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之旅一一(十)黄果树大瀑布

枫叶红

<h3>黄果树瀑布,我来了!!!</h3><h3>2019年10月14日,终于圆了几十年来一直魂牵梦绕着想看看黄果树瀑布的这个梦!😂😂😂</h3> <h3>黄果树瀑布,古称白水河瀑布,亦名“黄葛墅”瀑布或“黄桷树”瀑布,因本地广泛分布着“黄葛榕”而得名。位于中国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属珠江水系西江干流南盘江支流北盘江支流打帮河的支流可布河下游白水河段水系,为黄果树瀑布群中规模最大的一级瀑布,是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以水势浩大著称。瀑布高度为77.8米,其中主瀑高67米;瀑布宽101米,其中主瀑顶宽83.3米。黄果树瀑布属喀斯特地貌中的侵蚀裂典型瀑布。黄果树瀑布出名始于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经过历代名人的游历、传播,成为知名景点。</h3> <h3>黄果树大瀑布位于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的白水河上游,安顺市西南45公里处,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东北距贵州省会贵阳市150公里。属中亚热带,是典型的溶岩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降雨量在1300毫米以上,雨水集中在5-7月,月平均降雨量都在200毫米以上,特别是6月,降雨量将近300毫米,此后几个月降水量逐渐减少,12月是全年降水最少的一个月,月平均降水量不到20毫米,降水最多一个月的降水量大约是最少月的15倍。</h3><h3>黄果树大瀑布地处贵州西部低洼地带,海拔较低,终年无霜,年平均气温为14℃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避寒避暑胜地。1月最冷,平均气温在4.3℃,但最低气温很少会跌至零下;7月最热,平均气温在22℃,基本不会有高温天。</h3> <h3>黄果树瀑布在打邦河流域的白水河段上,河水由北向南,到达黄果树时,河床出现一个大的纵坡裂点形成黄果树瀑布,水流经瀑布后向西绕行一个近似半圆的弧形,弦长500米,向西凸出300米,到达水刮冲以下的螺丝滩头,恢复由北向南的流向。瀑布宽101米,高77.8米。瀑布飞泻入犀牛潭,水流依次经过三道滩、马蹄滩、猪龙潭、油鱼井、锅底凼、湾塘、冒水塘。 </h3><h3> </h3><h3>徐霞客描写黄果树瀑布:“透陇隙南顾,则路左一溪悬捣,万练飞空,溪上石如莲叶下覆,中剜三门,水由叶上漫顶而下,如鲛绡万幅,横罩门外,直下者不可以丈数计,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厉;所谓‘珠帘钩不卷,飞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在他所见的瀑布中,“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而大者”。从那时起,黄果树瀑布就逐渐被人们认为是全国第一瀑布。</h3> <h3>黄果树瀑布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推崇赞赏,吟诵黄果树瀑布之美的诗文,也为数不少。</h3><h3>如清代安顺府永宁州知州黄培杰便有诗咏瀑布,诗曰:</h3><h3>犀潭飞瀑挂崖阴,雪浪高翻水百寻。 </h3><h3>几度凭栏观不厌,爱他清白可盟心。</h3><h3>古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在300多年前就对黄果树瀑布有过描述,也是中国历史上对黄果树瀑布进行详尽记载的第一人。 </h3><h3></h3><h3>徐霞客对黄果树瀑布的描述是十分生动形象而又贴切的。黄果树瀑布的上游是白水河,多年平均流量为16米3/秒,最新测量结果表明,黄果树瀑布高为66.8米,宽达81.2米。因此,黄果树瀑布水量充沛,气势雄壮。</h3> <h3>对于黄果树瀑布的成因问题,可谓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它是喀斯特瀑布的典型,是由河床断陷而成的;有人则认为是喀斯特侵蚀断裂——落水洞式形成的。最近的研究表明,黄果树瀑布前的箱形峡谷,原为一落水溶洞,后来随着洞穴的发育,水流的侵蚀,使洞顶坍落,而形成瀑布。</h3><h3></h3><h3>因此是由落水洞坍塌形成了黄果树瀑布。由于一个瀑布的形成过程是与瀑布所在的河流的发育过程紧密相关的,故黄果树瀑布的形成过程须与白水河的演化发育历史结合起来考虑。这样,黄果树瀑布的发育过程大致可分成七个阶段:即前者斗期、者斗期、老龙洞期、白水河期、黄果树伏流期、黄果树瀑布期和近代切割期。其形成时代大约从距今2700万年至1000万年的第三纪中新世开始,一直延续至今,经历了一个从地表到底下再回到地表的循环演变过程。</h3> <h3>我们从天星桥下车,正式进入景区。</h3><h3>天星桥景区在贵州天星桥景区位于黄果树大瀑布下游7公里处,这里主要观赏石、树、水的美妙结合,是水上石林变化而成的天然盆景区。 黄果树瀑布下游6公里处。这里有3个连接的片区,即天星盆景区、天星洞景区、水上石林区。天星桥景区石笋密集,植被茂盛,集山、水、林、洞为一体,被游人称赞为:“风刀水剑刻就”的“万倾盆景”,“根笔藤墨绘帛”的“千古绝画”。</h3> <h3>天星洞景区</h3><h3>在天星桥景区中段。在五光十色、变幻无穷的奇峰异</h3><h3>石之中,4根大石柱直抵洞顶,柱上石花丛生,如雕龙刻凤,色泽艳丽,洞中主要奇景有布满碳酸钙凝胶体、状若成堆成串葡萄的葡萄厅;有散立在流石滩坝上若"八仙过海"的石笋群;有色彩艳丽、形状奇特的滴石、云碟、云盘,宛若一席金杯玉盏、佳肴琼浆的"天国盛宴";此外,还有仿如"荷塘"、"万里长城"、"冰山雪原"、"苗寨梯田"以及"鸟虫鱼兽、花草树林、瓜果蔬菜"等造型,都异乎寻常的相似,仿佛世界珍奇、天国神物均聚于此,使天星洞更显得玲珑剔透,富丽堂皇。</h3> <h3>不识名的花…</h3> <h3>山里竹林片片…</h3> <h3>老夫子欣喜地看到一株刚冒出地面的竹笋…🤭</h3> <h3>这又是什么花?</h3> <h3>天星盆景区</h3><h3></h3><h3>位于三岔河的伏流表面和河道的两侧。这是一片水上石林景观,面积0.19平方公里,这里有大大小小的天然山石、水石盆景。弯弯曲曲的石板小道,穿行于石壁、石壕、石缝之中,逶迤于盆景边石之上。沿小道游览,抬头是景,低头是景,前后左右皆成景,仿佛到了天上的仙境,地下的迷宫。主要景观有步步景、一线水、空灵石、天星照影、长表峡、侧身岩、歪梳石、寻根岩、鸳鸯藤、盘龙图、美女榕、象鼻石、天星楼、雏鹰出山等。</h3> <h3>这片景色特美,我们要小心从这一片石块跳到那片石块…游人们在不停地驻下拍照,就在这时,我们同行的郑州朋友一不小心掉到水里,据说水已没了她的头顶,待把她捞上后衣服全湿了,好在天不算冷,衣物都在车上,我们只好帮她在洗手间拧干衣服再穿上。就这样,我们也高高兴兴地游完全程。</h3> <h3>瑶山瑶族将铜鼓视为神赐之物,镇寨之宝,是权力的象征。桥头设立的图腾柱象征着瑶族的尊严,对祖先、神灵的崇敬,征服自然的信心和力量,柱身上的浮雕图案展示了瑶族传统、独特而古老的民族文化,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h3> <h3>我们为了节省时间与体力,乘坐了黄果树观光大扶梯</h3><h3>黄果树观光大扶梯上下共50元,小霞夫妇又是自己走下去的,还是年轻好啊!😀<br></h3><h3>黄果树景区观光大扶梯,于2004年4月30日正式向游客开放。该大扶梯是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建成,为亚洲最大的野外观光电动扶梯。扶梯分为上下两道,总长为170米,提升高度80余米。扶梯的建成将为广大游客游览大瀑布提供最快捷、最方便、最安全、最舒适的游览服务。</h3> <h3>与我们同行的来自于陕西小夫妻。他们俩不太合群,我们唯一的团体照就缺他们俩。</h3> <h3>与我们同行的来自于宝岛台湾的李先生。😀一个支持祖国统一的爱国人士。👍一路上与我们畅谈甚欢,到最后已完全溶入了我们这个集体。🤭</h3> <h3>下到山底,小瀑布就接踵而来…</h3> <h3>陡坡塘瀑布位于黄果树瀑布上游1公里处,瀑顶宽105米,高21米,是黄果树瀑布群中瀑顶最宽的瀑布。陡坡塘瀑布顶上是一个面积达1.5万平方的巨大溶潭,瀑布则是形成在逶迤100多米长的钙化滩坝上。陡坡塘瀑布还有一个特殊的现象:每当洪水到来之前,瀑布都要发出“轰隆.轰隆”的吼声,因此又叫“吼瀑”。翻空涌雪,而不见其下截,盖为对崖所隔也。”这是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中对陡坡塘瀑布的描述。</h3> <h3>“遥闻水声轰轰,从陇隙北望,忽有水自东北山腋泻崖而下,捣入重渊,但见其上横白阔数丈,</h3> <h3>陡坡塘瀑布</h3> <h3>我们在陡坡塘瀑布…🤗🤗🤗</h3> <h3>终于来到黄果树瀑布了!!!</h3> <h3>黄果树瀑布…</h3> <h3>我们在黄果树瀑布…</h3> <h3>我们在白水河边……你能找到我在哪里?🤭</h3> <h3>就在即将离开黄果树时,我们巧遇了舞友张和平。天下这么大,又这么小!🤗🤭</h3> <h3>出黄果树瀑布观光电梯后留个影!🤭</h3> <h3>就要离开黄果树瀑布了,美丽壮观的黄果树,我们何时还能再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