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临县前青塘村

解德辉~宁静致远

<h3><br></h3><h3> </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一个始于元代,更名明代,鼎盛于明清,集历史、资源、建筑、教育、文化于一体,地处临县中位,西依凤岭山,东临湫水河,区位优越,资源丰富的历史名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一座顺势应势,形神俱立,以四合院为主,拥有不同型置的四合院24院、厦楼13座,以正太街、牌楼街、府门街、戏楼巷等几条街巷呈“王”字形构的传统民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一个曾有中央17团、51团、52团和中央后委、晋绥军区第一野战医院先后驻扎,8人南下参与大西北解放,23人参加解放战争,9人参战抗美援朝的红色路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一个依托自身资源优势,依靠文化自信“富脑袋”,产业兴村“富口袋”,创新探索文旅融合、乡村振兴发展路径,一举打造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和“中国旅游扶贫示范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这个被誉为“青天惠政合民意,塘水甘甜腾巨龙”的美丽村庄,就是吕梁市临县安业乡的前青塘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 题 记</span></p> <p class="ql-block">  今年,我为“美丽青塘”撰写题为《文化自信“富脑袋”产业兴村“富口袋”——临县前青塘村创新探索文化兴村路径的实践报告》一文,在山西省委主办的《前进》杂志(2019年第9期)刊发。久慕其名,熟知村情,但未曾与之谋面。己亥之年,仲秋时节,我驱车专程前往临县,走近青塘,冀望通过这次参观,揭开其历史的面纱,拭去其岁月的尘埃,一探其美丽的芳容。</p> <p class="ql-block"> <b>走近前青塘</b></p><p class="ql-block"> 前青塘村,位于临县城南8公里处,西依凤岭,东临湫水。依山傍水,地势平阔。铁路横贯,高速近口。天生海眼,形成水塘。苇芦萋萋,粽叶离离。王家庄园,自成一体。一轴三巷,王形布置。二十四院,各具形制。十三厦楼,街巷悠长。天主教堂,中西合璧。九大庙宇,文化厚重。王氏先祖,明代迁徙。经商巨子,救世从医。四县首富,佩珩独倚。风水宝地,人杰地灵。醉乎,心为之感叹不已。噫!今日青塘乎丽景,无春秋之别。</p><p class="ql-block"> 走近青塘,青砖街巷,水雕石刻,高楼画栋,秀水灵山,奉天寺、圣心堂等,让我一时沉静于褐色的岁月里,虽鲜活不再,但风韵犹存,美丽青塘仿佛在向我诉说着过往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前青塘,元代时叫青舍里,明代改为青塘村,合作化时又分为前、后青塘两个行政村。临县民间谚语曰:“好吃不过冰糖,好住不过青塘”“上有青塘,下有西湾”。青塘与西湾都有着富家大族经营上百年后留下来的传统民居。西湾建筑群属古城堡式的明清古建筑群,而青塘古建筑群以清代风格为特征,由富甲一方的本村大富商王氏家族经百年修建逐步成型。王氏家族在前青塘村是一个无法绕开的存在。追根溯源,早在明代中期,王氏先人就从陕西迁居到青塘村。相传,清代乾隆年间,王家因好友、御前侍卫张旺向乾隆推介青塘粽子获御赞,从此生意开始越做越大。到王氏十四代王佩衔、王佩瑜兄弟时,不仅是本县首富,而且成为西四县(临县、离石、兴县、中阳)的大财主。碛口码头是当时黄河水运物资的重要集散地,商贾云集,王氏经营着码头业务量最大的麻油生意,是碛口经济实力最强的四大商家之一,又因其经商诚信、仗义、有见识,深受同行尊敬,任过碛口商会会长。据一些史载,王氏最盛行时期“沃野呈千里,京津多店铺”,在白文、安业、东沟、关王庙、大禹沟、西沟等地拥有土地上万亩,贸易主要以碛口商阜为中心,几乎垄断了麻油的全部进出港业务,王氏家人从白文回青塘不需要走外人的土地,从碛口通往天津一路不需要住别人家的店。在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中,土地和房屋都是发家之后的必然追求。作为首富的王家,也在青塘村建起了规模宏大的民居,虽历经百年的战乱硝烟,至今仍然有不少留存下来,散落在由一条贯穿南北的主街道和两边各三条主巷道组成的 “王”字型布局中。“一街六小巷,王字建庄园。大院起高楼,五院相勾连。方石铺街道,石狮卧门前。小院呈四合,雕砖又雕梁。”如今,透过青塘村流传下来的顺口溜,仍可以依稀遥想当年高堂广厦的盛况,这让青塘历经200年后,今天依然成为让游客怀古思幽的绝佳胜地。</p> <p class="ql-block"> <b>品读前青塘</b></p><p class="ql-block"> 时间洪流从来不会放慢脚步,驻足观赏历史长河里生命中的那一抹灵动风景,流动着青塘的岁岁年年,风风雨雨,积淀着古老而荡气回肠的韵味。一座座古老的明清风格建筑,虽随着历史云烟散去,但那残留的沧桑印痕,依然引得千年一叹。青塘的古建是一座鲜活的历史博物馆,蕴含着不朽的沧桑之美,更见证了青塘悠久历史的潮起潮落。</p><p class="ql-block"> 据碑文记载,青塘王氏家族于明代成化年间从陕西东迁青塘。起先居住于山上的土窑洞,后来通过几代人的拼搏,他们逐步由农而商,由商而儒。待发迹之后,他们在青塘村内建起了带有前檐侧廊的四合院24院,其中13个院落修建了2层楼房。这些楼房因年久失修,大部分已毁。现仍保存2座完整的楼房前后楼院和14个四合院。要说这些院落中最为气派者,当数“府门大院”,人称一号“王家庄园”。这个大院主体为五个院子:府门院、前楼院、后楼院、后花园和府门东院。五个宅院临正太街有一向西拱形大门,府门街向南有两道大门,其余9道较小一点的大门座落于宅院的不同方位,通过这些较小的大门将几个院落串连为一个整体,只要从一道大门进去,便可游遍几个宅院,甚至可到堂园去观赏各种瓜果树木、花卉苇林。置身于古代魁伟建筑的青砖瓦房院内,我不由自主地为王家当年的富有和传奇由衷赞叹。</p><p class="ql-block"> 走近前楼院,我从府门大门步入,穿过客厅便来到了前楼院。据向导介绍,前楼院长30.5、宽27米,占地823.5平方米。但见院正北为5孔砖面石窑,四门八窗。窑顶部有5间高大的楼房。东西两侧各有5间宽大平房。再仔细观察,明柱、厦檐、高圪台有机融为一体,气派非凡。抬头仰视,楼顶、房顶、厦檐,筒瓦、猫头、滴水一应俱全,应有尽有;明柱上端的梁架结构上着云花、雀替,房顶五脊六兽,山墙立面上的砖墀头精雕细刻。门窗花样多变,工艺精湛。踏上二楼,有专属的楼洞、木踏,位在窑洞的右边腿上。院子的南面,东西各有一小门,西门通前院,东门通后楼院或东院。东面门额上题有“树德”二字,西面门额上题有“光裕”二字,独特的匾额文化,见证了青塘的世事沧桑历史。</p><p class="ql-block"> 走近后楼院,我从前楼院的东南小门出来,向北拐便到达后楼院。后楼院大门位于正太街,此院长39.5米、寛41米,占地1619.5平方米。临正太街还有一个高3.4米、宽2.4米的拱形大门,门顶部有一个造型别致的门楼,可惜被1955年被大火烧毁。走进拱形大门,第二道大门南向,宽2.4米,高2.8米。一对青石石狮雄卧两侧,“门当”在下,“户对”在上。门额上“桂馥兰森”四个苍劲的大字,格外引人瞩目。网格状天花板用精美的图案装饰。步入大院,但见东西共7间平房,面向院内大门的额房上又有两个匾,上书:“務德树滋”“修竹吾庐”。正北为5孔砖面石窑,窑顶部为11间高大的2层楼房。西面有3孔砖面石窑。据说正窑、西窑都建在0.8米或0.6米的圪台上。厦檐、明柱、花栏墙一应俱全。筒瓦、猫头、滴水、云花、雀替、墀头也同前楼院一样应有尽有。在院东有一堵镂空花围墙,中间一道月洞门,出了月洞门,路东为10多间平房,向北过门处额上书“环峰翠秀”的大门,即为后花园。王家庄园不仅此处形成一个单元,再顺着正太街往南,还有2号王家庄园“义安堂”、三号王家庄园“衍福堂”、四号王家庄园“拔贡院”……两三个院为一个建筑单元,筑有共用的通道通往主街。通道出口有坚固的门洞,即便在那动荡的年代,只要关闭门洞,犹如进入城堡,赋予堡里人一定的安全感,这正是王氏先人富有勤劳的智慧体现。同所有的富商巨贾一样,青塘王氏家族用砖木瓦石,记载了一段辉煌的发家史。单从每一个院子的设计、造型、规模来看,众多的惟妙惟肖的木雕、石雕、砖雕,都体现了时代的特征,也坚持了北方传统建筑的敦厚朴实,使之与周边山形地势构成完美和谐的统一。</p> <p class="ql-block">  观赏了前后楼院,我便来到了红色路居地,在1945年至148年间,晋绥军区野战(民众)医院驻扎于此,原中央军委总后勤限副部长贸彪在回忆录中曾提及,山西省委老干部局临县老干部王思义曾在毛泽东渡黄河前是医院工作人员。院长为薄宏川,共占用前后楼院、府门院、拔贡院等五六院。住院医治的伤病员终因抢救无效死亡人数上百人,无人认领或无名烈士现仍埋葬在村南奉天寺坡底,约估还有三四十位。现有记载的只有一位,姓名刘文,安徽人,中共湖南省委书记,1946年病逝,28岁,由中央“联大行政队”立碑。这段珍贵的红色记忆,始终铭刻在青塘人民心中,青塘村民为纪念革命先烈,每年正月闹秧歌的第一项程序必须到埋葬地举行祭祀活动,每年清明节组织学校师生前去扫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p><p class="ql-block"> 走进王家大院参观,那一处欧式风格清代天主教堂(圣心堂),最引人注目。它矗立于青塘村中央,设计精巧,工艺精湛,高耸入云,宏伟壮观,其锋利的尖顶穿透了尘世,让人豁然洞开。据《临县志》记载,该教堂建于民国元年( 1912),比汾阳天主教堂早建14年。第一任神甫由意大利籍神甫富济才出任。教堂整体外形和内部架构为欧洲风格。占地2112平方米,主堂建筑占地500多平方米,长30米,宽20米,距地面高度32米。教堂内设有5个祭台,16根大圆柱贯顶。堂内设有一小型精致的禅功楼。教堂门前行道用鹅卵石与方砖铺成,教堂楼顶上方钟楼内悬挂口径2米的铁钟。各种雕像逼真,具有浓郁的宗教氛围。教堂外形及砖雕细腻别致,层次分明,立体感强,这与古老的东方建筑(前、后楼院)比邻而居,让我在此领略了极具东、西方文化的两种建筑风格。天主教堂建筑是青塘古建筑群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临县天主教大型活动的中心,现仍在使用并保存完整,实属积为罕见的建筑珍品。&nbsp;&nbsp;</p><p class="ql-block"> 此外,我还有观赏了旌表德行的贞节牌楼、饱经风雨的古戏园、“海眼”并聆听了美丽的传说故事,走进青塘粽子加工厂,品尝美食粽子,等等。登上青塘高山巅,居高临下,长风寥廓;王家大院,美伦美央。天主教堂,高耸入云。环视四周,浩然荡气,令我心旷神怡,身心愉悦。</p> <h3><br></h3><h3> 感悟前青塘</h3><h3><br></h3><h3> 大自然慷慨的馈赠,使青塘村谱写了200多年的辉煌。但人力不可挽回的天灾人锅,使青塘村与周边其他村庄一样,饱经风霜,荣光不再。美轮美奂的青塘王家大院墙残瓦落,香烟缭绕的奉天古寺销声迹,石板辅砌的平坦街道变得坑坑洼洼,还有那一座精心雕琢的贞洁牌坊只剩下几块石头,仍然在顽强地表现着自己的存在。青塘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也是一个历史文化名村的象征。</h3><h3> 走近青塘,欣赏高坡窑洞黄土山地,感受山之厚重;观看湖波鱼跃芦塘苇叶,欣赏水之灵秀;观赏清代欧式教堂,领略中西合璧;品读民风习俗文化,寻源厚德人杰。正如一副楹联所言:厚重在山灵秀在水黄土高坡赏湖波鱼跃芦花稻香齐赞青塘魅力,祥瑞在人奇特在文清代民居融欧式教堂中西合璧堪称吕梁绝景。</h3><h3> 走近青塘,漫步其间,观赏品读,感悟领悟,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走进王家大院,品读古典建筑,感悟沧桑历史文化;参观野战医院旧址,回望过往历史烟云,秉承革命红色记忆;观看粽子加工厂,感知青塘粽子历史,感悟乡村传统文化...透过青塘这一扇历史窗口,回望青塘曾经的辉煌历史,我仿佛感到在青塘历史的骨子深处透着一丝深沉与神秘?也仿佛触摸到青塘的灵魂深处潜藏和烙印着一个民族的辉煌、屈辱、抗争和复兴。</h3><h3> 宁静致远曰:走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我们要让传统村落走向现代、走向世界。从2012年至今,我国已公布了五批中国传统村落6819个,中国传统村落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仍然鲜活的文化遗产,形成了“一心、三片、多组团、多特色”分布特点。这些种类繁多、生动多彩的传统村落,形成了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支撑,它们既是世界农耕文明的源头和我国农耕文明最集中的反映,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源泉所在。在城乡关系重构的新时代,一个个传统村落已成为传统文化传承与重塑的重要载体,一座座诗意栖居的家园。然而,当下传统村落面临的当务之急依然是严格保护。经过很长一段时期的努力,我们遏制了传统村落的自然消亡,但是空心化、建设性破坏、资金不足等依然是传统村落保护面临的主要挑战。对传统村落进行严格保护,一方面需要开展传统村落谱系研究,对重要村落进行测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精细化记录和管理,把传统村落中有价值内容进行进一步明确;另一方面则要健全传统村落保护体系,分级分类,精准保护利用。对于有一定价值的传统村落,要保护好传统风貌,充分挖掘特色,适度恢复和还原,采取有机更新的方式逐步修复、提升村落,促进传统建筑的改善利用,尤其要对传统村落集中连片区进行系统保护。当前历史村镇最突出的矛盾之一,就是居住者对现代生活的要求与历史文化的冲突。对此,我们要重点研究和突破,进一步提升传统村落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包括加强公共服务,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设小型综合体;盘活利用闲置房屋、集体用地等。通过优化调整适宜的产业,促进传统村落实现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建立品牌;要鼓励支持传统手工业、提高附加值;重点开展民宿、旅游、康养、度假、休闲、“互联网+”等新产业模式。此外,积极拓展传统村落利用模式,如承担各级文化部门活动场所、老年活动机构、中小学生教育基地、校外拉练场地、文创基地、民宿等功能,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让村落用起来、活起来,同时吸引更多的乡村建设者。传统村落是珍贵的农耕文明遗产。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让传统村落融入未来,在新格局下进行功能定位,重新融入城乡发展,是今后的一个重要议题。传统村落要在城乡融合背景下实现不断发展,这是对传统村落最好的保护。因为发展才能体现传统村落的价值,发展才会让传统村落传承下去。未来,历史村镇将和现代城市更加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并作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特色保护类和重要聚焦点,在未来的城乡格局中,特别是乡村振兴扮演的重要角色,带动城乡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发展旅游依然是当下传统村落最现实的保护与发展手段之一,但仍需要在品质提升、健康引导上下功夫,不能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更不能为招徕游人任意编造和添加与村落历史文化无关的“景点”。面向未来,要依靠传统村落的智慧来指引美丽乡村建设,在风貌特色方面,利用适合新民居的创造和推广的方式进行形象易懂的指导,多采用传统的建造、生产、生活的方式传承和延续传统村落。不少人可能都有体会,过去,我们到欧洲等地旅游,主要是游览古村镇;但国外游客来到中国,往往看不到我们的古村镇。今后,我们要尝试把传统村落推广成为世界旅游的主要目的地,要积极促进传统村落的国际传播,推动传统村落申报世界遗产,采取措施引进国外游客,将传统村落推向世界,提升传统村落的旅游品质。通过加强宣传、打通渠道、完善设施,让传统村落融入世界旅游大循环,也让世界了解中国丰富多彩、数量庞大的农耕文化遗产,了解中国美丽鲜活的传统村落。</h3><h3> 走近前青塘村,感悟该村通过挖掘文化资源、树立文化自信、发展文化产业,特别是通过深挖潜力,讲好一个故事;创新品牌,办靓一个节日;振兴产业,闯出一条新路;倡树新风,谱写一曲新歌四措并举,不仅让前青塘村走上了一条依托文化资源脱贫致富的新路,也推动村级的精神文明建设迈上了新台阶,实现了物质精神双丰收,不仅冲出了贫困的困境,而且实现了一个传统古村落的华丽蜕变。如今,青塘村以“古村落活化之路与发展模式”为主题,保护与发展并重,打造中国特色古村落旅游胜地,被国家建设部7部委命名为“中国传统古村落”,我相信,未来的前青塘村将会建设成为誉满三晋大地的历史名村和游览胜地。</h3><h3><br></h3><h3>&nbsp;</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span><b style="font-size: 15px;">【作者简介】</b><span style="font-size: 15px;">解德辉,1962年生,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人。网名“宁静致远”。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吕梁市作家协会会员、吕梁市文化和旅游协会理事、汾州文化研究会会员、《萧乡文学社》作家、国际摄影协会会员、吕梁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吕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北武当山文化研究会顾问等。喜欢访古问道,感悟山水人文,秉承“在题材选择上挖掘历史厚度,在红色文化中寻找精神高度,在现实生活中探求艺术鲜活度”之“三个度”;坚持在行走大美吕梁中,传承历史人文。1989年以来,在《学习与研究》(中央)《光明日报》《中国乡镇论坛》《山西日报》《山西经济日报》《前进》《山西工作》《山西农经》《政府法制》《山西法制报》《吕梁文学》《百年红印》(灵石)、《吕梁日报》《吕梁晚报》《文化晋中》《掌上吕梁》《吕梁发布》等报刊、新闻媒体发表各类文章300余篇。出版了《红色吕梁》《印象离石》2本书,被收藏于《吕梁市图书馆》《晋绥兵民博物馆》;《云梦风雅》一书(新华出版社)收录其撰写19篇文章。《吕梁市志》“艺文篇”,收录其撰写的《品读碛口古镇》一文。开办《行走大美吕梁》(个人)微信公众号,已发表340余篇文章。</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