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的摄影爱好始于上世纪80年代。那时家里还没有照相机,出于兴趣爱好,于旅行结婚时向亲友借了一部海鸥120相机,买了几卷胶卷,在蜜月中开启了我的摄影之旅。那个年代还没有彩色胶卷,不过能拍几张黑白照片也是十分惬意。</h3> <h3>结婚当天自拍的全家福(因经验不足,用于补光的台灯放置过近,导致局部曝光过度)。</h3> <h3>天安门前的新婚合影(因没有三脚架,只能将相机挂在低矮的马路护栏上完成自拍)。</h3> <h3>90年代初工资不高,自己节衣缩食,花200多元人民币购买了第一部属于自己的相机——海鸥DF135单反相机。这在当时也算是个奢侈品了。</h3> <h3>雨中游三峡(摄于1993年)</h3> <h3>深圳民俗村小景</h3> <h3>蒙古包中的孩子</h3> <h3>天山天池</h3> <h3>鸟瞰上海黄浦江</h3> <h3>00年以后,数码相机开始普及,一部像素500万的傻瓜数码相机,已经是普通摄影爱好者的不错选择,使用起来也比以前的胶卷相机方便多了。</h3> <h3>在希腊雅典街头与和可爱的平鸽们合影(摄于2001年)</h3> <h3>意大利巡警</h3> <h3>美国国会大厦</h3> <h3>延安宝塔山</h3> <h3>黄河壶口瀑布</h3> <h3>10年代,我有了一部普通的佳能单反,虽说不算上乘,但其强大的功能,清晰的画面,陡增了我的摄影兴趣。每当遇到蓝天白云天气,我就会萌发出门拍几张风景照片的冲动。</h3> <h3>蒲河廊道(摄于2015年)<br></h3> <h3>建设中的东塔桥</h3> <h3>大连长兴岛海滨</h3> <h3>三亚风光</h3> <h3>蒲河花海</h3> <h3>市府广场一瞥</h3> <h3>摄影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在岗时整天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涉足摄影,有时只能借出差机会拍几张照片留作纪念;退休后有幸结识了一些摄影圈的朋友,曾参加了沈阳四维影像公司等组织的多次摄影活动,从中受益匪浅。</h3> <h3></h3><h3>俄罗斯模特(摄于沈水湾公园)<br></h3> <h3>摄影讲座</h3> <h3>心心相印(摄于沈阳方特欢乐世界)</h3> <h3>嘉年华摄影活动</h3> <h3>听刘生生老师讲课</h3> <h3>夏日拍荷(摄于北陵公园)</h3> <h3>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亭亭玉立,水墨丹青,每年都吸引着众多摄影爱好者前往拍摄。我也曾在闲暇时去家附近的万柳塘公园,以及北陵、东陵、浑南中央公园和沈北七星湿地等公园赏荷,体验拍荷者的乐趣。</h3> <h3>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进入家庭,摄影已成为普通百姓的时尚。为体验手机摄影的乐趣,我先后使用过三星、华为等多款手机,尤其是华为新款P30型手机,其大光圈、夜景、微距、全景等功能一应俱全,拍出来的照片甚至可与专业相机媲美,足以满足了我这个“半拉子”摄者的需求。</h3> <h3></h3><h3>社区秋色<br></h3> <h3>浑河日出</h3> <h3>沈阳奥体公园</h3> <h3>垂钓</h3> <h3>百合花</h3> <h3>浑江大转弯</h3> <h3>丹东绿江小天池</h3> <h3>我爱摄影,爱她操作简便、内涵丰富,能够真实、唯美地记录历史;我钦佩摄影人的执著与敬业,欣赏摄影大师们的独特视角与杰作;我喜欢轻松、随意、自由地拍摄,在大自然中寻找美感;我乐于回味照片背后的故事,从一幅幅亲历的照片中享受快乐。</h3> <h3></h3><h3>秋韵(摄于沈河区体育公园)<br></h3> <h3>黄昏(摄于万柳塘公园)</h3> <h3>朝圣者(摄于拉萨八角街)</h3> <h3>天梯(摄于本溪大峡谷)</h3> <h3>幸福时光(摄于本溪大峡谷)</h3> <h3>学艺(摄于北陵公园)</h3> <h3>夕阳网恋(摄于宽甸绿江村)</h3> <h3>摄影可以陶冶情操,是退休者休闲娱乐的不错选择。其实,我真正的摄影之旅才刚刚开始,幸福与快乐将继续陪伴我在今后的摄影之路上前行。</h3> <h3>说明:</h3><h3>1、早期照片多为手机翻拍;</h3><h3>2、音乐《我心依旧》;</h3><h3>3、个人珍藏,欢迎惠正,谢绝转发。</h3>