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往事:独木桥外有风景 落花人独立

楊晓群

<h3><font color="#1564fa">  —  &nbsp;</font></h3><h3><span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 落榜,是一个无比失落、无比沮丧,又是寝食难安、悲伤无比的词语,毫无情调,却也无可奈何的一种状态,我轻易是不敢去回想的,那是自寻无趣。我因此而有些惶恐了,回忆电大生活的点滴,这是绝对绕不过去的坎,仔细再想一想,风风雨雨都过来了,我还惶恐些什么呢? 一九七八年的春天,对我个人来说是一个落寞的春天,前途暗淡无光,高考的落榜在心里搁下的阴霾久久挥之不去。也不知是不是朋友太多,还是那时的大环境影响,游泳、野战,天南地北的嬉游笑闹,生活倒是过的无忧无虑,不知不觉,自己的大好时光也在慢慢地挥霍、走远。七七年国家恢复高考,七八年匆匆上阵,浅浅的数理化早巳风云散尽,才觉到那些闲暇只是一季的落花,再也追悔莫及。</span><br></h3> <h3><font color="#1564fa">  一声悠悠的叹息在心头萦绕,久久不绝,世界末日没到,我的末日似乎已经降临。参加工作吧,工作后就更没有机会读书了,我很发愁。所以工作初期,我的整个精神状态是郁闷的,一点也快乐不起来,我老是惦记着这事,当然自学也行,但天知道这个可能吗?那个时候谁不知道,要是没有文凭,简直就像当年家庭出身不好一样,往哪儿一站先就矮了半截。文凭成了最值钱的东西,上上下下,各行各业都有人在弄文凭。我在公司当文书的那几年里最清楚了。念过几个月的,算几年;相当于大专的,想法弄成本科;肄业的要改成毕业;有的好像没念过什么大学,好傢伙变戏法似的找回了文凭。唉,人呐!没有真才实学,待遇上去了,就心安理得了吗?我开始有一点懊丧。然而,花朵飘谢,我还可以独对空枝;刺莓非我所求,我只有远离它。</font></h3> <h3><font color="#1564fa">  二  &nbsp;</font></h3><h3><span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八一年的夏天来的炎热无比,然而对于我恰似明媚的春天,一则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成立的新闻,如同石破天惊,中国的新颖大学横空出世,迷茫的心收住,愿望翩然而至,它会引领我走向希望的田野吗? 毫无悬念,八二年九月的第一天,我坐在余姚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学楼里上课了。确切地说,是在一所小学校的教室里,电大借用的。老师就是录音磁带,只听其声不见其人,学习三年,我们整整听了二年半磁带,但毕竟是大学。八二届的文科班招生二个班级,我在一班,全班三十七个人,年龄参差不齐,最大与最小,相差十几岁,成家的也有,但大多是像我一样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职业可就五花八门了,市委的、财办的、银行的、电台的、报社的、工厂的、干部、职员、工人、记者、厂长、厂医,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残疾同学,可谓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成为了朝夕相伴的同学。这一处,就是近四十年的岁月。</span><br></h3> <h3><font color="#1564fa">  三 &nbsp;</font></h3><h3><font color="#1564fa">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录音机里北师大的老师在讲巜诗经》,这是我们上的第一节古代文学课,记忆特别深刻。同学们都是聚精会神,静静的,边看讲义,边听讲,非常认真。大家对这一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都非常珍惜,谁也不会掉以轻心。再说大家都非常之年轻,求知欲又非常之强烈。 余姚电大一般是这样按排的,听一个星期的课,由本地电大的老师负责辅导一次。给我们辅导古文学的是胡其璋老先生,八十年代初已近七十岁了,老态龙钟,然古文功底深厚,给我们辅导上课时,兴致很好,思路清晰,额头和眼镜片同时在日光灯下闪亮。胡老师是这样解释这首诗歌的:“美貌、文静、贤淑的女子,有地位有身份的男人都愿意追求。这个“逑”是通假字,同“求”,追求的求.......”他转身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很帅的逑字,又写下一个不怎么帅的求字,接着划拉二下,把二个字连起来,立刻产生了一个君子正在追求一个窈窕淑女的视觉效果。不知他是否把这当成了得意之笔,反正兴致更髙了。 “窈窕淑女,君子好求,在座的窈窕淑女和君子们也不少。你们想想看,是“窈窕淑女,君之好求吧?古今一想,不过八十年代的淑女不怎么文静,喜欢蹁蝠衫,牛仔裤,爱跳迪斯科。这也没什么,当代君子们照样“好求”,而且敢在大庭广众之下“求”!”一阵几十个声音交响的大笑轰堂而起,课堂效果佳极了。就这样,我们真正的电大学习生活开始了,从不习惯到习惯,从不适应到适应,慢慢地步入了正轨,毕竟我们都是一群年轻人。</font></h3> <h3><font color="#1564fa">  四   &nbsp;</font></h3><h3><font color="#1564fa"> 我的记忆里,我们班里三十七个男女同学,大多都是文学爱好者,似乎都能写写画画,有的形象思维高一些,有的逻辑思维能力很强,有的古文底子不错,更有的偏爱外国文学多一些。印象中现任检察官王力波同学的逻辑思维堪称一绝,诗人琪君有目共睹,写作髙手是何力勤、叶萍同学,残疾同学袁汉波除了写作的才华是一绝,更让我佩服的是对外国文学的理解上。还有奇创班长、冯大成同学、戴怀长同学等等,这几位都比我们年长,奇怪的是无论在写作上还是对课文的理解上,都给我留下了特别深的印象,同时也给予我很大的帮助。 这这里我想专门讲一下我与袁汉波同学的往事。袁汉波同学由于小时候患上小儿麻痹症,落下了终身残疾,人生的命运也随之改变,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谁也无力去改变。电大对于身体并无严格的要求和限制,所以他就顺利地考入电大,成为我们的同学。那时我家住在学校附近,一般他来的比较早便来我家坐坐,一来二去,成了很好的朋友。他羡慕我的生活,我羡慕他的才华。 一天放学后,我邀他一起吃晚饭,他高兴的来了。我向他请教了学习上的一些难点、重点,接着很自然地他便打开了话匣,给我讲了好几本外国文学名著作品,比如巜红与黑》,比如巜纳赛.吉约》,还有巜牛虻》,还有巜安娜.卡列尼娜》等等,我至今记忆犹新的是二本,一是司汤达的巜红与黑》,一是梅里美的巜纳赛.吉约》。 我记得他是这样讲的,他是读初中的时候看完巜红与黑》这本书的,痛哭了一场。最同情的倒不是于连,而是德.瑞那夫人。她对于连的爱,在我看来太令人伤心、太不幸了。我想我要是于连,可能会朝自己的太阳穴开一枪,绝不忍去伤害那么热烈那么痴情地爱过自己的女人。而且看过巜红与黑》后,我常常设想另一种结局—-于连越狱逃走,带着德.瑞那夫人双双逃到一个孤岛或大森林里去,有情人终成眷属,生下一个女儿,白头到老…… 接着他又讲了梅 里</font><span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美的作品巜纳赛.吉约》的理解。这是一个短篇,内容是:一个富家子弟与一个孤儿院长大的美丽女工相爱,但又没有娶她为妻的意思。她无法摆脱对他的爱情,跳楼自杀,未死,摔断了一条腿,被一个专做慈善事情年轻的伯爵夫人所怜悯,送到医院里,天天给她读圣经,教导她为自己的“罪恶”的爱情忏悔。富家子弟深感内疚,决心娶女工为妻。但他的监护人,也就是他的小姨反对这种爱情,认为一个富家子弟爱一个女工是有失贵族体面的爱情。那小姨就是那伯爵夫人,她亦爱上了自己的侄子。结局是:那女工凄凉地死在医院里,伯爵夫人阻挡了她的情人与她的每一次见面。 一年后,年轻的寡居的伯爵夫人与自己的侄子结为夫妻,那女工临死前说的话,深深地铭刻在我的记忆中。她说:“是我,我爱过。” &nbsp;</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袁汉波深陷在作品的氛围里,形象特别髙大,气质特别出彩,让我刮目。虽然后来发生的事情是我们不愿意面对的,我至今都没有想明白,依然深深地为他惋惜和遗憾。他戴着一副旧式的黄框眼镜,说话细声细语,一副笑脸挂在脸上,年轻的脸庞,永远不会老。</span></h3> <h3><font color="#1564fa"> 五 &nbsp;</font></h3><h3><font color="#1564fa"> “祝贺你们来到电大。你们将在这里度过一千多个日子。在这些日子里,你们将接受不同以往的教育,这是一种完全开拓创新的培养模式,你们要珍惜这个机会,成为祖国的建设者,在未来的岁月中做出平凡的或杰出的贡献!”上面这段话是我们的班主任郑国臣老师在我们的报到日说的,热情洋溢,恰到好处。提及教师,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孔夫子、盲女作家海沦.凯勒等,他们堪称万世师表,英名与良将贤相共存,永垂史册。而数以万计默默在精神上耕耘的教师们,从因为他的学生中没有名人或伟人,他们的努力和信念就不易为人所知赞了。他们辛勤地耕耘着,在烈日下,在暴雨中,结出的果实有桃李也有酸果,当社会享受着他们的果实时,请记住他们。 我们</font><span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的郑老师就是这个庞大队伍中最平凡的一道风景线。他中等身材,体形偏瘦,与其说是班主任,不如说是我们的大管家,事无巨细,不一而足。他亦师亦友,一些日子下来,在我们的眼里既是兄长也是朋友了。让我感触很深的,是他最懂我们的心,最了解大家的学习环境。电大的学习,同学们都没有放弃本职岗位,几乎都是半工半读。有的单位领导支持,学习环境就宽松,但不要指望每个单位都有这样的好事,有几位同学的学习环境就很难,领导不支持,工作担子又重。了解到这一情况,郑老师就千方百计,尽最大的努力帮助这些同学去克服困难,渡过那个困难的时期。记得毕业前夕的某一天晚上,我向他告别,郑老师送我到校门口拐弯处,我不禁回头深深望了他一眼。星子正从他的身后川流成为夜空,最后他自己也成为一颗最亮的星星,在记忆的银河中,我的老师。 八五年十二月的一天,我们如期拿到了毕业证书,并全班同学合影留念,这就是我们的故事:独木桥外有风景,落花人独立。是为记。</span></h3> <h3><font color="#1564fa">(图片除一张外,全部选自网络)</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