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天堂湖,乌孙古道反穿(下)

若水

<h3>Day4: 早上吃完早饭,拔营收帐。今天徒步17公里。</h3> <h3>10点45向阿克布拉克达坂出发了,今天的主要任务是翻越3848的达坂。阿克布拉克达坂处于天山主脉的分水岭上,这里南北坡分属南北疆,气候和地貌有明显差异。</h3> <h3>从营地出发,大约2个小时就来到阿克布拉达坂下,这里海拔3500米。</h3> <h3>之后沿着偏左方向的马道剧烈上升300米,坡度30度——40度。</h3> <h3>碎石坡,之字路,乱石堆…都被冰雪覆盖,目之所及,只有不断的爬升再爬升</h3> <h3>努力仰头,是望不到顶的雪山,低头则是积雪覆盖的石块,只有自己粗重的喘气声和脚踩雪地发出的咯吱声相伴。</h3> <h3></h3><h3>陡峭的雪山上,不断有人滑倒,让人看着心惊胆颤。好不容易翻过一段达坂,猛一抬头发现还有一段更陡的达坂。<br></h3> <h3>今天这里好不热闹,不断地迎面遇到来自各地的驴友,他们选择的路线是从琼库什台往拜城县黑英山正穿。大家相互友好的打着招呼,由于下达坂的路陡峭湿滑,他们都友好的提醒我们穿上冰抓。</h3> <h3>13:45登上达坂,海拔3850米,阿力在这里等候着。有没有高反,在这里可以体现出来。</h3> <h3>在美女飘扬两边的是我们的领队阿力(右边)和收队小安,辛苦你们了。</h3> <h3>此时的天空乌云密布,能见度很低,暴风雪就要来临,这无凝是雪上加霜。</h3> <h3>没有人说话,大家都在加快脚步争取在下雪前穿过达坂,撤到雪线以下。</h3> <h3>下达坂路更加陡峭,有大量坡度在40度以上的碎石坡,落雪后非常滑,要特别小心谨慎,全神贯注。我们都没有带冰抓,加大了下山的难度。</h3> <h3>看,哪里一汪碧蓝清澈的湖水,是天堂湖么</h3> <h3>这里可以俯视天堂湖(阿克库勒湖)。</h3> <h3>下达坂的路,走一段后发现,其实看上去很危险,注意力集中,走得小心点儿,也就没什么。切过山崖向左转到山后,一段又长又陡的雪坡忽现眼前,牧道上乱石与积雪错杂,走不好容易歪脚。</h3> <h3>在高台坡上,透过重重山崖,已望得见天堂湖,感觉很近了,走起来完全不是那么回事。</h3> <h3>其间经过冰湖,路稍平,冰湖不大,海拔3200米。由冰湖往下,是一片乱石重叠的陡坡,乱石之多,一直漫延到天堂湖边,极其难走。</h3> <h3>心心念念的天堂湖是这条古道最靓丽的风景,绝对不容错过,一顿狂拍。</h3> <h3>从高台下至天堂湖,下降600米,一路乱石与积雪,并不比前面轻松多少。下到达坂底时16点。白茫茫的走了一天。</h3> <h3>阿力他们比我们提前半小时到了天堂湖南岸,由于时间紧,在此稍事休息,匆匆拍了些照片就赶往北岸。那里观看天堂湖的最佳角度,给大家留了了换裙子拍照时间。</h3> <h3>天堂湖是一个近4平方公里的小湖,湖面呈靴子状,湖面海拔3100米。</h3> <h3>从天堂湖西面的马道饶过湖面,因湖边是陡峭的山体,牧道是牧民在陡峭的山体上凿通的。</h3> <h3>牧道清晰,崖边有栈道。走在上面,远不及看到的那么危险。</h3> <h3>人工开凿的石洞</h3> <h3>天堂湖网红打卡点 ,爬雪山过草地,翻山越岭,过了无数道河,就是为了此情此景。</h3> <h3>天堂湖,唯有此名字担得起此美景</h3><h3>湖水清澈透明,外观蓝绿色,湖畔绿草如茵,微风拂过,泛起层层涟漪,一池翠绿纯蓝,能溶化你所有的疲惫艰辛。</h3> <h3>天空乌云密布,气温有些低,但这丝毫阻挡不了我们的热情,换裙裙,拍拍</h3> <h3>如果只是一场梦,我愿长醉不愿醒。</h3> <h3>中途歇息补给。</h3> <h3>海拔高落差大,造就了这条风景绝佳的路线…雪山,悬崖峭壁,大峡谷,林地,高山草甸,湖泊。。。。。。</h3> <h3>告别了天堂湖,前方行进的路线,是一片高山草甸,遍布馒头似的大草包,脚在草包间穿梭。</h3> <h3>途中小憩,与夕阳照射下的雪峰合个影</h3> <h3>傍晚8:30到达营地,全天徒步20公里,爬升960米,下降860米,进度还没有赶上计划。差半个小时时间,没有到达计划中的第二林场,考虑到天色已晚,晚上继续在河谷扎帐,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美女小麦过生日,玛丽主厨烧了四菜及长寿面。</h3> <h3>纵有滯于荒原野外的艰难困苦,然而营地里制造的欢歌笑语总留于心。</h3> <h3>Day5: 清晨,第一缕阳光冲破云雾,将大地照亮,友友们纷纷起来,准备行囊新一天的征程又开始了。今天徒步20公里</h3> <h3>9点50出发了,今天要过七道大河,六道骑马过,一道要坐溜索,过了达坂后,这边的河水不仅急,还冰冷刺骨,不适合自己趟水过。</h3> <h3>今天的徒步路线是这几天以来感觉最好的,环境很舒适,蓝天白云,时而徜徉在河谷的左边,时而到了河谷的右边,踏着松软的草地穿梭在林间小道。心情舒畅,好不惬意,满身的疲惫,顿时消失。</h3> <h3>这个是昨晚原计划吃羊扎营的阿克布拉克林管站,站里有自备的水轮发电机和卫星电视。已是后话。</h3> <h3>11:30到河边,等马过河。</h3> <h3>碧蓝的阔克苏河蜿蜒穿梭在峡谷之间,犹如西天山佩戴的蓝色项链,妩媚动人……</h3> <h3>幸福的笑容</h3> <h3>这表情。</h3> <h3>古月骑马是这个样子的。难得一见。</h3> <h3>人最齐的一张照片</h3> <h3>基本为下坡路,这里有多户牧民居住。这段路需要过几道桥,河水虽然不是非常大,但流速很快,需要胆大心细。</h3> <h3>过桥如履平地。</h3> <h3>这样的桥,在乌孙古道上,算是很奢侈的啦。</h3> <h3>之后继续沿阿克布拉克河谷逆流而上,直至阔克苏河溜索处。此时已是下午4:10,已走了17公里带爬升。这个是新溜索,据说是2010年中国科学院科考队给当地牧民建的方便过河的,后来被当地牧民占用向徒步过河的驴友收取使用费。</h3> <h3>过完溜索,往左边又走了一会会,4:30就到了今晚营地。</h3> <h3>.今天是最早的一次到营地。此时已处在伊宁的地界。这个营地选定的非常完美,左右两边是高山森林,中间是河谷和营地,阳光普照大地。</h3> <h3>休闲喝茶,晒太阳,好不惬意。河边洗漱,水凉凉也要洗洗脚,好几天没有洗了,洗完,很是清爽啊。此时阳光正好,将衣物,睡袋,等全拿出来晾晒。</h3> <h3>宰羊吃肉,22:20,晚餐开始了,云海的烤肉,清炖羊肉,友友们吃的不亦乐乎。</h3> <h3>把酒言欢,不醉不归。</h3> <h3>深夜,星空依然璀璨美丽。当然,我们的帐篷也不逊色。</h3> <h3>Day6: 早上7点起来,吃了羊肉汤面条,拔营。今天徒步20公里。</h3> <h3>都说美好的一天,从拥抱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开始,秋日的清晨,阳光明媚,今天翻越琼库什台达坂的美好而艰巨的时光也要正式开始了。9:45出发了。</h3> <h3>从营地出发,一会儿就来到昨天过溜索处,之后沿河谷一路上行。刚开始沟谷比较窄,马道一直在河的右手方向既东边,距离河底有50米高。在此大家午餐补给。</h3> <h3>高山草原与成片的雪玲云杉</h3> <h3>没走多久,就是爬坡,并且这一路都在攀升。海拔逐渐升高。</h3> <h3>只见前方,远处,山峦起伏,横无际涯,似平静一望无际的金色海洋,海天辽阔,郁郁葱葱,森林无边,草原无垠。</h3> <h3>翻越琼库什台达坂的马道很宽,这条路是牧民转场使用的牧道,大多数时候道路也很清晰。</h3> <h3>沿马道上行五公里后,在到达海拔3200米处有一牧民房子,房子前后都有较平坦的草地可以扎营。</h3> <h3>我们沿着古人的足迹,探秘历史之幽……</h3> <h3>尽管已是深秋,周围的景致依然美丽迷人。远处的雪山,金黄色的草甸子,蔚蓝的天空,目之所及皆是画。</h3> <h3></h3><h3>琼库什台达坂我们终于登顶了。</h3> <h3>站在琼库什台达坂之巅,眺望远方的雪山,激动难言,一路的困苦即将消散。。。。。。</h3> <h3>回首翘望琼库什台达坂,乱石错落,平淡无奇,毫无美感,却多了故事。</h3> <h3>下了达坂便是近5,6公里长长的沼泽地</h3> <h3>今天从海拔1900的营地上到海拔3730的琼库什台达坂顶,上升高度1730,行走20公里,20:30到达营地,摸黑扎帐。</h3> <h3>Day7: 早上起来,才发现我们昨晚扎帐的营地是羊圈。我说昨晚躺着感觉地势高低不平的并且帐篷外总有马羊的叫声及脚步声。我们和马牛羊同圈了。今天徒步17公里。</h3> <h3>9点出发,今天的徒步路线很轻松,加之是本次徒步的最后一天,就要出山回归人间。一路下行或是平路,犹如在华尔兹舞曲中的舞步般轻快,一路滑向北。</h3> <h3>沿路可看到许多转场的牧民。</h3> <h3>沿途只要仔细寻找可以找到下山的道路的有清晰的马道,大约400米急降之后马道变的逐渐平缓起来并一直沿琼库什台河谷的东侧既右手方向顺流而下。</h3> <h3>今天这里的热闹程度,远远超过阿克布拉克达坂,据说今天有上百个人走在这条路上。每年十一乌孙古道是最火的季节。</h3> <h3>我们一路踏着轻快的步伐,穿行在高山牧场与森林交织的峡谷中……</h3> <h3>琼库什台草原,呈现大气磅礴的辽阔无垠,无边无际,高原,又是草原,抹抹碧色,际汇碧空蓝天,如诗如画,用任何语言描述都略显苍白。</h3> <h3>琼库什台村,这个小村落藏于草原深处,四面环山,依水而建,一个地图上找不到它的名字,外界甚少人知的世外桃源。</h3> <h3>终于到了琼库什台村。</h3> <h3>中午14:30所有人都来到了本次徒步的终点,比预期计划提前一个半小时,归心似箭吧。约好的车16:00才来这里接我们去伊宁火车站。同行的安徽的驴友们今晚要在琼库什台村住一晚上,热情的邀请我们去他们的房间洗漱。</h3> <h3>趁着等车的空挡,到村头拍了合影,在村子里转游,体恤民情民风。</h3> <h3>15:30接应车来了,5个小时后将我们送到伊宁火车站,至此,历时8天,芳华如约一行九人的小分队,完美结束了新疆风景最美徒步线路之一,乌孙古道之行。</h3><h3><br></h3> <h3>以下摘自前辈的一段话作为结束语:在大自然的面前,渺小的人类应永保敬畏之心,在惋惜哀痛的同时,却深知户外旅行的魅力,不仅在于我们能寻觅那绝美的风景,能踏足那鲜有人知的大地,还在于每一次,可以用最深入,最接地气的方式,感受那种与山川河流同呼吸的无间感,能遇见同样爱好自然的同好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