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府古城、弘济古桥、甘露寺到黄粱梦吕仙祠

竹林风

<h3>  永年广府城,也称永年域、广府古城,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东北45华里滏阳河畔的永年洼里。因历史上曾为广平府治所,故称广府。</h3><h3> 广府城有两千六百多年的历史。隋末夏王窦建德和汉中王刘黑闼曾在此建都,以后为历代王朝的郡、州、府、县治所。这里有气势宏伟、古朴沧桑的古城墙;有端庄秀丽、结构独特的弘济桥,号称赵州桥的“姊妹桥”;有历经风雨、引人探究的毛遂墓;有布局合理、建造考究的西八闸--现仍在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明代水利设施;有建于隋唐用做战略防御的藏兵洞等。</h3><h3> 现存城墙为明代重修,高12米、宽8米,城内面积1.5平方公里。城墙保存基本完整,总周长有九里十三步之说。</h3><h3> 广府古城还是一座水城,周围是万亩洼地和一望无际的芦苇,四面环水,具有北方罕见的秀美水乡风光。</h3><h3> 这里还是杨式、武式太极挙的发祥地。是集古城、水城、太极城于一体的历史名城。</h3> <h3>永年广府城还是杨式和武式太极挙的发源地,诞生了杨露禅和武禹襄两大门派太极挙创始人。</h3><h3>杨露禅故居</h3> <h3>武禹襄故居</h3> <h3>  弘济桥位于广府古城东2.5公里的东桥村。所处的滏阳河段为南北流向,古桥横垮滏阳河上,故为东西横跨桥,东桥村因在桥东而得名。</h3><h3> 弘济桥于明万历年间重修,俗称东桥。该桥结构与赵州桥(又称安济桥)相似,为单孔双敝肩石拱桥,全部用石块砌成,坚固结实又美观大方。主拱券似长虹飞架,其两端各肩负两个小孔,造型宏伟壮观。桥长48.9米,宽6.82米,主券跨度为31.88米,矢高6.02米。</h3><h3> 弘济桥和赵州桥都属于单孔敝肩石拱桥,结构基本相同。桥面两边各有18根方型望柱,17块栏板,上刻狮、猴、鹿、麒麟、石榴、桃和武松打虎等图案,精工细雕,形象逼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栏板中部刻有“弘济桥”三个大字。</h3><h3> 安济桥和弘济桥不光名字相近,连年代、外形、风格、结构、功能,都几乎一模一样,唯一区别是弘济桥略小,它长48.9米,而赵州桥是50.82米;其次,赵州桥的两肩上有四个小券,又称腹拱,而弘济桥的两肩上只有两个小券。</h3> <h3>始建于北魏时期的邯郸广府古城甘露寺,至今己有1400年历史。相传,甘露寺初建时名称为百草寺,当年隋炀帝三女儿南阳公主因不满父君暴政,曾在此削发为尼,法名妙善,隋炀帝大怒,火烧百草寺。而妙善则被农民起义军首领窦建德救出,护送到苍岩山隐居修行。到唐代佛教鼎盛时期百草寺重新修建,改名甘露寺。明代重修时改名莲花庵,后又改为甘露寺,民国时期毁于战乱。2014年4月25日,重建后的甘露寺举行落成仪式暨全堂佛像开光庆典。</h3> <p>  黄粱梦吕仙祠,位于邯郸市北10公里黄梁梦镇,始建于宋代(960--1279),明、清时代及1984年都有大规模修复,是华北地区影响较大的千年古观。“黄梁美梦”成语和毛泽东诗词“一枕黄粱再现”均出于此。相传卢生遇神仙做黄梁美梦就在此地。该道观主要供奉的是道教著名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并根据他的一个传说故事而修建。</p> <h3>慈禧行宫位于吕仙祠西侧,相传光绪26年八国联军攻占了北京城,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西逃,光绪27年回銮路过吕仙祠,在祠内为自己和光绪各设东西行宫。慈禧行宫原是吕仙祠内的西王母殿。</h3> <h3>相传“蓬莱仙境”四个石刻大字为吕洞宾所题</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