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9年10月18日上午,来杭培训的第五天,我们一起聆听全国第一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浙江省名师名校长工作站心理健康教育首席导师兼德育导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国培专家钟志农老师的讲座:《善待处境不利的学生——校园危机干预的再思考》。</h3> <h3> 面对频发的学生轻生等校园危机事件,我们不禁深思:校园危机是否可防可控?该如何干预危机,防止不幸事件的发生?</h3><h3> 钟老师从“生命教育”说起,以几个实例说明了青少年中处境不利学生的五个特点: </h3><h3> 1、明显的孤独感和失落感。</h3><h3> 2、缺少心理支持,表现无助。</h3><h3> 3、陷入恶性循环。</h3><h3> 4、自我防御心理极强。</h3><h3> 5、处于潜在危机的边缘。</h3><h3> 这些学生或因学业挫败,或因同伴交往障碍,师生关系紧张,亲子关系障碍等因素,被同伴欺负、受到教师指责、缺乏家庭关爱等,他们容易陷入孤独、焦虑或自卑等长期恶性循环的不利情境,如果不及时发现或处置不当,他们就容易成为高危人群,成为校园危机事件的主角。</h3><h3> 此时及时干预就至为重要!我们教师要克服“观察者效应”,准确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正确归因,结合学生不同年龄段特征采用不同的应对策略。</h3> <h3>学业受挫的应对策略:</h3> <h3>同伴交往障碍的应对策略:</h3> <h3>师生关系恶化的应对原则:</h3> <h3>亲子关系障碍的应对策略:</h3> <h3> 在讲授过程中,钟老师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方式将他亲自参与的校园危机干预案例与我们进行了分享,使我们更深刻地体会校园危机可防可控,需要我们教师、学校、社会各方的高度重视!</h3> <h3> 培训中,学员们专心聆听,认真记录。<br></h3> <h3> 感悟分享:校园危机干预任重道远,家校应该紧密联系,坚持预防为主,重在危机发生之前做到见微知著,巧妙化解潜在危机!<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