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雅的《告别》和揪心的《悲怆》

荷塘月色

<h1>  昨晚,又一次来到东艺,又一次来聆听汤沐海的上海爱乐,聆听海顿的《告别》和柴科夫斯基的《悲怆》。</h1> <h1>  沪上有数支交响乐团,如上交、东方交响乐团、城市交响乐团、上歌交响乐团等,我对上海爱乐有些偏爱,一是这只乐团的台风很正,谢幕期间不管多晚多累,只要观众有求,一般都会加演返场曲目,二是乐团的选曲一般都不晦涩,旋律优美,与这支以弦乐见长的乐队风格非常契合,适合我的口味,所以凡有这只乐团的演出,只要方便我一般都会欣赏。</h1> <h1>  昨晚开场是海顿的《告别》,海顿,被誉为是交响乐之父和弦乐四重奏之父,他的这曲《告别》,讲来还有一个故事,海顿的雇主尼古劳斯亲王非常迷恋他在埃斯特黑札城堡的宏伟宫殿和美丽花园,每年都要带乐师去那里住留。1772年,亲王停留的时间比往年更长,乐师因为思乡心切,便纷纷找海顿求援,于是,海顿就创作了这部《告别交响曲》,并在末乐章中暗示亲王尽早返回维也纳。首次为亲王演出时,在这段尾声的柔版中,乐手奏完自己曲子,吹熄身边的蜡烛依次走下舞台,最后只剩下两个小提琴手在互相对应和倾诉,亲王最终明白了音乐要表达的内容,满足了乐手们探亲的愿望。</h1> <h1>  这段乐章海顿还是采用他喜欢的奏鸣曲形式。充分发挥弦乐器节奏快速,对比强烈的特点,如疾风暴雨般呼啸而来,表达出强烈的矛盾与不安,尤其是大提琴将这一情绪表达的淋漓尽致。尔后却突然峰回路转,一段柔版飘然而至。先是法国号独奏出无限的眷恋后率先离场。之后小提琴与低音提琴之间的协奏听起来似乎有说不出的伤感,紧接着双簧管、大管、低音提琴……一一退场,最后只剩下两把小提琴两支蜡烛,在昏暗的舞台演奏着纤细哀婉的旋律,曲毕,他们吹熄最后的蜡烛离开舞台,气氛十分凄美,这就是海顿的悲情告别。</h1> <h1> 实际上,海顿的这支曲子只能算是一支小交响曲,一是曲子短,时长不足半个小时。二是乐手少,充其量只是半个交响乐团的配置,但这并不妨碍海顿所用音色、音质和旋律所表达的内容。昨晚登台的乐手除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等重装乐手外,一律站立演奏,颇有宫庭古典巴洛克室内乐的演奏风格,曲子的旋律有着与维瓦尔第的《四季》一样的和谐和舒展,乐曲一一展现了思念,欢愉,向往,缠绵的种种思绪,淡淡的离愁而又摸不到痛苦和悲伤。当一个个乐手们告别舞台,留给观众的是优雅的背影和回味。这种情感分寸是海顿想要的,汤沐海和他的乐手们做到了,留给听众的是留恋和不舍,又是会心的赞许。</h1> <h1> 下半场是老柴的《悲怆》,相比与《告别》的优雅,这可是交响乐中的大曲目。这是柴可夫斯基辉煌一生的最后一支曲子,也是他在情感遭受重大挫折后的呕心之作。此曲旨在描写人生的恐怖、绝望、失败,灭亡等,充满了悲观的情绪。作者所体现出的这类情绪,实际上反映的是在沙俄末期,俄罗斯人民处于被压抑状态的真实写照。从中也能映照岀他个人情感生活的影子。在这只曲子中,展现了内心在晦暗中的挣扎,有优美的回忆,也有痛苦和绝望地呼号。汤沐海和他的乐队,就像一只航船,航行在乌云密布的海面,时而急风骤雨浪拍船弦,时而浪平云散,微风拂面。这只以女性居多,以弦音乐见长的乐队,在老柴痛苦的狂放中倾诉着深情,在汤沐海奔放的肢体中执着地坚守着细腻的风格。再渐弱的尾声中留下的忧伤恰似一首安魂曲,给老柴巜悲怆》的生命一丝温暖的抚慰而画上句号。</h1> <h1> 这首交响曲正如标题所示,强烈地表现出“悲怆”的情绪,同时,又以旋律的优美,形式的均衡,管弦乐法的精巧等优点,展现了柴可夫斯基的音乐特征,此曲是柴科夫斯基作品中最著名、最杰出的乐曲之一,也是交响曲中一流的精品。</h1> <h1> 柴可夫斯基在他的日记上,还把他的四个乐章形容为:青春,爱情,失望和死亡。可谓是一语成谶,在他亲自指挥首演的第六天便凄然离世,真是应了这支《悲怆》。</h1> <h1> 昨晚在乐手的表现中,年轻的首席大提琴女乐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演奏过程极其投入,表现力非常丰富,只是不知道她的名字,她的肤色较黑,暂且叫她黑珍珠吧,相信她坚持下去,一定会走的更远。</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