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一直想沿河西走廊去看看西域风光,感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探访楼兰古城遗址。刚好今年和朋友一拍即合,我们选了团长,团长做了一月的功课,包括车辆的保养,维护,行程安排。终于9月16号成行。</h3><h3><br></h3> <h3> 经过一天的奔袭到达甘肃张掖,第二天直奔七彩丹霞,丹霞主要由红色的砂砾岩几百万年经过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气候变化影响形成的山峰,层理交错,色彩斑斓,犹如地上彩虹,令人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h3><h3><br></h3><h3><br></h3><h3><br></h3> <h3> 茫茫大漠,绵绵沙丘,驼铃悠扬,一池清水,碧波荡漾。</h3> <h3> 敦煌是古丝路主要商贸区,商人为了祈求前进路上顺利,生意兴隆在这里的山崖上开洞绘画。形成了沙漠高处艺术宝库—莫高窟。我们只目睹了4个窟眼,壁画人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如今沙漠掩埋了古老丝路,掩埋了岁月,却无法湮灭这里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h3> <h3> 西出阳关走完河西走廊就进入新疆。进疆安检十分严格,每个人都要刷身份证,车辆也要经过检查才可以从检查站通过。</h3> <h3>看《西游记》的时候,就对火焰山充满好奇,难道火焰山真的是常人无法逾越的吗?然而我们翻越了,当然火焰山地表温度最高可以到达89度。山体随着气温下降而颜色发生变化,温度越高颜色就越红。烈日灼妁,山体血红,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热极。</h3> <h3> 距火焰山7公里的地方有一个万佛山、千佛洞,遗憾的是千佛洞里许多珍贵的壁画被日本、德国、俄国等的冒险家整块切走,占为己有,如今珍藏在他们国家的博物院吸引我国艺术家的眼球。</h3> <h3> 被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的吐鲁番坎儿井是我这次西域之行的重点。想亲眼看看坎儿井到底是什么样子,吐鲁番坎儿井有多条,总长有5000公里,由竖井,地下渠,地上渠,涝坝组成。主要用于农田灌溉和人们生活用水。1000多年坎儿井至今仍然发挥着它的作用。坎儿井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h3> <h3> 上小学时候就学过葡萄沟的课文,记得课文把葡萄沟写的特别美。9月20我们如愿来到盛产葡萄的葡萄沟。葡萄沟在清代时候就是乡级建制。整个沟里一排排像搭着凉棚一样的葡萄架,一串串绿的,紫的,红的各种各样颜色的葡萄掉在游人的头顶,好像有意诱人。葡萄沟街道两边是满目琳琅的葡萄干,走在葡萄架下,几个女同伴不由得唱起《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并且在不停的拍抖音。</h3> <h3> 葡萄美酒夜光杯,葡萄沟的葡萄并不适合酿酒,但这里的葡萄足以让你陶醉。</h3> <h3> 纵贯天山脊梁独库公路,是一条英雄之路。 近几年因奇险,陡峭,景色宜人旅游火爆。</h3> <h3> 它是人民子弟兵在山体上用顽强拼搏,汗水,鲜血,甚至生命凿出来的天路,打通了北疆和南疆的直接通道,缩短战备物资的运距,加强各族人民团结的桥梁。在独库公路有的路段垂手可摸云尔,捧一菊白雪,采一朵雪莲敬放在路的中央以表达对人民子弟兵的敬畏。</h3> <h3> 哈萨克民族的摇篮—那拉提。在空旷的天地间,裹挟着秋的甘甜,草原、山丘、森林蓝天白云下,牛羊遍野,白雪皑皑,目之所及,处处旖旎。站在草原远望,感觉真是心旷神怡。</h3> <h3> 一路美景,一路歌。从草原来到丝路标杆——霍尔果斯。终于穿越完连霍高速,心情倍感兴奋,信心满满。体验一脚踏两国的感觉,越过国界就是自贸区,在5.8平方公里内,你可以自由自在购物。看见铁网做的国界线,远望哈萨克斯坦倍感祖国的亲切。</h3> <h3> 空旷苍凉的戈壁滩上到处都是宝贝,听当地人说在戈壁滩上能捡到金丝玉,我们满怀信心的驱车前往,当然并不是为了淘宝而是释放心情。我们每个人都捡到颜色、形状各异的石头准备带回“山里”。</h3> <h3> 赛里木湖四周群山环抱,雪峰高耸,湖岸青草萋萋,点缀万千野花,牧民骑摩托看着牛羊嘻戏在期间,只是我们去的时候,湖水并不湛蓝,湖面烟色浮起,湖水碧波。因为一个美丽的传说,赛里木湖被称为“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h3> <h3> 戈壁滩上竖起无数井架和抽油机,长龙一样的管道成就了克拉玛依我国新兴的石油城,在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源源不断输入血液,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巨大贡献。我们对曾经和正在奋战在这里的石油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h3> <h3> 9月25日下午赶赴到和张掖丹霞很相似的五彩滩,一副天然的调色板。很幸运的在晚上8点半拍到了长河落日圆,残阳如血的时刻我们离开,前往具有异域风情的布尔津小城,入住春天宾馆。</h3> <h3> 26日清晨,驱车40公里我们就和“神的后花园”——喀纳斯亲密相遇,在景区内我们坐着公交目揽到西伯利亚的云杉,落叶松,冷杉直插云端,白杨树、桦树叶子黄的发亮。阳光斜射在深林间好像是被光谱分析仪分解一样美丽。九月份的喀纳斯河水是那样的碧蓝或翡翠色,喀纳斯湖中传说有水怪,湖色多遍,波光粼粼,像一块翡翠镶嵌在群山中,形成大自然一副神秘的水墨画。喀纳斯神奇秀丽的算“三湾”,月亮湾,卧龙湾,神仙湾,因为这里气候变化一天可能有四个季节,山景、湖水、树木都增添了神秘的色彩。</h3> <h3> 喀纳斯在开发旅游之前,除了西北第一哨所肯定是一块处女地,古老的喀纳斯村,白哈巴村埋在深闺无人知,山水自然静谧。如今不知多少游客亲吻风景如画的这里。</h3> <h3> 蓝天、白云、森林、溪水自然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地,在这里即使你不是摄影家,随便拍一张照片也是杰作。在一颗桦树旁,小溪边我看见一个身穿红色羽绒服的画家,一边看看桦树、溪水,一边在画板上点缀,我忽然感觉画家一定要制作挂历。让更多的人分享喀纳斯的美。</h3> <h3> 我学过欧阳修的《秋声赋》,也学过峻清的《秋色赋》今天身历其境,置身金秋华美的包围中,感受到秋的色调,感受丰收的喜悦。</h3> <h3> 喀纳斯安静的绿洲,心灵的花园,人间仙境。</h3> <h3> 天山天池古称“瑶池”,是西王母沐浴的地方。乘车盘山而上到达目的地,我们行走在步行道上,两侧的云杉挺拔,空气清新,一路上血红蛋白携带新鲜的氧离子使我们动力增强,一股气爬到大天池。</h3> <h3> 天池像美人安睡在群山的怀抱中,湖面似无垠的镜子,烟波浩渺,游船划过留下一条美丽的尾巴。</h3> <h3> 天山天池北岸有一颗古榆树称为定海神针。传说王母的金簪在制服恶龙时插在此处化成的,无论池水怎样上涨,始终淹不到树的根部。奇怪的是在天池周围几公里内只有唯一的一颗榆树,宛如定海神针,使天池免遭崩溃。</h3> <h3> 盘山而上通过石门透过车窗看到像一个大盆子一样的堰塞湖,传说是西王母洗脚的地方,附近瀑布飞流直下,一泻千里。</h3> <h3> 新疆是个好地方,当然新疆的美食我们也不容错过,拌面、手抓饭、大盘鸡、馕坑肉、烤全羊、烤包子等特色小吃我们一饱口福,在乌鲁木齐市的大巴扎欣赏民族歌舞。在大巴扎广场看到观景塔壁上用投影仪打出了红色的祖国万岁字样,深感维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情怀。</h3> <h3> 十几天行走在茫茫戈壁滩,没有看到大漠孤烟直的景象,看到无数风力发电机,竖起一排排整齐井架,空中如织的电网、通讯线,地面上多条高速和立交、汽车、火车、航空的交通方式代替了古老的驼队,大巴扎的贸易呈现繁荣的景象。我们的塞上明珠经济已经步入经济的快车道。城市建设,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互联网加快了内地和西域的信息交流。</h3> <h3> 我们用车轮和脚步不能丈量西域的全部,我们也不是古代的徐霞客,我们只能走马观花,西域地大物博,素有“中国的聚宝盆”之称的可可托海三号矿脉在我国六十年代内外交困的时候做出重大贡献。</h3> <h3> 所到新疆之处,虽然安检十分严格,但到处都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感受到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年之际,愿我国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愿我们的祖国明天更加美好。</h3> <h3>西域——疆山如此多娇!</h3> <h3> 穿越沙漠公路,我们顺便参观了英雄的胡杨林。巧逢国庆节我一直在手机上看大阅兵,没有感受胡杨林的魅力。 </h3> <h3> 一路美景尽收眼底,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归途的路依然平坦,回到家几天兴致悠然而作记录,一慰心路历程。</h3> <h3> 最后衷心感谢为我们这次旅行默默付出的团长赵小林同志,电视台史雅静女士,你们辛苦了!</h3> <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