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right;"> 不同文本的朗读指导</h1>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好山好水好学校</font></h3> <h3> 公田镇中心小学创办于1993年,位于风光旖旎的铁山水库之滨。群山环抱,交通便捷,校园四周绿树成阴,占地面积约21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560平方。10.12日,我们小语二班的老师继续在这个美丽的地方参加培训。<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听课评课论讲座</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听课</font></h3> <h3>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h3><h3>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h3><h3> 在胡艳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老师共同协作,展示了一场精彩的语文文言文朗读课堂。</h3> <h3><font color="#167efb">评课</font></h3> <h3>毛田镇代表:气质好,范读优秀,示范作用</h3><h3>月田镇代表:亲和力强,氛围轻松愉快</h3><h3>公田镇代表:自主探究,生活与课文相结合,层次分明</h3><h3>杨林镇代表:教学机智,课题解读到位,文化功底深厚</h3><h3>张谷英代表:奖励性评价及时,语言诙谐幽默</h3><h3>新墙镇代表:评价用语针对性强,朗读背诵环节别出心裁</h3><h3>筻口镇代表:评价具体,意义揭示可以提早</h3><h3> 各个乡镇的老师们积极参与,热烈讨论,小组评价综合意见。不仅仅老师们有所得,导师们也有所得。</h3> <h3><font color="#167efb">论讲座</font></h3> <h3> 朗读是我国语文学习的传统方法,是架起文本与阅读之间的桥梁,是语文教学中要着力训练的技能,同时又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什么是朗读呢,字典解释为“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显然不是这种简单意义上的“念”。“读”是传统,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中的精华,是帮助学生品味名篇佳作、培养语言功底的最佳方法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教学要抓语感,语感教学要抓诵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领悟课文内容、增强语感、陶冶情操等,起着其它任何活动所不能代替的作用。其也是沟通读者与文本互动的桥梁,是读者和作者思想情感交流的通道。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有效的朗读指导,引导学生领会文本的内涵,感受文章的韵味,体会文中的情感。</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学文品味看作用</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学文</font></h3> <h3> 小语二班筻口组的组员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每次的听课和讲座就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抓住每个机会提升自己。每次的讨论都是对听课的升华,在品味中升华。升华之后关键在于大家的运用。每人做一份美篇,小组完成一份简报,每人一份学习心得,设计一个教学设计,上好一堂公开课,完成为你读诗打卡。这次小语学习谁领风骚,还看今朝。</h3> <h3><font color="#167efb">品味</font></h3> <h3> 李局长对这次的活动表示高度重视,殷切叮嘱我们要认真掌握重点。王主席在课程点评上往往有独特的见解,用她优美的嗓音像我们娓娓道来。在我们的主持老师们,辛勤的导师们的付出与带领下,本次活动的本阶段圆满的落幕。</h3> <h3><font color="#167efb">看作用</font></h3> <h3>古诗朗读基调:平仄,声韵和节律</h3><h3>儿童诗朗读基调:夸张,童稚</h3><h3>散文朗读基调:自由流畅,适时发挥</h3><h3>童话朗读基调:想象,幻想,虚实相应</h3><h3>小说朗读指导:不同性格特点不同语气</h3><h3>写景文朗读指导:身临其境画面感</h3><h3>说明文朗读指导:平实语气平稳语调</h3><h3>文言文朗读指导:基本节奏和韵味</h3><h3> 千遍万遍不如实地实践,所以我们要在自己的教学中运用此次学习的精华。让我们自己成长,也带着我们的学生一起成长。</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千山万水只为你</font></h3> <h3> 各个乡镇的老师们来自四面八方,各自都有着自己的教学任务。不远千里万里,不辞工作辛苦,来到同一个地方来学习。老师们的精神令人感动,导师们的认真令人感动。活动还在继续,期待下次相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