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史馆美篇-1 发展历程厅

孙久厚

<h3>2019年10月新落成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史馆,坐落在学校明故宫校区荟萃楼(老图书馆)。该楼是1955年建成的独体老建筑。</h3><h3><br></h3> <h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训:智周万物 道济天下</h3><h3><br></h3> <h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歌 :《志在长空牧群星》(词牌《满江红》)。作词 :刘以恒,南航教授;作曲 :王立平,著名作曲家</h3><h3><br></h3> <h3></h3><h3>学校曾用名:南京航空专科学校,南京航空学院。1993年改现名。</h3><h3>校史馆序言</h3><h3><br></h3> <h3>序厅</h3><h3><br></h3> <h3>王震题词</h3><h3><br></h3> <h3>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校门(仿制)</h3><h3><br></h3> <h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风:团结 俭朴 唯实 创新<br></h3><h3><br></h3> <h3>校友厅</h3><h3>毛主席手书《沁园春 长沙》</h3><h3><br></h3> <h3>发展历程厅</h3><h3><br></h3> <h3>历史航迹画卷屏</h3><h3><br></h3> <h3>建校伊始,我们传承初心,赓续理想。在朝晖中诞生,风雨里成长,蓝天上翱翔。航空报国,追求卓越,延伸着学校化鲲为鹏,扶摇空天的历程:<br></h3><h3>▶ 肇建新中国首批航空学府(1951-1956);</h3><h3>▶ 建设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56-1978);</h3><h3>▶ 建设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1978-2000);</h3><h3>▶ 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2000-)。</h3><h3><br></h3> <h3>第一阶段(1952-1956) : 肇建新中国首批航空学府</h3><h3><br></h3> <h3>抗美援朝 建设航空</h3><h3><br></h3> <h3>寻梦老者</h3><h3><br></h3> <h3>艰苦创业</h3><h3>首任校长邓永清</h3><h3><br></h3> <h3>建校初期的师资队伍</h3><h3><br></h3> <h3>苏联专家援助</h3><h3><br></h3> <h3>首批学生与首届开学典礼</h3><h3><br></h3> <h3>自己动手 从无到有</h3><h3><br></h3> <h3>建校初期的人才培养</h3><h3><br></h3> <h3>1956年4月,上级发文,改制建院</h3><h3><br></h3> <h3>雕塑 : 南京航空学院首任院长兼党委书记吴继周(中),副院长范绪箕(左)、邓永清(右)</h3><h3><br></h3> <h3>科学研究工作起步</h3><h3>苏州航空工业学校并入</h3><h3>学校初具规模</h3><h3><br></h3> <h3>第二阶段(1956-1978) : 建设全国重点高等学校</h3><h3><br></h3> <h3>志存高远 引领航程</h3><h3><br></h3> <h3>自力更生 创造条件</h3><h3><br></h3> <h3>构建航空专业体系</h3><h3><br></h3> <h3>科学研究 服务国防</h3><h3><br></h3> <h3>培养又红又专人才</h3><h3>1962年经教育部批准开始招收研究生</h3><h3><br></h3> <h3>校园岁月 弦歌飞扬</h3><h3>以学为主,也学工、学农、学军</h3><h3><br></h3> <h3>名副其实的体育强校,国家体委主任贺龙元帅曾给学校授奖旗</h3><h3><br></h3> <h3>大搞爱国卫生运动</h3><h3>校园飞歌</h3><h3><br></h3> <h3>顶住冲击 服务国防</h3><h3>1976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架中高空靶机“长空一号”</h3><h3>研制成功第一架无人核试验取样机,结束了飞行员驾机穿过核试验蘑菇云的悲壮历史</h3><h3><br></h3> <h3>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TC型三轴液压飞行模拟转台</h3><h3><br></h3> <h3>建成NH-2大型低速风洞,变M数超声速进气道风洞</h3><h3>研制成功“1015”系列雷达伞靶</h3><h3><br></h3> <h3>1970年直升机专业整体迁入</h3><h3><br></h3> <h3>1972年“延安二号”小型直升机试飞成功<br></h3><h3><br></h3> <h3>拔乱反正 正本清源</h3><h3>提升教学 加强科研</h3><h3><br></h3> <h3>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多项奖励</h3><h3><br></h3> <h3>1978年2月,国务院发文,南航成为全国重点高校</h3><h3><br></h3> <h3>这阶段的校园建设,建成了“新大楼”(今A10教学楼)</h3><h3>建成了宫门式西大门</h3><h3><br></h3> <h3>第三阶段(1978-2000) : 建设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h3><h3><br></h3> <h3>1981年学校开始提出建设第一流全国重点航空学院</h3><h3>1982年吴继周院长题写校风</h3><h3><br></h3> <h3>拓展领域 优化结构 院系调整优化</h3><h3><br></h3> <h3>建设教育、科研两个中心</h3><h3>1981年学校成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8名博士生导师。</h3><h3><br></h3> <h3>1981年起学校招收博士生<br></h3><h3><br></h3> <h3>张阿舟</h3><h3><br></h3> <h3>王适存</h3><h3><br></h3> <h3>张世英</h3><h3><br></h3> <h3>彭成一</h3><h3><br></h3> <h3>余承业</h3><h3><br></h3> <h3>张幼桢</h3><h3><br></h3> <h3>戴昌晖</h3><h3><br></h3> <h3>杨岞生</h3><h3><br></h3> <h3>1985年获世界银行教育贷款项目540万美元,国家下拔配套建设资金1500万元</h3><h3><br></h3> <h3>1993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h3><h3><br></h3> <h3>1993年航空航天工业部聘请钱伟长学部委员(后更名为院士)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名誉校长</h3><h3><br></h3> <h3>1993年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中国民航总局(简称两航总)联办南航民航学院</h3><h3>1995年两航总联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h3><h3><br></h3> <h3>1996年,学校通过中国民航总局、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主持的“211工程”部门预审,学校进入“211工程”高校行列</h3><h3><br></h3> <h3>自力更生建设新校区</h3><h3>1996年与江宁县(今江宁区)签订协议征地,1998年起建设新校区,2000年入住学生9000人</h3><h3><br></h3> <h3>这阶段学校飞速建设</h3><h3><br></h3> <h3>第四阶段 (2000- ) : 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h3><h3><br></h3> <h3>开启新征程 学校第13、15、16次党代会</h3><h3><br></h3> <h3>经教育部批准,2000年试办研究生院,2004年正式建立研究生院<br></h3><h3><br></h3> <h3>持续推进“211工程”建设</h3><h3><br></h3> <h3>实施“一提三优”工程</h3><h3>荣获“特优”学校</h3><h3><br></h3> <h3>进一步推进院系调整</h3><h3><br></h3> <h3>深化办学体制改革</h3><h3>部委省共建南航</h3><h3><br></h3> <h3>2011年入选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h3><h3>2017年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h3><h3><br></h3><h3><br></h3> <h3>学校七位教授先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h3><h3>陶宝祺 陈达 赵淳生 胡海岩 朱荻 宣益民 郭万林</h3><h3><br></h3> <h3>立德树人 英才辈出</h3><h3><br></h3> <h3>科学研究 创新报国</h3><h3><br></h3> <h3>服务社会 面向世界</h3><h3><br></h3> <h3>开拓新的发展空间</h3><h3>新建天目湖校区,筹建江北新区国际校区。学校形成了“一校两地四区”的空间布局</h3><h3><br></h3> <h3>学校历任党政主要领导</h3><h3>邓永清 周南 吴继周 华诚一 朱启銮 余承业 吴明 朱剑英 刘明浚 姜澄宇 谭振亚 胡海岩 崔锐捷 王福平 朱荻 聂宏 郑永安</h3><h3><br></h3> <h3>本厅结束语</h3><h3><br></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感谢观赏!更详细精彩的内容,请光临校史馆观看。</h3><h3><br></h3><h3>敬请期待后续多集。</h3><h3><br></h3><h3>校史馆建设与管理部门 : 南航档案馆</h3><h3><br></h3><h3>发展历程厅编辑撰文 : 刘以恒</h3><h3><br></h3><h3>美篇编辑制作 : 孙久厚</h3><h3><br></h3><h3>2019年10月</h3><h3><br></h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校

校史馆

建设

校区

航空

南航

航空学院

邓永清

研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