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收获金黄,收获火红,收获翠绿,收获希望!为进一步深化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促进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更快、更好的融合,提高教学效率,进一步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提升搬经小学语文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h3><h3> 2019年10月10-11日,搬经小学成功举办了“2019金秋杯▪善学课堂”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课堂教学展示课。</h3> <h3>赛程表</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二年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二年级上册的《坐井观天》这则寓言故事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告诉我们:看问题,认识事物时,要站得高看得远,做一个像小鸟一样见多识广的人!</font></h3> <h3> 顾老师的整个课堂教学利用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品读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并尝试编写第四次对话,同时借助“纸筒里的世界”这个小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将“读、说、写、用”落到实处,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等诸多能力,充分调动学生愿学、乐学的积极性。</h3> <h3> 汤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加强朗读和发展学生思维,她语言亲切自然,感染力很强!再加上教师适时地点拨与范读,激发了学生读的激情,学生始终读得入情入味,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心理和思想情感!</h3> <h3> 苏老师设计了一个简单的试验:透过用书做成的望远镜看天花板,你能看见多大?让孩子的获得感更直观,更形象。整堂课孩子们在苏老师的带领下积极地参与学习,是一节集实践和思考的趣味课堂。</h3> <h3> 宋老师的语言活泼可爱,整堂课用读一读,写一写,演一演三个活动串联起来!她耐心细心的指导,让孩子们朗读的进步立竿见影!</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三年级</font></h3> <h3> 三年级上册《倒不了的老屋》是一篇童话故事。通过课文学习,掌握预测,这样一个阅读方法,并逐渐培养孩子续写故事的写作能力!</h3> <h3> 花瑾老师的课堂,以绘本形式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多样化的活动调动课堂氛围,积极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使整个课堂生动活泼,让孩子们开心愉悦的融入课堂。</h3> <h3> 施老师的语言丰富多彩,整堂课用猜一猜,说一说两个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边听故事边猜测故事情节,更是鼓励孩子们的发挥想象力,自己续编故事,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预测的方法!</h3> <h3> 周老师的课堂紧扣“预测”这一要点,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去读课文、理解课文,让孩子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掌握如何预测故事的新方法。她的课堂语言丰富多彩,极具亲和力,活动设计更是彰显了其教学特色,并激发了孩子的阅读兴趣,丰富了孩子的想象力!</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四年级</font></h3> <h3> 《爬天都峰》是一篇记事文章,通过爬天都峰这件事,让我们明白要坚定信心,战胜困难!</h3> <h3> 赵老师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经过小组讨论,最后由学生汇报学习成果。整个课堂都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h3> <h3> 课堂检测反馈,瞧他们,写的多认真!</h3> <h3> 陈老师先从字音、字形、字义三个方面解决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词语,接着让学生去品读课文,让学生了解文本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展开,然后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来将爬天都峰这件事说清楚。</h3> <h3> 何老师用温柔的语调娓娓道来。字词教学是她的亮点,通过拆拼法,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让学生掌握学习字词的方法。</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六年级</font></h3> <h3> 《桥》是一篇微型小说,叙述了一位村党支部书记面对暴发的山洪,以自己的威信、忠于职守的信念和沉稳果决的指挥,将村名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用一位共产党员的信念和一个父亲的爱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h3> <h3> 鞠老师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在速读中整体感知,在品读中感悟,使之受到熏陶,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欣赏及评价能力,从而提高自身阅读能力!</h3> <h3> 善学课堂是以培养学生思考探索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探索发现式课堂。搬经小学在“善学”教育理念的指引下,着力活动单导学模式下“善学课堂”的构建,推行“善学”的教学主张。努力使“善听”“善问”“善思”“善用”紧密结合,在反复诵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学习写作与阅读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