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四渡赤水,——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

野源

<p class="ql-block">“横断山,路难行,</p><p class="ql-block">天如火来水似银,</p><p class="ql-block">天如火来水似银呐。</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横断山,路难行,</p><p class="ql-block">敌重兵,压黔境,</p><p class="ql-block">敌人重兵压黔境。</p><p class="ql-block">战士双脚走天下,</p><p class="ql-block">四渡赤水出奇兵,</p><p class="ql-block">乌江天险重飞渡,</p><p class="ql-block">兵临贵阳逼昆明。</p><p class="ql-block">敌人弃甲丢烟枪啊,</p><p class="ql-block">我军乘胜赶路程,</p><p class="ql-block">调虎离山袭金沙,</p><p class="ql-block">毛主席用兵真如神。”</p><p class="ql-block">随着这首《四渡赤水出奇兵》的英勇豪迈、气壮山河的歌声,在2019年国庆节期间,我们一家人来到赤水河畔,来到当年红军长征走过的地方,怀着崇敬的心情,在茅台镇仰观了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和红军三渡赤水纪念园;在土城古镇仰观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领导人长征途中在土城的住居,参观了土城女红军街,参观了土城红军四渡赤水纪念馆;在丙安古镇参观了丙安红一军团陈列馆。在这些红军当年四渡赤水战斗过的地方,看到了大量生动的图片、文字史料,参观了当年的革命旧址,犹如看到了当年硝烟滚滚的战场,看到了红军战士英勇杀敌的战斗情景,我心潮翻滚,热血沸腾,心灵震撼,再一次受到了深刻的革命历史传统教育和灵魂的洗礼。深深地感受到中国革命的艰难困苦,深深地感受到新中国的建立来之不易,深深地感受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p> <p class="ql-block">1935年1月至3月,闻名的四渡赤水之战,是中国工农红军在战略转移的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同志等的英明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p><p class="ql-block">中央红军三个月时间六次穿越赤水河、乌江、金沙江三条河流,转战川黔滇三省,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围剿之间,不断创造战机,在运动中大量歼灭敌人,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取得了红军长征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毛泽东主席曾说:“四渡赤水是我平生最得意之笔。”</p> <h3>四渡赤水之战,充分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革命家的英明领导下,数万红军将士不畏强敌,英勇奋战,克服千难万险,战胜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令人无限敬仰!</h3><h3>84年后的今天,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新中国已经走过了70年的光辉历程,取得辉煌的伟大成就。可以告慰革命先辈们,一个强大的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东方。全体中华儿女正以昂扬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承先辈志,奋进新时代,把新中国巩固好发展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日可待!</h3> <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于1934年10月,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了大规模的战略转移。长征初期,由于博古"左"倾教条主义的领导者实行逃跑主义,使中央红军在“湘江之战”后,从八万多人减少到只有三万多人。当时的红军实际指挥德国顾问李德又不顾敌人调集40多万重兵的围堵,仍把希望寄托在与红2、6军团的会合上,坚持按原计划向湘西前进,使红军处于覆灭的险境。在此危急关头,毛泽东力主摆脱敌人主力,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以争取主动。这个主张得到了中央军委大多数同志的赞同。1935年1月7日,红军一举攻克黔北重镇遵义城,召开具有转折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毛泽东进入中央核心领导层,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三人团负责指挥军事,为毛泽东指挥红军提供了组织保证,从而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p><p class="ql-block">中央红军突破乌江,进占遵义城。蒋介石等人大为震惊,急调其嫡系部队和川黔滇四省的兵力及广西军队一部,共约150余个团,从四面八方向遵义地区进逼包围。为摆脱这种险境,党中央决定,率师北渡长江,前出川南,与活动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4方面军会合,开创川西或川西北革命根据地。</p><p class="ql-block">由此,红军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了历时三个多月的四渡赤水战役。</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三位几十年生死与共的革命战友</p> <p class="ql-block">△《忆秦娥·娄山关》是毛泽东的壮丽诗篇,描写了红军铁血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紧张激烈场景,表现了作者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p> <h3>一渡赤水:</h3><h3>四渡赤水第一渡。1935年1月上旬,中央红军长征到达贵州遵义地区。15~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在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时,蒋介石为阻止中央红军北进四川同红四方面军会台或东入湖南同红2、红6军团会台,围歼中央红军于乌江西北的川黔边境地区,调集其嫡系薛岳兵团和黔军全部,滇军主力和四川、湖南、广西的军队各一部,向遵义地区进逼。1月中旬,薛岳兵团的2个纵队8个师尾追红军进入贵州,集结于贵阳、息烽、清镇等地,先头已进至乌江南岸;黔军以2个师担任黔北各县城守备,以3个师分向湄潭及遵义以南的刀靶水,滥板凳进攻;川军14个旅分路向川南集中,其中2个旅已进至松坎以北的川黔边境;湘军4个师位于湘川黔边境的酉阳至铜仁一线构筑碉堡,防堵红军东进;滇军3个旅正由云南宣威向贵州毕节开进;桂军2个师已进至贵州独山,都匀一线。</h3><h3>中共中央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根据上述情况,决定中央红军由遵义地区北上,在四川省泸州以西的蓝田坝、大渡口、江安一线北渡长江,进至川西北建立新的苏区。1月19日起,红1、红3、红5、红9军团分3路先后从遵义、桐梓、松坎地区出发,向土城、赤水方向前进。黔军随即占领遵义、湄潭;川军以一部兵力防守宜宾、泸州,以8个旅分路向松坎、温水、赤水、叙永等地推进。24日,红1军团击溃国民党军黔军的抵抗,攻占土城。28日,红3军团、红5军团、军委纵队、干部团、红1军团一部在土城、青岗坡地区对尾追的川军2个旅发起猛攻,予以重创。此时,川军后续部队4个旅迅速增援。毛泽东等遂决定,立即撤出战斗,西渡赤水河,向古蔺以南地区前进,寻机北渡长江。</h3><h3>1月29日,红军分3路从猿猴(今元厚)场、土城南北地区西渡赤水河,向四川省古茼、叙永地区前进。川军立即以12个旅分路追截,并沿长江两岸布防;薛岳兵团和黔军从贵州分路向川南追击;滇军3个旅向贵州省毕节和云南省镇雄急进,企图截击红军。2月2日,右纵队红1军团第2师进攻叙永不克,继续西进,在毛坝、大坝等地遭川军截击。7日,毛泽东等鉴于川军已加强了长江沿岸防御,并以优势兵力分路向红军进逼,决定暂缓执行北渡长江计划,改取以川滇黔边境为发展地区,争取由黔酉向东的有利发展。接着,红军即向川滇边的扎西(今威信)地区集中。</h3><h3>红军进入川滇边境后,蒋介石重新调整部署,将湘军改为第1路军,何键为总司令,以其主力在湘西“围剿”红2、红6军团;薛岳兵团和滇黔两省军队组成第2路军,龙云为总司令,薛岳为前线总指挥,辖4个纵队:以薛岳兵团的8个师组成第1、第2纵队,滇军4个旅为第3纵队,黔军5个师为第4纵队,在川军及第1路军一部的协同下,企图围歼中央红军于长江以南,横江以东、叙永以西地区。</h3> <p class="ql-block">△(一渡赤水土城渡口)</p> <p class="ql-block">△土城一渡赤水纪念园。为纪念红军一渡赤水,在渡口处修建了红军一渡赤水纪念园,并在渡口处赤水河上架设了一座索桥。</p> <h3>二渡赤水:</h3><h3>红军进至扎西地区,敌仍判断红军将北渡长江,除向宜宾段各主要渡口增兵外,又调滇军和川军潘文华部向扎西地区逼近,企图对红军分进合击。</h3><h3>2月9日,中央红军在扎西地区集结完毕。这时,第2路军各纵队分向扎西迫近。为了迅速脱离川、滇军的侧击,毛泽东等决定东渡赤水河,向国民党军兵力薄弱的黔北地区发动进攻。11日,中央红军从扎西挥师东进,于18~21日在太平渡、二郎滩渡过赤水河,向桐梓地区急进;同时以红5军团的1个团向温水方向开进,以吸引追击之川军。</h3><h3>红军二渡赤水,回师黔北,完全出乎蒋介石的意外。川军3个旅慌忙由扎西附近向东追击,黔军3个团从遵义向娄山关、桐梓增援,第1纵队2个师由黔西、贵阳地区向遵义疾进,企图阻止并围歼红军于娄山关或遵义以北地区。24日,红1军团先头部队第1团进占桐梓,桐梓守军退守娄山关。25日,红5、红9军团在桐梓以北地区阻滞川军,红1、红3军团进攻娄山关及其以南地区的黔军,相机夺取遵义。当晚,红3军团攻占娄山关,并在红1军团的密切配合下连续击溃黔军的多次反扑。接着,红1、红3军团乘胜向遵义方向追击。27日,在遵义以北的董占寺、飞来石地区击溃黔军3个团的阻击。28日晨再占遵义城,并控制了城西南的老鸦山、红花岗一线高地,这时,赶来增援的国民党军第1纵队第59师进至遵义以南的忠庄铺地区,第93师已进至新站,正向忠庄铺开进。毛泽东等当即决定.乘援军孤军冒进之机,集中兵力,求歼其于遵义城以南地区。为此,红军以一部兵力在老鸦山、红花岗一线阻击第59师的进攻,主力从左翼向忠庄铺突击,直插第1纵队的指挥部。第1纵队指挥部经红军突然打击,丢下部队,慌忙夺路南逃,红军乘胜发起攻击,迅速将其2个师大部歼灭于忠庄铺、遵义西南及乌江北岸地区。遵义战役从24~28日,历时5天,红军连下桐梓、娄山关、遵义,共击溃和歼灭国民党军2个师又8个团,俘敌约3000人。这是中央红军长征后最大的一次胜利。在此次战役中,红3军团参谋长邓萍牺牲。</h3> <h3>三渡赤水:</h3><h3>红军三渡赤水,由遵义再进川南遵义战役后,蒋介石由汉口飞抵重庆坐镇指挥,并改以堡垒主义和重点进攻相结合的战法,企图南北夹击,围歼中央红军于遵义、鸭溪地区。其部署:川军3个旅由桐梓向遵义地区进攻;第9军2个师由重庆向松坎、新站地区推进,支援川军进攻遵义;第2纵队主力3个师进至仁怀、鲁班场地区,向遵义及其西北地区进攻,第3纵队4个旅进至大定(今大方)、黔西地区防堵;第4纵队一部集结于金沙、土城等地,阻止红军向西发展;第1纵队4个师位于乌江南岸,策应其他纵队作战。此外,第1路军第53师由镇远向石阡推进,湘军3个师沿乌江东岸筑堡,阻止红军东进。</h3><h3>3月5日以后,中央红军以红9军团在桐梓、遵义地区吸引川军向东,主力由遵义地区西进白腊坎、长干山(今长岗)寻机作战未果。15日,红军主力进攻鲁班场之第2纵队,因其3个师密集一起,攻击未能奏效,而援军第1纵队已进至枫香坝地区。红军遂转兵北进,于16~17日在茅台及其附近西渡赤水河,向四川南部的古蔺、叙永方向前进。19日,红军攻占镇龙山,接着进至大村、铁厂、两河口地区。红军再次进入川南,蒋介石判断中央红军又要北渡长江,急令所有部队向川南进击,企图围歼红军于古蔺地区。</h3> <p class="ql-block">△茅台镇三渡赤水渡口处新貌</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由此渡过赤水河</p> <p class="ql-block">△茅台三渡赤水纪念园。在茅台三渡赤水渡口处修建了三渡赤水纪念园,并在渡口处修建了一座索道桥。</p> <h3>四渡赤水:</h3><h3>在国民党军重兵再次向川南集中的情况下,毛泽东等决定,乘敌不备折兵向东,在赤水河东岸寻机歼敌。为迷惑国民党军,红1军团1个团大张旗豉地向古蔺前进,诱敌向西;主力则由镇龙山以东地区,突然折向东北,于3月21日晚分别经二郎滩、九溪口、太平渡东渡赤水河,从敌重兵集团右翼分路向南急进。26日进至遵义、仁怀大道北侧干溪、马鬃岭地区。27日,红9团由马鬃蛉地区向长干山方向佯攻,引国民党军北向;主力继续南进,于28日突破鸭溪至白腊坎间国民党军封锁线,进至乌江北岸的沙土、安底等地。31日经江口、大塘、梯子岩等处南渡乌江。4月2日,中央红军以一部兵力佯攻息烽,主力进至狗场、扎佐地域,前锋逼近贵阳。这时,国民党军在贵阳及其周围地区只有第99师4个团。正在贵阳督战的蒋介石十分惊恐,一面急令各纵队火速增援贵阳,一面令守城部队死守飞机场,并准备轿子、马匹、向导,准备随时逃跑。4月4日,红9军团在打鼓新场以东老木孔地域击溃黔军5个团,歼其2000余人。至此,中央红军巧妙地跳出了国民党军的合围圈,将蒋介石的几十万军队甩在乌江以北。四渡赤水之后,中央红军主力趁滇军东调增援贵阳之际,乘虚进军云南,并于5月9日,在皎平渡、洪门渡渡过金沙江。与此同时,活动在乌江以北地区的红9军团,也从会泽以西的树节、盐井坪渡过金沙江。</h3> <p class="ql-block">△(朱德总司令员关于四渡赤水的命令)</p> <h3></h3><h3>四渡赤水战役的伟大意义:</h3><h3>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运动战战役。是毛泽东在遵义会议进入党中央领导核心后,特别是苟坝会议成立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三人团,代表政治局全权指挥军事,为毛泽东实施把“滇军调出来”战略计划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h3><h3>毛泽东根据情况的变化,吸取前几次战斗的教训,指挥中央红军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之间,灵活地变换作战方向,为红军赢得了时机,创造战机,在运动中歼灭了大量国民党军,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从1935年1月19日红军离开遵义开始,到1935年5月9日胜利渡过金沙江为止,历时3个多月,共歼灭和击溃敌人4个师、2个旅另10个团,俘敌3600余人。在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朱德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这是中国工农红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毛泽东曾说,四渡赤水是他一生中的“最得意之笔”。而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所著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写到:长征是独一无二的,长征是无与伦比的。而四渡赤水又是“长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h3>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和周恩来在土城的住居,在这通道进去的内院,一左一右门对门。</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在土城住居</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在土城住居</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四渡赤水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周恩来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与朱德深厚的革命情谊:朱老总不来我不能走。</p> <p class="ql-block">△朱德在土城的住居</p> <p class="ql-block">△赤水河红色的河</p> <p class="ql-block">△土城老街四渡赤水纪念馆大门</p> <p class="ql-block">△红军部分军团司令员、政委。</p> <p class="ql-block">△李聚奎回忆</p> <p class="ql-block">△红军保护民族工商业和私营企业的通告</p> <p class="ql-block">△朱德总司令员关于一渡赤水的命令</p> <p class="ql-block">△土城女红军街,参加中央红军长征的三十位女红军在土城古镇的住居。</p> <p class="ql-block">△土城新貌</p> <p class="ql-block">△红一军团丙安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土城红军四渡赤水纪念馆</p> <h3>附: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长征的30名女红军至长征结束时的简况:</h3><h3>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时,有30名女同志随军参加,她们是:王泉媛、邓六金、邓颖超、甘棠、危秀英、危拱之、刘英、刘彩香、刘群先、杨厚珍、李坚真、李伯钊、李建华、李桂英、吴仲廉、吴富莲、邱一涵、陈慧清、金维映、周越华、钟月林、贺子珍、钱希均、萧月华、康克清、曾玉、谢飞、谢小梅、蔡畅、廖似光。其中:甘棠、李桂英和谢小梅3人,1935年3月随红军到达云贵川边时,因奉命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川南游击纵队或另有任务而脱离长征队伍,各奔征程;王泉媛、李伯钊、李建华、周越华、吴仲廉、吴富莲、康克清7人,于1935年6月红军第一、四方面军会师后,被调动或被留在红四方面军。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长征胜利会师后,李伯钊、李建华、周越华、康克清4人到达陕北;王泉媛、吴仲廉、吴富莲3人西渡黄河,参加西路军艰苦作战。王泉媛曾任西路军妇女独立团团长,在河西作战被俘后死里逃生,后来辗转流离而沦落为民;吴富莲曾任西路军妇女独立团政治委员,在河西作战被俘后坚贞不屈,吞针而死;吴仲廉曾在西路军第九军政治部敌工部当干部,在河西作战被俘后押至青海西宁,后与张琴秋、陶万荣等一起被押到南京,入“反省院”,1937年8月由周恩来营救出狱,于10月初回到延安。因此,参加中央红军长征的30名女红军,于1935年10月、1936年10月先后到达陕北者为24名。</h3> <h3>(注:相关图片资料摘自四渡赤水纪念馆,相关文字资料摘自百度百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