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最初发家的2个教导团,由谁领导?下辖六位营长结局如何?

中医治疗疑难杂症(江西)

<h3>自从陈炯明叛变,导致孙中山先生的北伐计划受挫,让其苦心经营多年的粤军土崩瓦解后。孙中山先生就意识到用军阀打倒军阀的这种方式,已经行不通了。于是萌生了建立属于自己的革命军校,培养一支以自己政纲为指导的军队,于是就有了后来的著名军校黄埔军校的建立。</h3></br><h3> <h3>黄埔军校有别于其他军阀部队的培养体制,就像孙中山先生在开学典礼上说的一样,“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建立一支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而且当时报名参加黄埔军校的学生们,也都是一些想要立志报国的热血青年,不存在升官发财这样的心理。</h3></br><h3>国民党在大陆期间,黄埔军校一共开办了23期,总共培养了32万各级军官。其中1~7期毕业的学生军官,基本上形成了国民党中央军的骨干,不过最初黄埔军校真正的力量仅有2个教导团。那么当时这2个教导团都由谁领导?</h3></br><h3> <h3>教导第1团,成立于1924年11月20日,首位团长是何应钦,人员配置上实行“三三制”原则(团下辖三个营,营下三个连,连下三个班)下辖三个营长,分别是第一营营长沈应时,1926年突然得了疾病去世,享年31岁。</h3></br><h3> <h3>第二营营长陈继承,后在国军中混到了华北“剿总”司令部副总司令(总司令傅作义),1971年在台北去世。第三营营长王俊,后来在国军中担任过第12集团军副总司令,第七战区司令长官等职务,陆军中将军衔,后随国军去了台湾,1976年病逝。</h3></br><h3>教导第2团,成立于1924年12月26日,第1位团长是王柏龄,他旗下第一营营长是顾祝同,抗战胜利后,他就已经混到了陆军总司令以及国军国防部参谋总长位置,后随国军去了台湾,1987年在台北病逝。</h3></br><h3>第二营营长刘尧宸,1925年参加第2次东征,攻打惠州时牺牲享年31岁,死后被广州国民政府追为陆军中将。第三营营长金佛庄,1926年在北伐战役中,被孙传芳部杀害,享年29岁。</h3></br><h3> <h3>最初陈炯明叛变,仅有教导第1团和教导第2团参加了东征,后来这两个教导团编为第一旅,何应成为旅长,不久之后,1925年黄埔军校又成立了三个教导团,后被蒋介石全部合并,改变为第一军,蒋介石担任第一军军长,国民党就是靠这支军队为基础,不断吸纳其他部队改编,扩编,从而壮大起来的。</h3></br> <h3><font color="#010101"><a href="https://mt.mbd.baidu.com/afxjeve?f=cp&u=3d1dbce3319210c7"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mt.mbd.baidu.com,著作权归作者所有</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