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班级:园林162班</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姓名:陈达</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学号:201621524202</h3> <h3>植物造景的分区以及特点:
全园可划分为五个景区,岳湖景区为开朗空间,是序幕部分,多以列植广场植物为主;竹素园景区为内向的庭院空间,是起景,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以竹林为主景;风荷景区和曲院景区是高潮,是表现了“曲院风荷”主题的部分;密林区则是尾声,使人陶醉于自然之中,有回味不绝之感。<br></h3> <h3>植物组团分析:
1、采用混合式种植形式,在入口处进行障景的设计,让人在接下来的游览中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以香樟+栾树+五针松+四季桂+鸡爪槭+小叶紫薇+黄金间碧竹+金边黄杨+杜鹃+绣球花+沿阶草为植物景观的配置组成,再通过几块景石的点景搭配,使其更为生态自然,富有韵味。同时,在竖向空间上丰富了变化,在横向空间上也延伸了植物景观的观赏视角;而在季相表达上,除了四季桂的味道及色彩变化之外,再加上小叶紫薇、杜鹃、绣球花等不同季节的花色对比,构成了四季入门景观的变化特点。<br></h3> <h3>2、采用混合式的配置手法,是一处桥头处的植物组团,以龙柏+柳树+木芙蓉+火棘+金边黄杨+红花继木+沿阶草为植物搭配,纵向空间的植物层次尤为丰富,特别是通过颜色和形态的对比以及不同植物的不同季象表现来加深了空间的纵深感。<br></h3> <h3>3、此处是大草坪后的背景植物组团,采用了群植的方式,以自然树种群植作为天然屏障,柳树+香樟+乌墨+乐昌含笑+枫杨+金边黄杨+金桂+红花继木+星点木+鸡爪槭+红叶石楠+枸骨为植物配置组团,围合出了一个半封闭式的草坪空间,同时,在竖向空间上不同树种高低错落有致,天际线也自然衔接天边,使得长条中间景石更为突出,两侧的水边柳树和道路旁枫杨小组团也独具特色,在草坪正前方还设有休闲座椅以供休憩,同时也是最佳的观景视角。<br></h3> <h3>桥梁造景特点和桥头植物配置方法:<br></h3><h3>桥梁景观表现出两个不同的内容,即桥梁本身及桥梁所处之环境,主要是研究桥梁及其环境的功能、美学、生态等关联要素的优化关系,例如弱化桥梁的硬度设计、美化桥梁等等。<br></h3> <h3>1、该弧形桥宽约为3.5米,旁边石柱栏杆高度约为35厘米,桥面使用了石板工字铺。水体种有荷花以及美人蕉等,桥头有柳树亲水,波光粼粼、柳浪闻莺,其它主要的植物搭配有水杉、蒲苇、细叶棕竹、雪花木、沿阶草等。<br></h3> <h3>2、该处桥梁使用了石板工字铺装,桥宽约2.5米,在直线上形成了视线导向,而周边的植物更是与此相呼应,起到了引导游览路线的作用,同时也是体现了自然生态之美,主要植物搭配以水杉、星点木、桂花、迎春花、沿阶草为主。<br></h3> <h3>3、该木质平桥的宽度约为2.2m,长度约为12m,旁边栏杆高度约为55cm,栏杆柱的长宽分别约为15cm和5cm,木质的感觉与周边环境互相融合,植物组团配置上以沿阶草+迎春花+木芙蓉为主要景观,基本是以丛植的形式为主,主要是为了表现桥梁的导向作用。<br></h3> <h3>4、该处桥梁宽度约为4米,旁边栏杆宽约为18厘米,高度约为42厘米。该桥梁位于风荷景区,因此在荷花池与桥头景观的搭配上尤为突出,其具有外向型的特点,吸引着游人亲水赏荷戏鱼。<br></h3> <h3>5、桥梁位于友好公园附近,桥梁总宽度约为1.6米,拾级而上,共有20级台阶,每个台阶高度约为13厘米,宽度约为30厘米,形成了一个拱形,与周边柳树和木芙蓉绝搭,旁边的高大乔木、球状灌木以及低矮地被植物组团形成了阴凉的环境,修饰了桥头景观。<br></h3> <h3>6、该桥梁长约8米,宽约2.4米,栏杆高度约为28厘米,宽度约为24厘米。植物配置上主要以南天竹,荷花以及美人蕉为主景,表现水系植物纤细、柔软、轻盈的特点,表现自然水环境的惬意,而桥梁的微曲线设计也与周围植物相辅相成,可以引导着游人继续前往下个景点观赏。<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