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涵养高尚师德——浏阳市师德骨干教师培训科大研修(四)

鱼与离

<h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br></h3><h3> ——韩愈</h3> <h3>  10月17日,我们迎来了师德学习之旅的第四天。秋意正浓时,从阳光明媚到阴雨绵绵,温度降得让人猝不及防。可学员老师们的热情却未随着温度的变化而递减。</h3> 文化传承  师德共鸣 <h3>  今天,为我们师德研修之旅保驾护航的是湖南科技大学的教授廖加林老师。廖老师首先从两个实例“范跑跑”和“杨不管”引起所有人的反思,师德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存在?我们需要清晰的判断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h3> <h3>  紧接着廖老师结合我国的传统文化,从多个层面深度解剖伦理与道德的内涵。同时利用实例指出现代社会的规范伦理的表现,现代师德与教师幸福的紧密相连。 </h3> <h3>  最后廖老师也向老师们提出期望,怎样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怎样去塑造我们教师的职业理想,怎样收获教师最纯真的幸福,值得在以后的教学中深思。</h3> 感悟分享  立德守德 <h3>  将近三个小时的交流,廖老师的分享带给老师们太多的同感,太多的触动。</h3><h3> 危丽霞老师说:“听完廖老师的讲座,如沐春风,如饮甘泉。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需要我们去吸收去传承,我们要回归教育的根本,创造教师的幸福,将幸福传递给学生。”</h3><h3> 王凤老师说:“今天的讲座是一场思想的洗涤。感恩遇见,启发创造,都是师德的深刻体会。不管是精神的提升,还是道德的指引,一切都要在行动中得到实现!”</h3><h3> 陈春华老师说:“通过廖老师的讲座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引导教师以德为心,以德立身,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的渊源和根基。从自身做起,抛开井底之蛙的浅显,进入传统文化的高空,展翅翱翔。”</h3> 总结成长  行动在前 <h3>  借用爱心教师李小龙老师的一句话“想,都是问题;做,都是答案”,四天的培训和听课,我们接受的是一场思想的师德洗礼,但同时我们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行动起来。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将教育发展成为事业,教师才能成为一个被社会各界认同和热爱的造梦者。让我们把这颗师德的种子带回去,带给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让它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相信终有成就森林的那一天!</h3> 结业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