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太原晋祠

解德辉~宁静致远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这是一处融自然山水和历史人文为一体,集儒、释、道、仙于一处的风景名胜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这是一组由园林、古建、碑刻、雕塑艺术和古树名泉,组成的历史文化遗产群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这是一个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及母后邑姜后,改国号为晋而建的皇家园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这是一个迄今为之属中国最早的皇家园林,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的艺术中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这个著名景区,就是堪称“晋川之中最为胜处”、太原历史文脉之所在,彰显山西最古老祠堂的晋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 题 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临汾川而降祉;构仁智以栖神。”此联出自李世民《晋祠之铭并序》,高度概括了晋祠景区的特点:为汾水源头,造福百姓;游唐国故祠,谒仁智典范。)</span></p> <p class="ql-block">  有人说:“不到晋祠,枉到太原”。也有人说:“初到太原的人,不去参观晋祠,犹如外国友人到北京不去游览紫禁城一样遗憾”。此言意在提醒人们,到太原一定要去晋祠走一走,看一看,因为晋祠是“晋川之中最为胜处”,是太原历史文脉之所在,也是山西最古老的祠堂。更有人说:“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我自认为,此话可谓一点也不为过。早在20世纪30年代,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伉俪被晋祠正殿一角侧影所吸引而游访晋祠,他们曾感慨万千地写下:“晋祠的布置又像庙宇的院落,又像华丽的宫苑,全部兼有开敞堂皇的局面和曲径幽深的雅趣。”</p> <p class="ql-block">  说到晋祠,我早有领略。那是1985年孟春时节,我们吕梁师专85届中文班全体同学曾踏春游览晋祠。第一次走近晋祠,景致优美,雕梁画栋,古色古香,韵味无穷,但美中不足游客稀少,景象颇显萧条。因为只是走马观花而已,时过境迁,美好印记久已淡忘。时光飞逝,一晃就是33年。在此期间,我因公或因私也多次前往太原,每次驱车从晋祠旁边擦肩而过,但始终未能再次走近晋祠,常常想起晋祠,内心总有一种久违的缺憾。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变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旅游业态的改变,旅游者由运动型向康养型理念的转变,也随着现代人对旅游景区景观的深层打造,如今的晋祠究竟有何变化,很想重拾昔日的记忆,目睹今日晋祠之芳容。</p> <p class="ql-block">  戊戌之年,仲秋时节,我陪老母亲前往太原,带着一份美好,带着一份欣喜,再次走近晋祠。</p> <p class="ql-block">  晋祠,曾名叔虞祠、晋王祠,俗称晋祠。它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25公里处,地处晋源区晋祠镇悬瓮山麓的晋水源头。相传为祭祀西周晋国开国诸侯周武王之子、周成王之弟唐叔虞而修建的祠堂。周成王“剪桐封弟”,叔虞封唐,其子燮因境内有晋水改国号为晋,尊叔虞为晋王。据《史记正义》注解:“《括地志》云:‘故唐城在晋阳县北二里。’”晋祠始建年代不详。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阮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亭,结飞梁于水上”;《魏书・地形志》载:“晋阳西南有悬瓮山,一名龙山,晋水所出,东人汾,有晋王祠。”由此可知,早在1500年前的北魏时代,晋祠已是享有盛名的名胜之地。高欢、高洋父子推翻东魏,建立北齐,以晋阳为别都,并于天保年间(550-559)大兴土木,在晋祠“大起楼观,穿筑池塘”,使晋祠更盛于北魏之前。北齐后主高纬,于天统五年(569),改晋祠之名为大崇皇寺,成为一座佛教沙门。隋、唐、宋、元、明、清各代都曾对晋词重修扩建。晋祠是中国迄今最早的皇家园林,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1961年3月4日,晋祠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国家首批4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  走近晋祠,重拾记忆。晋祠景区总面积约3000亩,由晋祠博物馆、晋祠公园和悬瓮山景区构成。根据景观布局,晋祠景区分为三大部分:中部,入晋祠大门,自水镜台起,过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钟鼓楼、献殿、鱼沼飞梁,至圣母殿,为晋祠景观主体部分;北部,从文昌宫起,经东岳祠、关帝庙、三清洞、唐叔虞词、朝阳洞、待凤轩、三台阁、读书台,至吕祖阁,这里建筑群起伏有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南部,从瀛胜楼起,经白鹤亭、三圣祠、真趣亭、难老亭、水母楼,至公输子祠,还有周柏、难老泉、宋塑侍女像,被誉为“晋祠三绝”。</p><p class="ql-block"> 走近晋祠大门,驻足观赏品读。晋祠大门建于1964年,单檐歇山式建筑,为混凝土砖石结构,三门五开间,中门楣上的牌匾书有“晋祠”二字,为御制御书。旧时的大门叫景清门,位于现在大门左侧的位置,后来迁建至晋祠南部奉圣寺。现在大门正中悬挂“晋祠”匾额,为1959年陈毅元帅参观晋祠时所书。门前廊柱上悬一副对联,以洒脱的行楷写着“临汾川而降祉,构仁智以栖神。”祉者,福祉也。降祉,指上天把福祉赋予晋祠之地,是喻晋祠神祠的位置;栖者,停留、居住、寄托、隐居之意也。栖神,这里指唐叔虞。此联彰显了晋祠是一块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p> <p class="ql-block">  踏入晋祠大门,便来到晋祠风景名胜核心区。漫步其间,观赏品读,感悟领悟,别是一番大美滋味于心头。</p><p class="ql-block"> 纵观晋祠名胜景观,徜徉于晋祠之宋、元、明、清100余座各式建筑、100余尊雕塑、400余座碑碣,20余棵千年古树,可谓赏心悦目,茅塞顿开,观之眼花缭乱,赏之目不暇接。身临其境,“三大国宝”古建令人叹为观止,“晋祠三绝”令人惊奇不已,楹联匾额使表里山河之山西添姿,晋善晋美之晋祠增色,古色古香之古迹因它而广为传扬,曲径通幽之园林因它而更为秀逸。&nbsp;</p> <p class="ql-block">  走近晋祠,观赏品读“三大国宝”古建筑精华:</p><p class="ql-block"> 圣母殿,晋祠最古老、最壮丽的建筑之一,是太原现存重要的宋代建筑之一,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984年),距今1039年。它位于晋祠主轴线上,背靠悬瓮山,前临鱼沼,晋水“难老”和“善利”二泉分列左右。圣母殿坐西朝东,正重檐歇山顶,面阔七间,进深六间,殿堂结构为单槽形式,有一排内柱,四周有深一间的回廊,构成下檐,即北宋建筑专著《营造法式》所载“副阶周匝”的做法,是中国现存古建筑中的最早实例。大殿正面八根下檐柱上有木制雕蟠龙缠绕,即《营造法式》所载的“缠龙柱”,是现存宋代这种柱的孤例。大殿副阶斗出两跳,华头外延为假昂头,殿身斗出三跳,为两华一下昂,上加昂形要头。补间铺作仅正面每间一朵,侧面及背面不用。此殿是现存宋代建筑中唯一用“单槽副阶周匝”的建筑,柱身侧脚,生起显著,屋顶及檐口曲线圆和,表现了典型的北宋建筑风格,可视为宋式建筑的代表作。殿顶覆盖黄绿色琉璃剪边,脊上饰各种动物走兽。廊下高悬的楹联匾额:“悬翁山高碧玉一湾分晋水,剪桐泽远慈云千古荫唐村”,古香四溢。远看飞阁流丹,气势十分雄伟。殿内有宋代彩塑43尊,主像圣母邑姜居中而坐,神态庄严,雍容华贵,凤冠霞帔。围绕主像于殿内四周塑有宫娥、侍女42尊,因其年龄、性格、职务的不同而表现出极不相同的神态。塑像形象逼真,造型生动,情态各异,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珍品,也是研究宋代雕塑艺术和服饰的珍贵资料。1959 年,郭沫若先生游览晋祠时,惊叹侍女像为“神品”,豪情满怀,逸兴遄飞,挥笔题了一首酣墨淋漓的七言律诗:</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圣母原来是邑姜,</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分封桐叶溯源长。</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隋槐周柏矜高古,</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宋殿唐碑竞炜煌。</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悬瓮山泉流玉磬,</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飞梁荇沼布葱珩。</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倾城四十宫娥像,</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笑语嘤嘤立满堂。</p> <p class="ql-block">  鱼沼飞梁,是一座精致的古桥建筑,位于圣母殿前,原建于北魏年间,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即有“枕山际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的记载,后重建于北宋天圣年间,现存整个梁架是宋代的遗物。古人以圆形为池,方形为沼,此方形沼因原为晋水第二大源头,流量甚大,沼中多鱼,所以取名鱼沼。“鱼沼”为晋水第二泉,“飞梁”系沼上石桥。沼上架十字形板,本着“架桥为座,若飞也”“飞梁石磴,陵跨水道”的说法,被称作“飞梁”。鱼沼飞梁是中国少有的一种十字桥梁形式。在方形沼内,置约30厘米见方的小八角形石柱,柱头置木斗拱与梁枋,承石头桥板与石栏杆,石桥面中部高两侧低,木斗拱与梁枋改变了石桥面的推力传递方向,使重量垂直传到桥柱上,桥柱从梁枋荷载角度分布,间距宽窄不等。桥梁充分利用材质在三种环境中的特长,石柱水中耐腐,木材具韧性与塑性,石桥板耐磨、防火,达到了桥梁坚固美观、耐久的效果。关于此桥最早的文字记载出自《水经注》,可见此桥早在1500年以前就已存在。我国古代桥梁多为“一字形”或为“拱形”,只有此桥为“十字形”,可谓是因地施建,独具匠心。这种十字形桥也是中国现存古桥梁中的孤例,梁思成曾赞叹道:“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见,实物则仅此一例,洵为可贵。</p> <p class="ql-block">  献殿,位于鱼沼飞梁之东,是供奉圣母邑姜的享堂,是一座四面开敞柱间装栅栏的单檐歇山顶小殿,与对越坊、钟鼓楼围成一个小院落,其间坊、楼、亭、殿相映相衬,构成一组风格相近的建筑,隔水与圣母殿相呼应。据大殿梁柱记载,献殿建于金大定八年(公元1168年),距今855年,是祭祀圣母时陈列供品的场所。殿内悬挂的“献殿”匾额,书体端庄,气势严肃,为金代原物。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梁架界在四椽袱上架一层平梁,简单省利,轻巧坚固。四周槛墙,上置棂栅,雄壮敞亮,看上去既像一座庄重的大殿,又似一座轻巧的凉亭。整个大殿的建筑全部沿用了中国最传统的建筑手法,完全是木头和木头榫卯而成,没有使用一根铁钉。将食物摆放在献殿内举行祭祀典礼时献殿的独特结构起到了保鲜的作用。因其独特功能,献殿既是昔日祭祀的享堂,又是今日我们乘凉叙古的最佳场所。中国现代建筑学家梁思成赞誉献殿“梁身简单轻巧,不弱不费,故能经久不坏”,“全部所呈现象颇为灵巧豪放”。是我国现存有明确纪年最早的献殿。</p> <p class="ql-block">  周柏,相传为西周时所植,位于圣母殿左侧,树身向南倾斜,约与地面成四十度角,枝叶披覆殿宇之上。宋文学家欧阳修赞其曰:“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晋祠有名的唐碑,矗立在“贞观宝翰”亭中。此碑的碑文是唐太宗李世民亲自撰写的,名为《晋祠之铭并序》,是溶史学、文学、书法于一炉的丰碑巨碣。这篇铭文文辞华丽,气势很大,以政论和抒情相结合,通过歌颂宗周政治和唐叔建国的政策,着力宣扬李唐王朝文治武功,祈求得到巩固的政治;《晋祠之铭并序》是较早的行书碑,由于李世民酷爱王羲之墨宝,每日临池,深得其意。其书法劲挺秀丽,后世认为是仅次于《兰亭序》的行书杰作,以其极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仰慕和赞叹。</p><p class="ql-block"> 周柏与难老泉、宋塑侍女像一起被誉为“晋祠三绝”。隋槐在关帝庄内,老枝纵横,盘根错节。这些古树年代久远, 至今仍然生机勃勃,浓荫四布。古树和泉流相配,使大殿楼阁掩映在浓荫疏影,静水急流之间,极具韵味。</p> <h3><br></h3><h3> </h3><h3> 晋祠建筑中引人注目的还有其屋顶的琉璃瓦面和饰物,应该说这也是山西古建筑的一大特色。琉璃瓦屋顶本不多见,彩色琉璃瓦更少见。北京故宫、十三陵等处的建筑全是琉璃瓦屋顶,但全部采用黄色琉璃瓦屋面,绝无二色。而晋祠古建筑几乎均采用彩色琉璃瓦屋顶,从晋祠公园大门前的“晋祠胜境”坊开始,小如金人台上尺许见方的小阁,大到面阔七间的圣母殿,均为数种色彩搭配而建,更有屋脊檐头繁复兽头饰物,真可谓流光溢彩,让人叹为观止。2013 年,在晋祠塔院中央的舍利生生塔塔顶,首次发现八条琉璃龙,色彩鲜艳,栩栩如生,古建专家称赞其为琉璃中的上乘之作。夕阳西下时,晚霞映射,满塔生辉,“宝塔披霞”不愧为晋祠外八景之一。</h3><h3><br></h3> <p class="ql-block">  此外,到晋祠值得观赏品读的还有楹联匾额,这是一种特殊的文学艺术形式,它把中国古老文化传统中的辞赋诗文、书法雕刻和古建园林艺术融为一体,成为一种具有中国气派和东方风韵的艺术品。你看呢一副副精品楹联,每每使江山添姿,名胜增色,晋祠古迹因它而广为传扬,晋祠园林因它而更为秀逸。&nbsp;</p><p class="ql-block"> 晋祠,素有“山西小江南”之美誉,具有江南园林的特色。总体布局灵活多变,建筑空间和自然景色融为一体。洞亭桥榭,殿阁倒影,树影婆娑,泉水流淌,穿行其间。外加副副匾联点缀其中,可谓美不胜收。晋祠保存了从宋代以来的楹联匾额200余副,文字大多为名家手笔。或叙事绘景,寓意深长;或书法道劲,古朴典雅。到此一游的香客,在饱赏晋祠山水文物古迹之后,还可领略其深邃的哲理,欣赏其优美的文字和精湛的书法艺术,从极美趣味中可获得一种艺术享受。&nbsp;</p> <p class="ql-block">  匾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无论园林名胜还是名门宅第,匾额踪迹无处不在。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历史的见证。&nbsp;如,“难老”匾额,语出《诗经・鲁颂》:“在泮饮酒,永锡难老。”这出自明末清初书法大家傅山之手,圆润流畅,豪迈俊逸,乃“晋祠三名匾”之神奇之笔;“水镜台”匾额,语出《前汉书・韩安国传》:“清水明镜,不可以形逃”,比喻戏台上的人物,无论忠奸善恶,都逃不出世人的眼睛,这出自乾隆年间翰林杨二酉之手,清秀潇洒,为“晋祠三名匾”之秀丽之笔;“对越”匾额,语出《诗经・鲁颂・清庙》:“……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意为报答并表彰祖先的功德。这是太原县举人高应元所题,笔力遒劲,气势磅礴,宛如游龙,为“晋祠三名匾”之雄伟之笔,等等。</p> <p class="ql-block">  楹联文化,俗称“对子”文化,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言的独特形式,是语言艺术和书法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不仅在中国灿烂的文化宝库中占有一席地位,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殿堂中也折射出奇光异彩。如,“水镜台”联:“水秀山明,无墨无笔图画;鸟语花笑,有声有色文章”,全联结构严谨,对仗工整,作者仅用20字,即描绘出一幅晋祠胜境自然景色的画卷;“圣母殿”前廊联:“悬瓮山高,碧玉一湾分晋水;剪桐泽远,慈云千古荫唐村”,全联是对晋祠山水和历史概描,上联指出高耸的悬瓮山下一股晋水分流而去,下联概括“剪桐封唐”泽及民生的历史渊源;“唐碑亭”联:“&nbsp;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全联以10个字概括了《晋祠铭碑》以武力取得天下,用文教巩固政权内容,成为蜚声中外的雅联,其拓片深受中外八十珍爱;“景清门”联:“山环水绕无双地,&nbsp;神乐人欢第一区”&nbsp;,此联由杨二酉所拟,现仍悬挂于景清门明间檐柱上,由日本现代书画巨擘原田观峰先生重书,别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  走近晋祠,感知感悟山水园林,亭台楼阁,绿树成荫,泉水叮咚,碧流环绕,实乃不失江南水乡之秀色,令人惊喜不已;走近晋祠,感悟古建厚重历史,让人沉思不已,3000年的周柏、古老的立交桥、圣母殿、宋侍女像、难老泉等等,它们不仅是“三晋文化”的发源地,而且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走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展现新作为,大美晋祠是山西人不可错过的中国“读本”。从更深意义上讲,我自认为,感受中国,必先感受山西;感受山西,必先感受晋祠!</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金人台的南面是傅山纪念馆,以前叫同乐亭,门上悬挂的对联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人共乐千秋节;乐不可无,乐不可极,乐事还同万众心。“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出自《周易·乾卦》,原意是,同样的声调能产生共鸣,同样的气息能相互吸引。后比喻志趣相同者互相响应。上联讲彼此理解,精诚团结,求同存异,天下同乐。下联讲“乐不可无”,又“乐不可极”,即喜乐、享乐皆不能过度。因为独乐不如众乐,只有分享快乐,后天下之乐而乐,才是君子之乐。)</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作者简介】</b><span style="font-size: 15px;">解德辉,1962年生,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人。网名“宁静致远”。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吕梁市作家协会会员、吕梁市文化和旅游协会理事、汾州文化研究会会员、《萧乡文学社》作家、国际摄影协会会员、吕梁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吕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北武当山文化研究会顾问等。喜欢访古问道,感悟山水人文,秉承“在题材选择上挖掘历史厚度,在红色文化中寻找精神高度,在现实生活中探求艺术鲜活度”之“三个度”;坚持在行走大美吕梁中,传承历史人文。1989年以来,在《学习与研究》(中央)《光明日报》《中国乡镇论坛》《山西日报》《山西经济日报》《前进》《山西工作》《山西农经》《政府法制》《山西法制报》《吕梁文学》《百年红印》(灵石)、《吕梁日报》《吕梁晚报》《文化晋中》《掌上吕梁》《吕梁发布》等报刊、新闻媒体发表各类文章300余篇。出版了《红色吕梁》《印象离石》2本书,被收藏于《吕梁市图书馆》《晋绥兵民博物馆》;《云梦风雅》一书(新华出版社)收录其撰写19篇文章。《吕梁市志》“艺文篇”,收录其撰写的《品读碛口古镇》一文。开办《行走大美吕梁》(个人)微信公众号,已发表330余篇文章。</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