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的堂姑和四胖的故事(上)

海军

<h3>【题记:文学的作用,就是把平淡、无聊的事情,在你的笔下演绎成有趣、有意义的故事。.】<br>四胖,他有三样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是小时候特别胖,肉呼呼的,像尊小弥勒佛,一笑、两只眼睛眯成一条缝,特别可爱、大家都喜欢抱一抱、逗一逗。二是大家还给他起了一个绰号一一高六生。人家高中读三年、他楞是读了六年。三是他结婚摆喜酒,半夜十二点,一百多号宾客,还沒吃上一口饭菜,一个个饥肠辘辘、大冬天的、又饥又寒,颇有怨言,成了笑柄。</h3> <h3>  四胖复姓欧阳、大名叫欧阳柏,是我堂姑的小儿子。堂姑初中即将毕业,赶上了国民经济困难时期、父亲又重病一场,卧床不起,内忧外患,难以为继,经老人介绍,下嫁到了县境最南边的尖峰山区,据说还沾亲带故,究竟是姑表亲还是姨表亲、沒人说得清,反正有句土话说得透底:卵上一根筋、沾上都是亲。 大概是八竿子才打得着的戚,或者是哪一根肋骨上的亲。为什么说是下嫁、一是堂姑系初中生、也算是小知识分子,嫁给一个沒上几天学的山民,岂不是屈尊。二来她是城镇戸口、吃商品供应粮、嫁给农村戸口、亏大发了,三者她才十八岁,豆蔻年华、青春洋溢,嫁给二十好几的欧阳树,老夫少妻、心有不甘。但说一千道一万,吃饱肚子才是大道理。尖峰山区虽不是稻米主产区,山高水冷、冷浆梯田,大的两分、小的才几厘面积,人说尖峰山人割禾、有的担就担、沒的担就驮。而且,种的是红米、耐寒也耐旱、也不易倒伏,就是产量低,但米饭很好吃,山里人一般是切上一大半的红薯粒伴在一起蒸,后来,由于产量太低逐渐淘汰了,以致于现在买红米,还要花好大气力,才能买到几斤尝尝新鲜、换换口味,山区还有五大宝:药材、木材、红薯、木薯、芋头,还不包括荞麦、南瓜和粟米。尤其是木薯,只耍第一次栽种,就不需要人照顾管理了、年年有收获、这种薯、当地人叫脚板薯、扁平、如巨人的脚板。皮红、肉也红,无论是炒蒸煮、十分抗饿。堂姑家面对五担米和十袋木薯红薯的聘礼、明明不愿意,但咕咕直叫的肚子不争气、实在无法抵御这种诱惑。以致于堂姑的父亲,十多年后还自责:八个儿女、他最对不起的就是老四了。但他不得不承认,不是欧阳亲家的接济,60年的三年自然灾害的难关,起码,他是挺不过去的。</h3> <h3>三。 堂姑开始对父母心里有怨,耿耿于怀,也不知偷偷在被窝里流过多少泪。每次回娘家、其实路太远,也回不了几次,但她和父母有了芥蒂,话不投机,说不上几句,而是向大伯母倾述心扉,还会嚎陶大哭,我奶奶都会拍打着她的肩膀:姩呀姩、亏了你一个、救了一家人啊。这都是做女人的命,嫁鸡随鸡 嫁狗随狗,嫁根扁担抱着睡、嫁个猴子满山走。不过、欧阳树仔年龄虽说大你好多,但人老实、憨厚,善良,三棒槌打不出一个屁来,大就大点、知道疼人,儿啊、你憨人有憨福,说不定还是前世修来的福呢。堂姑后来一口气生了两女三男,以为沒得生了,最后还生下四胖。小镇上当时许多女人,饿得都断了经,那三年,小镇的出生率惊人的低,而堂姑居然三年两个,奶奶略懂乡医、她估计木薯起到关键的作用。后来、科学家发现木薯里面富含维生素植物蛋白质和黄体酮素,印证了奶奶的分析判断。到了四胖出生、城乡生活都有了起色,四胖生下来,八斤重、抱在手上沉甸甸的。脸上的肉都堆不下了,下巴有三层,小胳膊一圈一圈地,堂姑带他来拜年,也会带来山里的特产:番薯干、木薯干、葛粉、豆子、红米、还有茶叶、银杏叶,堂姑说银杏叶泡茶、醒脑提神。有一次,家来了一个朋友,看到了银杏叶,说这可是稀罕物,哪来的?说话间,他伸手抓了一大把扔进茶杯,沒想到喝了不久、脸色惨白,大汗淋漓,眼冒金星、幸亏奶奶赶快泡了一杯红糖水灌下、才缓了过来。奶奶说他本是低血压,银杏叶是降压良药,不出意外才怪哩,奶奶可喜欢四胖了,接过来想抱一抱、差点失手掉地上,奶奶说:这孩子、太壮实了。像个秤砣似的,这孩子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大脸大耳、手长脚长,一看就是福禄寿三全,自带金贵八字之命。姩呀姩,还是你有福气。以后你就等着享他的福吧。</h3> <h3>四,山涧小溪哗哗地流淌、日子一天天、也在不经意间悄然过去,转眼四胖初中毕业了。山间竹林、笋芽在地底下蜇伏,一旦钻出地缝,沫浴春风雨露、嗖嗖地往上长。圆骨嘟嘟的四胖、一年一个模样,稚气渐褪、嘴唇上有了淡淡的茸毛,嗓音也不再尖声奶气,有了小伙子的阳刚,尤其是才十三四岁,居然长得一米六七,堂姑身材硕长,苗体,弥补了欧阳树的不足,俗话说,爷矮矮一个、娘矮矮一窝。欧阳家的儿女们都随堂姑,一个个出落得水灵灵、英俊潇洒。暑期,堂姑和欧阳树、四胖一起来家,这树仔姑父平时死活都不肯出门,说是自己不会说话,山里人不懂文明礼仪,也睡不了城里软绵绵的大床(席梦思),这回换了一身新衣新鞋,肯定是有大事情。沒等喝几口茶、堂姑开口了,原来是为了四胖上高中的问题。四胖中考成绩,在他们乡中学,还算中上水平、有380多分,这个分数上普通高中不成问题,虽然不能录取到一中的重点高中,但按学区,进四中普高完全没有问题。可是、欧阳树不知道听了村里谁说的,说上四中纯粹是浪费时间、虚度光阴,三年后笃定是无果无望,于是,他对堂姑说:赶快上城里、找你的大侄儿、他当过校长,教育界肯定熟、托他寻个关系,开个后门,说什么也要进一中。听了堂姑的话、我不禁莞尔一笑,看来嘴笨之人、脑子不笨,他是茶壶里煮饺子、有嘴倒不出,考虑问题蛮周全深刻。我答道试试看,姑父说不是试试看、而是一定要办成,我、我们欧阳家都会念着你的好。说话间、脸憋得通红,也结结巴巴的。堂姑似乎听得很难受,抢过话来:他的意思是,他们欧阳家祖上也出了好多大文人,他们这一支为避乱迁到大山里,好多辈再也沒能出过一个秀才,也没考上一个中专生。欧家人都说断了文脉,愧对列祖列宗了。现在家境好起来了、姐姐都出嫁了、几个兄长也娶媳妇了、几个人供他上学没有多大压力了、四胖的事、姑姑姑父求你了,你千万别推辞。他读得出读不出,那是他的造化,是他的命。作为父母,我们要尽最大的力气。话说到这个份上,望着他们充满渴求和希望的眼睛,无法拒绝,别无退路,但我还是有所保留:重点班绝对是进不去的、起码要550分以上,普通班么,我想办法吧。</h3> <h3>四胖考了这么多分、平心而论、应该说还是很不错了、并非堂姑所言欧阳家断了文脉、也不是山里孩子缺少慧根,也不是学习不下苦功,山里的教育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资源贫乏,师资奇缺。四胖的爷爷搭在邻村读了两年私塾,来回走十里山路。四胖父亲、上面派来一个老师,一个人开始教6个学生,后来一年一年滚雪球一样,有三个年级21名学生,采用的是复式教学。什么是复式、就是三个年级同在一个教室,一年级上语文、二年级便上算术、三年级则练毛笔字,每个环节十五分钟,音乐、体育课则上大课、一个小操场、做了乒乓球台、跳跳绳、做做操、兰球是不能玩的、稍不注意、滚到山沟,捡球要一个多小时。直到六几年、上面要求学校办到贫下中农家门口、大队才建了一所小学,五个年级、六个班、六个老师,其中一半还是赤脚老师、且都是公社从其他地方调剂来的、尖峰山大队还挑不出本土人才,四胖的姐姐和哥哥们,都是在这个小学读、有的读三年、四年,只有最小的哥哥坚持读完小学毕业。初中则到公社所在地松木坑,一听也是个山沟沟,比司徒青桐那里的新黄初级中学规模更小、条件更差、教学水平更低。四胖是住校生,星期六下午回家、学校会提前上课放学,还是要紧赶慢赶,一路小跑,才能在太阳下山前赶到家,走夜路、那是很瘆人的、虽说沒有虎豹、但山里有狼、有野猪、还有其他野兽。好在尖峰山村有十几个同学.做伴、一路上唱唱歌,说说话,十多里山路.对山里长大的孩子、小菜一碟、不在话下。星期天午饭后、堂姑便开始给四胖准备一星期的东西,兵马一动、粮草备齐、无非是些许腊肉、哥哥们从小溪里摸来的小鱼干、山间竹笋,林间蕨菜,腌渍的萝卜、山芋、木薯、南瓜干,用大竹筒装好,米用小布袋扎紧(林区有回供粮)等四胖给家里背回一大梱干柴,村口大樟树早已有人扯起嗓子叫集合了,尖峰山村的孩子们,又要出发了。</h3> <h3>托了好几个人,请了几次客,喝得几次酩酊大醉,稀哩糊涂,总算完成了堂姑的托付,可怜天下父母心,当我把这个消息托公社工作的一个同学,辗转告诉她,据说堂姑两人居然哭了,为什么说辗转、是因为当时沒手机,用的是摇把子电话,同学充当了信使、骑一部自行车、能骑则骑、骑不动就推。同学见状、甚为感动,也有些许遗憾。他说自古寒门难出学子,农家子弟鲤鱼跳跃龙门,首先就输在起跑线上,真正能凭实力考出大山、真乃马中赤兔、人中吕布、凤毛麟角,文曲星附身。但愿你所说的四胖,有一个好前程。他很想见一见四胖、可是他随父兄上山搞毛竹林抚育去了、带足了干粮,一干就是一整天。但愿不负父母心、不负你老哥的一番良苦。</h3> <h3>孔夫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孔夫子一方面因材施教、另一方面又说有教无类,以致我云山雾罩。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时候没有升学率的困扰、更无所谓的高考指挥棒。教育一旦围绕升学率,便滑入怪圈与歧路、小学、初中、高中都分成几类、三五九等,校内还分重点班非重点班、名称眼花瞭乱、什么零班、尖子班、冲刺班、加强班……当然、师资的配置,设备的使用都向重点班倾斜,择校、择班、择班主任成了许多家长的心病和压力。愈演愈烈,所幸现在已引起重视、已经纠正。四胖所在高一〈八〉班、是个普通班、俱是重点班挑完剩下的,而四胖又是班上入学分数最后的几个之一。老师也非一流师资,教这种慢班、自然、有的老师,教的积极性无从说起,教之惰、自然学之怠,有些人都有自卑心理,总觉得矮人三分。挺不直腰板、连打食堂吃饭、也泾渭分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重点班的学生一个个脸上洋溢着满满的优越感和洋洋的得意。对此、四胖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也暗暗地憋足了劲、虽没到头悬梁 锥刺股、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早读、他总是第一个出现在教室,晚自修,是他最后一个熄灯锁教室门。他的班主任是我高中同学,他是这样评价四胖的:勤奋有余、基础太差。死记硬背、方法不当。他说一眼就能看出山沟沟里教出的学生、缺乏灵性、思维僵化,不是可造之才。班主任姓林,当年了不得,语数英理化生、门门功课名列前茅。当时无学霸一说、但成绩好、是师生一致公认的。后来下放农村,不得不放下笔,用锄头在田野上耕耘、书写一行行诗句。这个仁兄迷恋上写诗、先锋派、尝试派、人生派、朦胧派……,以致恢复高考那年、数理化都还给了殷殷教诲的恩师,作文,他居然写了一首二百行的新诗,据说阅卷老师有两种不同意见和评判,甲说难得一见好诗、犹如一缕清风,情绵意切,立意新颖。乙说明明提示不能写诗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实属叛逆、要么就是白痴、结果作文判为零分。好在那一年参加高考者都无充沛的准备和复习,好在大家都是空白、好在林诗人基础扎实,他后来考上了师专中文系,是一个被教书匠耽误了的诗人。他因为种过五年田、深知农村孩子的求学困苦与艰辛,所以对农家弟子厚爱三分,恨不得使出浑身解数,让他们跳出寒门、走出大山、步入城市现代文明社会。这位充满激情和浪漫的诗人、带了几届、都是普通的慢班,俨然老资格的师骨了,阅人虽不是无数、但诗人的敏感和犀利的目光还是很准的,他说四胖非可造之才、无疑是作了判决、理想是美好的、可现实很骨感,林诗人的注释很婉转又暗礁重重,很残忍。这家伙狡黠地对我说:作为班主任、我实在开不了口,你是亲戚、好多话由你来告诉欧阳柏、是最实宜的。"去你的,你太坏了,我不做这个恶人”,我心中还在想,我不坏、更不笨,我怎能伤了四胖的自尊,戳破他心中美丽的肥皂泡,更不想给信心和希望满满的堂姑姑父、从头到脚、浇在一盆冷水。</h3> <h3>林诗人真是一个乌鸦嘴,也颇像老费瞎子一算一个准,三年高中、三年补习班,四胖命运多舛,对他不公、好像那高考成绩、总和他开玩笑,每次都俳徊在录取线下、犹如温暖计的水银指示、就是上不去。就像一道迈不过的坎,一个解不开的绳索疙瘩。堂姑声声叹息、一抔愁绪。闷葫芦堂姑父则如霜打的茄子🍆,只知道一筒一筒地抽着自己种的旱烟,抽得厅堂里乌烟瘴气,要么就是捧着那本发黄的线装书《醉翁亭记》,他自认是这本书作者的后人、因此、尽管开始时,他字也认不大全、意思就更不甚了解,但只要有空,就读,高兴时看,烦闷时也看。近段时间,更是看得老泪纵横。他的心里有愧疚、有失落、还有莫名其妙的疼。四胖读了六年高中、毎个学期都要一笔不小的花费,四胖两个姐姐都早已出嫁、三个哥哥也已成亲,俗话说:男主外、女主内,可堂姑里处都是一把手、安排得井井有条、有条不紊,堂姑的威信和凝聚力,还维系着整个大家庭,掌握着领导权和支配权、三个儿媳每人都有分工、一人烧一夭饭、轮流值班,可大家还是喜欢吃老掌柜的手艺。几样大事、喂猪包括剁猪菜、做笋的蒸煮晾晒、洗衣的还要包干卫生。兄长们对四胖上学,不管心里咋想,但嘴上沒吐出半句反对话,但三个嫂子、俱都是沒念多少书的农村妇女、心直口快、心胸也未必宽广、口无遮拦,不时会冒出几句咸不咸淡不淡的牢骚,大嫂边喂猪边用勺子敲打:辛辛苦苦喂一年、全都贴进无底洞。花了多少头猪的钱,丢到水里还能听到响声。二嫂一边晒着咸笋干一边说:不是那个命、别生那种病。你以为谁都是文曲星下凡呀?命中注定,半升筒里拣八字,你是八角的命、永远别想满一升。三嫂没有她们说得那么尖酸刻薄,她也说不出口、三嫂茶花和四胖是乡初中的同桌,且互有好感、隐隐约约有几分朦朦胧胧的爱意、农村女孩子上学迟,初三巳十五六岁、无论心理还是生理、都远比男孩子早,所以、茶花对四胖是很心仪的,一米六七、硕长的身材、阳光帅气,成绩在班上也在前几名,所以,她尽可能打扮自己、有意无意,总想接近四胖,要不是少女的腼腆,她那个爱字早就说出口了。同学们也看在眼里、经常拿他俩开玩笑,茶花不仅不害羞、不嗔恼,反而笑得更灿烂。倒是四胖茫然不知所措,挥挥小拳头:别乱说、再说揍你了。茶花进了五中,只上了一个学年,就辍学回家了,她越读头越大,越学越不感兴趣,干脆在家帮着母亲料理家务。第二年、赶上欧阳家来提亲,开始以为是四胖、激动无比,一听是老三欧阳桐,个头比四胖差不离,也是那么方头大脸、四胖在县城上高中、将来或许会考上大学,那时,还会瞧得起自己吗?再说她也等不起。山里女孩子、过了20岁、就是老姑娘了、村里人背后会戳戳点点、说三道四的。就这样,茶花成了四胖的三嫂。现在己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茶花说:高考、高考.多少人哭多少人笑,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其实、做农民有什么不好、山青水秀、空气清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连米、菜,也新鲜无比,没有污染。她拿乡中学的李老师举例,师专毕业,分在山里,要不是中学食堂大师傅的女儿杜鹃不顾一切嫁给他,在山里可能连老婆都难找,现在两个孩子四口人、靠他那一百多元的工资,要不是杜鹃能干、要不是老丈人小舅子帮助,那日子还不知道怎么过呢?<br>(请看四胖的故事一一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