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记里的铁血荣光

忆茶阳风物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p style="text-align: center;"></p><h3><b>大事记里的铁血荣光</b></h3> <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大事记是以时间顺序记载一个国家、地区、单位的重大事件和重要活动的纪实性文书。作为对史实的客观记录, 大事记具有客观、准确、系统、可信的特点, 因而有很高的参考价值。</div><p style="text-align: left;"> 近年来,笔者在挖掘整理家乡大埔县茶阳镇太宁村革命史料过程中,意外发现《大埔县志》大事记所记录的1926、1927两年间大埔县发生的共17个重大事件中,有8个重大事件是关于太宁村早期革命运动的(见下图),可见太宁村在大埔革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这段历史的光辉也可从原闽粤赣边革命领导人罗明、饶彰风、方方对太宁村革命运动的评价得到印证。曾任闽南特委书记、福建省委书记的罗明在其回忆录里称太宁为“大埔县农民运动中心”;曾任中共广东省委统战部长的饶彰风曾有“立红色政权,太宁屹起”的著名词句;曾任中共闽粤赣边省委书记、中共南方工委书记的方方则赞誉“太宁红旗永不倒”。</p><h3></h3></div> <h3><font color="#010101"> 《大埔县志》大事记记录了1926、1927年大埔县发生的重大事件(注:日期为农历)。</font></h3> 2016年3月,中共大埔县委党史研究室在其批复确认太宁村义训堂为革命旧址的文件中也作出了“太宁村是大埔县农民运动的一面旗帜”的重要评价。<br> 为了进一步考证大事记里的史实,笔者还找来《中国共产党大埔县地方史》(第一卷)、《大埔县组织史资料》等官方史书,也从县档案馆复印了《太宁革命斗争史》、《中共太宁支部申报革命老区材料》等馆藏资料,细细研读。这些史料显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叶,全国工农运动风起云涌。太宁村(旧含恋墩村)进步知识青年饶龙光、张高友、饶炳寰等揭竿而起,创建了全县首个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与国民党政府和土豪劣绅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他们开展“二五减租”运动,发动农民到县城茶阳举行大游行,迫使国民党大埔县政府答应“减租减息”,并通告全县实行;他们支援北伐军攻打永定县城;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时任中共大埔部委书记的饶龙光将县部委迁至太宁指挥全县的工农运动,先后两次举行武装暴动,建立了大埔县第一个红色政权;八一南昌起义军入埔后,起义军前委委员李立三、彭湃指导大埔县成立工农革命政府,任命饶龙光为主席;三河坝战役期间,太宁农军镇守县城,维持社会治安,镇压反革命,防止闽西敌人偷袭起义军腹背;抗日战争时期,闽西南潮梅特委(原闽粤赣边省委)迁驻太宁村下店世兴堂(李屋)指挥闽粤赣边区的抗日救亡运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区纵队闽西南联合司令部在太宁村集结部队举行解放闽西南誓师大会……<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埔早期革命发源地义训堂</h3> <h3><font color="#010101"> 2019年10月25日,梅州市政府副市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宁惠军率领参加“大埔县工农革命政府公安局历史定位研讨会”的嘉宾参观义训堂。</font></h3> <p class="ql-block"> 随着挖掘工作的不断深入,笔者将广泛收集来的太宁村革命史料加以整理,先后撰写出版了《大埔农运从这里开始》、《烽火太宁,农运旗帜——大埔太宁革命风云录》等著作,并以此为基础申报了义训堂、北成楼、八一起义军击退商团军遗址等7处革命旧址,均得到党史部门的批复确认。2017年,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启动“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重点建设60个红色村,太宁村光荣入选,它的光辉历史得以再现。目前,义训堂革命旧址已修缮一新,重新装修的村两委办公楼旁也建起了大埔县农产品展销中心,全村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太宁人民不忘初心,正豪情满怀走在新的长征路上。正如大埔农运先驱饶龙光哲嗣,福建省记协原副主席、省新闻两会原秘书长饶尚豪诗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尘封的历史撩开面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湮没的先驱重放光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红色的记忆永不消逝</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崭新的长征豪情迸发</p><p class="ql-block"> 大埔作为广东省首个原中央苏区县,红色资源十分丰富,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我们很有必要再作一次全面深入的挖掘,决不能再让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沉睡在档案馆里,湮没在史志书籍中。(作者饶超然,梅州市红色文化研究会理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