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之“丝”语

幸福时光

<h3><font color="#010101"><b> 金秋的阳光温馨恬静,金秋的微风和煦轻柔。带着任璞林校长的重托和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期待,10月19日,我们城西中学30余名乐于探索、渴望进步的英语教师在杜海廷书记和耿太平主任的带领下来到了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都西安,参加2019“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活动。本次英语培训专场的主题是“提升学生阅读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b></font></h3><h3></h3> <h3><b>  首先,由来自淮北市的全国中学名师教师张国栋,为我们奉上了一节优秀的阅读课,这是一节"Who's Got Talent"为话题的课堂,年轻有为的张老师一个精彩魔术表演瞬间激活课堂,他设计的那张荣获“共和国勋章"的名人PPT成为亮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使课堂得到了进一步升华。</b></h3><h3></h3> <h3><b>  之后,教育专家、特级教师许时升老师做了Deep and Surface Learning 的专题报告。他多次提到在英语课堂中如何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特别提出学生要深度学习,老师要为“理解”而教,教师在备课时要多设计情景素材。他语重心长的告诉大家:</b></h3><h3></h3><h3><b>1.要改变行为,先改变观念。</b></h3><h3><b>2.Thought是核心素养的心脏。</b></h3><h3><b>3.当学生感受到我们在乎他,他才会大胆的在乎自己。</b></h3> <h3><b>  董老师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进行文化渗透,为下面的文本学习做好了充分的文化铺垫,同时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b></h3><h3><b></b><b> 用诗词《乌衣巷》创设情境,让学生直观感受南京这座六朝古都的美。</b></h3><h3><b> 词汇处理方法多样化,图片直观,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同时又从构词法的角度帮助学生从上下文理解词意。</b></h3><h3><b> 写作输出时,让学生表达西安当地的名胜古迹和文化背景,现学现用。</b></h3> <h3><b>  许瑾老师,美貌与智慧并存,气质与灵动兼备,听她的课简直就是一种享受。她敢于创新,大胆设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同时又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她认为“阅读应该,走进文本――走出文本――再走进文本。而且学生的回答本身也是一种教学资源”。</b></h3><h3></h3> <h3><b>  在接下来的“评课、辩课及沙龙互动”环节,老师们与专家们积极互动,一度激起思想碰撞的火花,现场精彩连连,高潮迭起。</b></h3><h3><b> 阅读是靠“读”来培养的,而不是靠刷题!</b></h3><h3><b> ――山西中小学外语研究会常务理事田克让</b></h3><h3><b> 英语教学的重要使命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b></h3><h3><b>――陕西省名师学会学术委员王兰英</b></h3> <h3><b>  尽管从早上4点多出发到下午5点半听课完,老师们已满脸倦容,却依然是热烈地讨论交流学习心得。</b></h3> <h3><b> 20日早上来自江西南昌的80后,付静老师,讲的好,唱的棒,报告做的更高! 抛出一个非常好的开放性问题,瞬间一石激起千层浪,即刻打开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把谚语创作成一曲英文歌,真是迷倒一大片现场师生。微报告对阅读教学的五个层次,有高度更实效,真是位长、宽、高三位一体的全国名师!感谢带给我们这么一堂真正令人非常享受的课!真是教无止境,学也无涯</b></h3> <h3><b>  10月20日下午两位优秀的青年教师,西安高新区优秀教师屈丽娜和来自山东青岛四中的陆洋老师进行了“同课异构”。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让我们更深刻的领悟到“教学有方,教无定法”。</b></h3> <h3><b>  老师们分享交流学习心得,提升自我素质!</b></h3> <h3><b>  记录详细! 有听有感!</b></h3> <h3><b>  21日下午全校英语组教师教研,思维再次碰撞,内化提升自己的课堂!</b></h3> <h3><b>  感谢学校给我们提供这么好的学习平台!这是一次英语教学的盛会,这是一个观摩学习的殿堂,更是一次提升自我的良好机会,这次活动意义深远,老师们观有所感,学有所获,研有所思,收获颇丰!</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