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闽台缘博物馆

江南风

<h3>  闽台缘博物馆,位于泉州西湖北侧,占地154.2亩,面积为23332平方米。博物馆主体建筑四层,高度为43米。其入口处的“九龙柱”,高19米、宽2米,是大陆最高的一对“九龙柱”。主体建筑前倒影池,长74米,宽18米,深0.2米,通过水泵抽取倒影池水源源不断向外流动,象征海峡两岸关系源远流长。去时大雨,室外未多停留。</h3> <h3>  “闽台缘”主题馆分远古家园、血脉相亲、隶属与共、开发同工、文脉相承、诸神同祀、风俗相通等七个部分。</h3> <h3>  远古家园。福建与台湾,一水相连。第四纪更新世冰河期间,海平面下降,海峡几度成陆,古动物和古人类不断迁徙岛内。冰期结束,海平面上升,闽台两地先民冲破海峡惊涛骇浪的险阻,仍然保持原始文化的密切联系,共同开辟了远古的家园。</h3> <h3>  血脉相亲。闽台同根同宗,血脉相连,骨肉相亲。自周秦开始,闽越族人民渡过台湾海峡,成为台湾原住民的重要组成部分。</h3> <h3>  宋元时期,福建人民移居台、澎渐众,明清时期出现多次移民浪潮。迁居台湾的福建人与当地的原住民一起披荆斩棘,共同开发台湾,使台湾社会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h3> <h3>  大陆旅台画家冉茂芹所绘巨型油画作品《先民渡海一海峡夜浪》,描述移民渡过台湾海峡时遭遇大风大浪,九死一生的情景。</h3> <h3>  闽台神主牌。中华传统文化流行祖先崇拜,神主牌是纪念祖先,惠泽子孙的象征。闽、台人民都有奉祀神主牌的传统。福建移民渡台后,往往在各宗族祠堂内,奉祀“唐山祖”和“开台始祖”的神主牌。</h3> <h3>  隶属与共。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我国一直对台湾行使管辖权和领土主权,历代中央政府注意对台湾的开拓经营。尤其自宋元以来,中央政府更加重视经营管理台澎地区,逐步建立各种行政、军事机构,加强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h3> <h3>  施琅(1621-1696),字尊侯,福建晋江衙口人。原为郑成功部将,后降清,先后任同安总兵、福建水师提督等职。1683年,率清军水师攻台,迫使台湾郑氏政权投降。其后,在台湾弃留问题的争论中,力主保留台湾。为清初平定台湾、国家统一作出重要贡献。</h3> <h3>  台隶闽省。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立一府三县,台湾成为福建省的一个府。1684年至1728年间,台湾和厦门同属台厦道,先后称为“福建分巡台湾厦门兵备道”、“福建分巡台湾厦门道”。1728年以后,台厦道改为台湾道、台湾兵备道,但始终不离“福建分巡”4字。此后,一直到1884年的200年内,台湾都隶属福建省管辖。</h3> <h3>  东山“班兵墓&quot;。清代从福建各营抽调兵士到台湾戍守,三年一轮换,俗称“班兵&quot;。赴台戌守士兵死后归葬的墓地称“班兵墓”。</h3> <h3>  刘铭传(1836-1897),字省三,安徽肥西县人,淮军著名将领。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后,受命以巡抚衔督办台湾军务,翌年,台湾建省,改任台湾首任巡抚。在任期间,积极推行新政建设,抚番、清赋、设防、兴修铁路、铺设岛内以及与大陆间的通讯线路、兴办新式教育,使台湾的近代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清台湾布政使衙门正门。</h3> <h3>  共御西方殖民者。十五世纪世界地理大发现以后,西方殖民主义势力东渐,西班牙、荷兰等相继侵入台澎地区,两地人民奋起抗击。1624年至1662年,台湾沦为荷兰的殖民地。荷据38年间,台湾民众不断进行反抗斗争,1652年郭怀一领导的起义是其中规模最大的,沉重打击了荷兰殖民者。</h3> <h3>  郑成功(1624-1662),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1661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在台湾的驻军,收复台湾,开启郑氏在台湾的统治。郑成功死后,台湾民间陆续建立庙宇祭祀,其中以台南延平郡王祠最为重要。</h3> <h3>  闽台共抗法军。中法战争期间,闽台是抗法斗争的重要战场,马江海战和基隆保卫战中,两地将士浴血奋战。在法军封锁台湾海峡之时,厦门和福州成了祖国大陆支援台湾同胞抗击法军的前沿阵地。</h3> <h3>  两岸同反割台。1895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 约》,割让台湾、澎湖和辽东半岛给予日本。消息传出后,举国震惊,北京应试举人千余人签名“公车上书”,痛斥卖国行径;台湾民众群情激愤,台北鸣锣罢市,黑旗军将士和台湾抗日义军等武装抵抗日军。</h3> <h3>  牡丹社事件发生后,清政府委派船政大臣沈葆桢为钦差大臣,全权处理台湾防务,兼各国事务大臣。沈葆桢在台湾一年多时间,开山抚番、修筑城池、为台湾的防务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h3> <h3>  唐景崧(左,1838-1924),字维卿,1865年进士。1887年任福建台湾道,1891年为福建台湾布政使,1894年升任福建台湾巡抚,在反割台斗争中组织台湾军民抵抗日军。 刘永福(中,1837—1917),甲午战争时被清政府任命为帮办台湾军务,率所部黑旗军与日军奋战数月,大战数十次,给日军以重创。 丘逢甲(右,1864—1912),台湾爱国人士,《马关条约》签订后,三次刺血上书,要求“拒倭守土&quot;,后为义军统领,率台湾军民抵抗日军。</h3> <h3>  反抗日本统治。从1895年台湾被割让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日据五十年间,台湾人民奋勇反抗,组织了一次次武装斗争。日本殖民者在台湾推行“皇民化运动”,但遭到广大台湾人民的抵制和反抗。</h3> <h3>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台湾光复。台湾民众欢迎祖国军队,台湾同胞在受降仪式会场外欢呼庆祝。</h3> <h3>  1945年9月,李友邦将军在厦门南普陀寺藏经阁东侧题刻 “复疆”,表达了抗战胜利、台湾回归祖国的喜悦心情。</h3> <h3>  陈仪 (左,1883-1950),字公侠,浙江绍兴人。曾留学日本,在北洋军阀和国民政府军中任职。1934年出任福建省政府主席,1944年任台湾调查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持设计接收台湾计划。1945年出任台湾行政长官兼警备总司令,代表中国政府接收台湾。 魏道明(中,1901-1978),字伯聪,江西九江人。1925年取得法国巴黎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先后担任国民政府司法部秘书长、司法行政部部长等职。1947年台湾行政长官公署改为省政府,出任省主席。 陈诚(右,1897-1965),字辞修,浙江青田人。1922年毕业于保定军校。长期在国民政府军中任职,先后担任军政部长、国防部参谋总长兼海军总司令等职。1949年出任台湾省政府主席,实行“三七五减租”,开展土地改革。</h3> <h3>  开发同工。明清时期,数以百万计身强力壮的福建移民,冒死渡台,他们征服瘴疠横溢、野兽出没的茫茫荒野,筚路蓝缕,竭力于农垦;他们来往于风云莫测的海峡,呕心沥血,命系于商渔。一辈又一辈,用心血和汗水,把袓国宝岛从荒芜之地变为富庶之区。</h3> <h3>  文脉相承。台湾与福建在文化教育和艺术上也有密切的渊源联系,台湾文化艺术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绝大部分从福建直接移植。</h3> <h3>  清末民初台湾供奉孔子或文昌帝君神位的学堂。</h3> <h3>  民间艺术。福建的民间艺术随着闽南人、客家人一起渡台,传遍台湾,并吸收了台湾地方的艺术精华,创造出新的民间艺术,回馈原乡故土。</h3> <h3>  诸神同祀。福建移民赴台,带去祖籍地的神像或香火,台湾民间供奉的各种神灵,绝大部分由福建传入,其祖庙皆在福建。</h3> <h3>  民间信仰。民间信仰有别于正规宗教,它没有系统的宗教理论,没有严格的教规和严密的宗教组织,它兼收并蓄,信仰芜杂。台湾民间崇拜的众多神灵,绝大部分源于福建。</h3> <h3>  风俗相通。明末以来,当闽南百姓大批移居台湾时,把家乡的风俗习惯带到台湾。台湾与福建尤其是闽南,风俗相通,习惯相同,与有生俱来的血缘一样,是任何力量都无法切断的。</h3> <h3>  “乡土闽台”专题展,面积1500平方米,按照“春、夏、秋、冬”四个时节,通过全场景式的陈列手法,展现闽台两地共同的民俗风貌。</h3> <h3>  街道实景,抹不去的乡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