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前面几节课,我们比较全面了解了中国古代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陶瓷作品,那在这之前,我们也学习了美国包括欧洲现代陶艺的发展历程,这周开始我们把眼光放到那些比较不熟悉的,没有被关注到的地方。</h3><h3>我们除了关注中国传统,包括当代的艺术,就是学习西方当代的艺术史,很多属于别的文化,或者是零散的,没有被证实的艺术成果,就很容易被批评家排除在现行历史之外,今天我们学习了解这样一个不主流的艺术领域秘鲁的陶艺。</h3> <h3>要了解秘鲁陶艺,我们先来大概了解一下这个国家。在这个地图里,大家应该能找到秘鲁的位置。他处于南美洲西部紧邻太平洋的位置。</h3> <h3>这几张图片就是伸着民族服饰的普通的秘鲁人。</h3><h3>现在的秘鲁人系有西班牙移民的后裔同印第安人长期结合而成。</h3><h3>大约公元前11,000年开始就有人类的足迹。</h3><h3>当地最早出现的复杂社会结构是公元前3000至1800年前,在沿海地区形成的小北史前文明,其后又相继出现查文文明,帕拉卡斯文明,纳斯卡文明,瓦里文明,奇穆文明和莫切文明!</h3><h3>在公元15世纪,印加人在秘鲁创立了印家帝国,并维持了一个世纪。印加帝国是在哥伦布抵达美洲之前,美洲最大的一个国家。</h3><h3>今天我们挑出秘鲁历史上陶瓷艺术发展特别迅猛的两个时期,从陶瓷和陶瓷装饰来看,这种与亚洲欧洲都非常不同的文化滋养出来的艺术。</h3> <h3>纳斯卡文化</h3><div><h3>我们先从纳斯卡文化说起,纳斯卡,是南美洲的古印第安文化。因所在地有纳斯卡河谷而得名分布于秘鲁南部沿海地区,也就是老师发的这个图片上面玫红色的部分。</h3><h3>纳斯卡文明的居民,他们主要沿着河谷定居,并以农耕为生,种植棉花,豆类,蛋黄果和一种短穗的玉米等作物。</h3><h3>那斯卡文化中最为大家关注的遗迹,叫做纳斯卡线条</h3></div><h3></h3> <h3>那斯卡线条</h3><h3>纳斯卡线条是位于纳斯卡沙漠上的巨大图形的一个总称</h3> <h3> 1939年由美国考古学家保罗科所发现,学者们认为纳斯卡线条是纳斯卡文明于公元前五百年去公元后五百年所创造的。</h3> <h3>大家看这些照片显示的都是纳斯卡线条创作的这些壮观的景象。他们中有动物有植物也有纯粹的几何图形。</h3> <h3>大家看到这些图案再结合他们制作的时间一定很疑惑。当时的人类是怎么制作完成这些图形的,实际上科学界现在也没有可靠的结论。</h3> <h3>我们可以知道的是纳斯卡巨画的制作方法,首先图形是以大石头来标识,我们看这张图片,是近看纳斯卡线条的样子</h3> <h3>古印第安人他们移动地表表面的深色的石块,露出底下比较浅色的部分,接着将比较深色的大石头堆在旁边,沿着边界摆放,这样图形的边缘比较突出,从很远的地方看就像一条线。</h3><h3>由于这些图案非常的巨大,只能在300米以上的高空才能看得到这些图案的全貌,所以一般人处在地面的水平角度上,只能看到一条条不规则的坑纹,根本无法得知这些不规则的线条所呈现的就是一幅幅巨大的图案。</h3><h3>除了从高处的视角以外,那斯塔线条无法被辨识为何种图形。</h3><h3>直到上个世纪40年代才被人们从飞机上全部发现,但是这些线条是大约2000年前创造的,那时的人们不可能掌握现代的飞行技术,那么在根本看不到全貌的情况下,古代的拉斯卡人又是怎样设计制造出这些巨大的直线弧线以及动物图案来呢?</h3> <h3>德国女数学家玛丽亚·赖些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纳斯塔线条。作为一个数学家,她特别想知道,纳斯卡人在设计和刻画线条时是否依据几何学的原理,他发现许多线条爬坡穿谷连绵很长的距离,却能够保持笔直,他认为很有可能是在木桩间拉线作为划线的标准。,这样只要三根木桩在目测范围内保持一条直线,那么整条线路就能够保持笔直。</h3><h3>关于弧线,认为是通过把线的一头固定住,另一端用圆规像画图一样,在地上旋转就能画出每一条弧线了。</h3><h3>数学家赖歇他的研究表明,古代纳斯卡人会先在小块的地皮上设计图案。他在几片较大的图案旁边发现了这些泥土草稿。设计者们,他们会先在小型的草稿上确定弧线中心点,和辐射线的适当比例后,再做适当的放大。</h3><h3>但是赖歇理论还是无法解释那些不规则的图案是如何制作,比如说,我们看到的那个非常大的蜘蛛,我们的疑问又一次回到了前面,古代的纳斯卡是怎样将图纸上的样子放大到10,000平方米,甚至更大的土地上呢?</h3><h3>他们又是怎样在施工的过程中,保证图案不至于变形或走样,要知道人们在地面上是无法辨认出这些线条的形状的。</h3><h3>到现在纳斯卡线条是如何完成,还是一个谜题。</h3><h3>纳斯卡线条做什么用呢?实际上现在科学界也没有明确的结论,但是很多科学家认为,纳斯塔线条是古代纳斯塔人用来在祈雨仪式中使用的。</h3> <h3>这些是纳斯卡文化出产的织物,上面有非常鲜艳大胆的类似动物的图案。</h3> <h3>另外,纳斯卡文化出产的陶器,也可以说是古印第安人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展现和成果。老师在出国之前是完全没有在国内的博物馆或者书籍中看到过的,直到来到美国看了一些博物馆才发现这种古印第安人制作的陶器是这么的与众不同。尤其看到他们制作的时间,让老师感觉到非常的惊喜,下面就给大家来看一些纳斯塔文化出产的陶瓷作品。</h3> <h3>这张图片是一件经典的纳斯卡陶器制作于公元前的200年至500年之间,也就是我们中国古代的秦代到隋代之间,这些陶器实际上在工艺上已经相当的了不起,尤其是在装饰方面非常有特色。</h3><h3>大胆明确的线条和颜色是纳斯卡艺术的一个重要的特色。在装饰元素的选取上是相当的广泛,飞禽走兽,植物,农作物,神明,人类故事几乎没有什么是不能被当时的陶瓷工匠当作陶罐装饰题材的。</h3><h3>就像这个陶器表面就刻画了一支美洲虎的形象。</h3> <h3>当然还会发现,有些形象是人和动物或者是不同动物的一个综合体。</h3> <h3>纳斯卡陶器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表面装饰几乎是遍布器皿全身,就像这张看到的,除了平底所有的地方都被图案填满了。</h3> <h3>除了对动物和人物的形象描绘,几何图形在纳斯卡陶器中,也是非常常见的,有的时候是配合动物或者人物图形,有的时候主要作为主要的图形。</h3> <h3>很多陶器表面似乎描绘了某种故事情节,他们到底说了什么意思,考古学家也是在做着各种各样的揣测。</h3> <h3>对于我们学艺术的小朋友来说,在陶器上绘制故事,甚至绘制漫画都是一个不错的启发,尤其考虑到圆形器皿可以放在展台上转动,所以陶器上绘制动画也是可以实现的。</h3> <h3>另外,这种器型的陶器,在那斯卡文化中是一个比较独特的样式。</h3><h3>这种鼓鼓囊囊的器型,加上两个相同的瓶嘴被一个比较细的把手连着。这种器型被认为是一种盛水的容器。这样的壶里面有一种特殊的结构,再加水的时候会发出鸣响。</h3><h3>这种器物有复杂的装饰,所以很多学者都认为,他们是作为仪式时才会被使用的。</h3> <h3>除了经典的双壶口器皿,纳斯卡文化中还有很多器皿在造型上直接做出了人类,或者是动植物的形态,加上充分的装饰非常有趣。</h3> <h3>这些做成动物人物,雕塑的陶器依然会做出虎口和把手的部分。</h3> <h3>当然,还有很多不同的器型和装饰,这个陶碗就是以比较简单的蔬菜作为装饰,看这些图案是如何用简单的线条或者块面来表现这些蔬菜的。</h3> <h3>另外,我们可以看到纳斯卡文化中的这个图案的平面感是非常强的,黑色的轮廓线常以这种几何化得非常规整的形式来描绘图案,所有的色块都非常的平整,没有任何的渐变,图形虽然能看出是对自然界的描绘,但是整体来说是比较概括抽象的。</h3> <h3>这些特征跟我们现代的卡通画很相似,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这些图案觉得非常的现代。难以想象,他们都是1500年前的古老的创作。另外,这些图案也让我们不禁想到了以前平面构成点线面的时候提到的艺术家Keith Haring</h3> <h3>大家还记得这位艺术家的画吗?老师也没有找到充足的证据来证明他<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Keith Haring</span>艺术风格是受纳斯卡文化的影响,但是我们可以很明显,看到他们之间的相似之处。</h3><h3><br></h3> <h3>这可能是出于偶然当然,也可能是艺术家偶然看到了这些作品启发了自己的创作老师,也希望这些作品能让我们的同学有所收获。</h3> <h3>我们以这张图片作为纳斯卡陶器的结束。这一章里,我们从装饰艺术的角度看到纳斯卡人是怎么结合图形,作为画面的背景来突出主题,并丰富画面的。这也是我们很长时间以来跟大家去强调的问题,也是装饰艺术中一个比较基本的方法。</h3> <h3>默切文化(Moche civilization)</h3><h3><br></h3><h3>莫切文化是秘鲁西北部海岸莫切河,发现了一个古代的印第安文明,那就是老师发的这个地图他在上面橙色的位置。</h3><h3>这个文明比印加文明还要早是从公元1世纪持续到公元8世纪。</h3> <h3>相较于纳斯卡文化中的双壶口的这个容器,莫切文化中马镫形壶是最为常见的,就是我们这张图片中看到的器型</h3> <h3>大家看他细长的瓶口先是形成一个圈,然后再向上伸出一截。这种形状,非常象骑马用来蹬的踩得这个马镫,所以咱们去用马镫来命名它</h3> <h3>另外,我们看到与纳斯卡陶器不同的地方,莫切文化所产出的这种陶罐,就像上面看到的那样,没有比较丰富的颜色。莫切陶器,一般只有红棕色的泥浆绘制在在乳白色的底色上面。</h3> <h3>虽然我们能看到的图案非常的丰富,但是最常见的还是这种战斗或者士兵在奔跑的场景</h3> <h3>同学们可能注意到很多狐狸🦊士兵的图案。据学者推测,在莫切文化中常常用拟人化的狐狸来代表士兵,是因为狐狸🦊捕猎小猎物的行为和士兵追杀敌人或者囚犯行为是很相似的。有人认为狐狸可能和死亡相关,因为狐狸大多数情况在夜间出动。</h3> <h3>莫切陶器中还有不少是描绘骷髅的形象,这根莫切人的宗教信仰有很大关系,这些陶器表现了,他们对于生命和死亡之间互相完整的关系的认识。</h3> <h3>除此之外,动物人物植物的形象也都非常的常见,就像这头有趣公鹿形状的马蹬形瓶,虽然是一个头🦌鹿的形状。他却穿着衣服像人一样,作者这种拟人化的动物形象在目前文化中是非常常见的。</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除此之外,动物人物植物的形象也都非常的常见,就像这头有趣公鹿形状的马蹬形瓶,虽然是一个头🦌鹿的形状。他却穿着衣服像人一样,作者这种拟人化的动物形象在目前文化中是非常常见的。</h3> <h3>还有一些器皿是跟建筑形式有关,就像上面这张图螺旋上升的建筑结构布满了动物和贝壳的装饰,上面还有人物的形象,这个有可能是在一是什么寻的特殊的器皿。</h3> <h3>莫切文化之后的15世纪印加人建立了强大的印加王国,是哥伦布到达美洲之前,美洲最强大的一个帝国。</h3><h3>这张图片我们看到的就是印加的古城马丘比丘</h3> <h3>游戏祖玛,他就是印家古城的素材制作的。</h3> <h3>我们需要去了解一些不同文化中的故事来激发我们自己的创作灵感</h3> <h3>这周的作业我们还是继续完成上周对于动物的创作,也就是给了你们设计好的动物形象画三个不同的动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