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金秋时节,天高气爽。2019年10月5日,偕好友一行从浦东机场出发,直达德国法兰克福机场,开启了向往已久的西欧之旅。</p><p class="ql-block">鸿雁南归一字排,银鹰载我向欧来。</p><p class="ql-block">碧空万里清秋梦,摘片飞云巧剪裁。</p> <p class="ql-block">同行老乡,浦东国际机场合影。</p> <p class="ql-block">出发前在浦东国际机场,老同学合个影。</p> <p class="ql-block">首站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是德国乃至欧洲的重要工商业、金融和交通中心。</p> <p class="ql-block">我们参观了位于罗马广场西北角的市政厅和法兰克福大教堂。大教堂是一栋13至15世纪的歌德式建筑,也是该城唯一一座二战期间未被盟军炸毁的建筑(因该建筑俯瞰呈十字架形状而幸免)</p> <p class="ql-block">这座雕像很像是马克思(底座上的字,应该是德文吧,俺不认识),拍下来留个念。😁😁</p> <h3>老古董一一有轨电车。</h3> <p class="ql-block">市政大厅:三个人字形建筑。是不是象征人民最大,市政府也讲为人民服务的(莫非这设计师也懂中文😁)</p> <h3>德法途中,绿草如茵,牛羊成群。</h3> <h3>巴黎,偌大的都市,没有高楼大厦,一眼望去,都是几百年前的老房子。这些建筑,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沧桑,呈现给人的是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徜徉在巴黎的大街小巷,摩挲着一砖一墙,仿佛与千百年前的古人促膝交谈。<br></h3> <p class="ql-block"> 钢架林立,管道纵横,红黄蓝绿,参差醒目。 </p><p class="ql-block"> 别以为这是个化工厂,它是巴黎的蓬皮杜艺术中心,说这是一种现代派建筑艺术哟。</p> <p class="ql-block">巴黎街头,警察荷枪实弹的。可我们仍亲眼目睹光天化日之下,黑人当街抢劫。</p> <h3> “巴黎美丽的伤疤″:蒙帕纳斯大楼,高209米,建于1973年。因其超高的身材,在崇尚历史建筑文化的巴黎人眼中,就象个伤疤,甚至被指责为“丑楼”,几欲被拆。<br> 但也因其高大上,成了巴黎重要的旅游景点。我们乘电梯38秒登顶,天气晴朗,视野开阔,夕阳余晖之下的巴黎全景一览无遗。</h3> <h3>蒙帕纳斯楼顶俯瞰巴黎全景</h3> <p class="ql-block">恰遇巴黎人在集会游行,俯瞰十字街头,人山人海,这老外也不讲安定团结了。</p> <h3> 协和广场,曾三易其名,其中伴随着一场场血雨腥风……<br> 该广场是法国国王路易十五为展示其极权统治及皇权的至高无上而下令营建的,名曰“路易十五广场″。但在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期,这里建起了断头台,易名为“革命广场",革命军曾在此处决了国王路易十六和皇后以及1100名皇室成员及保皇派。<br> 世事难料,此后不久,革命阵营中的丹东、罗伯斯庇尔也相继被送上断头台。这三位风云人物,死于同一个刽子手,死于同一座广场。<br> 后来为纪念战争年代的结束,满足人民祈望和平的愿望,更名为“协和广场”。<br> 和平永久,但愿!</h3> <h3>协和广场上的这座金顶方尖碑,显然不具欧洲风格。是的,它来自埃及,其来路有赠送说,也有抢劫说,咱不细究了。<br>阳光下金顶熠熠生辉,格外引人注目<br></h3> <h3>协和广场上的喷泉及雕塑。据说这“海神喷泉”和“河神喷泉″体现的是当时法国高超的航海和江河航运技术。</h3> <h3>游览巴黎卢浮宫,尽享艺术大餐。雕塑、绘画,都是首屈一指的名作。咱外行人凑热闹,今天算是大饱眼福,过把瘾了。然时间仓促,只是走马观花而已。<br> </h3> <h3>巴黎学子,近水楼台,能在这里临摹学画,真是一种福气了!俺就在想,最该来这里的也许不是我们,而是年青学子和那些艺术爱好者,可是他们中的很多人却不能如愿以偿。</h3> <h3>走进卢浮宫这个艺术的海洋,放眼望去,都是世界名作。咱虽是个“艺盲",却也被深深震撼。只可惜时间太仓促,只能浮光掠影,拍几张照,聊作留念,说明到此一游了。</h3> <h3>艺术的美感是相通的。虽不能言传,却也能意会几分。<br></h3> <h3>巴黎圣母院,巴黎歌剧院等等只是远远一瞥,来去匆匆,未识“庐山″真面目,些许遗憾。<br></h3> <h3>这个塔,大名鼎鼎,无人不晓。</h3> <h3> 这座门,也是举世闻名的。<br> 巴黎凯旋门,即雄狮凯旋门,矗立在巴黎戴高乐广场中央,香榭丽舍大街的西端。<br> 拿破仑为纪念1805年打败俄奥联军的胜利而下令修建的“一道伟大的雕塑",以迎接日后凯旋的将士。可悲催的是,门没修完,拿破仑就遭遇了滑铁卢,被放逐到一个无人孤岛,这门也被迫停工了。直到1836年才正式竣工。讽刺的是,第一支穿过凯旋门的军队竟是摧毁拿破仑帝国的俄国军队。</h3> <h3>香榭丽舍大街上留个影,这个真是难得的。</h3> <p class="ql-block">“世界上最美丽的大街″一一香榭丽舍大道,位于卢浮宫与新凯旋门连心中轴线上,又称凯旋大道,全长1800米,最宽处约120米。东起协和广场,西至戴高乐广场。东段以自然风光为主,英氏草坪,恬静安宁。西段为高级商业区,世界名牌、服装店、香水店都集中在此。火树银花,雍容华贵。《基督山伯爵》、《茶花女》、《高老头》等名著都描写过香榭丽舍大街的繁华情景。</p> <h3>夜游巴黎母亲河塞纳河。<br>塞纳河两岸,呈现的都是巴黎的精髓:卢浮宫、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h3> <h3>游轮上远眺火灾后的巴黎圣母院,正在维修中。</h3> <p class="ql-block">火树银花般的埃菲尔铁塔,闪亮登场,光耀夺目,是为夜巴黎一道亮丽的风景。</p> <h3>凯旋门前合个影。</h3> <h3>凡尔赛宫,法国国王路易十三至路易十六的王宫。世界五大宫殿之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h3> <p class="ql-block">美轮美奂,无与伦比的王宫壁画</p> <h3>金碧辉煌,凡尔赛宫大厅。</h3> <p class="ql-block">这儿跨国如到邻家串门,边境关卡车子停下,驾驶员对边关人员叽里呱啦讲了几句,就算通关了,继续前行。我们陶醉在法瑞沿途的美景里。</p> <h3>若非神仙手,此色谁能调!</h3> <h3>剪影</h3> <h3>瑞士乡村农家小屋。<br>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怎能想象得出这样的风情?<br>这恬静幽美的景色,令人陶醉,流连忘返。<br>这回到了瑞士,才真知道什么是世外桃源,什么叫人间天堂了。</h3> <h3>“上帝的眼晴”,你听说过吗?<br>位于因特拉肯左侧的图恩湖,湖水清澈见底,碧波荡漾,远处雪峰若隐若现,非常壮观,此乃“上帝之左眼”。阿尔卑斯山麓的布里恩茨湖,是冰河融化后汇聚而成,湖水湛蓝,被誉为“上帝的右眼”。两湖水域相通,水色却截然不同,一蓝一绿。<br>雨雾中我们驱车经过,湖中小船游荡,岸上牛羊散牧,云烟缭绕,仿佛置身仙境。<br></h3> <h3>琉森湖边。</h3>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细雨迷濛的琉森湖畔。</b></p> <h3>琉森,托尔斯泰称之为瑞士的一个最浪浸的地方。美丽的湖水,波光粼粼,洁白的天鹅,与人嬉戏,中世纪的教堂、塔楼,文艺复兴时的宫厅、邸宅,百年老店、各色名表,老街古巷,花饰廊桥,远方雄伟的阿尔卑斯山那银色的雪峰,阳光,雨雾……交相辉映,这种独特的情调,置身其中,如痴如醉。<br>看不够,真的是依依不舍!</h3> <h3>卡贝尔廊桥一一琉森的骄傲!它是欧洲现存最古老的木桥,建于1333年,1993年曾遭一场火劫,幸未完全烧毁,是瑞士少有的保存至今的中世纪古建筑。</h3> <h3>琉森小镇街巷</h3> <h3>雨后,夕照琉森湖。琉森湖,可称为瑞士联邦的发祥地。琉森小镇,沿湖而建,各类建筑,错落有致。大小游船来往游弋,天鹅水鸟自由嬉戏,游人如织,繁华而宁静,多姿而优雅。</h3> <h3>琉森狮子纪念碑。看,一支箭深深地插进了濒临死亡的雄狮背上。雄狮面露痛苦的神情,前爪按着盾牌和长矛,盾牌上有瑞士国徽。马克`吐温将这只“濒死的琉森狮子"誉为“世界上最令人悲恸的雕像"。<br>这是为纪念1792年法国大革命时,为保卫路易十六及玛丽皇后战斗而死的786名瑞士雇佣兵而建,意在祈求世界和平。这次事件之后,瑞士停止出口雇佣兵,(仅留下在梵蒂冈为天主教廷服务的近卫军,直至今日),此后瑞士宣布为永久中立国。<br>为瑞士政府点赞!!</h3> <h3>铁力士雪山,是阿尔卑斯山著名的风景区,海拨3238米。<br>它拥有世界首创的旋转登山缆车。<br>我们先乘坐6人的上山缆车,中途转乘可容80人的旋转大缆车(缆车巴士)。每程要旋转360度一圈,雪峰美景尽入眼帘。</h3> <h3>铁力士雪峰,气侯瞬息万变。一阵云雾一阵太阳。阳光下,雪花飞舞。<br>一座雪山,从山脚到顶峰,依次呈现出春夏秋冬的不同景色,是一幅立体的画。</h3> <p class="ql-block">坐着缆车上雪峰,开心!</p> <h3>这位大姐76岁了,也登上峰顶,勇气可叹可赞!</h3> <h3>意大利水城一一威尼斯。乘贡多拉,游威尼斯的大街小巷,这个真有点新奇。进入威尼斯本岛后,游览了水城的中心圣马可广场。</h3> <h3>有这么一句话:威尼斯城,水面上是石头,水面下是森林。<br>我们好奇,到处是水,房子怎么建?<br>原来这里建筑的方法是:先在水底下的泥上打下大木桩,木桩一个挨一个,这就是地基,打牢了,铺上木板,然后就盖房子,这儿的房子无一不是这么建造的。据说当年为建造威尼斯,意大利北部的森林全被砍完了。也不用担心水下的木头烂了,它不会烂的,而且会越变越硬,愈久弥坚。此前考古者挖掘马可•波罗的故居,挖出的木头坚硬如铁,出水后见了氧才朽。(这也印证了小时候父亲告诉过我的:千年的水底松,万年的阁上枫)</h3> <h3>游览威尼斯黄金大运河。</h3> <p class="ql-block">旅行团的义务摄影师,为你点个大大的赞!</p> <h3>佛罗伦萨城的古代暸望塔(类似咱们的烽火台)。<br>佛罗伦萨作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还是歌剧的诞生地,一座城就是一个博物馆。作为原意大利首都,市区仍保留古罗马时期的格局。意大利的绘画精华也荟萃于此。</h3> <h3>佛罗伦萨圣十字教堂,1294年开始设计建造,1443年初步完工启用,整个立面是1863年才增建的。<br>教堂内有一些重量级名人的纪念碑和陵墓,如但丁、米开朗基罗、伽利略、马基维利、罗西尼……<br></h3> <h3>但丁,中古时期意大利文艺复兴中最伟大的诗人。他客死异乡,圣十字教堂中只是他的衣冠冢,故在门口塑一雕像以纪念。</h3> <h3>佛罗伦萨大教堂,又称花之圣母大教堂,圣母百花大教堂,是世界五大教堂之一。它由大教堂、钟塔与洗礼堂组成,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白、红、绿三色花冈岩贴面,将文艺复兴时代所推崇的古典、优雅、自由诠释得淋漓尽致。</h3> <h3>钟塔</h3> <h3>佛罗伦萨广场上,最美男子“大卫”雕像。由米开朗基罗雕塑。米大师是精通人体结构的一位雕塑家,据说他曾解剖了一百多具人体,对人的骨骼、筋脉等有了充分的了解后,才雕塑“大卫″。</h3> <h3>“真理之口”,一个大理石雕,位于意大利罗马希腊圣母堂的门廊。相传,若不说真话,手伸进去就会被咬住,简直是个测谎仪了。在《罗马假日》里,它吓坏了可爱的公主。<br>其实呢,这就是一块古罗马时代的井盖。</h3> <p class="ql-block">罗马角斗场,古罗马的象征。建于公元72一79年。是强迫8万名犹太战俘,用工8年完成,占地2万平米,周长527米,可容纳9万观众。它一直影响着现代大型体育馆的建筑。站在这里,遥想当年人兽相博的残忍场景,不禁毛骨悚然。可面对这近两千年前的宏伟建筑,又不得不赞叹古人的伟力!</p> <p class="ql-block">来个特写,斗兽场斑驳的墙面,见证着千百年来的沧海桑田……</p> <h3>古罗马凯旋门,还是巴黎凯旋门的范本哩。</h3> <h3>古罗马废墟遗迹,这一砖一瓦,都是两千多年前的宝贝,珍贵文物哪。</h3> <h3>罗马许愿池,人山人海。<br>愿好人一生平安,心想事成!</h3> <h3>罗马“祖国祭坛”,这是一座为纪念意大利的统一而修建的新古典风格建筑。1885年始建,1911年才建成。其性质相当于咱们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吧。</h3> <p class="ql-block">古风犹存。</p> <h3>罗马神庙广场。</h3> <h3> 这个教堂的大穹顶,俺实在想象不出古人是怎么建起来的。 </h3> <p class="ql-block"> 都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可我却用一天就游完了。连走马观花都谈不上了。没过瘾!!</p><p class="ql-block">(十月五日至十四日的旅程圆满结束,平安归来。感谢旅行社和导游的精心组织安排!感谢一同出行相互关照的朋友们)</p><p class="ql-block"> 本美篇部分照片由胡国富同学提供,谨此致谢!</p><p class="ql-block"> 特以此美篇珍藏这份美好的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