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放学回家先做作业,不要玩手机。”</h3><h3>“再不好好学习,就把你手机没收!”</h3><h3>“先吃完饭,再看手机好不好?”</h3><h3>……</h3><h3>这些话是不是家长们都感觉很熟悉呢?</h3> <h3> </h3><h3> 在人工智能爆棚的时代,智能手机受所有孩子们很大的青睐,在孩子的娱乐方式里不可避免地带上了电子产品。</h3><h3> 电子产品通过绚丽的画面,诱人的奖励及动听的音乐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大脑过于兴奋无法感受到身体器官的疲倦。用眼过度损害了孩子的眼睛,同时也损害了孩子的视觉注意力,他们习惯了这种被动接受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就会下降,难以自主调动注意力去进行一些枯燥的任务,从而影响学习成绩。</h3> <h3> 研究表明,如果孩子每天看手机超过两小时,大脑皮层就会变薄,而且大脑的发育也会变得迟缓。华盛顿大学有项实验证明,从孩子10个月起每增加一小时看电子屏幕的时间,到孩子七岁时会出现【注意力缺陷障碍】的风险就增加10%。</h3> <h3><font color="#ed2308">该如何拯救被手机消耗的专注力?</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有规则地规定孩子的手机使用时间。</font></h3> <h3> 完全杜绝孩子去接触电子产品,极度严格的禁止使用或是放纵孩子随便玩其实都是不理性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长可以给孩子规定玩的时间,比如每次玩不能超过20分钟,一天只能玩一次,最多两次。其余的空闲时间可以做更有趣的事情,比如画画、堆积木等等。</h3> <h3><font color="#39b54a">针对性地训练孩子的专注力。</font></h3> <h3> 当孩子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走神,做作业拖拉,抱着手机不撒手,做作业时不时就看一下手机,说明孩子的专注力已经被破坏了。</h3><h3> 随之而来的成绩下降,学习能力不足问题急需解决,需要通过专业的感统训练课程来提高孩子的专注力,进而孩子的成绩才能有所提升。</h3> <h3><font color="#39b54a">对孩子来说,家长比手机更有趣。</font></h3> <h3> 当孩子沉迷手机,多半是家长委托了手机这个电子保姆的缘故。有时家长忙于工作,无暇陪伴孩子,便会将手机丢给孩子,换取片刻的安宁。家长们可以带孩子多进行室外活动,去打羽毛球,去登山,去游泳,一起做手工或者一起读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