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晋西南的那几个日子(十一)形似“凤凰”的小山村-李家山

陈家驹

<h3>离开平遥古城,俺们一路向西行驶,进入了吕梁山区。一路上不断的上坡下坡、隧道连着高架,很多地段限速70迈,170公里左右的路程,俺们开了将近三小时......</h3> <h3>到达了吕梁市临县碛口镇时,太阳已下到山的那一边。本想拍摄夕阳照在湫水河与黄河交汇处的冰面上的美景,迟了一小会儿没能赶到,稍稍有些遗憾,只看到了一丝余晖洒在河面上,但景色也还是挺美的。</h3> <h3>在夕阳余晖的映衬下,碛口镇卧虎山上的黑龙庙显得格外的庄重。</h3> <h3>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俺们商量了一下,决定夜宿碛口镇外4公里的李家山。驱车驶过镇上的麒麟桥,俺们沿着黄河岸边,向李家山进发......</h3> <h3>李家山不仅是山,更是黄土高坡上的一座古村落。著名画家吴冠中在1989年10月到李家山采风后,回来说:“我在山西有一个重要发现---临县碛口李家山村。这里从外面看像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很讲究的窑洞。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这样的村庄,这样的房子,走遍全世界都难再找到!”......</h3><h3>在进山口见到一块写着“李家山---中国历史文化村” 的大石头,2009年,国家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给李家山发布了这个头衔。不过在俺看来,很多时候当“ 文化” 的旗号被举起来,这个地方的原始文化要么被开始破坏,要么就准备重新构建了......</h3> <h3>进山后的山路是土路,路很窄也很陡峭,俺们小心翼翼地驾驶着车辆。到达李家山,天已经黑下来了。俺们去了“李建新农家食宿” 住宿,50元一个人,包吃喝住窑洞睡火炕。条件虽差些,但主人热情好客,服务周到!......</h3> <h3>窑洞门口的灯笼亮起来,合着村子里不多的几处亮光,让人感受到李家山真正的气氛是安静, 山村神奇地过滤掉一切自然界的噪音,真是“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h3> <h3>第一次住窑洞睡火炕,感觉很新奇。男童鞋一间,女童鞋一间。5个人挤在一张炕上,有点小热。</h3> <h3>D5. 初五的清晨,乘着吃早餐的当儿,俺们就便参观了“李建新家” ......</h3> <h3>“李建新家”是四合院式的窑洞,正房的窑洞用于住人,窑洞门口钉了很多铜牌,都是写的某某美术学院的写生基地,村里的明清建筑保存的较为完整,吸引了很多画家、美术学院的学生和摄影发烧友来此创作。</h3> <h3>两边厢房可住人也可存放粮食等杂物,院门后还有倒座房。</h3> <h3>吃完早餐,大家各自拿起“长枪短炮” 去村中遛达。</h3> <h3>“李银兰家” 。她家与“李建新家” ,还有另一家“黄河人家” 是李家山的三家农家旅店。</h3> <h3>李家山村的住宅以窑洞式建筑为主,依山势而建,从山底一直建到山顶,一气呵成,形成了“立体村落”。从风水学角度讲,李家山的地貌形似凤凰,民居依凤身及两翼建造,错落有致地分布于70度的陡坡上,构成了一种极具视觉震撼的效果。</h3> <h3>相传古时有李姓人家在此开荒落户,故名李家山。李氏家族经世代繁衍,到清朝已成大户,时值碛口商埠繁荣,李家也插足商业。当时村里有东西两大财主,东财主在碛口开有“德合店” 、“万盛永”,西财主在碛口开有“三和厚”。两家都是财运亨通,日进斗金......</h3> <h3>有了钱就逐渐开始大兴土木,他们请来风水先生观看,风水先生见李家山形似凤凰,连声说好。于是乎,东西两财主就暗暗较劲,在几百米约70度的黄土高坡上“高屋建瓴” ,精心设计施工,依山就势叠置,从沟底到山顶建了九层的窑洞房舍。</h3> <h3>李家山民居沿陡坡呈阶梯状分布,下一层的窑洞顶就是上一层的院子,一层层的窑洞就这样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层叠而上,直至坡顶,看似随意布局,却是完美结合了山势的坡度与走向。</h3> <h3>村内保存较好的大小院落有近百个,窑洞房舍400多孔(间)。砖、木、石雕比比皆是,建筑形式多以砖拱顶(窑洞)明柱厦檐四合院为主,依山坐楼,街道高高低低,以条石砌棱,用块石铺面。</h3> <h3>高品质的住宅还保存有“东财主院” 、“后地院” 、“新窑院” 、“桂兰轩” 等,民居的形态在八种以上,无论豪华的建筑群,还是穴居的土窑洞,无不附着着中华民族的魂。</h3> <h3>这里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不少知名人士均给予了高度的评价。</h3> <h3>清华大学教授、著名古建筑学家陈志华先生看了李家山后对村里人说:“你们真有运气,祖先给你们留下了这样宝贵的遗产,是无法用金钱估量的,是走遍全世界也找不到的,是独有的一份。”</h3> <h3>看到这么精美的古建筑,黄老邪一家很兴奋......</h3> <h3>李家山的土产---大红枣。</h3> <h3>村里的祠堂和戏台。</h3> <h3>已经废弃了的乡村小学校。</h3> <h3>因为交通不便,很多村民都搬到山外去居住了,村里的村民很少,俺们没有看见一个小孩。村里没有通自来水,村民用水需去沟底的小河里挑水,挑一担水往返要半个小时。所幸这几年,外面经常会有画画的和摄影的前来,才没让李家山成为“空壳村”。不过也是因为交通和生活的不便,才使这里的能保存了如此完整的风貌。</h3> <h3>为了能够一睹李家山的全貌,俺们下到沟底,顺着村民挑水的冰河,去爬李家山对面的小山......</h3> <h3>黄老邪,你介是肿么啦?赖在冰上不走啦?......</h3> <h3>女版“冰上style” :“走、起……”</h3> <h3>介两口子,冰上秀恩爱,小心哧个大跟头。</h3> <h3>爬到了对面的小山上,终于看到了李家山的全貌。太美了!难怪著名画家戴希斌看到李家山后会激动不已地说:“我们黄土派作画,就是要画出黄土高坡的特色,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民居,才真正是我们要寻找的创作源泉。”......</h3> <h3>全景模式拍摄的李家山全貌。</h3> <h3>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俺们亦然也不会淡定,在山顶欢呼着、跳跃着......</h3> <h3>以李家山为背景,合影一张,犹如置身在画中。李家山辉煌过,也贫穷过,现在又开始打造历史文化名村了,只是不可过度开发,如果太商业化了,就会失去原有的韵味,也就没有看头了。相信不远的的未来,李家山会再次辉煌!</h3> <h3>未完待续,请看下集《碛口古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