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9年10月14日,柳州市2019年市级统筹“区培计划”高中新教材新课标第二批次集中面授培训在江苏无锡举行了开班仪式。</h3> <h3>班主任兰巧利老师主持开班仪式并介绍参加开班仪式的领导以及专家。他们分别是:江苏省正高级数学教师、原江苏省天一中学师训处主任何志奇教授、培训举办方负责人——中国教师研修网广西学习中心市场部经理王靖宇、柳州市教师培训与学生素质教育中心主任韦忠主任。</h3> <h3>王靖宇经理强调本次区培计划的初衷是开阔与会教师的视野,提升专业素养。</h3> <h3>柳州市教师培训与学生素质教育中心主任韦忠对全体学员提出了殷切的希望:通过本次培训,感受先行省份的好做法与经验,为高考改革作人才储备。</h3> <h3>铁二中陆金振老师代表全体学员表态:严格遵守培训纪律,不迟到、不旷课,认真研修、按时完成作业。</h3> <h3>14日上午,由何志奇教授作题为“高中新课改的探索与实践”的培训。何志奇教授首先解读新课标在文本结构、课标内容和实施需求等方面的主要变化,帮助我们更好地领会新高考的精髓。</h3><h3>接着,何教授就江苏省教育界以及学生是如何应对新高考与课程改革的变化展开了深刻的论述。</h3> <h3>下午的培训,由无锡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副校长朱晴怡老师作报告《读懂政策,科学指导——新模式下高考改革实施策略》。</h3> <h3>朱老师从江苏原先执行的高考方案开始讲起,给我们介绍了2008年江苏高考方案的实施过程及其弊端。这是以“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考试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语数英三科内部如何匹配、语数英与选修等级匹配等困扰。</h3><h3>随后,朱老师介绍了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在江苏的具体实施情况。相较于08年江苏高考方案,新高考方案总分的增加和算分科目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因为某一门课程的失误而产生的升学风险。</h3> <h3>围绕新高考带来的教育变革,朱老师在报告中主要介绍了新高考背景下的高考招生录取模式、选班分班引导和教学管理中的变化。新高考方案下,我们要对高考录取的模式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解读,做好对学生选课分班的引导,结合学校的师资条件和管理实际,兼顾学科学习的特点(尽量不跨文理进行选课)以及学习的难度,给出了套餐选择,将选择的规则告诉学生以及家长,并告知学生自己的选择可能导致的结果——选科的不同决定了今后的学习难度和竞争对手,引导学生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最后,我们要对新高考方案给教学管理带来的系列变化,建立积极的响应机制以及应对措施。</h3> <h3>朱老师在详细讲解了江苏省新高考的实施方案之后,以无锡一中申报的“文化自信·江南文脉课程基地”为案例,给我们分享了她对新课标下核心素养的落实和实际操作的思考。</h3> <h3>无锡一中的“文化自信·江南文脉课程基地”,是以语文、历史、政治、地理的国家课程为基础,通过开发整合地方、校本的课程资源,形成一门综合性的学校课程。这门课程旨在探讨新形势下如何打破学科壁垒、提高课程品质,进而能够真正落实学科核心素养。</h3> <h3>核心素养的出台,对课程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教育如果能打破学科壁垒,通过学科间的融合互通来为学生构建立体的成长空间,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使其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无锡一中融合人文学科,探索核心素养的培育方式,具有方向性和前瞻性,彰显着学校教育的信仰与情怀,值得我们深思。</h3> <h3>来自柳高的刘健老师和三中的胡娟娟老师分别对上午和下午的报告做了总结发言。</h3> <h3>第二组进行集体研讨</h3> <h3>钟途老师在会上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困惑</h3> <h3>编辑:覃祚敏 覃晓笛</h3><h3>第二小组:周佳杰 古国清 罗丙会 钟途 朱柳燕 覃晓笛 覃祚敏 胡娟娟 廖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