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丹东

孙春习

<h3>  10月中旬,有幸随团来丹东游玩。</h3><h3> 我们首先来到了丹东北林银杏基地,观赏秋天的银杏。</h3><h3><br></h3> <h3>  该基地就座落在丹东市北林农业研究所内,具体地址为丹东市振安区九连城镇。基地占地面积100余亩。</h3><h3> 据了解为个体经营。</h3> <h3>  由于今年气候等因素,丹东的银杏树基本没有进入最佳观赏期,颜色参差不齐,观赏效果很是一般,略有遗憾。</h3> <h3>  挺拔的银杏树,树龄也有20几年了吧。</h3> <h3>  好似开了一扇天窗。</h3> <h3>  这棵银杏树颜色最佳了。</h3> <h3>  这里的银杏树栽种的横竖有序。</h3> <h3>  已经有些落叶了。</h3> <h3>  附近有苹果园,我们也就随机拍了几张苹果成熟、挂满枝头的丰收景象。</h3> <h3>  在这买苹果,现摘现卖,价格也很合理。</h3> <h3>  苹果上的恭喜发财,是苹果还没成熟时就帖上去的。</h3> <h3>  看到这挂满枝头的苹果,心中无比的喜阅。</h3> <h3>  颜色越红的苹果口感越好。</h3> <h3>  苹果上还挂着露珠。</h3> <h3>  来个特写吧!</h3> <h3>  今年收获果子,这是成熟的秋海棠,样子很美。</h3> <h3>  野果也甚为好看。</h3> <h3>  观赏银杏树后,旅游车把我们带到了宽甸河口景区。</h3><h3> 河口景区地处鸭绿江下游,素有“塞外江南”之美誉,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也是我国燕红桃的主要生产基地。</h3><h3> 2017年,由沈阳铁路局投资8亿元人民币,又在河口兴建了上河口站遗址、铁路抗美援朝博物馆、国门、鸭绿江游船、三生三世桃花园等旅游项目,并开通了旅游小火车。</h3><h3> 上河口站,原是我国境内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建成的一个小站,始建于1950年11月,是凤上线(凤凰城至上河口)的终点站,它使上河口鸭绿江铁路大桥与朝鲜清水站相接。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铁路部门抢修凤上线灌水至上河口75.6公里铁路,使之与朝鲜平北线接轨,并在鸭绿江边上的上河口村修建了这个车站,建筑面积103平方米。小站就是这样在血与火的战争中保存了下来,见证着从战火纷飞,到现在的丰衣足食,它是历史的丰碑,它是历史的见证,它也是历史的功臣。</h3><h3> 今天主要是乘游船和参观博物馆。</h3> <h3>  这就是上河口车站旧址。</h3><h3> 小站重建以前,这座不引人注意的木板房、旧站台,是当年战争的见证。上世纪30年代初至50年代初二十年的时间里,从这里运往朝鲜的木材、钢铁、金砂、药材、粮食、军需弹药,差不多是天文数字了。特别是抗美援朝战争中,这里实际是志愿军军需弹药的主要补给线。电影《铁道卫士》和《铁血大动脉》,真实再现了发生在这条铁路运输线上的许多可歌可泣的战争画面。</h3><h3> 让我们怀着一棵敬畏之心来观赏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小站吧!</h3><h3><br></h3> <h3>  游船行驶在鸭绿江的河口江段,先是 逆流而上,也就是从宽甸河口往鸭绿江的上游行驶,游船也尽量往朝方一侧靠近。 </h3><h3> 看朝鲜的这一地段,由于都是山脉或丘陵,河边基本没什么象样的建筑。</h3><h3> 看到朝鲜一方山脉的植被,没有我方丹东一侧茂盛,也没有五彩斑斓。</h3> <h3>  这是朝鲜平安北道清水工业区。</h3> <h3>  这是个码头泊位,据讲有大量的中国物资从这里进入朝鲜。你想,这里也应该是当年抗美援朝物资运输的主要场所吧!</h3> <h3>  这个工业园区主要生产轻工产品,如香皂、肥皂、面膜、香烟等产品。</h3> <h3>  对面就是朝鲜的村庄,朝鲜农村现在还如同我们国家当年的集体劳作的农业模式,象我们过去六七十年代的生产大队和生产小队。</h3><h3> 导游讲朝鲜农村现在每天4两粮,基本是吃不饱饭的。</h3><h3> 江面上水鸟在飞翔。</h3> <h3>  此照片来自网络。</h3> <h3>  画面中的楼房建筑,是朝鲜高干疗养院。</h3><h3> 我们还看到江边有钓鱼者,但那也不是普通劳动者所能为的。</h3> <h3>  画面中的黑家伙,为当年战争时期的暗堡,是战争遗留的印记。</h3> <h3>  这座桥为上河口铁路桥。</h3><h3> 该桥位于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长甸乡河口村。河口原分为上河口、河口、下河口,现统称为河口。</h3><h3> 人们关注鸭绿江大桥多些,这座桥知道的甚少,我也是第一次看到此桥。</h3> <h3>  此桥距丹东市50余公里,在下河口公路桥上游约3公里处。该桥原名叫鸭绿江清水火车桥,对面是朝鲜的清水郡。</h3><h3> 该桥是日本人设计,始建于1938年,1940年建成。桥长673米,高20.8米,共29孔。</h3><h3> 画面为我方一侧桥的状态。</h3> <h3>  日本修建该桥的目的是把中国的资源从朝鲜运回日本。日本投降后,该桥为中朝贸易所用,抗美援朝期间,该桥成为贯通中朝两国的又一重要铁路运输线。</h3><h3> 朝方一侧的桥梁已是锈迹斑斑。</h3> <h3>  由于地处深山,两岸地形复杂,加之志愿军防空力量的保护,该桥只在1952年3月30日被炸坏一次,但很快修复,整个战争期间,这座桥一直畅通,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此铁路线停运,闲置不用,由部队把守。</h3><h3> 图中建筑为中国丹东河口口岸,为二级口岸。</h3> <h3>  我方一侧的建筑非常典雅,与朝鲜一侧形成鲜明对比。</h3> <h3>  游船在江面上往回行驶。</h3> <h3>  导游又把我们带到了铁路抗美援朝博物馆参观。</h3> <h3>  身穿自愿军军服的“老兵”,在门口迎接着前来参观的游客。</h3> <h3>  这条铁路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它曾为志愿军的后勤保障做出了特殊贡献。</h3><h3> 现为旅游专线,为沈阳铁路局管理。</h3> <h3>  一天四趟的旅游小火车正好开过来了。</h3> <h3>  这是丹东铁路抗美援朝博物馆的前言。</h3> <h3>  周恩来和彭德怀分别题词,对抗美援朝中的铁路运输线给予了高度赞扬。</h3> <h3>  这是毛主席写给金日成的电文手稿。</h3> <h3>  这张照片说的是,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正式入朝作战前的1950年末,中国人民解放军就派出了工程部队,提前入朝抢修被美帝国主义炸坏的铁路运输线。</h3> <h3>  这是功臣机车。</h3> <h3>  从 这张照片看,敌人轰炸造成的破坏是相当严重的,但我军不怕牺牲奋力抢修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得到了充分的表达。</h3> <h3>  这是战斗英雄杨连弟的照片。</h3> <h3>  这是当年抗美援朝时期使用的信号灯。</h3> <h3>  这是在鸭绿江大桥上冒着敌人的炮火抢修铁路线路。</h3> <h3>  这是抗美援朝期间我军防空的高炮。</h3> <h3>  这段文字说明了当时抗美援朝中,保证铁路运输线畅通的艰难。</h3> <h3>  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历时3年零32天的抗美援朝战争,以我们胜利,联合国军的失败而告结束,双方于1953年7月27日,在板门店签署了《停战协议》。</h3> <h3>  毛主席亲自接见了归来的志愿军代表。</h3> <h3>  周恩来和战斗英雄在谈话。</h3> <h3>  朱德接见志愿军代表。</h3> <h3>  我们要 不忘初心,传承时代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h3> <h3>  以下几幅照片 是参观“丹东老街”时拍的。</h3><h3> 安东老街项目是由辽宁锦绣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集怀旧人文观光,地方传统文化展示,经典美食,休闲旅游购物等于一体的多功能文化商街。地址为丹东市振兴区人民路49号,锦绣城楼下。</h3><h3> 自1876年清政府设立安东县,“安东”就是丹东从1876年一直到解放后的名字,这是一段跨越百年的项目,汇聚了满清、民国、殖民时期的独特历史各种文明,“安东老街”就是这段历史的缩影。</h3> <h3>  这里还有古老的交通工具——黄包车,还真是难得一见啊!</h3> <h3>  这里到处都透露出古老的文明。</h3> <h3>  各种传统的名小吃应有尽有。</h3> <h3>  这个小剧场时常就有演出。</h3> <h3>  罗荣桓,肖华在安东。</h3> <h3>  这是习仲勋在朝鲜访问回国在安东调研。</h3> <h3>  在这里还能看到张作霖的照片,使我很是惊讶。</h3> <h3>  张作霖的字很是了得,不仅仅是兵匪气十足军阀啊。</h3> <h3>  有其父必有其子,少帅的字也很有风骨。</h3> <h3>  我和爱人同游丹东。</h3> <h3>  我曾多次来丹东看断桥了,但今天还是把看断桥当作我这次旅游观光的重点。</h3><h3> 鸭绿江断桥位于中国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江岸路鸭绿江畔,是原鸭绿江大桥被炸毁后的残余部分。</h3><h3> 断桥上方 “鸭绿江断桥”的金字牌扁,是由时任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同志题写的。</h3> <h3>  鸭绿江断桥为鸭绿江上诸多桥中第一座桥。1909年5月动工,1911年10月竣工,由当时日本朝鲜总督府铁道局所建。</h3><h3> 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丹东市唯一一个国家级保护单位,2016年12月,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h3><h3> 此照片为断桥桥头上的以彭德怀为主要人物的雕塑。</h3> <h3>  朝鲜战争爆发后,我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从安东(今丹东)、河口和辑安(今吉林集安)三个方向入朝的。</h3> <h3>  这张照片说的是,这座桥日本人最初先在朝鲜开始施工,边施工边与清王朝交涉,清政府被迫同意日方在中国一侧修桥的。</h3> <h3>  朝鲜战争期间,由于该桥作为中方支持朝鲜前线的交通大动脉,具有突出的战略意义。1950年11月8日至14日,美军多次派出B一29轰炸机轰炸,大桥被拦腰炸断,朝方一侧钢梁落入水中,並有三座桥墩被炸塌,第一座桥就炸为废桥了。</h3><h3> 中方所剩四孔残桥保留至今。习惯上称“断桥”。我国于1993年6月动工修整,辟为旅游景点,命名为“鸭绿江断桥”。</h3> <h3>  这是现在的鸭绿江大桥,称其谓“中朝友谊桥”。</h3> <h3>  鸭绿江桥(断桥)原为12孔可开闭式铁路桥,总长944.2米,宽11米,1909年始为铁路桥。1943年4月,日本在此桥的上游百米处又建成了第二座铁路桥(图中左,现为中朝友谊桥),第一桥(也就是断桥)就被改为公路桥了。</h3> <h3>  大桥上部钢梁为曲弦式,共12孔,自朝鲜江岸起1——6孔,每孔为60.96米(200英尺),中方7——12孔,每孔为91.44米(300英尺)。桥面为钢梁及木板铺设,桥墩为钢筋混凝土浇筑,外砌花岗岩。</h3> <h3>  鉴于当时鸭绿江水运发达,为了方便大型船舶通过,将大桥从中方数第四孔,四号圆型桥墩为轴,设计为开式旋转钢梁,可旋转90度,闭梁每转动一次为20分钟,当大型船只经过时,拉响汽笛,以示通过。</h3> <h3>  这就是四号圆型桥墩。</h3> <h3>  这是在断桥四号墩上拍开闭梁</h3> <h3>  这就是美帝国主义犯下的罪证。</h3> <h3>  从朝方一侧这个桥墩到岸边,没有看到桥墩了,那是因为有三个桥墩被美军给炸塌了。</h3> <h3>  站在断桥上拍朝鲜新义州。</h3> <h3>  鸭绿江断桥的朝鲜一侧为新义州,这几年变化也比较大,增加了不少高大的建筑。</h3> <h3>  以史为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砺厉前行。</h3> <h3>  以下几张照片是在游玩过程中随机拍摄的,愿与大家共享。</h3> <h3>  这次丹东一游,从形式上是观景,但更多的是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虽然我们现在都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祖国也愈加强大,但这些都来之不易,我们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而努力奋斗。</h3><h3><br></h3><h3> 以上照片均为手机拍摄,资料大都来自网络。</h3><h3> 谢谢欣赏!</h3><h3><br></h3><h3><br></h3><h3> 孙春习</h3><h3><br></h3><h3> 2019年10月27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