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旅游好去处——板石岭景区

琴之音

<h3>板石岭景区位于连绵山岭与清波碧水的联三中心村,地处家发镇西北部,东、西、北与繁昌县接壤,南于石峰村、麻桥村交界。板石岭景区面积6.5平方公里。</h3><h3>这是一座历经千年沧桑的古老村落。人文炳蔚、历史悠久,是“咸通十哲”、著名晚唐诗人张乔的故乡;桂馥兰香、松竹连绵,9处千年古桂群、287棵古桂树,分布在万亩竹海间,是全国最大的古桂花群之一。近年来,当地政府深度开发文化资源、历史资源、生态资源,全力打造了景区型美好乡村,千年丹桂园、万亩竹海、月牙泉公园、谭震林故居、千年银杏、仙女湖、神仙山、神仙洞、峒山战役战壕遗址等精品景点星罗棋布。</h3> <h3>景区在建设过程中,先后荣获多项荣誉,远近闻名,游客纷至沓来。</h3> <h3>景区路线图和当地政府正在全力打造的最佳徒步游、最佳摄影、最佳文学创作线路。</h3> <h3>镜头下的板石岭,怎一个美字了得。</h3> <h3>张乔诗廊:记载了从板石岭走出来的、晚唐著名诗人张乔,与许棠、郑谷、张宾、喻坦之等号称“咸通十哲”。他的很多首诗篇都歌颂了故乡南陵,其中最为有名的是《送友人往宜春(一作江南)》“故里南陵曲,秋期更送君”.</h3> <h3>板石岭的这片丹桂园里树龄最小的有120余年历史,最大的已经有了近千年历史。相传板石岭人家一旦出现一个贵人,就会种植一棵桂花。板石岭共有287棵百年以上丹桂,大家可以知道这千年来板石岭共出了多少贵人了。每到丹桂飘香的季节,整个村子都弥漫着迷人的花香味,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h3> <h3>槠林古道:华东地区最大的天然次生槠树林。</h3> <h3>板石岭的竹海深处有一座清咸丰年间建筑的普化寺,这座寺庙与我们革命历史也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1940年4月谭震林率领的新四军三中队在这一带与日寇展开了激烈的阻击战,当时新四军三中队就驻扎在普化寺,村民们积极配合掩护,并热情招待。1949年的4月渡江战役打响,驻扎于板石岭的游击队,在普化寺架设了电台,用来勘察敌情,后来为解放军成功渡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h3> <h3>寺庙旁的一处古桂群—十八罗汉古桂群。</h3> <h3>沿途还有多处精致小景点。</h3> <h3>丁香茶馆,位于丁香雨巷的巷口,白墙青瓦,茶香四溢。</h3> <h3>吴刚捧出桂花酒,来一杯否?</h3> <h3>张氏族规</h3> <h3>板石岭景区是红色旅游景区,由于板石岭山深林密,共产党领导的地下党、游击队、新四军常在这带活动。1938年前后,谭震林同志曾经在板石岭景区开展过抗日游击战,其故居位于家发镇联三村板石岭中心村,建筑面积80平方米。2013年板石岭作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点,建设时将谭震林故居进行了加固,并陈列了战时一些军队用品和谭震林同志的照片。</h3> <h3>这是一条谭震林同志当时在板石岭居住时,每天都要走的道路,这条小道上留下了谭震林同志的革命足迹。</h3> <h3>走完谭震林小道,穿过老虎山,便来到峒山阮。</h3> <h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里,品茶、作画,安静随意。</h3> <h3>峒山,又名神仙山,因山上有一个天然方解石洞(神仙洞)而得名,为家发镇境内第一高峰。登上山顶,北眺长江,西望南陵,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周边地带的战略要地,山顶有多处战壕遗址,现为家发红色旅游线路景点之一。峒山自然资源丰富,茂林修竹,有天然的野山茶(又名神仙茶,相传,有缘人才可见的神茶树,采得神仙茶);有成片的楠木林、古榆树等。</h3> <h3>第一次跟着大部队登上山顶,登峒山山顶,做快活神仙。</h3> <h3>仙女湖,神仙山脚下,湖水清澈,绿树掩映,相传,七仙女下凡至此,时值盛夏,仙女们互相追逐戏水,从此便留下了美丽的仙女湖传说。</h3> <h3>千年银杏,在这美丽的小村落生长千年,吸收日月之精华,经历千年的风雨轮回。走近它,焚香祈愿,祈福平安健康。</h3> <h3>板石岭景区立足自然风光与悠久的历史文化,通过举办“千年丹桂文化节”来凸显景区竹桂共生文化、民俗文化和红色旅游等文化特质。今年,景区成功举报第四届千年丹桂文化节,举报传统的拜月仪式,表达我们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h3> <h3>央视领衔,各大媒体争相报道我们的文化节。</h3> <h3>欣赏沿途美景,品尝特色美食,板石岭景区,等你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