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2019年10月18日至20日,我校语文组一行6人有幸赴西安参加了“名师之路”之“聚焦统编教材 创生新意课堂”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h1><h3></h3><h1>观摩研讨会是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礼堂举行,参加本次活本次展示课堂观摩活动的有十余名专家,他们分别是王文湛、张学青、鱼利明、武琼、王宗海、刘恋、王崧舟、王林波、肖绍国等老师。</h1><h3></h3> <h1>此次我们共观摩了十节名师课例示范,聆听了十场学术报告,基本上是每堂观摩课之后就是一场精彩的讲座,时间安排紧锣密鼓,上午和下午分别半天,中间无休息,我们六人基本上是每次在提前半个到一个小时到达会场进行耐心等待。</h1> <h1>会上,专家们优美、诙谐的语言,科学、巧妙且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简单、务实、高效的教学活动,切适、有效的课堂激励评价,深厚的教学素养自然地展示于课堂,赢得在场教师一次次掌声,一次次的感动,一次次的心灵震撼,使所有教师享受其中,受益匪浅。</h1><h3></h3> <h1>梅花香味别具神韵、清逸幽雅,被历代文人墨客称为暗香。今天我们有幸聆听到王崧舟教授的《墨梅》,王崧舟教授温文儒雅,沁人心脾,而王教授讲解诗歌,就如一缕清风吹拂我们的心灵。俗话说读万卷书,心万里路,行万里路。长路漫漫,一本长长小说难免五味杂陈,不防让我们静下心来,细细感受古诗的魅力,静静聆听古人的胸怀。</h1> <h1>贾平凹笔下的《月迹》记叙了一场饶有情趣的“寻月”。而今天我们聆听了肖绍国教授的所讲的《月迹》,从他的教学中我们领略到了肖教授渊博的知识,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他的讲课中让我们明白学无止境。</h1><h3></h3> <h1>民间故事作为语言文学的一大瑰宝,它反映了老百姓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凝聚着人民智慧的结晶。王文丽教授的《中国民间故事》课例中,课堂教学紧紧围绕教材,同时又高于教材本身,使同学们在平淡朴实的语言中,感受着中国民间故事的魅力。</h1> <h1>古人登高望远,激励我们不断向前。今天孟强老师的《登鹳雀楼》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中所蕴含的美景,还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的高瞻远瞩。让我们在品读文本中享受古诗文的熏陶。</h1> <h1>三天的研讨会是短暂的,而留给我们的思索却很深很深。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万里路,需名师指路。此次去西安“取经”,收获是丰硕的,他们对教材独特而细致的理解、深入浅出的课堂让我们看到了课堂教学又一次华丽的转身,看到了语文的综合实践性和自然美与生态美。</h1><h3></h3><h1> </h1><h3></h3><h3><br></h3> <h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更需要静下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静下心来学习,潜下心来思考,将新观念进行内化,做到真学,真懂,真用,真正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做到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教育的自我革命任重而道远,中国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我们这一代生逢其时,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守初心,担使命,乐学善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h1><h3></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left;">撰稿:胡三芸 林 静 </h3></font></h3><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审核:刘 培</span></font><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 color: rgb(1, 1, 1);"> </span></h3><p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 color: rgb(1, 1, 1);">志丹县创新实验第一小学</span></h3><p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text-align: right; color: rgb(1, 1, 1);"> 2019年10月20日</spa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