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在本日的实习当中我游览了杭州花海观鱼、太子湾公园以及曲院风荷三个在杭州的著名景点,通过老师的讲解以及自身的理解,我在游览的过程中得到了以下的收获。</h3> <h3><b>花港观鱼</b></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花港观鱼顾名思义是由花、港、鱼为特色的风景点。是西湖十景之一。<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全园分为红鱼池、牡丹园、花港、大草坪、密林草坪区五个景区。</span></h3> <h3>1.大草坪区的空间关系与植物配置</h3> <h3>花港观鱼使用植物并且结合地形来分割与组织空间,草坪区空间由许多大小不同开合程度不同的局部空间组织而成,每个局部空间都有其观赏价值与作用,草坪区的功能要求开朗广阔,同时为防止大草坪空间过于单调,在草坪中央处布置了桂花树群以及樱花树和海棠花所形成的环绕空间。并且设置了亭子以体现古典园林造景手法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特点,借此来体现空间的多重性。大草坪除北面外,以土丘以及较为密闭的林带跟其他区域分割起来,大草坪的长与宽之比大概为4:1,这样的比例会让观赏者得到更好的观赏体验。</h3><h3> </h3> <h3>此处景观以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来形成多重的植物配置。打破了景观的单一性,不同花色与花期的植物分层来进行配置,使植物景观更加丰富多彩。</h3> <h3>2.道路交叉口植物配置成景</h3> <h3>在道路转角处种植了具有浓荫的大乔木与小乔木,起到了先抑后扬的作用。道路转角处不单单只是一个转角,更多的是视觉的变化,景观效果的视线的过度,通过周围山水建筑等的组合,在整个园景观构图当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h3> <h3>3.疏林草坪区植物配置成景</h3> <h3>疏林草坪区的雪松大草坪充分体现植物布置的开合呼应,雪松引导人视线的纵向移动,呈现该树种的群体美,坡度较为缓和的地形能更好地体现雪松的塔形树形。提供了很好的观景空间以及景观效果。</h3> <h3><br></h3><h3><br></h3> <h3>4.水边植物配置</h3> <h3>水边植物以垂柳与荷花为主,垂柳以对植、列植手法来突显湖边的景观轴线,较为大面积的湖面搭配密植的荷花会避免大面积湖面产生单调性。使观赏者在观湖过程中得到更好的观赏体验,体现中国古典园林之美。</h3> <h3>5.桥头</h3> <h3>桥头作为园建与园路的过度部分,其植物体现出自然流畅的观赏价值,主要采用沿阶草,杜鹃以及桂花构成主要景观。在桥头处设有的公共服务设施,整体来看人工与自然相结合,别有一番清新淡雅的滋味。很好的起到了视线引导的过渡作用。</h3> <h3>6.建筑</h3><h3><br></h3> <h3>至于牡丹亭周围顾名思义,绕亭种植着牡丹,芍药作为骨干树种,山丘起伏,从远处观看,牡丹亭若隐若现,植物高低错落,植物的颜色与种类也在变化当中体现自然之美,有序的变化当中更把牡丹亭给凸显出来,动静结合,恰到好处。</h3> <h3>而魏庐则南临牡丹园,北面为孔雀园,主要植物为松,竹,梅,三面被翠竹所围绕,锦鲤遨游与方塘当中,封闭的空间让观赏者对水体的观感更加强烈,优雅清幽,装饰风格较为细腻,体现出建筑与植物间互相关联的美好境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