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粽子端午香

白果树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  恭祝我的亲朋好友们端午节安康!</b></p> <p>粒粒珍珠情意深,绿袍紧裹玉人心。</p><p>马兰青带腰间系,地北天南万户亲。</p><p>一一《端午粽子》. 金禾秋韵</p> <h3><font color="#010101">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食粽等节日活动。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font></h3> <h3>诸城粽子制作流程之一:选粽叶</h3> <h3><font color="#010101"> 桲椤叶简介<br>  桲椤叶即桲椤树的叶子。桲椤,学名槲(hú)树,壳斗科落叶乔木,别名柞栎、橡树、青岗、金鸡树、大叶桲椤等,抗风性较强。<br>  槲树主产中国北部地区,以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等省山地多见。辽宁、陕西、湖南、四川等省也有分布。<br>  桲椤叶具有独特的香味,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制作特色美食的原料。山东的日照、胶南,诸城等地都用于包粽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据考,许多流传至今的端午习俗也与屈原毫无关系。比如粽子,最早文字记载出自许慎的《说文解字》,食粽子习俗早于屈原去世400多年;西晋周处在《风土记》中称“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可见古人夏至也吃粽子,非端午专利。据专家考古考证及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纪念历史人物说,无论是伍子胥、介子推,或者曹娥、陈临、屈原等说,学术界大都认为是后世杜撰附会之辞。</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br>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子。</font></h3> <h3>诸城粽子制作流程之二:选粽米</h3> <h3><font color="#010101">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当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font></h3> <h3>诸城粽子制作流程之三:包粽子</h3> <h3><font color="#010101">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一直到如今,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font></h3> <h3><b><font color="#010101">  本篇所展示的乃山东诸城粽子及制作流程:<br>  第一步:选粽叶。诸城粽子选用的是颇具地方特色的粽叶——来自南山和西山的桲椤叶,南山粽叶为黄色,西山粽叶为绿色;一般选取当年生长的新鲜的及形状规则的叶子;用温水浸泡并清洗,一般浸泡一小时足可。<br>  第二步:选粽米。粽米当属米粒圆润、粉白不透明的糯米最好,它口感甜腻却又润滑不粘舌。也可选用黄黏米。<br>  第三步:包粽子。粽叶洗净后, 层层搭起,将泡过的糯米填进其中,也可加入去核的蜜枣,或加入葡萄干,或加入五香肉等等,包裹起来为长方型;包好一页,暂放置一边,再包另一页;然后两页合一,用棉线或草绳缠好扎紧。<br>  第四步:煮粽子。将包好的粽子入锅,加水漫过粽子;加热至沸,一般再用微火煮2一3个小时即可食用。</font></b></h3> <h3>诸城粽子制作流程之四:煮粽子</h3> <h3><font color="#010101">  诸城粽子的形状一般为长方型,由上下两页合成一对。这是诸城特有的制作方法,寓意着成双成对,好事成双;一根绳栓着,相牵相连,长长久久,幸福快乐!</font></h3> <h3> 2016.6 .5 摄于山东潍坊北海路</h3><div> 白果树 美篇号 748187&nbsp;</div><div> 谢谢亲朋好友们的浏览关注</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