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读万卷书方能看清皓月繁星,行万里路才能阅进风土人情”,2019年10月13日,济南泉景中学2018级的师生踏上了奔赴西安的征途。大巴转火车,火车转乘大巴,历时12个小时的火车,14日上午11点火车抵达西安,我们正式开启了为期四天三晚的西安励志研学之行。</h3>  <h3>火车出发——启程</h3>  <h3>火车上的学习时光——当黎明的第一缕晨光洒在窗外时,同学们惜时如金,有奋笔疾书的身影;有孜孜不倦的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遨游,期待着~憧憬着~</h3>  <h3>11点我们的火车抵达西安,辅导员老师早早等候在车站,准备着迎接同学们的到来……</h3>  <h3>西安是世界古都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建都最早、影响力最大的都城,也是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更是中华文明的发扬地、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西安也是中国古代产生盛世最多的古都:“成康之治、文景之治、汉武盛世、昭宣盛世、开皇盛世、贞观之治、永徽之治、开元盛世”等等,长安,最中华文明史及东方文明史上最负盛名的都城。汉服的风韵浪漫,唐诗的繁华博大,让人遐想的长安城,帝王将相、僧道儒臣。纵使千年流转,如今的西安,旧时的长安,依旧星光璀璨。</h3>  <h3>第一站仰韶文化——来到西安半坡博物馆<br></h3><h3>西安半坡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距今5600–6700年之间。</h3><h3><br></h3>  <h3>第二站活动体验——走进史前工场,追溯文明起源</h3><h3>详细了解半坡人居住的群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同学们认真听老师的讲解,亲手体验钻木取火、原始房屋的搭建、植物锤染以及陶器打孔,在团结合作中品尝成功的快乐。</h3>  <h3>第三站隆重开营——2019济南泉景中学西安励志研学营开营仪式暨报告会。</h3><h3>教师代表讲话,济南泉景中学杨全胜主任代表发言,进一步给同学们强化了此次西安研学的旅行意识。</h3>  <h3>学生代表初二12班刘冠仪同学发言</h3>  <h3>认识了陪同我们研学的辅导员老师们</h3>  <h3>庄严宣誓——辅导员老师带领全体同学庄严宣誓入营誓词</h3>  <h3>历史讲座——同学们认真聆听了由西安当地著名的唐文化讲解大赛指导老师、寻找陕西最美导游大赛指导老师、陕西著名民间诗词研究者——潘鸫老师带来的精彩的《别样陕西》专题讲座。</h3><h3>   “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古都西安就像一部活的史书,一幕幕、一页页记录下中华民族的沧桑巨变。古都西安见证了“文景之治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鼎盛辉煌,然而,往日这个帝王们希冀长治久安、长久平安的长安城也几度衰落,数遭兵燹,令人扼腕地一度衰落了。此次的讲座潘老师为同学们梳理周秦汉唐的历史脉络,立体全景地展现西安的历史,让同学们重新认识中国最鼎盛时代的那段辉煌,激发了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h3>  <h3>第四站领略强秦——参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h3><h3>秦始皇兵马俑,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千米处的兵马俑坑内。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h3><h3>秦始皇灭六国、统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这位旷世君主不仅创造了时代的神话,还留下了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兵马俑,规模巨大,场面壮观,这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不朽的奇迹,让人深深感受到中国博大的历史文化气息,作为中华炎黄子孙的我们,为之骄傲,为之自豪!</h3>  <h3>第五站追风怀古——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h3><h3>下午来到了被称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博物馆事业迈入了新的发展里程。这座馆舍为“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唐风建筑群,主次井然有序,高低错落有致,气势雄浑庄重,融民族传统、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于一体。</h3>  <h3>在研学辅导员的讲解中,同学们在博物馆观察研究,了解西安古城的发展演变,透过各式珍贵藏品追忆周秦汉唐的历史往事,感受悠久而厚重的陕西文明。</h3>  <h3>穿梭在浩瀚的文物中,观赏国家之瑰宝,领略璀璨文明</h3>  <h3>第六站唐服体验——大雁塔广场&大唐不夜城穿越千年时光,梦回大唐盛世</h3>  <h3>体验唐代服饰文化,学习唐代礼仪</h3><h3>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从诗歌、书法、音乐、舞蹈、绘画、医学,到建筑、茶道、科举制度、天文历法、雕版印刷,唐代吸收古今中外文化之精华,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盛况,凡日月所照,皆为唐土,江河所至,皆为唐臣,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史中,唐朝是一颗璀璨的明珠。</h3>  <h3>第七站寻根轩辕帝陵,守护民族之魂——怀着虔诚的心来到轩辕庙,黄帝陵,说到黄陵县大家脑海中最先闪过的应该就是“黄帝”二字了,现在让我们这些炎黄子孙,华夏儿女一起踏上探寻黄帝故里,寻根问祖的路程吧。</h3>  <h3>弘扬传承中华文明,陕西是民族之根,延安是民族之魂,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h3>  <h3>第八站大秦之腔——鉴赏陕西秦腔表演,聆听中国最古老戏剧,感悟秦汉雄风。下午同学们深入当地专业剧院近距离感受秦腔带来的艺术震撼,美轮美奂的表演让同学们感到惊叹,在演员到位的表情、夸张的动作中领会唱腔中蕴含的感情。</h3>  <h3>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儿女,齐吼秦腔,秦腔,是咱们中国梆子戏的鼻祖。是生长在我们黄土地上的民族艺术奇葩,她是流淌在我们西北人血液中的声腔。秦腔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唐,完整于宋,流行于明清。经过三千年的延传,秦腔雄浑高亢,苍凉悲放,缠绵悠扬,哀怨忧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之腔。</h3>  <h3>精彩的表演过后,同学们还有幸上台在演员的指导下学习秦腔的动作要领、表情、唱法等基本功,一番学习过后,同学们深深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h3>  <h3>华阴老腔 ,声腔具有刚直高亢、磅礴豪迈的气魄,听起来颇有关西大汉咏唱大江东去之慨;落音又引进渭水船工号子曲调,采用一人唱众人帮合的拖腔;伴奏音乐不用唢呐,独设檀板的拍板节奏,均构成了该剧种的独有之长,使其富有突出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世代流传,久演不衰。</h3>  <h3>第九站隆重举办闭营晚会,今晚是我们这次在西安相聚的最后一个夜晚,让我们用精彩的节目和欢乐的笑声一起度过一个难忘的夜晚。两位主持人分别是来自初二14班的王孝祖同学和初二15班的王小年同学。</h3>  <h3>闭营晚会节目精彩纷呈</h3>  <h3>优秀营员</h3>  <h3>晚会高潮孩子们激动合唱</h3>  <h3>亲情告白</h3>  <h3>优秀学生代表发言</h3>  <h3>集体生日会</h3>  <h3>刘祥主任进行闭营晚会的总结发言</h3>  <h3>第十站防御工事——明城墙,厚重历史青砖,韵味悠长城墙,感受全世界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军事防御体系。</h3>  <h3>一路上,我们与各种各样的陕西美食为伴。</h3>  <h3>一路上我们与老师同行,在各位老师的教育下,我们受益匪浅,在各位老师的关怀下,我们茁壮成长。</h3>  <h3>一路上,我们抓住点点滴滴的时光,去回顾,去交流,去分享,并成长着。</h3>  <h3>再会古都——西安,我们满怀激情而来,西安,我们满载收获而归。</h3>  <h3>西安的每个角落都烙印着文化的记忆,散发着沉静的文化魅力,一日踏入长安,一日读懂千年,这短短四天的研学之行也真的如梦幻一般,不愿醒来,但是我们还有一个更伟大的梦,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研学回去后,更要发奋读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短短的四天,我们都收获了一份刻骨铭心的美好回忆,虽然本次西安研学之行结束了,但是新的征程才刚刚开始,同学们,相信你们通过此次研学活动,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一定会更加精彩,更加丰富,难得的缘分,刻骨的友情希望我们今后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相信我们的未来会更加美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