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之崮

北京六爷0919

<p class="ql-block">记蒙山十险之一大崮</p> <p class="ql-block">在沂蒙山区,随处可见一些姿态奇特的山,这些山的顶部总体上都呈圆形,峰巅四周峭壁陡立,像斧劈刀削一般,山顶基本上又是平的,这种山被地貌学家命名为“桌状山”,也叫“方山”,当地老百姓称为“崮”。</p> <h3>第二天早上,朦朦胧胧看见的就是头天挑战的刀山。</h3> <h3>早饭后出发八十公里外的一个目标,那就是蔚为壮观的大崮,周边还有<span style="line-height: 1.8;">西蒙山、林家崮和</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蛾子崮等。</span></h3> <h3>蒙山的景点不像凤凰岭那么集中,分别分布在一百公里的范围内,交通也不太方便,道路也不好走,许多道路越野车都困难,更不要说小轿车。</h3> <h3>一般车辆达到这里真的没有办法前行了,好在当地朋友快乐的越野车把行李拉上去,大家徒步三公里才到山脚下。</h3> <h3>站在蒙山小道上,眺望蒙阳四崮蔚为壮观,左至右依次是,西蒙山,大崮,林家崮和<span style="line-height: 1.8;">蛾子崮。从这里开始挑战惊险之崮。</span></h3> <h3>大崮山脚下,巍峨突兀,如卧虎,如盘龙的静卧在山谷之中。</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崮"的成因主要是侏罗纪时代,强烈的地壳切割和抬升运动形成的,它外表呈圆形,山顶平坦,周围峭壁如削,多呈驼、帽、桌和鸡冠等形态。这种地貌世界少见,但是在沂蒙山区却比比皆是。</span></h3> <h3>蒙山的"崮",多聚集在东北部,这里山峦密集,崮与崮遥相呼应,崮与崮紧密相连,崮与崮起伏错落。</h3> <h3>在沂蒙山最为著名的有孟良崮、抱犊崮、獐子崮、南北岱崮。其实崮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大自然亿万年创造的自然景观。</h3> <h3>沂蒙有七十二崮,或雄奇,或秀美,颇有神工鬼斧只妙。在蜿蜒的山峦之间,有的崮好象山顶上冒出一棵大型蘑菇,有的象扣在山顶上的一顶帽子,有的象石磨,有的象圆木,千姿百态,各具风采。<span style="line-height: 1.8;">绵亘的群山,层峦叠嶂,雄峰矗立,蒙山和沂山相联,形成广阔的沂蒙山区。</span></h3> <h3>披荆斩棘终于到了大崮山脚下,大崮位于蒙阳东面,蒙山龟蒙顶西侧,莪子崮北面,号称蒙山第四险崮,它白岩铸成的山体峭壁高耸,陡峭而险,陡壁斜坡大约70度左右,高百米有余、壑深曲涧,崖壁光滑,陡峭如帘。可谓景观奇特,磨道精彩。这么说吧:它有点像凤凰岭第一险的雄狮峰,但是比<span style="line-height: 1.8;">雄狮峰坡大上十倍,甚至于二十倍,好在表面上有一些风化,部分地方可以抠和蹬,不然徒手没有上去的可能。</span></h3> <h3>这就是著名的大崮南坡岩壁,乍一看让人胆战心惊,首当其冲者仍然是“疯子”,我爬到半山腰遇到了拦路虎,一个大跨越让人有点不寒而立,其实要是不高完全可以过去,要知道是在悬崖峭壁之上,一旦失手就成了永别。这时“疯子”已经放下了绳子,保护了一下越过,再导一下绳子方便后面人通过。</h3> <h3>在沂蒙山崮的名字也千奇百怪,有的以历史人物为名:如孟良崮、吕母崮、晏婴崮。有的以崮上的特征物为名:如松崮、泉崮、水塘崮。更多的则以崮的外行为名:如锥子崮、牛角崮、歪头崮、油篓崮、和尚崮、透明崮等。</h3> <h3>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沂蒙的崮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著名的孟良崮战役、岱崮保卫战、抱犊崮战斗、龙须崮暴动等等都发生在这里。解放后,经过沂蒙人民的妙手装扮,沂蒙七十二崮变的越来越美丽多姿,不仅成了沂蒙山区壮丽的风景,更成为沂蒙人民的财富,沂蒙人民的骄傲。</h3> <h3>沂蒙山不仅发生过许许多多战役,也书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耳熟能详的要数沂蒙支前,勤劳善良的沂蒙山人民用小推车推出淮海战役的顺利,憨厚朴实的沂蒙山妇女能够用乳汁救解放军战士,这是多么平凡和伟大的实际行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自认为非常好的电视连续剧,它就是《沂蒙》,这部电视剧演员形象逼真,演技出神入化,歌颂可歌可泣,是一部经典之作。就这么一部优秀的电视剧,电视台只播了两次,道是一些乱七八糟的电视剧反反复复的没完没了,真的怀疑艺术和教育的价值。</h3> <h3>如果说绵延起伏的八百里沂蒙是一幅壮丽的画卷,那么兀立其中的沂蒙七十二崮无疑是这幅画卷中最亮丽的风景,当年陈毅元帅转战沂蒙时,曾对沂蒙七十二崮大加赞美:临沂蒙阴新泰,路转峰回石怪林立,一派好风光。</h3> <h3>沂蒙山西连兖济,通向徂徕山区,南俯徐淮,揽括抱犊崮山区,东濒黄海,延伸到日照滨海地区,北负泰岱,涵盖沂山和沂源。<span style="line-height: 1.8;">所谓“沂蒙七十二崮”,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也就是一个概数而已,并非确指。其实,沂蒙山区的崮,远不止七十二座。 整个沂蒙山区的崮,至少也有上千座。大概是因为“七十二”是当地人民比较喜爱的一组数字,如同孔子有七十二贤人、济南有七十二泉、孙悟空有七十二变等之说,所以流传下来。</span></h3> <h3>纵观沂蒙七十二崮的传说,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八仙等等故事在这里广泛流传,这些传说,顺应历史的潮流和人民的心愿,健康向上,历代流传,经久不衰。</h3> <h3>七十二崮许许多多的传说,几乎每一个崮都流传着一个饶有趣味的古老传说。它们或美丽,或悲壮,或幽默,莫不生动感人,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憧憬和智慧,是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古老的传说在沂蒙山崮间随风飘荡,久经不衰。所以沂蒙七十二崮有着独有的瑰丽和奇幻,名扬四海,令人神往。</h3> <h3>其实它是一种相当奇异的“崮文化”现象,它的载体并非枯黄色的史书,而是祖辈流传的语言。它从老人出神入化的嘴巴中讲出,飘流进孩子们那纯真的记忆中。随着一茬茬童声的成熟与苍老,便会穿越时空流传下来。它描述的内容往往是极浅俗,也极其深奥,使后人痴情在无穷无尽的想象之中。</h3> <h3>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沂蒙山区这地方的确不是陆地,而是一片看不见边的海,站在东岳泰山顶上向东看,波浪连天,在那海天相接的地方影影绰绰显出一星星黑点,那就是蓬莱仙岛。上面住着八仙等众仙长。</h3> <h3>经过一个小时的艰难爬行,全队人员终于达到山顶,平静一下惊魂的心环顾四周,景区内的<span style="line-height: 1.8;">寿</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星头、</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林家崮、蛾子崮尽收眼底。</span></h3> <h3>继续前行,从大崮顶到大崮北壁,处处怪林立,随处可见山石崩塌遗迹,这时平行于<span style="line-height: 1.8;">林家崮,望</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蒙阳沟全景。</span></h3> <h3>这一座山不知道叫什么名字,据说还没有开发,不敢冒然行事,就拍照留个纪念吧。由此沿山巅,越苍松,向西蒙山而去。</h3> <h3>这是大崮和西蒙中间突兀的一块巨石,当地人唤为“蛇头”,乍一看就向苍松翠柏中伸出来的一条蛇张开血盆大口。至此进入下一个景点——西蒙山。</h3> <h3>这里提供一下大崮和西蒙轨迹,以方便您的出行。</h3> <h3>仍然是分享一下大崗的视频震憾一下您的耳目。</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