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到俄罗斯,不能不来圣彼得堡,这个城市给我的第一感觉,惊艳惊叹!可是,在三百多年前,还没有这座城市之前,这里还是一片沼泽地。</p><p class="ql-block"> 1703年前,彼得大帝要在沼泽地上建一座城,当时的王公大臣们都认为这简直是天方夜谭,他们都住在莫斯科,谁愿意跑到这一无所有的沼泽地来呢,但是彼得大帝决心已定,并要求所有的王公大臣和贵族们必须在此建造自己的行宫住所,有违令者一律革职。</p><p class="ql-block"> 彼得大帝近乎疯狂的行动不是没有道理,他几乎走遍欧洲所有的城市,对造城运动坚信不疑,并亲自参与设计和规划,在他的强硬态度下,圣彼得堡,一座神奇的城市出现在涅瓦河边,从此,彼得大帝定都圣彼得堡,一直到十月革命前,圣彼得堡都是俄罗斯帝国的首都。</p> <p class="ql-block"> 圣彼得堡的发源地--彼得保罗要塞,它坐落在圣彼得堡市中心的涅瓦河右岸,是圣彼得堡著名的古建筑。该要塞1703年由彼得大帝在兔子岛上奠基,它与圣彼得堡同龄,在1703年与瑞典的战争尚未结束时,就开始在涅瓦河岸修筑这座多角型的碉堡,目的是为了要监控涅瓦河上的船只;后几经扩建,建成了这座六棱体的古堡。</p> <p class="ql-block"> 1703年5月27日,于兔子岛上举行了隆重的圣彼得堡奠基仪式;彼得大帝首先在涅瓦河三角洲的兔子岛上修建了彼得保罗要塞,驻重兵把守,以防御瑞典军队的进攻,后扩建为城;</p><p class="ql-block"> 波罗的海附近是沼泽地,那里没有能提供木材的森林,也没有能提供石料的采石场,所需要的木材和石料都必须从远处运来。在这之前,首先必须把沼泽里的水排干。</p><p class="ql-block"> 彼得大帝从国外请来建筑专家,让这些专家把知识传授给俄罗斯人。庞大的施工队伍是由农奴和士兵组成的。这项工作与其说是一项正常的建筑工作,还不如说是一种苦役。许多人死于这种“苦役”,逃跑的人也很多,当局便不断从农奴及民众中抓来新的劳动力填补施工队伍。</p><p class="ql-block"> 起初,工程以木材和土方为主要建筑材料,但渐渐地,石料成了主角。从1710年开始,被强迫迁入该城的居民每个人必须提供100块石头,其他每个进城的商人也必须带入一些石头来抵消销贸易关税。逐渐修建起来的这座城市面向大海。</p><p class="ql-block"> 至此,波罗的海出海口从此纳入俄罗斯版图,彼得大帝在圣彼得堡创建了波罗的海舰队,使俄罗斯在历史上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海军。</p> <p class="ql-block"> 彼得大帝铜像。</p> <h3> 拉多加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欧洲第一大淡水湖畔,领略俄罗斯淡水资源之丰之美,北岸大多高岩岸,有许多深切的小峡湾,湖岸曲折。南岸低平,多沙嘴和浅滩。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在列宁格勒(圣彼得堡)被围期间(1941.9—1943.3),拉多加湖成为交通运输的“生命之线”,军事补给品的供应、伤病员的撤离,都取道拉多加湖。身临其境怀古思今,走进那硝烟战火年代的生命之路。</h3> <h3> 从莫斯科公国建立到彼得大帝时期,400年间俄罗斯的领土扩大了400倍,他们如今坐拥的全世界最广大的领土,都是在这种不断扩张中获得的。 两场本土卫国战争,俄罗斯人也书写了名垂青史的辉煌保卫战。 1812年,曾几乎占领欧洲的法国皇帝拿破仑率领着浩浩荡荡的51万大军远征俄国,却败在了库图佐夫的“坚壁清野”、莫斯科的严冬之下;1941年,不可一世的希特勒发动“巴巴罗萨”计划,但列宁格勒保卫战最终打破了德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最终成为整个二战的转折点,列宁格勒战役也被称为世界历史上最血腥的战役。 连年的战争,已使尚武的传统渗透到俄罗斯民族的血液中,战争使他们获得大片的土地,也为他们带来无数痛苦,在二战中牺牲的无数俄罗斯人,人口至今是他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胜利日会成为俄罗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他们对战争有着比别的国家更深刻的理解。其实,被称为“战斗民族”的不止是剽悍的斯拉夫民族,而是俄罗斯的各个民族,包括车臣人、鞑靼人、哥萨克人这样的好战族群。 从欧洲的制裁到俄罗斯的反制裁,虽说俄罗斯的经济很不景气,但俄罗斯人有着别的民族无法理解的自尊与坚持,所以在经济严重下滑的情况下,普京的支持率不降反增,他们需要一位强势的领导,需要一个精神寄托,需要做回那个独一无二的俄罗斯民族。</h3> <p class="ql-block"> 小木屋餐厅</p> <h3> 俄罗斯传统餐—熏野生鱼餐(一条俄式熏野生鱼,一碗俄式浓汤,一盘俄式土豆,一盘俄式面包),俄式烹饪,味道独特。</h3> <h3> 涅瓦河三角洲上数十条纵横交错的水道和运河,把大地分割成近百个小岛,靠400多座桥梁相连,使圣彼得堡具有独特的“水城”和“桥城”景观。被称为“北方的威尼斯”。</h3> <p class="ql-block"> 乘坐涅瓦河游船游览沿岸风景。</p> <h3> 涅瓦河游船上的俄罗斯民族歌舞表演。</h3> <p class="ql-block"> 古帆船</p> <p class="ql-block"> “阿芙乐尔”号原为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巡洋舰,舰长124米,宽16.8米,1903年起服役。1905年它曾参加过日俄间的对马战役。1917年二月革命的胜利,使该舰的水兵们受到鼓舞,奋起参加革命斗争。1917年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舰上全体官兵执行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命令,把舰开到尼古拉耶夫桥畔(现施米特中尉桥)。次日上午10时,列宁以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名义起草的《告俄国公民书》,就是在“阿芙乐尔”号上向全国广播的,随后,该舰炮击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宣告了伟大十月革命的开始。</p> <p class="ql-block"> 1917年11月7日下午5时,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2万名赤卫队员和革命士兵在10辆装甲车的配合下,包围了沙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最后据点——冬宫,敌人拒绝投降。晚上9时45分,已经起义获得成功的“阿芙乐尔”巡洋舰上的革命士兵开炮轰击,炮弹直泻冬宫,激烈的战斗开始了。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毛泽东又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p> <h3> 在苏联卫国战争中,当法西斯德国进攻列宁格勒时,舰上的9门主炮被拆卸下来,部署在城市外围,组成“波罗的海舰队独立特种炮兵连”,扼守防地。第10门主炮、指挥员和炮兵班,留在舰上迎战。后在危急关头,“阿芙乐尔”号巡洋舰自沉于港湾中,战争后期它被打捞起来,并于1944年修复。从1948年11月起,它作为十月革命的纪念物和中央军事博物馆分馆,永远停泊在列宁格勒市内的涅瓦河畔,供人们参观、瞻仰。</h3> <h3> 克列斯托夫斯基岛上的阿瑞娜体育场是圣彼得堡最引人注目的建筑之一。这座体育场坐落于风景优美的涅瓦河畔,2017年的联合会杯足球赛把这里的热情点燃,而这里是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的主要场地之一。</h3> <h3> 十月革命圣地-斯莫尔尼宫及修道院,斯莫尔尼宫现为市政府办公场所,斯莫尔尼建筑群是一座外观典雅的三层巴洛克式建筑。</h3><h3> “列宁在十月”、“列宁在一九一八”电影中的许多镜头就是在这里拍摄的;在圣彼得堡的教堂里,相当具有代表性。</h3> <h3> 埃尔金岛是涅瓦河三角洲的最北端的岛屿,它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期间皇室夏季度假的地方。岛上面修建的埃尔金宫殿是建在凯瑟琳大帝统治期间的一座大厦遗址上,而最初它是为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母亲而设计。二战期间宫殿受损,随后重新修缮,现在为一个博物馆。</h3> <h3> 金门被称作弗拉基米尔的名片有充分根据。该防御建筑从蒙古侵犯俄罗斯时期保留至今,位于市中心,是来客首先看到的第一个名胜古迹。12世纪中叶尤里·多尔戈鲁基之子安德列大公统治弗拉基米尔一苏兹达里,当时金门同时是防御建筑和凯旋门。白石大门对称性明显,门上设有圣母法衣存放教堂。用光亮的镀金铜叶装饰的大门令人惊异。目前在教堂可以参观军事历史陈列,重现1238年2月弗拉基米尔防御拔都军队事件的透影画是主要亮点,此外这里展示不同时代的武器和军事设备,从13世纪的箭镞和矛尖以及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的燧发枪到20世纪科夫罗夫工厂创造的枪械。</h3> <h3> 白石的德米特里大教堂建于12世纪90年代,原来是弗拉基米尔大公弗谢沃洛徳宫殿的小礼拜堂。大教堂以弗谢沃洛德大公的保护圣人得名。大教堂是弗拉基米尔一苏兹达里建筑派白石教堂的典型例子,也是蒙古侵犯俄罗斯前的无双古迹建筑。13世纪添建了白石建筑物,19世纪建筑物被拆掉。大教堂正面由意大利建筑师用各种白石雕刻装饰,刻有圣人、鸟兽(如俄罗斯接受东正教前的传说野兽)和植物花纹,装饰强调大公专权的壁画。欣赏大教堂墙壁可以花费数小时,共有1500多个白石雕刻,大部分很好地保存至今。蒙古侵犯前俄罗斯其他任何地方都无法找到装饰更丰富的教堂外观。大教堂附近建有朝向周围美景的观景台。</h3> <h3> 圣母升天大教堂。蒙古侵犯俄罗斯前建成的弗拉基米尔一苏兹达里建筑派白石教堂里保存着知名画家鲁布廖夫15世纪初创作的壁画。保存至今的鲁布廖夫作品并不多,因此每幅壁画的价值都很高。大教堂被看作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圣母升天大教堂的原型。</h3><h3> 该大教堂建于12世纪中叶,是俄罗斯最早的白石教堂之一。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派出了雕刻师,以帮助安德列大公建设大教堂。莫斯科地位得到提高前,这是弗拉基米尔一苏兹达里大公国的主要大教堂,14世纪末前所有大公在这里出席加冕礼。</h3><h3> 近900多年以来大教堂多次经历了火灾,经过了重建和改建,因此鲁布廖夫的壁画埋藏在抹灰泥里。19世纪下叶是圣母升天大教堂的复兴时期,当时复原了建筑的原貌,建筑师也发现了鲁布廖夫的《在亚伯拉罕的怀中》和《最后的审判》壁画以及部分古代装饰。大教堂的最后一次修茸2016年完成,似乎全面修复了鲁布廖夫的壁画。大教堂的三层圣像壁具有华丽的巴洛克风格,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赠予的礼物(女皇1767年访问了弗拉基米尔)。</h3> <h3> 莫斯科地铁,全称为列宁莫斯科市地铁系统,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漂亮的地铁,按运营路线长度为全球第五大地铁系统,按年客流量为全球第四繁忙暨亚洲以外第一繁忙的地铁系统。1935年5月15日,苏联政府出于军事方面的考虑,正式开通莫斯科地铁。地下铁道考虑了战时的防护要求,可供400余万居民掩蔽之用。</h3><h3>地铁站的建筑造型各异、华丽典雅。每个车站都由国内著名建筑师设计,各有其独特风格,建筑格局也各不相同,多用五颜六色的大理石,花岗岩,陶瓷和五彩玻璃镶嵌除各种浮雕,雕刻和壁画装饰,照明灯具十分别致,好像富丽堂皇的宫殿,享有“地下的艺术殿堂”之美称。</h3> <p class="ql-block"> 圣彼得堡有轨电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