飞</h3><h3>审核:李文翔 马红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