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一)</h3><br><h3> 抗美援朝战争对于我们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大都是从历史书籍和影视剧里看到了它的激烈场面,真正的听到亲历者述说,我想却是寥寥无几吧!</h3><br><h3> 我的伯父是180师450团幸存者之一。</h3><br><h3> 我的伯父,16岁那年,因从小丧父,家里母子三人生活及其困难,于是就被国民党买为壮丁,在国民党军队服役。这时正是内战时期,青海、西藏南征北战,这样的生活一过就是数年。</h3><br><h3> 49年虽然共和国宣布成立,但是江南、大西北等大片土地的人民还没有得到解放。我伯父所在的国军部队就在陝西汉中一带盘踞。 </h3><br><h3> 1950年在人民解放军的追击下,由汉中逃到了四川成都,就在四川成都他们的师长下达命令,停止逃跑。 后来他们才发现师长在解放军的策反下繳械投城,宣布改编。于是经过改编培训,进行思想动员工作,不久就宣布抗美援朝,于是坐上北上的火车沿路不歇不停开到了鸭绿江岸上的丹东市。</h3><br><h3> 丹东市,说是一个城市,在当时还没有我们现在的一个镇面积大,人口稀少,经济萧条。附近有一座小山,来到这里后首先休整了两天,他们站在那山头上,很清楚地看到对面朝鲜那战火纷飞的场面。此时的他们个个群情激昂,士气高涨,他们说,怪不得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你看这过了鸭绿江不就进入咱们国家了吗?个个宣誓决心要和美国鬼子干到底。</h3><br><h3> 按照中央当时下的命令是在10月19日入朝的,10月25日先遣部队正式和联合国军接上火的。</h3><br><h3> 据我的伯父说,他们是10月25日进入朝鲜,也许他们是后去的。那天并不是人们说的是在晚上,而是在白天,还走的是大道。就在当天,敌侦察机不停地在低空来回侦察盘旋,但是他们都在提前预警,发现敌机立刻埋伏,钻山洞。可是到了第二天就不一样,来的就不是侦察机了,而是敌轰炸机,沿路开始轮番轰炸,部队伤亡很大,而且道路全都被炸成了大坑,第一天走了百八十里路,可是到第二天,一天仅仅往前移动了十多里路程,就他所在连队,一天就被敌机炸死了七人,就连那些战马听到敌机的轰炸声,也浑身颤抖的像筛糠似的,扒在那一动不动。就这样,他们参加了对联合国军的第一次战役。</h3><br><h3> 从此以后,不论大小的战斗,几乎每天都有。长津湖、坻坪里等五次战役都有参与,特别有一次侦察作战和第五次战役,也就是汉城战役,他的记忆及为犹新。</h3><br><h3> </h3> <h3> (二)</h3><br><h3>在朝战期间,由于志愿军和联合国军在装备和后勤保障上相差特别悬殊,这就造就了志愿军白天隐蔽,必须在晚上进行袭击敌人。</h3><br><h3> 有一个高地一直被韩”白虎团”在好长时间里牢牢地掌控着,为了拔掉这根钉子,上级给他们侦察连交待了任务,让他们在夜晚去进行偷袭。于是他就带上他的战友,天刚一摸黑就开始行动。由于在正面敌人防守很严,而且到处还布有地雷,不易往山顶爬,但在其背面路程比较远,且山势也较为陡峭,最后商量后还是绕到背面去偷袭”白虎团”,在这过程中,也有伤亡。在这其中有一个战友,是来自四川省成都的一个小伙子叫陈开来,据说他是刚应征来的,在家里是一供销社的一名员工,没有作战经验,心里还有点害怕,就在侦察的时候躲躲闪闪,我的伯父在爬山的时候受了伤,于是他就拿着枪,指着那个战友,督促让其赶快往上冲,不然天一亮一切就完了。于是乎那个战友也就豁了出去,冲在了最前面。</h3><br><h3> 山顶上,草木干枯,朝鲜的十月已是寒风刺骨。有一架直升机在那稳稳当当的停着,上面有一个碉堡,白虎团的团长也在那坐阵指挥,可是没料到我们的志愿军小战士手拿着爆破筒突然出现在敌指挥部的门口,一声”举起手来,交枪不杀”,此时的”白虎团”里的所有人员都傻了眼,乖乖的举起了双手,随后的战友都相继接应了上来,一起逮了十几个俘虏兵,</h3><br><h3> 于是他们站在白虎团所在的最高点向天空发了三颗信号弹,紧接着我炮兵立即向这里开炮,目的是扫雷,为大部队总攻扫清障碍。就这样号称韩军的”白虎团”就完蛋了,被连根拔掉了,直升机驾驶员已坐在驾驶舱里面等候着团长,都没有来得及走,就被俘虏了。从此白虎团的旗子就永远的挂在了我国的军事博物馆了。</h3><br><h3> 就是那位小战士由于那次战斗立了大功,随后上级把他调了回去,直接到沈阳上军校去了。这就是伯父说的当了三天兵就提干了的人。</h3><br><h3> 我伯父说起这一次的战斗,真正的是津津有味。致于京剧电影《奇袭白虎团》作为一场战斗片属于实际情况,但又作为文学作品有些地方就有所变动,人物里面姓和名就不完全一样,有知姓不知名,有知名不知姓的,只是让人知道有这回事而已。</h3><br><h3> 说起上甘岭战役,他们是在最后发起总攻时才参加的,前期那激烈的场面没有参加。他们在别的地方作战。</h3><br><h3> </h3> <h3> (三)</h3><br><h3> 还有一场战役,就是第五次战役,也就是汉城战役,这要说对他记忆最为深刻,最残酷,最惨烈。</h3><br><h3> 汉城战役,按照上级的作战计划是必须在一个月之内拿下汉城,事实上就是一个月拿下了汉城。到了汉城,当时小小的汉城已成为一座空城,工厂学校都空无一人,就连老百姓也都逃之夭夭。志愿军攻进汉城以后已经是精疲力尽了,后勤给养根本供应不上,在这样的条件下,仅仅在汉城呆了七天,上级就下达命令全线北撤。由于这次战役是大兵团作战,人员较多,伤病员也有好几千,所以,上级命令180师作为后卫部队,以掩护兄弟部队和众伤员提前撤退,这样兄弟部队全都撤完了,他们180师和一部分伤员才开始撤退。当时,他们已经跑了一天的路程,也就是百八十里路吧,此时,美军侦察兵发现汉城的志愿军已撤退,城中空无一人,经分析跑的不远,于是开动他们所有的机械化部队,前面是摩托部队,后面是坦克和装甲车铁流,志愿军跑了一天的路程,敌军就在短短的一两个小时就赶在志愿军的前面去了。这样以后,美军开始前后围堵,以地毯式的搜寻,就这样,180师开始了慢长而艰苦的突围战。</h3><br><h3> 这里虽然是重山峻岭,可以隐蔽,但必定人员较多,整体来说地域狭窄。180师当时的编制人员一万八千多,再者还有伤员,跟敌人拼了好多天,最后因弹尽粮绝,伤亡过半。</h3><br><h3> 在这一段时期,因为本来就粮草跟不上,他们只是躲避、隐蔽,根本没有作战的能力了。有一次,他隐蔽在山顶上,大部分人还在山凹里。被敌军包围,此时的敌军特别疯狂,开动坦克装甲车,将志愿军能战的和受了伤的不能战的,来回碾压,连同敌空军也出动,在低空进行轰炸和空中扫射,</h3><br><h3> 期中有一架敌机因飞行过低,撞在了山头上瞬间爆炸着火,将飞行员的一条腿炸飞,摔在了距离我伯父仅仅只有二十多米远的地方,他看得清清楚楚,又肥又白。整个战场无法言表,只能用惨不忍睹来概括。</h3><br><h3> 护卫军旗的人是一个连几乎全部牺牲,军旗被烧成了只有手掌大一片子,也被美军当成了战利品捡走。这也成了180师被覆没的主要证据。</h3><br><h3> 后来经过调整部暑,决定分散突围,然后到某一个地方集中。经过四十多天顽强的抵抗,终于突围出来了。但最后清点人数,以我伯父说仅仅只有四百多人了。(按照国家后来发布的数字说被俘人员七千余人,死亡人员三千余人,突围出来的只有四千余人。)这样说180师几乎全军覆没真的还可信,如果说突围出去的还有四千余人,那就不成”几乎”全军覆没了。</h3><br><h3></h3> <h3> (四) </h3><br><h3> 这一次突围战的失败震惊了中央,中央将主要指挥人员给以处分,但在文书里只是说180师”受挫”,希望在以后的作战中能够以雪前耻。随后又将180师的兵力予以补充,不久又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实战部队(撤销翻号那是朝战结束以后的事了)。以后,部队经过较长时间的整休,到了最后一年,也就是1953年,由于志愿军空军部队的投入战斗,美军的空中优势明显下降,志愿军的后勤保障也逐渐充足了起来。进口苏联的武器也陆续到达,特别是苏制”喀秋莎”火炮的到来,对志愿军最后一战的金城战役,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h3><br><h3> 金城战役是针对韩军的一次大规模的作战,志愿军动用了1000多门火炮,仅几十分钟的火力就将敌阵地全部催毁,随后他们乘势开始追击敌人。那一天,敌人跑的被兔子还快,他们也追了一天,地下再也没有见到一个活着的敌人,天上也看不到一架敌机,他们追的正酣之时,后面命令来了,要求停止追击,宣布停战。当志愿军战士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他们个个高兴地蹦了起来,因为每天都和死神打交道,所以这个感受使我们这些人无法想象的。</h3><br><h3> 他对我说,如果不停战,再有三四天时间完全可以把朝鲜南北统一了,可惜武器装备刚好了,就停战了!</h3><br><h3> </h3> <h3> (五)</h3><br><h3> 虽然战斗过程中的一些细节没有能说得出来,但是一些动人的场面还是记得。在一些战斗过程中,来不及修工事,就将敌人的尸体磊起来作为隐蔽,困倦了就和那些尸体躺在一起,生活呢从头到尾主要以炒面为主,每个人身上挎着布袋就是装这个的。在许多回战斗结束后,不是党员的战友都坚决要求宣誓入党,他们的誓词几乎都是:我向毛主席保证,坚决完成任务,以牺牲来证明自己。确实,有的人把入党审请书递上去还没有批下来就牺牲了,最后只有追认为中共党员了。这个我们在一些影视剧里也看到过,这些都不是虚构。确确实实!</h3><br><h3> 朝战结束后,回到家里,将一枚银元给我奶奶,当时对我奶奶说:”妈,你把这个银元收拾起来保存好,这个银元救了你娃的命” 原来在作战时,有一颗飞弹飞了过来,正好击中他们胸部,被这枚银元挡了回去,没有伤到身体。我当时感叹说:整整三年,牺牲了那么多的人,你活着回来了就是福气呀,命真大!</h3><br><h3> 时过境迁,今年是国庆70周年,10月25日又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9周年,在举国欢庆的日子里,我们只看到国家发展的繁荣和人民生活的大幅度提高,但我们怎能忘记18万志愿军战士的遗骨还在异乡他国,继续守护着祖国的东大门,,怎能忘记八九十万志愿军战士曾经的的浴血奋战,怎能忘记为国牺牲的千千万万的英烈呢?</h3><p data-form="0" data-num="1"><br><br></h3><h3></h3> <h3> 作者:南振英。本人六三年出生于陝西乾县薛禄镇大墙周南家村,高中文化,农民家庭。</h3><br><h3></h3> <h3>微信号:NZ1479167828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