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第六届“励耘杯”青年教师基本功技能决赛――学思行

杨丽丽

<h3>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合作办学平台第六届“励耘杯”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决赛(小学语文组)观摩心得 <br>(王吉华)<br>本次大赛来自北师大平台的老师们带来的《掌声》《慈母情深》《麻雀》《鸟的天堂》《大禹治水》学思课堂,每个老师通过精心的备课,做到启发式,探究式,创新式的教学,在把握不同的学情上创新出不同的课堂形式。<br>1、注重了文本细读。所有授课教师都能通过文本的详细阅读,对关键词、中心句、精确的语义分析,从而实现对文本意义准确、透彻的解读。比如老师抓住了“慈母情深”引出了全文的中心。老师抓住动词等于抓住了母亲神态和动作。<br>  2、注重学法指导。在《麻雀》授课中余老师把握单元目标,在课文中对“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进行阐释,不仅理解知识,也掌握了作文的写作方法。<br>  3、注重讲练结合。这点老师做得特别好,她巧妙地利用了课文的精彩句段,要求学生表达对母亲的感激。<br>  4、教学形式多样。比如老师设计的读一读、摆一摆、演一演、想一想等环节,寓教于乐,非常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使学生真正愿学乐学。<br>  5、能运用多媒体教学。比如肖老师的课件图片丰富、资料齐全。杨老师的准备的语文教具为学生理解文本起到了关键作用。</h3> <h3>(高静)数学学习心得:<br>通过这两天的学习,我对于数学课堂有个更新的认识,如何将生活抽象成数学问题,如何将文字表达转化为数学符号、如何在数学课堂元素上增添色彩……这等等的问题都源于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赛后王玉起教授和毛彬湖教授共同提出,在整个数学课堂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引导学生从一般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对于教材的研究必须透彻,在此基础上教师还需在自己的知识层面上建立一个从小学到大学的知识链,要明白自己现阶段所教的知识在整个体系中所占的重要性是什么;这几天听课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长沙县百熙实验学校的吴蔚老师,她的课题是《探索与表达规律》,她的整个课堂完全是从基础到复杂、从一般到抽象,让孩子们从生活中常用到的日历中观察数字之间的“神秘关系”,从观察到猜想,最后自主验证,整个过程全部以学生为主,举一反三,不仅从“数”上找到规律,而且会从“形”上验证规律,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在整个课堂上从头贯穿带结束;珠海市金鼎中学的崔旭老师、北师大盐城附校的陈翠老师、北师大亚太实验学校的白月欣老师在例题和情景的选材上贴近现代生活,与时俱进,在传递知识的同时,将德育内容引进课堂,内容上也有明确的育人目标;本次的学习意犹未尽,反思自己的课堂需要成长的太多,提高学生思考能力的同时,必须保证自己的思维能力,数学课堂更注重的是“思维型课堂”,乔老师说的很对,在数学课堂中,创造情景将孩子们带入课堂,而不是将知识生硬的抛给孩子。</h3> <h3>(小学英语组刘洁惠)观摩心得 <br>这一次大赛的主题是“聚焦核心素养,践行学思课堂”。在最后的总结会上,一位北京市西城区的教研员&amp;高级教师说到一句话,一位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最重要的两种能力,思维和语言。在观摩学习十节北师大附校老师们的小学英语课之后,我非常认同“思维”和“语言”的重要性,其中亚太陈老师的课我印象非常深刻。陈老师的课是唯一一个能基于文本教学,又能高于文本,升华主题意义的一堂课。陈老师的问题设计:<br>【记忆】What did you do for your mum?Was she happy?<br>【理解】What did Tom do? Was his mother happy?<br>【分析】1⃣️Why is the room clean?Why is the room messy?<br>Because Linlin and xxxx help Tom tidy the room.<br>2⃣️ Why is everyone happy at the end?<br>【创造】Family rules. What you should do? What you shouldn’t do?<br>陈老师对文本解读很深入,就是因为这一点,她的课堂结构具有非常明显的层次性,从语言的输入、文本的学习,再到文化价值观的渗透,和语言的创造性运用,都体现了这位老师对于小学课堂中深度学习理念的一种理解。她的这节课也体现了王蔷教授在近几年提出的英语学习活动观,从语言的学习理解到应用实践,再到迁移创新。层层递进,层层深入,切实的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文化意识。反思我自己的课堂和对英语教学的理念,我需要去多多磨练的就是在这种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引领下,去把教学设计、课堂实施这每一环的不断反思、研究,研究、反思,最后实现自我的成长。</h3> <h3>(初中英语组陈梦麒)观摩心得 <br><br>在初中英语组比赛结束后,王京华教授为参赛教师和观摩教师指点迷津,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建设,到以人为本的学习情境设计方法、教材设计依据等方面细致地解读了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其中她说到,学生顺畅的输出是建立在丰富的输入之上,教材不是进度,学生的反馈才是我们的教学进度。<br>说到一句话,英语教学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从“理解”到“表达”,从听、读环节入手去理解,以说和写表达出来。<br>在观摩学习十节北师大附校老师们的人教版英语课之后,其中朝阳附属中学的屈雪景老师的课令我印象非常深刻。屈老师的课不仅能基于教材理念,整合各环节内容,又能合理设计情境,问题设置适合学情,学生们顺畅的输出了所学知识,是非常舒服流畅的一节课。<br>①guess what's my hobby?从猜测老师的兴趣,拉进和同学们的距离,接着拿出礼盒让学生猜测球类,也让学生们头脑风暴出许多关于球类的词<br>②在听力环节,每播放一页需要完成的听力题时,屈老师会引导学生应该如果完成该类型的题,而不是生硬的将做题方法交给学生。<br>③文本中是一位同学忘带乒乓球拍,向另一人借。屈老师在此听力环节前,先出示两组不同的对话,让学生自己体会礼貌用语,渗透了情感价值观。<br>④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环节是,屈老师提前找了两位外教拍摄了一组以动作为主的视频,让同学们猜测对话,并自己编写对话配音。巧妙的输出了本节课需要掌握的借句型“I don't have....”&quot;Do you have it?&quot;<br>屈老师从语言的输入、文本的学习,再到情感价值观的渗透,和语言的创造性运用,都体现了这位老师对于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贯彻。反思我自己的课堂和对英语教学的理念,以后我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在研读课本、研究学情上,做到理论联系实际!</h3> <h3>(初中道德与法治)程晨观摩心得<br>来自各个附校的十位老师的课堂各有千秋,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这些闪光之处对于今后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启发。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老师的总体素质都非常高;老师用人格魅力主导学生;老师们的语言都非常简洁流畅和富有感染力;而且还有很多很有创意的板书设计,比如“知识树”、提前制作好的“字贴”、还有和学生一起完成的“爱心”板书;老师的教学设计也都能做到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并且能够充分挖掘教学资源,而且教学过程都非常的完整,始终用活动和情境开贯穿其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且特别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言传身教。</h3> <h3>(初中生物)王银娇观摩心得<br><br>初中生物组10位选手,带来了精彩的课例,来自北师大克拉玛依附校的马晓伟老师,《动物的运动》一课,给我带来启发。课堂开始,马老师带领同学们做拍拍操,感受运动的乐趣,然后倒入提问,运动时,人体主要有哪些系统参与?他们各自起什么作用。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关节结构的观察、最后用鸡翅让同学们感受肌肉牵动骨绕关节运动,最后播放女排夺冠视频,将运动与为国争光联系起来,升华课堂。<br>最后专家点评,专家们字字珠玑,句句精华。一堂好的生物课是什么样的?1.讲理,从问题入手,落实到生物学现象,落实到生命活动规律,通过事实分析概念、原理,是一个思维活动的过程。2.倡导探究性学习;3.面向全体学生,课堂的主角是学生,教师的作用是提供,提供素材,学生想什么、做什么,教师引导学生,课堂上要给学生留白,思考的空间,探索的空间,最后课堂的评价要实事求是,不夸大。一堂课,留给学生的应该是深度的思考,而不是表面的热闹。<br>很幸运能到现场观摩来自北师大附校的优秀教师带来的课例,学习很多,收获很多,用此次所学提升自己,上好每一堂课。</h3> <h3>(小学体育组)黄开勇观摩心得<br><br>来自北师大克拉玛依附校的王继婕老师上的是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课程 ,首先是本课的整体设计都是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课堂常规很重要,在这一点上,老师把握得很好,导入部分创设情境,老师年轻而又有活力,她上的这节课就和她的人一样,非常有活力,充分体现了 自主、有效 四个字,导入新颖而又目的性极强,老师让学生自由学习,自由组合,有效的激发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同时,老师的及时评价和鼓励也是非常值得我学习,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也尽量多表扬,少批评和指责。而且教学中,老师也适当的参与,加深了师生的感情,融洽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音乐的运用,让孩子不仅锻炼了身体,还陶冶了情操。通过这节课,我深深感受到要想让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和能力的提高,必须先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沿着学生身心变化这条主线来设计课堂教学模式,安排合理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在教法实施中,老师设置的练习由易到难,让学生不断向新的目标挑战,并不断收获成功的喜悦,提高自信心,结束的放松活动融入新疆舞蹈动作,充分考虑地域特色,可见,体育课对于老师的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我们争取做一专多能的体育教师。</h3> <h3>  励耘杯大赛,让我们这些热爱教育,爱学生的老师们聚在这里,本次美术比赛课堂中老师们体现了超强的综合性,丰富性,在同课异构课程中都各自上出了自己的特色,增加了各种新的现代教学手段例如:微课的制作、白板的使用时刻更新学生的教学课堂情况,能根据学生有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努力体现课标,并增加学习的愉悦性。<br>《好吃的水果》美术课中运用到猜水果,切水果等游戏活动,让学生提高积极性,并能专注地观察事物。《飞天》美术课程中老师用到穿越时空、探秘等情境融入到学习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生活日用品的联想》美术课老师变身魔术师让学生具备魔法一样学习运用多种联想的方式将勺子变身艺术品。<br>最后专家吴宁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美术示范课《动态之美》让我们直观地体验到课堂的规范性,实效性,主体性,探究性在课堂中的体现,充分让学生融入到快乐的学习中,值得我们学习与思考,我既要有青年教师的热情,专注,也要多学习思考如何做好教学,课堂语言,动作更加规范,更加有时效性,注重学生为主体,让每一个学生有更好的体验感。</h3>

老师

课堂

学生

学习

观摩

教学

北师大

文本

附校

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