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济慈一样热爱夜莺(关于写作)

毛歌

<h3>一个人受了高中的教育之后,没有进入大学,倘若喜欢文字练习,其实是可以写出来很好的作品的。高中毕业的词汇量已经足够创作《骆驼祥子》这样的经典或者《平凡的世界》这样惊动历史神经系统的作品了。最近和朋友聊天,谈到中学的作文教学,发现有几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导致了高中生写不出来好文章。</h3><h3><br></h3><h3>第一,老师给学生布置作文题目的时候,老师自己不写。比如《热爱祖国》《我的梦想》《一个难忘的暑期生活故事》,老师自己不写,只管布置,学生怎么可以写出来好文章。你作为老师,你自己写一篇试试看。这个地方叫做以身作则,师范的意思是你在每一件事情上都身体力行。</h3><h3><br></h3><h3>第二,老师吃的是老本,大学或者中专毕业后,真正提升自己水平的阅读有多少?之前阅读的经典比如王尔德的童话有重新阅读吗?你要学生描写自然世界,结果自己都分不清韭菜和小麦,学生怎么写?如果一个老师懂得一两种植物比如薄荷和苦瓜,熟悉天空在秋日的颜色,大地在早春三月的气息,你就会有感情有底气教导学生如何描写自然。《瓦尔登湖》那样的经典,你都没有通读,就拿课堂上那一篇短文来对付,学生又如何写出来关于简约生活的文字啊?</h3><h3><br></h3><h3>第三,一个老师在学生的作文本子上写一个“阅”,然后给35分或者41分,然后再拿一个满分的作文在课堂上念一次,分析一下,就结束了一次作文练习。你不觉得这个过程是如此的粗糙吗?</h3> <h3>于是,一个人在作文学习的最好阶段失去了极好的成长机遇。请允许我引述一段很长的文字放在这里,也请我所有的读者朋友们思考这段文字以及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怀——</h3><h3><br></h3><h3>最具价值的教育便是要让肉体、灵魂、公民和国家了解他们和谐生活的所有可能。三个基本好处可以确定教育的目标:第一,通过健康、性格、智慧和科技控制生活;第二,通过友谊、自然、文学和艺术来享受生活;第三,通过历史、科学、宗教和哲学理解生活。教育包含两个过程,这两个过程相辅相成。在一个过程中,人类向成长中的个体传递了代代积累的丰富遗产,包括知识、技艺、道德和艺术;在另外一个过程中,个体将这些遗赠用来发展其自身的能力,丰富生活。个体在多大程度上吸收了这些遗产,就在多大程度上从动物变成人,从野蛮变得守礼。如果他的领悟能力高超,或许还能从傻瓜成为圣贤。教育是使生活日臻完善的过程,也就是用人类的遗产充实个人。如果这一传递和吸收的重要过程被中断半个世纪,那文明就将消亡,我们的子孙将比野蛮人还要原始。</h3><h3>简而言之,我向来不会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者,而在于塑造人类。或许,我们应该要求教师传授给学生的基本技能就是自制能力,因为在这个多灾多难的时代,从长远角度来说,正如每个人一样,每个个体只有两个选择:有效的自制,或是真正服从。在某些方面,必须有自制力才行。在自律的艺术中,指挥和性格结合在一起,成为自控技巧中的第三种元素,而这正是教育的第一目的。苏格拉底觉得智慧是唯一真正的美德。如果人类能确保区分智慧和思维能力,我们就能从这样的观点里找出很多美德和智慧。思维能力是获取和积累思想的能力;智慧则是利用自身经验和他人经验,来使头脑清醒,实现目标。一个人或许可以有无数想法,却仍可能成为罪犯或傻瓜;然而,一个有智慧的人则不会沦落到这两种境地。</h3><h3>健康、性格和智慧帮助我们控制我们自己和我们的生活,因此形成了自由个性的基础和教育的主要目的。然而,歌德一方面坚持性格决定一切,一方面却提醒我们,局限无处不在。我们引导自己生活的那个圈子其实很窄,在那个圈子周围,都是我们的国家实施的生物、经济和政治方面的限制,此外便是无边无际的偶然和难以估量的命运。教育在教会我们控制技巧之外,还应让我们了解控制的局限,以及优雅接受这些局限的艺术。</h3><h3>在这些局限里,我们仍有很大的可能性去获得一生都消耗不尽的快乐。教育的第二个功能应该是培养我们如何去挖掘这些可能性。首先,我们周围有很多人,其中很多非常讨厌。我们应该学会热爱我们个人的小天地,将之视为我们的内心堡垒,可很多人都有可能成为我们的朋友,还有一些会成为我们的爱人。我会乐于见到有人教导我的子孙应该在人类友谊中互相谦让,教会他们忍让,而单凭这一点,即便利益和观点的差异越来越大,也能维持一段友谊,让他们知道人人都很孤独,从而给予爱这株脆弱的植物以恒久的滋润。我希望他们了解爱的起源和发展,以便他们可以用适度和富含理解的方式,来对待这一重要且有时具有毁灭性的体验。我含糊地想象在十五年的教育中,每周上一个小时轻松的人类关系课,最后则以对婚姻的研究告终,研究最聪明的男性和女性、最机智的科学家和最宽容的哲学家对婚姻的态度。</h3><h3>除了周围的人,我们快乐和痛苦的最大来源便是大自然。我希望我们的子孙能够在承认大自然之美的同时认识到大自然的恐怖,接受奋斗、痛苦、危险和死亡这些自然现象;可我希望保持一颗敏感的心,让美丽和庄严的大地与天空感动我们的灵魂。年轻时,我曾经排斥天文学、植物学和鸟类学,认为这些都属于索然无味的学科;我觉得,即便不知道花朵、飞鸟和星辰的本性、关系和名称,我也应该能够喜欢。此时我怀疑当时的我错了,怀疑我们的子孙现在也错了,因为他们也像我一样固执,拒绝了解这些缺乏阳刚之气的科学。此时我希望自己能拥有更多的知识,从而分辨哪些是行星、哪些是恒星,分清什么是麻雀、什么是鹰,分得清哪些是菊花、哪些是玫瑰;我觉得如果我能更为详尽和逐一了解这些闪烁光泽的形态,能够叫出它们的名字,那我会更喜欢他们,但愿能获得人们看到熟悉事物时产生的那种心醉神迷的欢乐。</h3><h3>我当然乐见我们的子孙熟悉自然界中数不清的物种;希望他们不仅热爱大自然的姹紫嫣红,还要热爱大自然中神秘的迷雾和成熟后的衰退;希望他们像拜伦一样热爱大海,像特纳一样热爱太阳,像惠斯勒一样热爱雨水,像济慈一样热爱夜莺。我希望孩子们快乐地上自然课,学会辨认昂宿星团和了解如何打理花园。我希望他们去探索维萨希肯溪,在阿迪朗达克山脉露营,在数百条河流里泛舟……</h3><h3><br></h3><h3>这段话的作者是美国著名哲学家威尔·杜兰特,他有一本很令人沉思的经典作品,书名《落叶》。</h3><h3><br></h3><h3><br></h3><h3>(毛歌微信号:maoge1965)</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