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清华大学

德信

<h3>清华大学简介</h3><h3> </h3><h3>清华大学,简称“清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为九校联盟、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亚洲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清华—剑桥—MIT低碳大学联盟成员,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h3><h3>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校名“清华”源于校址“清华园”地名,是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其建校的资金源于1908年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国立北京大学、私立南开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清华大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成为多科性工业大学。1978年以来逐步恢复和发展为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h3><h3>水木清华,钟灵毓秀,清华大学秉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坚持“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办学风格和“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培养特色,弘扬“爱国奉献、追求卓越”传统和“人文日新”精神。恰如清华园工字厅内对联所书——“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h3> <h3>清华大学西门(手机拍)</h3> <h3>网络图片</h3> <h3>网络图片</h3> <h3>清华园</h3><h3>清朝道光二年(1822年),熙春园分为东西两园,工字厅以西部分称近春园,以东称清华园,清华园赐五皇子奕誴,近春园赐四皇子奕詝,俗称为“四爷园”(清华大学苗日新老师查阅史料后提出当时西部称“春泽园”,而东部称“涵德园”,清华园赐惇亲王绵恺,近春园赐瑞亲王绵忻。《清华园风物志》作者黄延复也认为“四爷”指绵忻而非奕詝)。近春园园志上写着:“水木清华,为一时之繁囿胜地。”咸丰登基之后,将东边的熙春园改名为“清华园”。现存清华园门匾是清代咸丰皇帝所赐。“清华园”三字为“晚清旗下三才子”之一的叶赫那拉·那桐所书。</h3><h3>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近春园,清华园幸免。奕誴死后,长子载濂继承,因载濂弟端郡王载漪为义和团在园内“设坛举事”,后清华园被收回荒废。外务部为游美学务处上奏获得此地建设肄业馆,改名为清华学堂,1911年开学,1913年清华学校将近春园等地并入,发展成为今日清华大学。</h3> <h3>清华大学著名的八大景点分别是:水木清华、荷塘夜色、清华学堂、近春园、自清亭、综合体育中心、跳水馆和日晷。</h3> <h3>水木清华(网络图片)</h3> <h3> 水木清华</h3><h3>水木清华是清华园内最引人入胜的一处胜景,地处工字厅后门外。四时变幻的林山,环珑着一泓秀水,山林之间掩映着两座玲珑典雅的古亭,正额“水木清华”四字,庄美挺秀。“水木清华”四字,出自晋人谢混诗:“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正中朱柱上悬有清道光进士,咸、同、光三代礼部侍郎殷兆镛撰书的名联:“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h3> <h3>木化石</h3> <h3>清华大学校歌</h3> <h3>闻一多先生塑像</h3> <h3>寒露节气的校园仍是鲜花盛开,姹紫嫣红</h3> <h3>校院的大玉石</h3> <h3>清华学堂</h3> <h3>清华学堂</h3><h3>清华学堂在大礼堂大草坪的东南方,属于德国古典风格,是建校初期新建的首批校舍的主体建筑。总面积4650平方米。1925年,学校在此设立“国学研究院”,著名的“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等曾在此任教。</h3> <h3>录取通知书</h3> <h3>林荫道</h3> <h3>同方部</h3> <h3>同方部</h3><h3>清华园最早的建筑, 曾长期作为每年八月二十七日祭奠孔子的地方,其意为『志同道合』者相聚的地方。『同方』二字源于《礼记》。 书中有『儒有合志同方』句。方,乃『道义』之意。 改办大学后,同方部即作为小礼堂使用,经常开展一些较小规模的讲演、聚会和社团活动。1936年10月鲁迅逝世时,校内师生曾在这里举行过追悼会,闻一多、朱自清出席并都发表了演说。现为清华大学老校友聚会的地方。</h3> <h3>校院美景(来自网络)</h3> <h3>清华大学大礼堂(网络图片)</h3> <h3>图书馆图片(来自网络)</h3> <h3>教室图片(来自网络)</h3> <h3>宿舍图片(来自网络)</h3> <h3>靳德信,男,1953年出生,阳高县古城镇人。1977年毕业于朔县师范,从教四十余年,于2013年退休。从小酷爱文学、喜欢书画等,任教期间一直代中小学语文课兼音美课。</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