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眼里有“人”的教育管理者 —参加2019校长影子培训学习随笔(二)

孙多瑶

<h1><b>  学校的发展,在促进教师发展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要想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就要把握好当前学生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而叛逆问题一直是困扰学校,教师以及家长的一个难题。</b></h1><h3></h3> <h1><b>  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班建武教授的实际事例+现场实践的讲解给我们呈现了一些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和策略。</b></h1><h3></h3> <h1><b><font color="#167efb">  方法一:从学生的角度看学校管理</font></b></h1><h3></h3> <h1><font color="#ed2308"><b>  策略一:区分道德问题与心理问题的不同,确定事件的真假与善恶,要避免教育上的误诊。</b></font></h1> <h1><b>  不要把心理问题当道德问题处理,要正面回应学生的需要,学会用对待成人的方式对待正在成长为成人的孩子,要肯定学生内心正当的心里诉求,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走进成人的世界。</b></h1><h3></h3> <h1><b><font color="#ed2308">  策略二:区分爱心与爱能的不同,确定事件的动机与手段,要准确识别学生的需要。</font></b></h1><h3></h3> <h1><b>  我们的教师不缺乏对学生的爱心,缺乏的是爱生的能力。我们的学生需要的是一种爱的关系,而不是一种爱的修养。教师的爱比爱心更重要,要做个心里有“爱”,眼里有“他”的教育者,让学生的心离老师越来越近。</b></h1><h3></h3> <h1><b><font color="#ed2308">  策略三:区分感受与过程的不同,确定事件的结果与目的,要得到学生的认同。</font></b></h1><h3></h3> <h1><b>  管理不要总想着“赢了”学生,而是要“赢得”学生。要表达出对学生的理解,无条件的同情学生的遭遇,但绝不宽恕学生的错误行为,要真诚地告诉学生你的感受,要让学生关注到问题的解决过程,体验到教师眼中的“我”。</b></h1><h3></h3> <h1><b><font color="#167efb">  方法二:从教师的角度看学校管理</font></b></h1><h3></h3> <h1><b><font color="#ed2308">  认识一:教师是隐性德育的载体</font></b></h1><h3></h3> <h1><b>  未来世界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学校要培养未来高品质、高规格的人才靠的是高素质的教师,高素质的教师首先是教师师德的体现,教师的师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b></h1><h3></h3><h1><b> 一所学校不存在不做德育的教师,而是存在教师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做德育。所以学校首先要抓的是教师的人格修养,当教师具备了良好的人格修养后,学生的品德会潜移默化的被影响,会不由自主的被感染。</b></h1><h3></h3> <h1><b><font color="#ed2308">  认识二:教师是全员育人的主体</font></b></h1><h3></h3> <h1><b>  每个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只有提升教师的个人素养,学校的德育教育才能更好的落到实处。</b></h1><h3></h3><h1><b> 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等于选择了某种道德生活,教师的言行举止具有重要的榜样模范作用,是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他人”,因此作为教师要做好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榜样人”,作为学校要做好学生成长中的“示范园”,更要做好全员育人过程中的“加减乘除”。</b></h1><h3></h3><h1><b> 加法:立足学校,挖掘资源,聚焦凸显</b></h1><h3></h3><h1><b> 减法:避免形式,追求实效,内涵提升</b></h1><h3></h3><h1><b> 乘法:方法综合,突出整体,扩大效益</b></h1><h3></h3><h1><b> 除法:多方配合,相互支撑,人人有责</b></h1><h3></h3> <h1><b><font color="#ed2308">  认识三:教育的价值在于使人成人</font></b></h1><h3></h3> <h1><b>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是教师的责任,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健全人格是教育的使命。</b></h1><h3></h3><h1><b> 而现代教育要从培养学生饭碗的教育走向梦想的教育,要让受教育者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成为真实的自己!自由和放手是培养学生责任与感恩的前提,因为自由=责任+感恩!</b></h1><h3></h3> <h1><b>  在崭新的时代面前,在面对未来新时代的学生面前,我们需要放低自己的姿态,开诚布公的交流彼此的想法,做一个底线共识的促进者,成为并喻文化的传播者!</b></h1><h3></h3> <h1><b><font color="#ed2308">  未来的教育,谁对人的研究更加透彻,谁对教育规律的把握更加深刻,谁就找到了振兴民族造福人类的幸福和希望。</font></b></h1><h1><b> 杭锦后旗北马路小学</b></h1><h3></h3><h1><b> 魏 鑫</b></h1><h1><b> 2019年10月20日</b></h1>

学生

教师

教育

学校

德育

培养

问题

成人

修养

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