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上黄村

平儿

<h3>最近看到网友在朋友圈里晒出千年古村落黄村晒秋的秋收景象,心里痒痒也想去村里一睹为快。</h3> <h3>位于休宁县商山镇的黄村,原名黄川,距市区大约半个多小时车程。这座千年古村落始建于唐末黄巢起义时(约公元880年),至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这里因一座明代进士第而名扬国内,也因1997年一座清代“荫余堂”徽州古建筑漂洋过海远嫁到美国波士顿而蜚声海外。</h3> <h3>黄村自古以来文风昌盛,素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进士村”之美誉。进士,在古代被尊为“天子门生”,许多乡绅富商都会争相助其建府造第,拥戴贤士,扬名家乡。</h3> <h3>因为黄村历史上名人进士辈出,就连村边的泉水也叫“进士泉”。泉眼藏在一口石井中,一道清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井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我在想,杨万里诗中“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的意境之美也莫过于此吧。<br></h3> <h3></h3><h3>黄村深藏在山凹里,公路边走过是看不&nbsp;见的。进村时,要经过一条长长的青石板路。一路上,空气里夹杂着淡淡的草香,山林间不时传来清脆的鸟鸣声。</h3> <h3>走进村子,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仿佛一不小心,就闯进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h3> <h3>黄福,为黄村明嘉靖十年的进士,村中这座进士第,最初就是他的府邸。进士第,本意是科举考试达到了进士等级,获得相应功名。第:等次;到了这个等级从而进为士。因有“进士及第”、“登进士第”、“登进士榜”之说。作为府邸,进士第不仅仅是一个功名头衔,而是取得进士称号及官阶的人建造的宅第。由于进士出身高贵,官位显赫,家族和地方引以为荣,往往不惜财力为其住所大兴土木,地方官府赠“进士第”匾,立双斗桅杆,炫耀乡邻。</h3> <h3>黄村进士第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嘉靖年间(1531年),坐北朝南,风格独特,脊高12米,进深51米,通面宽15.5米,占地面积790平方米。分为四进,依次为门楼、门屋、享堂、寝楼。门屋、享堂、寝楼前各一天井。其规模壮观,气势恢宏,是徽州古祠堂建筑的珍品。进入门楼,七层斗拱,四柱三楼, 上方悬一竖匾“乡贤”,蓝底金字。下方嵌横匾,上有“进士第”三字。门楼上的砖雕石雕,刀法精致,栩栩如生,精美绝伦。</h3> <h3>在崇文重教的乡风支撑下,黄村历代科举及第的人数颇多,据不完全统计,黄村以进士黄福为代表,累计进士人数达12人之多,堪称进士村,创造了流芳千古的人文佳话。</h3> <h3>在进士第左前方还有中宪第,该府第老人拉着我们参观该处,目前政府也在出钱修复,其中部分遭到严重损坏,但院子很大,围墙坚固,极具修复价值,可见当年中宪第的气派。</h3> <h3>在村里四处走走,民居、小桥、流水错落有致,居民以黄姓为主,据说是唐朝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后裔。如今黄村仍保留着古朴的民风民俗,人文底蕴深厚,晒秋就是极有地域特色的一种。</h3> <h3>金秋十月,秋高气爽。初秋时节,黄村吸引游客纷至沓来的,不仅是保留完好的徽州古村落,更是丰收季节当地村民晒秋的盛景。进士第前,房前屋后、房上地下, 圆圆的晒匾,长长的竹杈,托起了南瓜、豆角、黄豆、稻谷、玉米、辣椒,编织成五彩斑斓的丰收景象。</h3> <h3>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错落有致的摆放着五颜六色的农作物,这是秋天的颜色,这是秋天的味道。</h3> <h3>相见,回眸,</h3><h3>黄澄澄的玉米</h3><h3>红艳艳的辣椒</h3><h3>沉甸甸的南瓜</h3><h3>色彩鲜艳的农作物</h3><h3>晒出丰收的喜悦</h3><h3>晒出美好的心情</h3><h3>古老的黄村</h3><h3>散发着浓浓的生活气息</h3> <h3>秋上黄村</h3><h3>古老与现实的碰撞</h3><h3>宁静与华美的交融</h3><h3>一个转身</h3><h3>一次穿越</h3><h3>许岁月静好</h3><h3>一世安然</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