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课中感悟,磨课中提升 ——记国培计划(2019)湘潭县“送教下乡”初中生物研课磨课活动

团结奋进的1909班

卷首语 <h3>   独行速,共行远。</h3><h3> 敞开、悦纳,让心与心沟通。</h3><h3> 争鸣、分享,让情与情交融。</h3><h3> 研课磨课出精品,成长提升启新程。</h3> <h3>  “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用自己的读书经验开创了做学问的先河。2019年10月15日至18日,湘潭县“国培计划(2019)”送教下乡中学生物“一级研课磨课活动”在青山时代阳光中学顺利进行。</h3> 准备篇 <h3>  屋外秋风飒飒,室内春风送爽。班主任刘艳老师早早等候在开会的现场,用她一贯严谨的风格安排着老师们的活动,与班干部促膝谈心,了解老师们的签到情况,对克服各种困难辛苦而来的老师们表达由衷的感谢,句句沁人心脾的体贴和慰藉,无不感动着研课磨课的老师。班干部也誓言铮铮:绝不辜负领导的期望,将本次研课磨课实现质的飞跃,打造湘潭县教学科研的一张名片。</h3><h3></h3> <h3>  青山桥时代阳光中学作为一级基地校,非常重视此次国培工作,积极筹备,为国培活动提供了全方位服务和大力支持。吴松强校长,为了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亲自调试设备,周密部署学校的各项接待工作,将每一处细节都安排妥帖,让研课磨课的老师们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并在这丹桂飘香的学校开启了研课磨课之旅。</h3> 研磨篇一 <h3>  抽签完毕,各组专家导师身怀使命,进入各自的工作阵地。一人上课,10人智囊团,展现出研磨团队强大的力量。他们用自己专业的素养和超前的创新意识,对刚接手的上课任务不断探讨,生物课上构建数学模型,为突破教学重、难点提供优质的教学模式,实现优化课堂教学的新功能。</h3> <h3>  尤其是二、五、六组的老师们,任务重、时间紧,一切都是未知的探索,他们坚守“阵地”,凝心聚力,火力全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铁棒磨成针”。专家宏观指导,组长临危不乱,分工明确,组员出谋划策。一个组群策群力,充分发挥各自所长。赵川明导师“最抢手”,不仅对二组陈琳老师的课反复指导,还被外组打“包”。一个晚上先回房洗漱,晚上1点后又返回组内对课堂设计进行细处着色。就这样,二组全体成员直到凌晨3点才拖着疲乏的身子回房休息。</h3> <h3>  为了研课磨课成果丰硕,刘艳老师用“超接地气”的事实,向我们传授了观课、议课的原则、方法与步骤。老师们悉心聆听,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研课磨课因之光明灿烂。</h3> <h3>  10月16日上午,陈琳老师、冯美芝老师、雍丽洁老师分别上了一堂亮相课。 亮相课上,陈琳老师沉稳大气,侃侃而谈,建模顺利实现。课堂结构层层递进,语言温婉和煦,引领机智准确,学生活泼、敏锐,气氛热烈奔放,是一堂大放光彩的亮相课。</h3> <h3>  冯美芝老师春风拂面,赞誉之言满溢课堂,充满着老师的慈爱和朝气蓬勃。</h3> <h3>  雍丽洁老师课堂设计梯队递进,将模型的初建——再建——应用贯注课堂之中,充分发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视觉、听觉和动手实践上都拥有了美好的体验。</h3> <h3>  10月16日下午开始了我们研课议课。首先是三位上亮相课的老师针对自己选题建模、构思设计、达标情况等进行说课和反思,并述说上课的感受和课中的困惑。</h3> <h3><h3>  说课老师的一片丹心,打开了听课老师的“闸门”,在专家和组长的组织下,老师们群情激荡,畅所欲言,将自己听课的心得诉说于嘴上,落笔于纸端。一个优点太少,一条建议不够,他们就这样竞相表达对课堂设计的创意,对课堂教学的建设,“逼”得班长不得不以时间为令,保持议课评课的井然秩序。议课评课掀起了研课和磨课的新一轮狂澜巨浪,为初中生物教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内涵和动力。</h3></h3> <h3>  专家王正光老师激动得哽咽:“年轻的后生可畏!这么多先进的教学设备运用起来得心应手。我们老年人望尘莫及啊!”一番感慨,对今天三堂亮相课给予了高度的赞扬。之后,王正光老师以自己的教学经验结合三堂亮相课各自的特色进行了详细而科学的点评,导师专家王正光老师对三堂亮相课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再一次为全体老师进行心灵的洗礼,感叹研课磨课是每一位教师成长路上的奠基石,更是素质教育开花结果的坚实保障。</h3> <h3>  通过一天一夜的研课磨课,老师们受益匪浅。他们或认识到了建模对解决学习问题的强大辅导功能;或从集体的智慧中摸索到了课堂构建的精髓;或从亮相课的课堂中体会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江湖点穴”中;或从议评课的评价中反思自己在教学中忽略的关注点。</h3><h3> 新的一轮挑战课研磨在华灯初上时紧锣密鼓地进行:左建湘老师亲临现场,逐一指导;挑战组各成员积极探讨,集思广益。</h3> 研磨篇二 <h3>  10月17日上午马佳荔、王惠、肖彤三位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三堂高质量挑战课。</h3><h3> 马佳荔老师的一堂《真菌》,引导学生在学习真菌的结构、营养方式、生殖方式等方面构建表格模型,培养了学生的归纳知识的能力。</h3> <h3>  王惠老师讲授的《光合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通过对光合作用影响因素的分析,让学生尝试构建坐标曲线模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h3> <h3>  肖彤老师的课题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带领同学们建构柱状图来理解细胞分裂时细胞数量的变化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使抽象知识形象化。</h3> <h3>  10月17日下午的评课议课除了本次参加“国培计划”的全体学员、导师和专家领导外,更有幸迎来了80位新疆国培项目县管理者一起交流学习。他们对我们此次国培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h3> <h3>  </h3> <h3>  首席专家左建湘主任对项目深度解读,培训主题——构建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并从六个环节详细解读方案,培训理念即人人都要参与,个个都有提升。<br></h3> <h3>  上午进行三堂挑战课的老师进行说课,三位执教者马佳荔老师、王惠老师、肖彤老师将自己的设计理念娓娓道来,说出自己的亮点、不足与改进措施。<br></h3> <h3>  议课环节,老师们各抒己见,提出课堂中的优点,还存在的问题,如果自己教会如何改进。不知不觉30分钟就过去了……</h3> <h3>  每组的优秀代表用精炼的语言总结课堂优点并提出小组讨论后的建议。</h3> <h3>  导师代表赵川明老师对昨天三堂亮相课及今天的三堂挑战课进行总体的点评,又给我们指引了新的方向。</h3> <h3>  新疆国培项目管理者认真记录,并与老师们相互探讨。</h3> <h3>  新疆代表在评课议课活动结束后致辞,并希望湖南和新疆以后有更多的交流学习的机会!</h3> 研磨篇三 <h3>  在亮相课和挑战课之后,专家、导师们,进行了认真讨论,最终一致推选陈琳老师和马佳荔老师进行展示课的精彩呈现。晚上,学员们分组进行研讨,全体成员集思广益,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执教老师虚心接受建议,进行了精心修改与设计。</h3> <h3>  第一堂展示课是陈琳老师执教的《植物的蒸腾作用》(几何建模)。充满青春活力的陈琳老师,经过亮相课和挑战课的层层研磨,几何模型的课堂建构模式更清晰,从识模——初建模——再建模——模型应用,建模的目的更明确,建模素材选择更准、更优、更有梯度!<br></h3> <h3>  第二堂展示课是马佳荔老师的展示课,课如其人,灵动、有趣!“三剑客”的课前导入,充满童趣,一下子就把大家带进了“真菌”世界。在不同类型的真菌学习中,孩子们学会了用自主建立表格进行比较,并能将这种能力应用于以后的学习中。最后争当“采蘑菇的小能手”的小游戏环节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h3> <h3>  两位老师谈到了这次的教学设计与第一次上课的异同点,整体思路、细节更完善,对模型建构的也进一步得到完善,对这次培训主题又有了新的认识!</h3> <h3>  展示课焕然一新,老师们自信从容,模型教学的模式更清晰,建模的目的更明确,素材选取更准、更优、更有梯度。对教材的理解更深入,细节处理更到位,师生互动面更广,形式灵活多样,教学效果明显。两位老师为我们呈现了两堂精彩而有魅力的生物课。</h3> <h3>  各组代表又带来了一场收获的盛宴!</h3> <h3>  展示课过后,刘素芬导师高屋建瓴的总结及画龙点睛式的提升,引导和鼓励我们生物国培学员们在生物常规教学中,构建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全力挖掘自己的潜能、努力创新,继续打造属于自己的精品课,为乡村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h3> <h3>  学习结束前,班主任刘艳老师收集了这几天的学习成果,并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并高度赞扬了参培老师的敬业精神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最后,交代了下阶段二级研磨工作的注意事项及准备工作。将六个小组成员分成两大阵营,于11月1日分别奔赴花石中学和中路铺中学参加“国培计划”湘潭县中小学“送教下乡”二级研磨。</h3> 总结篇 <h3>  聚散终有时!10月15日至18日,历经四天三夜的国培磨课研课活动接近尾声,初中生物组的全体参培学员与专家团队的老师们合影留念。“研课磨课”活动在愉快、祥和的氛围中落下了帷幕。</h3><h3>“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在每一次的研课磨课中,我们都集思广益,团结协作,我们有思维的碰撞,更有智慧的交流。研修路上,让我们携手相伴,幸福前行!</h3><h3> ——四组全体成员</h3>

老师

研课

磨课

课堂

建模

亮相

三堂

研磨

国培

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