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我来了!(下)

老莎

<h1>9月21日,这是我们最为挑战的一天,我们踏上了念青唐古拉山脉的那根拉山口!那根拉山口位于西藏当雄境内,是前往纳木错湖的必经之地,海拔高达5190米,仅比珠峰大本营低十米。在这号称生命的禁区里,看苍鹰盘旋,看云朵飞舞,看那五彩斑斓的经幡猎猎作响为我们喝彩!</h1> <h1>那一年<br>磕长头匍匐在山路<br>不为觐见<br>只为贴着你的温暖</h1><h1>那一世<br>转山转水转佛塔<br>不为修来生<br>只为途中与你相见</h1><h1>---仓央嘉措。</h1> <h1>美吧?这就是圣湖纳木错湖!一个宛若仙境的地方。</h1> <h1><br></h1> <h1>这是地球上最高的湖泊,是最美最圣洁的湖泊。这里有着美丽动人的传说,有着凄美的故事,她是藏族人民心中的圣湖。</h1> <h1>湖水清澈见底,最深处达120米。湖面辽阔,转湖人走一圈要一个月左右。</h1> <h1>湖水晶莹剔透,每一滴都会反射阳光的光芒。</h1> <h1>远处就是念青唐古拉雪山,白雪皑皑,连绵逶迤。</h1> <h1>藏人牵着雪白的牦牛让我们骑上拍照,本来觉得牦牛有些可怜,别的牦牛不都在山坡上吃草么。但这是此地藏民的唯一收入来源,他们很苦,需要游人的帮助。拍完照下来我拍着牦牛的头对它说:“谢谢你!谢谢你让我骑你。”牵牛大伯看我的眼神分明在说:“你有病啊!”</h1> <h1>这么蓝的天,这么白的云,谁能想到就在第二天,天气突变,大雪纷飞,把通往湖边的道路都给覆盖了,车辆寸步难行。我们真是幸运啊,活佛保佑我们!</h1> <h1>离开圣湖纳木错,又是一路美景:</h1> <h1>还看到了山那边的火烧云,太美了!</h1> <h1>这就是歌中唱的雅鲁藏布江?那歌词不是“雄伟的喜马拉雅山哎,奔腾的雅鲁藏布江”吗?怎么那么平静?哦,它和长江一样,有平缓的江段也有咆哮的江段。第二天,我们在车上就看到了崖边奔腾的江段了。</h1> <h1>这就是第二天从车上看到的一段雅鲁藏布江,水流湍急,奔腾不息。</h1> <h1>三个老同学,当年分别时谁会想到35后会一起站在青藏高原上的雅鲁藏布江边。</h1> <h1>风景如画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h1> <h1>美景在路上:</h1> <h1>又是一个美丽动人的湖泊----羊卓雍措湖,西藏三大圣湖之一。这次西藏的三大圣湖我们看到了两个,不知另一个位于阿里地区的玛旁雍措湖今生是否有缘相见。</h1> <h1>羊湖湖面海拔4441米,湖水碧波粼粼,蓝蓝的、静静的。</h1> <h1>9月23日,我们来到了乃钦康桑雪山脚下。乃钦康桑雪山高7191米,是西藏四大神山之一。</h1> <h1>终年寒冷的气候,使山上的积雪不断向下挤压,形成了冰川,卡若拉冰川就是最大的一个。遗憾的是,冰川下不远就是公路,日复一日,来往车辆扬起的灰尘把冰川弄脏了,她不再晶莹幽蓝。</h1> <h1>更不幸的是,在此地拍摄电影《红河谷》的时候,为了制造雪崩情景,用炸药把古老的冰川炸出了一个大三角缺口,这个缺口永远也不会恢复了。</h1> <h1>这个观看冰川的观景台海拔为5400米,比那根拉山口还要高出210米。这应该是我此生到过的地球最高点了吧。在这里,走路要慢慢的,刚才太兴奋在坡上走快了几步,立即气喘吁吁。</h1> <h1>冰川脚下还住着几户藏住人家,这么艰苦的环境,他们是常年住在这里吗?</h1><h3><br></h3> <h1>路上,我们还看到了山崖上的野生岩羊,好大的一群啊!不仔细看还真不容易发现。它们在峭壁上自由自在地啃着草很是逍遥。岩羊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能在青藏高原上看到它们真是幸运。</h1><h3><br></h3> <h1>这是位于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几天下来参观了好几个寺庙,由于对藏传佛教知之甚少,导游讲得再好也记不住什么。但没想到一到这里就被震住了,它里里外外华丽而精美的程度就像是一座宫殿,房屋多得像一座城堡。这里的喇嘛戴的是黄色的、中间从前额到后脑勺有一溜毛穗的那种僧帽,以前只在电影里见过。这就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也叫黄教。扎什伦布寺就是黄教教派的寺院。</h1> <h1>从日喀则回拉萨的路上,申师傅指着一座山说那山顶上就是天葬台。若看到山顶有青烟升起或有秃鹰盘旋,那就说明天葬正在进行。我们看到了青烟却没看到秃鹰,师傅说那是秃鹰正在享用它们的美食。由于种种原因,现在天葬已经不允许观看了。藏人去世后大都会通过天葬去往他们心中的极乐世界,他们还也认为,自己一生中吃了很多动物的肉,死后灵魂已经升天,剩下一副皮囊一身骨肉,也应该回报一下动物。</h1> <h1>公路旁的山崖边有很多梯子形的图案,一开始没在意,看多了就有了疑问。问小谭,她说这是藏族人为过世的家人画的天梯,希望逝者能顺着天梯早日进入天堂。</h1> <h1>应我们的要求,导游和司机带我们去拜访了一户藏族家庭。这是格桑,她家有十四口人,一个哥哥去寺庙当了喇嘛,还有两个兄弟共娶了一个妻子。在他们那里,两兄弟共娶一个妻子很正常,两姐妹嫁给一个丈夫也不稀奇。这样做是为了家产不外流,大家和睦相处,没有闹离婚的。格桑在成都读过高中,是村里的文化人,她的扎西是“嫁”到她家来的,彩礼是五头牦牛。她有两个孩子,现在都上学了。格桑说她的家是村子里条件最好的家庭之一,还有很多人家非常贫穷,靠政府的接济生活。他们以前都过着游牧生活,现在牧民虽然居有定所,但男人们还是要出去牧牛的,一走就是两三个月。</h1> <h1>在村口遇到的小女孩,她听不懂汉话,很害羞地看着我们。</h1> <h1>格桑家的院子。</h1> <h1>在格桑家门口大家合个影。</h1> <h1>路上看到老阿妈在拣牦牛粪。藏人认为牦牛粪是干净的,因为牦牛不喝不洁净的水,不吃不洁净的草。牦牛粪除了可以用来烧火取暖和做饭,还能用来垒墙,有些地方还拿牛粪饼来装饰房子呢。</h1> <h1>23日晚上的一场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把我们这次的西藏之旅带入了高潮。那绚丽的场面、恢宏的气势非常震撼人心,在高原圣域璀璨的星空下,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的故事再现眼前。“走不到的地方叫远方,回不去的地方是故乡。”“自古嫁人图的是白头偕老齐眉举案,小公主我却要嫁出这大唐吐蕃和美江山!” </h1> <h1>24日是我们在西藏的最后一天,看到了电视节目中西藏雪顿节藏民蜂拥而至的地方哲蚌寺。这是西藏最大的寺庙,僧人最多的时候达到万人以上。在西藏看了那么多寺庙,和内地不同的是,藏民磕头、捐钱、添油都是一种习惯,绝对不是为了升学、求子才去磕个头,再往功德箱里塞些大票子。他们手提酥油壶,虔诚地添上酥油或放上一元两元,如果没有零钱就自己找零,不像内地的寺庙,所谓功德箱上只开一个小口,捐的钱进去就出不来了。</h1> <h1>这就是展佛台。每年的雪顿节,信徒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这里,很多人是几天前就到这里搭帐篷等待了。到了展佛的时刻,巨幅佛像会顺山坡从上到下徐徐展开,接受万众的磕头膜拜。藏民们会为自己能亲眼目睹佛像作为一生的幸事。</h1> <h1>这是拉萨郊外的罗布林卡,也叫达赖的夏宫。这里树木葱郁、花卉繁多,走在这里一点都不觉得是在干旱缺氧的西藏,就像是内地的某个公园。它始建于七世达赖(1751年),之后历代达赖夏天都来这里办公和修养,天冷了再回布达拉宫。就像慈禧太后夏天去颐和园冬天回紫禁城差不多。</h1> <h1>西藏寺庙和宫殿的墙体基本就是白色、赭红和土黄色,去了西藏才知道,传统的涂料都不是油漆,全部采用天然的染料,白色竟然是牛奶加其它植物。布达拉宫的白墙至今都是年年泼牛奶的。</h1> <h1>在西藏的最后一顿晚饭是我们的散伙饭,也是我们请谭导和申师傅的答谢饭。感谢二位一路的辛苦付出和关照。我们无论以前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这一路,大家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相处得特别融洽特别快乐。最令人欣慰的是,没有一个人出现严重高反,更没有因高反掉队的。大家依依不舍,相约下次一定再一起出游!</h1> <h1>烤藏香猪。</h1> <h1>烤全羊。</h1> <h1>藏香鸡。当然还有青稞酒。</h1> <h1>再见,美丽的布达拉!</h1> <h1>再见,美丽的雪域高原。</h1><h1>扎西德勒!</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